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些歷史要讀

    不能!因為崇禎和劉嬋的亡國性質不一樣,而大明和大順之間與曹魏和蜀漢之間的性質也不同。

    先說說劉嬋投降為何可以活命。這是因為劉嬋只不過是一個割據政權的皇帝,他的蜀國本來就是個弱國,是三國中最弱小的。而曹魏是強國,曹魏滅蜀並非改朝換代,而是統一戰爭的程序。

    因此,控制曹魏的司馬家根本沒必要對劉嬋趕盡殺絕。再說,當時是天下三分的亂世,曹魏滅蜀後還得對付雄踞南方的孫吳,他們善待劉嬋,其實是要做給孫吳看的,以便削弱孫吳統治者的抵抗決心。

    接下來看看崇禎,他可是大一統王朝的末代皇帝,而李自成則是揭竿而起的義軍首領;大明和大順也並非長期並存的兩個政權,不是強滅弱的關係,而真正意義上的改朝換代。因此,即便崇禎投降,李自成也不可能善待他的。只能除掉他,以免殘明勢力利用他來死灰復燃,威脅自己。

    所以,崇禎面臨李自成對北京的進攻,只有兩條路,要麼就是拼死一戰,擊退他們或是玉石俱焚;要麼就是逃走,躲到南方去。是不可能投降的!

  • 2 # 深度文字剖析

    我們先說一下兩者背景。

    當時雙方都是大兵壓境,崇禎皇城下李自成虎視眈眈,劉禪城外鄧艾同樣近在咫尺。

    這是最後時刻的背景,只不過崇禎選擇抗戰,城破自殺;劉禪選擇投降。

    我們大家都知道,崇禎皇帝是上吊自殺的,而起因也就是李自成攻破皇城。

    其實也不能怪李自成,當時那種背景也只能怪崇禎太作太任性了。

    那時候崇禎重新召回已經在牢獄中的孫傳庭,而孫傳庭也帶兵死守潼關,為什麼要守潼關呢?因為這個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如果失守,就像出軌的抓姦現場,只要闖進來,那麼一切就結束了。

    而那是戰況和軍營情況也讓孫傳庭無奈,首先李自成大軍壓境,其次崇禎皇帝一直在催他救駕,更坑的是軍營裡要麼槍不響,要麼炮不響,而且政府沒有撥錢造兵器,更悲慘的是連糧食都沒有!糧倉裡全是土!這恐怕就是所謂的窮的吃土了。

    而且當時軍營流傳瘟疫,崇禎又很任性的一直在催孫傳庭救駕,儘管孫傳庭知道這麼去肯定打不過,而且自己手上的兵是大明最後的精銳了,失去了就像鬥地主一樣開場先丟倆炸彈,到時候就也別怪李自成不客氣了。

    但皇命不可違,孫傳庭也終於以死報國。

    再說後主劉禪,當時鄧艾兵臨城下,劉禪是主張戰鬥的,但無奈城中的主戰派都死的差不多了,姜維又被困在劍閣,無奈劉禪只能“順應民意”投降了。

    那麼崇禎如果不上吊,投降李自成他會死嗎?

    我想應該會,畢竟你讓孫傳庭來和我打,我知道殺了你百害無一利,但我可以示威啊,而且也要給死的將士一個交代。

    但如果崇禎不進行反抗就投降,我想李自成不會殺他,畢竟當時沒有幾個人敢明面殺皇帝的,再說當時看到崇禎上吊,李自成也感到一種罪孽感。

    不過就算崇禎皇帝投降,恐怕事後也會潦倒不堪,與其做一個奴隸,恐怕就算崇禎皇帝膽小懦弱,也會選擇與大明一起存亡吧。

  • 3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這個很難說,同樣的做法卻有不同的效果,最主要是看新王朝對戰俘和舊皇帝的心態和當時的局勢以及舊皇帝是否構成威脅,以及有沒利用的空間!

    劉禪是在鄧艾軍隊未入蜀便先利投降,而且司馬昭尚未完全統一中國,東吳方面並未收復,為了給東吳傳播一種降而不殺的思想,暫時不好對劉禪一眾怎樣處理!

    但後來東吳也收復,司馬昭也曾試探劉禪心機,得知劉禪樂不思蜀便放棄了殺心!大智若愚,劉禪總算逃過一劫!

    但崇禎皇帝或許沒那麼幸運,他的為人處事十分精明,他也無法確定是起義軍勝,還是清兵才是最後贏家,等到兵臨城下才說要投降未免太精了,但封建社會的產物大都如此,新政權的交替,舊皇帝以及大臣大多必死或流放,除個別很有才能的例外,崇禎要想活命,很難,但事無絕對,誰都不敢斷定後果,最多是一種評估預測罷了!

  • 4 # 靜夜史

    想什麼呢,當然不會!

    崇禎的貢獻之一,就是“君王死社稷”!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選擇了在煤山上上吊自殺。

    為什麼他要選擇這樣的方式呢?要知道,歷朝歷代,亡國之君不死的甚至活得很好的多得是,比如漢獻帝劉協,蜀漢後主劉禪。

    1、崇禎的作用,比劉禪大太多了

    劉禪之所以能夠得到善終,在於劉禪投降時,蜀國國內已經破敗不堪,難以掀起什麼滔天巨浪了。

    而且,劉禪只不過是蜀漢的一個君主,當時的天下分為13州,蜀漢只佔據了益州,所以說劉禪活下來,即使想折騰,也只能在益州地盤搞事情。再加上益州地形閉塞,說難聽點,就算把劉禪放虎歸山,劉禪也做不出什麼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

    而崇禎不一樣,在明朝滅亡前,崇禎是明朝的唯一合法皇帝,對明朝境內的所有勢力,包括李自成而言,崇禎都是主人一樣的存在。要知道,李自成進攻北京前,都想著向崇禎討一個西北王的頭銜噹噹。這樣的人,自帶一呼百應、號令天下的技能,留著崇禎的姓名就意味著留下一個巨大的隱患,一個足以號召天下力量推翻自己的巨大隱患。

    如果李自成不傻,崇禎就不會像劉禪那樣活得自在。

    再加上,李自成不同於曹丕、楊堅、趙匡胤等這樣的高層次地主、將領,李自成出身布衣,身邊都是些劉宗敏、牛金星之流,他們能幹出來的,就是“追餉”,嚴刑拷打明朝宗室大臣,火燒明朝皇陵,屠殺明朝皇族等,落到這樣的一群人手中,不用李自成集團為難,崇禎自己就想死了。

    非常想死!

    2、崇禎和李自成的仇,比劉禪和曹魏的仇深多了

    要說崇禎合李自成什麼仇,那就是血海深仇。

    對於李自成而言,崇禎裁撤了驛站,是逼著李自成走投無路的罪魁禍首;對於崇禎而言,李自成是顛覆大明社稷的亂臣賊子。

    二者的關係,概括起來就是:水火不容!

    從1628年開始,李自成走上了農村衝擊城市,武裝奪取明朝政權的革命道路。此後,李自成幾起幾落,經過16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徹底推翻了以崇禎為首的明朝統治,實現了改朝換代!

    在這16年中,崇禎天天想的事,就是李自成被打死,或者自己病死完事,而李自成想的就是,推翻明朝的統治,所以二者積怨已深!

    這樣的條件下,崇禎和李自成能夠摒棄前嫌握手言和嗎?

    崇禎:“不!”

    李自成:“不!”

    所以,李自成進攻明朝,對於崇禎而言,是二者對抗的結束,對於二者而言,結束的方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第三個選項!

    而劉禪就完全不一樣了,263年,鄧艾伐蜀,3萬大軍翻山越嶺,偷渡陰平,終於在成都城外擊敗蜀漢主力,劉禪見大勢已去,遂帶領文武百官,把自己綁了,抬著棺材,到鄧艾軍門投降。鄧艾對劉禪以禮相見,至此蜀漢滅亡。

    因為蜀漢的抵抗遠沒有明朝和李自成的對抗激烈,因此劉禪亡國後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最後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

    所以,崇禎和劉禪不一樣!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荊人夜雨

    背景不一樣,結果就不可能一樣。

    蜀漢時期,天下還保留著上古王朝禪讓的習慣,總不好意思大開殺戒,要給對方保留一點給祖宗祭祀燒香的空間。東漢末年,漢的招牌很響亮,三分天下屬於大家都在漢的旗幟下爭奪漢的法統,並非純粹的搞分裂和敵對關係。東漢禪位給曹魏,曹魏再禪位給晉朝,很明顯晉朝把自己看成了東漢的繼承者。那麼這時候蜀漢與東吳當年承認過東漢政權的,在法理上是可以再度成為晉朝子民的。

    晉朝皇帝不僅不殺劉禪,還需要給他一塊封地,讓他去祭祀自己家祖先。這是上古時期的慣例,你不這麼做就等於你沒有繼承東漢王朝的旗幟,是以敵對勢力的身份取代的東漢王朝,這對晉朝的威望顯然是不利的。

    崇禎面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首先是一千多年後了,禪讓的鬼話誰也不信了。群眾們見多了王朝變幻,已經習以為常。殺了崇禎皇帝,李自成再即位,不可能有人說你李自成皇位來之不正。實力就是硬道理,李自成殺不殺崇禎,對他的皇位正統性沒有任何影響。

    其次是崇禎皇帝不殺,就等於埋了一個定時炸彈。要知道當時李自成打下了北方,南方還有大量地盤是明朝的。崇禎投降後,南方仍然會有很多人打著他的名義號召抵抗李自成。與其如此,不如殺了他斷絕南方的希望。

  • 6 # Perfectmatch

    首先要肯定的是崇禎皇帝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最後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了,說實話,崇禎投降的可能性很小,與其說投降,不如說講和。

    講和我認為是有希望活下去的,為什麼呢?李自成曾幾度勸誘崇禎禪讓,由新朝廷給他封王,可是始終沒有成功,因為朱由檢寧死不屈,那他答應李自成的條件後,局面是什麼樣子的呢?我認為闖王李自成會留下崇禎,甚至會放了他。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闖王李自成自舉兵以來,一直認為天下大亂是底層官員導致的錯誤,和皇帝是沒有太大關係的,這個可以參見李自成打入北京城後對待眾投降大臣的態度。

    二,李自成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裂土封侯,直至打入北京城前還是這樣的,那如果處死了崇禎皇帝,試問,誰來承認他的割據,要知道當時整個南方還依然在明朝手中,那裡依然有著中央政府班子,處死了崇禎就意味著將成為整個大明王朝的對敵,千瘡百孔的北方闖軍不一定是兵精糧足南明的對手。

    三,在本質上,李自成的闖軍基本都是農民起義軍組成的,它既沒有李唐王朝打天下時的貴族地主支援,也沒有像朱元璋一樣獲得儒家士子們的認同,他其實和黃巢沒有太大區別。

    所以,崇禎若是服軟,答應李自成的條件,我覺得李自成會像土木堡之變中的蒙古人一樣,勒索一下明王朝之後就會收手。

  • 7 # 英勇的少年大俠

    基本上可以肯定保不住。

    首先,李自成造反的性質和魏國吞併蜀漢的性質截然不同,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與明朝之間的可以說是典型的階級鬥爭,是農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對於壓迫者發起的不死不休的鬥爭,那麼在這種激烈的階級鬥爭中,雙方是斷難善了的,尤其是當反抗者或者說被壓迫者佔據上風的時候,而反觀魏國與蜀國的爭鬥不過是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地盤而已,而這些政治家最擅長的其實就是妥協和讓步,那麼劉禪投降之後也就容易保住性命,畢竟大家都是上等人嘛!

    其次,決定失敗者命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在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失敗者活著對於局勢的影響,劉禪投降之後,可以說本來就已經孱弱不堪的蜀國已經再難對魏國或者晉國的統治者構成威脅了,所以留著劉禪彰顯一下仁義也是可以的,但是崇禎皇帝可完全不同,他作為大明帝國王權的象徵,他一日不死,那麼就有可能有源源不斷的勤王軍隊蜂擁而來對李自成的軍隊構成威脅,那麼即使是為了自身安全的角度,李自成也絕無可能放過崇禎。

    最後我們還要說的一點是農民起義的侷限性,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由於缺乏明確的宗旨和正確的領導,所以儘管擁有著磅礴的力量,但除了給社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之外都難以取得什麼額外的建樹,所以對於李自成領導的這樣的農民軍來說,消滅皇帝可以說本身就是賴以維繫他們組織的紐帶之一,那麼在有機會的情況之下,殺掉崇禎一定是大勢所趨的,反而如果試圖留下崇禎反而會對起義軍內部的團結造成巨大的傷害,所以崇禎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最後,崇禎皇帝雖然不得已而做了亡國之君,但是就其本身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比如在他臨終的遺言中就曾提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 8 # 平家灬boy

    我認為不會保住自己性命。

    第一,兩人的價值不一樣。三國後期,蜀國已經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方,國內因為連年戰爭已經使民怨沸騰,再加上劉禪胸無大志,貪圖享樂,寵信宦官,逼得大將軍姜維屯兵自保,蜀國君臣離異,朝廷內部矛盾重重,被滅已是大勢所趨,即使留著劉禪或者放他回去,也翻不起什麼風浪,與其殺了他,還不如善待他,能留個好名聲呢!而崇禎就不一樣了,大明享國幾百年,皇室正統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崇禎在民間尚有崇高的威望,而且明朝屬於被直搗黃龍,其在南方尚有統治基礎,一旦等到喘過氣來,李自成必然灰灰湮滅。活著的崇禎對於李自成來說是一個定時炸彈,他必定要除之而後快。

    第二,投降的物件不一樣。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已經掌握了曹魏大權。劉禪與其說投降曹魏,還不如說投降司馬家。司馬家要想篡魏建晉,一統三國,必然要收買人心,效仿曹丕善待漢獻帝,再加上當時東吳還在,也要做個樣子給東吳看,告訴他們如果投降了,也會和劉禪一樣受到優待。而李自成不過是一個流寇,農民軍首領,文化素質不高,戰略眼光不行,不知道收買人心,在京城大肆燒殺,迫害明朝舊臣,這樣的人指望他會善待崇禎嗎?根本不可能。

    不過以崇禎的性格,投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9 # 一點點歷史

    崇禎終究是吊死在煤山上,保全了“君王死社稷”的名節。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很多,新君為了彰顯自己的大度以及仁愛之心,很多亡國之君不但沒有被殺,反而過得非常滋潤,比如魏國末帝曹奐,劉禪等人,都得到了不錯的待遇。

    崇禎為什麼不能像劉禪那樣投降

    劉禪的投降之所以被接受,很大原因是天下已定,劉禪的威脅已經很小。

    而崇禎則不同,在他自縊之時,明朝還有大半個天下,百萬重兵,李自成並沒有定鼎天下的實力,崇禎即便投降,其影響力和威脅也都非常大。

    結合李自成一貫的做法,崇禎也不敢投降,降與不降都是死,自縊尚能保全名節。

    農民起義軍和地主階級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很多統治者寧肯亡於他國,也不願亡於起義軍之手。

    這些原因都決定著崇禎無法像劉禪那樣選擇投降。

    假如崇禎投降,李自成該如何處置他

    既然是假設“言者無罪”,希望大家輕點兒噴我。

    就我個人的看法,如果崇禎沒有自殺,那麼李自成斷然不敢公開殺了崇禎,理由如下:

    1、雖然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和朝廷有不共戴天之仇,他敢殺王爺,拷問大臣,但是對於一朝天子,李自成必須慎重考慮,畢竟明朝實力尚存,明目張膽殺了崇禎,必然會遭致強烈的反擊。

    2、李自成的性格眼界決定,李自成在西安稱王之後,勢力已經非常大,但此時他所希望的不過是得到朝廷的認可裂土封王,自始至終他的目標就是崇禎能將西北之地賜給他。

    3、崇禎如果投降,李自成非常棘手,“挾天子令諸侯”是不可能的,明朝很快就會擁立新君,參照朱祁鎮被俘的例子。留著又沒用,殺了又激化矛盾落下罵名,很可能會讓李自成陷入兩難的境地。

    所以如果崇禎沒有上吊自殺而是選擇投降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被李自成秘密殺害(製造自殺假象)。二是被李自成挾持帶在軍中,視情況再做處理。

  • 10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還真不太好說。我個人的觀點是,李自成會留崇禎一命,但是多爾袞,就說不好了。

    先說劉禪投降為什麼會保住命。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司馬家族的目標是一統天下,無論魏蜀吳,只要投降了他們就不會動手,畢竟他們要做的是收服人心,而且殺降不祥,這個道理他們不會不懂。對於劉禪這種姿態很高,極其誠懇的投誠者,司馬昭當然樂得放他一命。

    但是崇禎不一樣,他和李自成的關係是起義軍和原政府的關係,而劉禪和司馬昭是兩個敵對國家首腦的關係。敵對的國家之間的滅國戰爭,是以奪取敵國的土地和人口為目的,並不一定非要誅殺敵國君主。但是起義軍正是因為受政府迫害太久,其征討的過程就是殺戮這個政府體系內人員的過程,對於政府的最高元首,未必能網開一面,比如項羽之於子嬰。

    但我傾向於李自成會留崇禎一命,因為這個人既沒有項羽的殘忍,也確實是個人物。直到攻破北京前幾天,他還表示願意向崇禎稱臣,並且為大明打擊滿清。對於主動投降的崇禎,他應該是不會殺的。

    而一旦清軍入關以後,對這個明朝皇帝就不會那麼客氣了。他們怎麼窮追猛打李自成和南明,就會怎麼對崇禎。別以為清朝統治者收了崇禎的屍首就是尊敬他,那只是政治需要而已!

    當然,如果崇禎投降李自成,在獲得舉國支援以後,大順是否能擊敗滿清,就又未可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貨唇釉哪個牌子比較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