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kimm17074

    羊、白條羊是人們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飼養在中國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羊全身是寶,其毛皮可製成多種毛織品和皮革製品。在醫療保健方面,羊更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膽等等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那麼羊身上的營養有哪些呢?羊肉  白條羊羊肉營養豐富,歷來被用做壯陽的佳品。它富含優質蛋白質12.3%,脂肪28.8%,為豬肉的一半。另外含礦物質磷、鐵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A等營養素。《本草綱目》載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惡冷、五勞七傷。”金人李果說:羊肉有型之物。 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益陽生則陰長也。”隋朝名醫巢元方診治麻大總管只病曰“風入腠理,病有胸臆,須羊肉蒸熟摻藥之則愈。”祖國醫學認為其性味甘溫,入脾腎經,有益補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於虛癆羸瘦、腰膝痠痛、產後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等病症的治療,有三高症的人應注意不可多食。羊血  羊血含蛋白質16.4%,主要為血紅蛋白,其次為血清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纖維蛋白。性味鹹平有止血、祛淤之功效,可用於吐血、血、腸風痔血、婦女崩漏、產後出血暈、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的治療故《隨息居飲食譜》中有‘生飲止諸血,解諸素。熟食但止血,患腸風痔血者宜之“的記載。臨床上若遇外傷上出血,取白條羊羊血炭十分,混勻敷於患部,再用紗布加壓包紮,血即可止。羊肝  羊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維生素C、鈣、磷等成分。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較高,每克肝含維生素A為29900國際單位。羊肝性味甘涼,入肝經,有益血、補肝、名目之功效。凡血虛羸瘦、婦人產後貧血、肺結核、夜盲症、白內障者,用羊肝200克,谷精草、杭白菊各30克,煮服,每日一劑。羊肝若於菟絲子、車前子、枸杞子、決明子等19味中藥配合,即為名方“羊肝丸”,可治青光眼。羊肺  白條羊、羊肺可用於提取肝素,羊肺肝素分子量較小,抗凝效價47u/mg,比豬腸粘膜素效價(151u/mg)低得多。羊肺肝素有較強的降膽固醇和抗炎作用。肝素的主要藥理作用有抗凝血、抗血拴、調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和抗炎等。   食用方法:新鮮肺用水管套住沖洗乾淨後,下滷水煮30分鐘後,撈出涼下,切片用油,鹽,蒜汁拌勻即可使用。羊奶  羊奶與牛奶相比,更含豐富脂肪和蛋白質,此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其性味甘溫有滋陰養胃、補益腎臟、潤暢通便、解毒的作用。可用於虛癆羸瘦、消渴、反胃、呃逆、口瘡、漆瘡等症。治小兒口瘡,以羊奶細細瀝於口中;對生漆瘡的患者,取羊奶汗塗搽於患部即可。次外,羊奶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體虛者的天然補品。羊骨  白條羊骨中含有磷酸鈣、碳酸鈣、骨膠原等成分。其性味肝溫,有補腎、強筋的作用。可用於血小板減少性子癜、再生不良性貧血、筋骨疼痛、要軟乏力、白濁、淋痛、久瀉、久痢等病症。《飲食正要》中記載的羊骨粥,就是用羊骨一副(砸碎),陳皮6克,良姜6克,草果6克,生薑30克,鹽少許,加水熬粥食用,治療虛癆腰膝無力者,療效更佳。羊腎  羊腎能補腎助陽、生精益腦,適用於治療腎虛腰膝痠痛、遺精陽痿、小兒智力遲鈍、遺尿、老年人尿頻,下焦虛寒和睪丸腫痛等。羊腎和10克枸杞子、黨參、肉蓯蓉一同煮吃,效果更明顯。羊膽  宰羊時割膽囊,將膽囊管用線紮緊,懸於通風處晾乾,亦可取新鮮膽汁入藥。羊膽性味苦寒,入肝膽胃經,有清火、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於風熱目赤、膽囊炎、百日咳、青盲、翳障、肺癆吐血、喉頭紅腫、黃疸、便秘,熱毒瘡瘍等病症的治療,在肺結核的治療中,對長期服用抗癆藥無效者,使用羊膽治療往往能顯示出特殊的療效。羊角  羊角有鎮靜、安心、明目、平肝、益氣的功效,適用於頭暈目眩、驚風癲癇、高熱神昏、頭痛目赤、涼悸抽搐及高血壓等症。羊肚(羊胃)  味甘、性溫,入胃經。作用:補虛弱、益脾胃。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全羊席  羊在古時就是祭祀的重要食品。白條羊在最早時的烹法,除了炮、炙就是為羹。唐以後,羊肉的吃法越來越多。至明末請初,發展有“全羊席”。   “全羊席”原來是伊斯蘭的“聖席”,是伊斯蘭的最上宴席,席面設茶而不設酒。這種“全羊席”分早、中、晚三席,每席都是先上茶點,然後上飯點、菜餚,每席二十七個菜,最後上湯。後來發展到宮廷,宮廷中的“全羊席”是在“聖席”的基礎上,仿“滿漢全席”的格局。宮廷“全羊席”最多為七十二道菜,除必備四幹、四鮮果外,席首要擺羊頭,頭面朝外(向下看),以示開席。席尾要以同樣的方法擺放羊尾,以示終席。   古時“全羊席”,要求根據羊體頭、脖、頸、上腦、肋條、外脊、磨擋、裡脊、三岔、內腱子、腰窩、腱子、胸口、尾部等十三個部位及內臟分檔取料,用各種方法烹飪,必須“無往而不見羊”,而且要“味各不同”,用羊而每道菜都不見羊,而且菜名也不準露羊,如羊耳的耳梢稱“順風旗”,羊眼叫“鳳眼珍珠”,排骨叫“文臣虎板”等。   以前立秋後,老北京除涮羊肉外,好吃烤肉,烤肉的去處,有“南宛北季”。南邊在宣武門內的“烤肉宛”,北邊是什剎海後海東頭的“烤肉季”。吃烤肉只用西口羊後腿和上腦兩個地方的肉,切成的肉片要求寬二至三釐米,長七至十釐米,厚度要半透明。烤肉鋪子,在一張大圓桌上放一口大鐵鍋,鍋沿放一鐵圈,上面放鐵條炙子。鐵圈留一火口,以便投入木柴。木柴選用松塔、松柴與柏木。烤肉時,肉片用作料攪拌後,放在炙子上,可自己拿六、七十公分長的筷子,待肉片烤至金黃便夾出蘸食。蘸食的作料有滷蝦油、高醬油、大蒜末、辣椒油等。大鍋旁,一般可圍十數人。清道光年間,詩人楊靜亭有詩曰:“嚴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爭得醉燒刀。”   羊肉味甘而大熱,性屬火,食後可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力。羊全身是寶。《飲膳正要》中說,羊頭可治骨癆、腦熱、頭眩;羊心可治憂恚膈氣,羊肝可治性冷、肝氣虛熱;羊血可治婦女中風、血虛;羊腎可補腎虛、益精髓;羊骨可治虛勞、寒中、羸瘦;羊髓可治男女傷中,陰氣不足,利血脈、益經氣;羊酪可治消渴,補虛乏。獨告誡羊腦不可多食。   白條羊羊肉是大補之物,《本草》說,羊肉能比人參、黃芪。人參黃芪補氣,羊肉補形。凡食品中,折耗最重者,數羊肉。諺語說:“羊幾貫,帳難算,生折對半熟時半,百斤只剩廿餘斤,縮到後來只一段。”意思是一百斤羊,宰羊解割下來只五十斤,煮熟後大約只有二十斤。羊肉折損多,也最能飽人,因為羊肉吃到肚裡容易發脹。據說西部秦人日食一頓,之所以不餓,就因為吃羊。所以李漁告誡,滋補者是羊肉,害人者也是羊肉。吃羊肉時,肚裡一定要留有餘地,以待它發脹,不可吃得太多,飽則傷脾壞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洪式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