-
1 # 歷史百家爭鳴
-
2 # 閒看秋風999
藩鎮割據和牛李兩黨之爭構成了唐中晚期的政治特色。
下面請聽閒看秋風為您一一道來:
什麼是藩鎮?唐朝皇帝在邊境和重要地區設節度使(軍分割槽司令),掌管當地的軍政;
後來軍分割槽權力逐漸擴大,不光涉足軍事,而且民政、財政都要管,形成軍人割據,常與朝廷對抗,這就是藩鎮。
唐玄宗天寶初年,為防禦周邊國家的進攻,在東北、西北、西南等地設定了十幾個節度使或經略使,總兵力近50萬。
起初,唐玄宗對節度使的選派還很慎重,多用文官並定期輪換;其行政工作及權力由中央官署管轄。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官署逐漸失去對節度使的控制。節度使的權力不斷擴大,以致不僅管軍事,還擁有行政、財政、供應等權力,並把權杖伸向中央政府。
736年,牛仙客以兼領朔方節度使和河東總管的身份入朝為宰相,標誌著藩鎮將領勢力打入中央政權的開始,並開了藩鎮節度使獨立行使人事任免權的先河。
從此,節度使與宰相可以平起平坐,職權完全相等。與牛仙客同為宰相的李林甫也兼領隴右和河西兩節度使;
其目的是控制京畿一帶兵權,以抵禦藩鎮將領對中央政權的威脅。
牛仙客、李林甫死後,宰相楊國忠與藩鎮將領安祿山的矛盾漸趨激化。最後,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
戰亂平定後,形成了中央與藩鎮對立的藩鎮割據局面。藩鎮擁兵自重的目的無非是割地以求自保私利,因此必然施加其對中央的控制。
-
3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說到底的話,唐朝的安史之亂,開啟了藩鎮割據的亂世。
就以安祿山為例子好了,在安祿山死後。注意了,是死後,朝廷根本控制不了原安祿山地盤內的安祿山的軍隊。加上外部環境惡化,所以唐朝政府“招安”了這些軍隊。如果說的更直白,唐王朝是默認了安祿山的軍隊控制了河北等地方。這些地方,後來就有了惡名遠揚的名字,河朔三鎮。控制了這些地方的人,就是安祿山手下的將領,比如田承嗣等軍閥。
掌握著地方大權的軍閥頭子們,對於唐王朝的命令,是隨機執行的。要是有對自己不利的通知傳來,這些軍閥立刻聯合起來抗拒唐王朝的圍剿大軍。
不僅是這三個地方,在安史之亂以前,唐王朝的大權下放,也給了其他地方的軍隊頭子們,有了割據一方的念頭。比如軍隊可以由地方招募和組織,優秀人才到地方節度使哪裡可以獲得更好的待遇等等情況發生。可以說在安史之亂前,割據的種子就種下了。安祿山是讓這個種子發芽的催化劑。
這樣的假設是可以的。安祿山早死,或者安祿山不造反。那唐王朝是否可以避免割據藩鎮的產生呢?筆者的答案是不可能。唐朝藩鎮的產生不在於某個軍閥頭子的出現,或者決定造反的計劃被付之行動。而是唐王朝一旦出現中央權威下降的現象,那藩鎮們就會出現了。而且不可能只是出現在唐王朝中央勢力難以控制的邊遠地區。在唐王朝中後期,被認為是唐朝財富命脈的江淮和蜀地,也出現了軍閥頭子想控制地方的惡劣情況。
-
4 # wubin168857121
唐朝到睿宗時為解決邊患問題,開始設立軍鎮以節度使領之,到唐玄宗時有九大軍鎮節度使,這些節度使手握軍政財大權,可以協調充分發揮各方面力量,為唐朝廷很好的解決邊患,唐朝出現開天盛世。可任何好的事物都有兩面性,天寶末年節度使的長期任領,又常常是一人統領幾個軍鎮,像安祿山哥舒翰都是統領二三鎮的節度使,也都掌握唐朝近三分之一的軍隊。這種情況可能出現的隱患,唐朝廷卻沒有合理及時解決!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了儘快平定安史之亂,對安史叛軍分化瓦解,唐朝廷對叛軍重要將領招降封官達成妥協,任命田承嗣李懷仙李抱玉薛嵩等安史叛將為河北幾個軍鎮節度使。安史之亂平定後,這幾個軍鎮名義屬中央朝廷,實則擁兵自重形成藩鎮割據。當然由於各種原因,有時也有其它軍鎮出現類似割據,但這種割據也只是相對獨立的,唐朝廷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在以後的一佰多年裡,有相當長的時間處理的還不錯。
-
5 # 寒山泉
第一,跟募兵制和節度使的官制有關。
唐朝是一個多戰事的朝代,經常打仗。之前採用府兵制,兵農合一,士兵平時務農,農閒時操練,遇到戰爭就上前線作戰。這種制度保障了穩定的兵源,但是士兵的戰鬥力普遍不高。
唐玄宗後期,改用募兵制,士兵徵召而來,成為職業軍人,完全脫離農業生產,從而保證了作戰能力。但是一個弊端就是“誰招募的兵,就聽誰的”,招募來的軍人逐漸的變成將領的私人部隊,這些將領就慢慢的變成軍閥。
早在唐睿宗(玄宗之父)時期,唐朝就在邊境設立節度使,掌管一個地方軍、政、財大權,節度使比一般的地方官擁有更大的權力,儼然以土皇帝自居。
第二,跟唐朝中期政治腐敗有關。
唐玄宗後期,荒廢朝政、沉迷酒色。邊境的節度使,像安祿山等人想方設法擴充軍隊,安祿山一人身兼三鎮節度使,其總兵力早已超過唐朝政府軍。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為了平定安史之亂,調動各個地方武將的積極性,又分封了許多節度使,而安史的舊部將投降唐朝後,唐朝大多也賜予節度使官職加以安置,因此安史之亂之後節度使遍地開花。
而這些節度使掌握一方大權,朝廷已無力控制。節度使的傳承變成自己人的內部傳承,父傳子、兄傳弟、傳給部將等等,與皇帝無異。外加節度使之間為爭奪人口、底盤,頻繁爆發戰爭。
這就是唐朝後期繁鎮割據的由來。唐朝最後也是被藩鎮所滅,後梁太祖朱溫也是藩鎮之一。五代十國也是唐末繁鎮割據的繼續。
-
6 # 張洵美
論唐代藩鎮局面之根源 筆者以為 存在著三方面的因素 而這三方面又相互聯絡而存在 促使唐代藩鎮根源的出現 一即大肆任用胡人為將 缺乏漢化教育 二即制度上的缺陷 三即對安史後患未能肅清與功臣的分封 論述如下:(因為涉及民族問題 所以此時立場 但以當時歷史背景而言)
一、胡人充將 缺乏教育
唐代國家值唐明皇時期 帝國一度繁盛 而疆域又力求對外擴張 於是在帝國邊疆有了安西 北庭 河西 河東 隴右 朔方 平盧 范陽 劍南 嶺南五府十道節度經略使 以突厥(母突厥人)安祿山兼帶平盧 范陽 河東三道節度使 回紇李獻忠 突厥安思順先後任朔方節度使 突厥哥舒翰任隴右節度使 牂柯趙國珍任黔中都督 實為黔南節度 高麗高仙芝任安西四鎮 其中具有胡人籍貫的將領佔據了十之六七 其將領是胡人 下轄兵丁亦多有胡人存在 根源便隨著安史二人叛亂而埋下 而後來沒有被肅清的安、史舊將與功臣又被封為節度使
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並沒有受到來自於國家的漢化教育而遠離“王化”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九·列傳第七十九·張弘靖傳》謂張弘靖充幽州 盧龍節度使而入幽州故事 曰:“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 從其中可見 當時的幽州並不得到教化 而張弘靖欲上任之後“盡革其俗” 即先從風俗文教開始抓起 說明當時燕幽一帶漢化極有缺乏 而且因為情況並不只是在玄宗時期造成 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唐太宗時期所實行的“華夷一體”政策 這種政策將大量的各族胡人內遷 但是並不實行漢化教育 以至於內遷之處的漢人反被對方胡化 其中尤其嚴重的便是河北一帶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謂“自燕以下十七州,皆東北蕃降胡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安祿山之亂,一切驅之為寇,遂擾中原。”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列傳第一百三十·史臣語》謂:“彼幽州者,列九圍之一,地方千里而遙,其民剛強,厥田沃壤。遠則慕田光、荊卿之義,近則染祿山、思明之風。二百餘年,自相崇樹,雖朝廷有時命帥,而土人多務逐君。習苦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十三·史孝章》謂史孝章“稱道皆《詩》、《書》”與河北的風俗完全不同 李愬當時改任魏博節度使 史孝章竟然想做文職工作 這讓李愬很是驚奇“愬奇之” 他對“粗武”的父親勸諫說:"大河之北號富強,然而挺亂取地,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藩鎮傳》謂安史分封以後河北局勢:“遂使其人自視猶羌狄然。.......訖唐亡百餘年,卒不為王土。”
《通典·卷第四十·職官二十二》杜佑對河北的田悅評價說:“田悅之徒,並是庸瑣,......唯恤軍戎,衣冠仕人,遇如奴虜。”
基於以上情況 胡人藩鎮只知道割據 而並不懂得如何建立一個政治團體來管理 或者亦無一種思想 敢於建立政府 徑直推翻朝廷
來建立一個像樣的中央朝廷 這種河北藩鎮風俗自安史之亂以前存在 在安史之亂以後 因為胡人藩鎮割據 則更加難以漢化 以至於出現以上的一種事態 而這也是為何藩鎮得以割據的根源之一
二、制度上缺陷
唐朝初年的大都督主管軍政而鎮守 至唐高宗以後 開始了帶使持節 節度使開始出現 但並不涉及財政 行政 也不兼帶數州 只管一鎮 且鎮守並不長久 這種情況到玄宗時開始有了變化 節度使開始掌管好幾州縣軍政 財政 行政大權 這是中央對於地方集權失控的開始 以《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藩鎮傳》謂:“擅署吏,以賦稅自私,不朝獻於廷。效戰國,肱髀相依,以土地傳子孫。”
又《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三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奸臣上·李林甫傳》謂:“林甫疾儒臣以方略積邊勞,且大任,欲杜其本,以久己權,即說帝曰:"以陛下雄材,國家富強,而夷狄未滅者,繇文吏為將,憚矢石,不身先。不如用蕃將,彼生而雄,養馬上,長行陣,天性然也。若陛下感而用之,使必死,夷狄不足圖也。"帝然之。因以安思順代林甫領節度,而擢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專為大將。林甫利其虜也,無入相之資。”
李林甫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 竟然置國家大事不顧 養成安史禍亂 可真是奸臣 其玄宗任胡將總統一方 變亂祖制 先是 “中國”養兵本是為了防禦“夷狄”“胡人” 而至玄宗時代 便是本末倒置 以養胡而御胡 這怎麼可能呢?然而 唐帝國君王本就有胡人血統 唐太宗天可汗可見一斑 所以從這方面來講 他們或許根本就沒有這一種族觀念 這也是造就了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 而裹挾大量的胡人《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唐紀三十三》謂:天寶十四年“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范陽。”
三、安史降將與功臣分封遺禍
在以上兩點以外 還有最主要的一點是藩鎮之所以由來 出現 這種出現 其實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即《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藩鎮傳》謂:“安、史亂天下,至肅宗大難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護養孽萌,以成禍根。”
然而《新唐書》只對了一半 因為這是降將一方的藩鎮 在有功之武將受封 成為節度藩鎮並沒有計算入中 並且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受封的功臣 大一部分都是胡人 比如高麗人王思禮在澤潞 關內 回鶻人僕固懷恩在朔方 契丹人李光弼在河東 安息人安抱玉在鄭稱 龜茲人白孝德在北庭 鮮卑人賀蘭進明在河南 羌人荔非元禮在鎮西 當時在肅宗時藩鎮還不為禍 至代宗時 又封或藩鎮自相攻擊割土裂地而成為小藩鎮 比如奚人李寶臣在成德 柳城人李懷仙在幽州 盧龍 契丹人李光進在渭北 高麗人李正己在緇青 總而言之 胡人藩鎮之多而父子沿襲 至唐亡有近八十人之多
而又因為當時肅宗新立 而急求見功 對於李泌的建議並不聽從 若按李泌建議 其局勢可能又將是另外一番局面
先是 李泌語肅宗:“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唐紀三十五》)
下附相關歷史圖片:
回覆列表
唐朝末年,唐朝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嚴重情況,那就是藩鎮割據,各地的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不受朝廷控制,朝廷是有名無實,那麼唐朝藩鎮割據出現的根源何在?
藩鎮割據的問題要追根溯源,從它設立時說起,唐睿宗為了防禦吐蕃,就在河西設立了第一個藩鎮,後面唐玄宗時又陸續設立了十幾個藩鎮。唐玄宗勵精圖治的時候,這些藩鎮都是老老實實的,因為中央有實力控制,但是唐玄宗沉迷於安樂鄉後,情況就不太一樣了,他的宰相李林甫與楊國忠都是禍國殃民的主,他們掌權以後,把朝政攪的是腐敗不堪,這自然就放鬆了對藩鎮的管制,藩鎮們就有發展的空間,他們抓住機會大力擴兵,到了後面中央軍的兵力遠遜於地方的藩鎮。而這也要提到兵制的變化,唐朝前期是推行府兵制,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可後來常被強留以至久戍不歸,導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再者府兵地位比較低,於是募兵制替代了府兵制,這樣節度使就有條件招募士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直接造成藩鎮割據局面的還是因為安史之亂,唐朝平定安史之亂之後,因為無力徹底消滅叛軍的餘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將為節度使。在平叛過程中,內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節度使的稱號,這樣就增設了大批節度使。在節度使中,盧龍節度使李懷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承德節度使李寶臣勢力最強,史稱“河朔三鎮”。後面在山東、河南、江淮、關中等地都設有節度使,這樣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造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說到底還是因為唐朝朝廷的腐化與墮落,要是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明,不重用少數民族的將領,可能唐朝也不會走向末路,不過歷史沒有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