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皆不見

    《明朝那些事兒》是一部網路連載歷史小說,其作者為當年明月,本名石悅。

    《明朝那些事兒》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以作者獨特的視角,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以網路語言的風格娓娓道出明朝三百餘年的人物,故事。

    以小說的形式講述正史

    歷史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嚴肅的,生澀的,但明月以小說的形式去講述歷史,將每一個人物與故事逐一展開,通俗易懂,讓讀者很容易去接受並瞭解歷史。

    非官方,視角獨特,融入作者的理解

    倘若一個歷史教授或大師來寫一本歷史書,那麼這本書充滿了官方的角度,不會融入非主流的東西,而且作者會慎言慎語,不會表達過多自己的理解。

    歷史並不無聊

    明月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用自己的思想,風趣而有分寸的幽默感去用心寫歷史的作家,去除了枯燥乏味,把歷史生動的展現出來,引導我們去了解一段歷史,引導我們以史為鑑的真諦。

    始終記得:成功只有一個----------按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

  • 2 # 嗡阿冰

    我推薦《知史:原來當古人是這麼一回事》:有趣易讀,還有豐富的知識增量。

    《知史》的作者是3名來自香港的年輕人。他們認為,先祖的生活積澱和文化傳承也是我們應該重視的部分,只有有溫度的歷史才更能打動人。基於這樣的理念,他們創辦了“知史”平臺,用於歷史小知識的分享。

    在這本書裡,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種輕鬆的解讀歷史的方式。例如,從古代女子的美甲入手,講述女子妝容的演變過程;從古代皇帝的龍袍入手,講解帝王服飾的多樣性;從清朝皇帝下江南的軼事入手,講述南巡的政治意義……

    二、兩個小篇章簡述可讀性。

    1.改變命運、參加科舉有必要條件。

    ①取得考試資格。

    每年春季,禮部都會頒佈相關的“舉格”通告,通告裡會規定每個省舉送的考生的數量。那要怎麼獲得所在省的舉送呢?首先,如果學子不在官學求學,就要先參加鄉貢——即參與所在州縣的考核;鄉貢通過後,要與被官學考核出來的學子共同參與省考;這些透過省考的學生也就獲得了舉送,擁有了“上京趕考”的資格——即參與進士選拔。進士出身也就意味著命運基本上被改變了。

    ②語言難關必須過。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千差萬別。京城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學子們總要開口交流,那方言可就行不通了。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就出現了不同的語言和文字——有的是同音異字,有的是同一個字有不同讀音,甚至還有同一個物件,有不同的名稱的現象。直到秦代推行了“書同文”,也沒有解決語言溝通的障礙。

    到了漢代,《爾雅》的面世使各個物體有了標準的名稱。但是讀音的問題卻直到隋代才被解決。《切韻》一書整合了南北各地方言的特徵,制定出了不同區域讀書人都能較好接受的讀音。因此,在學習四書五經之前,學子必須先學好“小學”——字形、字義、字音,這些工具書是學子進入考場的第一道門檻。

    想要出門,就要有身份證明,不然別說投宿了,連離鄉都做不到。那身份證明要怎麼才能拿到呢?首先,新生兒出生要向轄區內的專職官員報告,官員抄寫兩份文書,一份用於當地保管,一份用於上交州府。這就是最初的身份證明,也是戶籍管理制度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拿到身份證明不代表就能出行了。學子想要離開戶籍所在地、出門赴考,還需要國內“護照”。學子首先要向鄉官通報,由鄉官、縣府進行層層稽核。稽核透過之後,縣府會出示一張寫有出行目的、出行地點、透過地等資訊的“護照”(到了明代,身份證明上還需要記錄持證人的身高、年齡和麵部特徵);拿著這張證明,學子在離鄉的時候,還要在城關處拿一份返鄉證明,不然到時候可就回不了家。

    ④報平安可沒那麼容易。

    《知史》裡,作者告訴我們,在清代之前,驛站這一套郵政系統只為政府服務,即便是臣僚私人信件的郵寄,也是等到宋代才被允許。所以清朝以前想要報平安,一般只能“託人捎帶,利用動物送信,或者請專人送遞”。

    且不說將動物訓練到能夠送信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就說專人傳遞這件事,要到唐代才開始有。但通常來說,其中要付出的金錢成本,也只有大戶人家或者是商戶才能負擔得起。

    所以學子們要報平安,最常用的方法還是託人捎帶。《知史》裡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太守殷羨自覺高貴,不屑幫人帶信,於是,在路過河流的時候,他把別人託付的一百多封信件全部丟進了河裡。

    由此可見,即便是託人捎帶平安信,如果託的是不靠譜的人,誰也不知道書信最後會到哪裡去。

    ⑤.科舉考試運氣也很重要。

    因為每年參與考試的人數不同,因此改變命運的那一天一般安排在十二月到第二年的春季之間。考生在經過防作弊的搜身之後進入了考場。但是,能否參加考試還要碰運氣。如果開啟試卷,發現試題中出現了家中長輩的字,考生就要藉口生病立馬離開考場,下一年再來;如果運氣好,這一次的考試不需要避家諱,那麼考生就能順利參加考試。

    由此可見,古代平民想要透過相對公平的科舉考試來改變命運,真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

    2.女子小妝容大學問。

    ①手部美容。

    美甲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形成一種社會風氣則是在唐代。古人在搗碎的鳳仙花或指甲花里加入明礬,用這樣的方式獲得的紅色汁水來染甲,能夠讓指甲紅豔奪目。

    對於現代人來說,如果看膩了只是上個顏色的指甲,還可以給指甲做個延長,鑲上水晶,做個特別的圖案。那古人看膩了紅色的指甲怎麼辦?那就帶上手鍊,給手指增加點別樣的精緻。還有其他辦法嗎?當然有——戴護甲。(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護甲是漢代的金護甲,出土于吉林省老河深地區。)護甲在清朝被廣泛使用,金屬和玉石成了護甲最常見的材質。人們除了會在護甲上紋上各式圖案,還會鑲嵌上各種寶石。如果想戴得更輕巧,還可以製作成鏤空的。

    ②臉部妝容。

    在古代,胭脂和妝粉是用的最多的化妝品。胭脂來源於名為“紅藍”的植物提取物,妝粉則來源於梁米。儘管可沒有那麼多的化學合成技術,但古代美人僅僅用簡單的妝粉,就可以讓妝容緊跟潮流(這就好比我們流行桃花妝、裸妝一樣)。例如初唐流行“慵來妝”——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展示女子慵懶嬌媚的狀態,一般會用桃紅色或者是牡丹紅來區分妝容的濃淡。到了中唐,流行“赭面狀”——將臉塗成赤色,再把嘴唇塗成黑色。有的女子還喜好“佛妝”——將臉塗成換色,這則是受到佛教的影響。

    當然,為了與妝容相搭配,唐朝女子還非常重視眉形。從闊眉、細長淡眉,到短眉,她們研究出的緊貼流行的十種眉形,更是被唐明皇下令記錄了下來。

    學習歷史的目的是什麼呢?“知史以明鑑,查古以致今”。我們沿著歷史書籍給予的點滴線索,追尋古人留下每一個腳步,更多的是為了展望未來。歷史從來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積澱下來的文化底蘊,時刻影響著我們現在的生活:過去可追溯,現在可借鑑,未來可期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窗戶上的油煙漬用什麼清洗能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