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白居易77388175

    不是對錯的問題,是忠誠與否的問題。殺了毛文龍,於袁崇煥就是投名狀,所以說,此賊死有餘辜。要不然,滿清也不會急著為他洗地。

  • 2 # 冷眼觀察室

    結論,袁崇煥犯下極為嚴重的錯誤。

    自從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出現以來,對明史感興趣的人就變的很多了。在喜歡明朝歷史的人中,有兩個人是始終繞不過的,就是明末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和東江鎮總兵毛文龍,二人在很多人心裡是二元對立的,一個黑另一個就白,或者一個黑另一個更黑。但是歷史上究竟怎樣,鑑於明末歷史資料浩如煙海,一個一個的查,去論證,很容易陷入先立結論再找證據的陷阱。本人在《袁崇煥真的死於離間計嗎》一文中,嘗試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推論袁崇煥在具體情況下的可能抉擇,這樣的方法也同樣可以去推論毛文龍。邏輯推理,看起來玄乎,實際上很簡單,比如小明愛吃蘋果,小明去超市買水平,最有可能買什麼水果,答案很顯然,最有可能是蘋果。這是透過一個事實小明愛吃蘋果,一個場景去超市買水果,最終推論出小明可能買水果。這就是一套完整的邏輯推理。事實就是邏輯推理的起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事實是有樣性的,加入之前的推論中,加入小明家裡還有水果,那麼最終的推論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回到毛文龍的事實,這位東江鎮總兵是什麼樣性格的人呢,我們從史料中沒爭議的部分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毛文龍的母親是位熟讀書籍的人,在母親的影響下,毛文龍“幼從學,習經生業”,但對四書五經始終不感興趣,而喜讀兵法書“恥學舉子業,好孫吳兵法”。注意當時的環境,在明末,武將地位是遠遠不如文官的,但是毛文龍卻喜歡兵法,不想去參加科舉考試。所以說毛文龍是一個很執拗,不在意世俗看法,只在乎自己興趣的人。不愛讀四書五經,卻喜愛兵法,這在歷史上是有一位的,就是楚霸王項羽。

    二、毛文龍只率領不到200士兵,深入敵後兩千餘里,收復了大量領土,擒獲後金遊擊佟養真(清帝康熙姥爺)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並取得"鎮江大捷"。此戰後,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一時間"數百里之內,望風歸附","歸順之民,繩繩而來",使得全遼震動。這說明毛文龍是個敢於冒險、有膽略的人。

    三、毛文龍與他的上司袁可立,關係處的不好。在袁崇煥督師薊遼後,曾上書要求清查東江鎮軍餉,被毛文龍上書反駁。去拜訪袁崇煥,袁按賓客之禮迎接他,毛文龍又不謙讓。在明末,文官和武將有天然的界限,一品武將見到三品文官唯唯諾諾的也常有。所以毛文龍是一個不重視上下級關係的人。

    從以上三點可以得出,毛文龍敢於冒險、有膽略,不注重上下級關係,少時和楚霸王一樣不愛讀四書五經,卻愛讀兵書一樣。這麼一來,其實很清晰,毛文龍心裡有個楚霸王。

    至於袁崇煥,才略不算高,敢於冒險,也敢於擅權,對於親信也能做到知人善用,在非常時期也會做出不太符合道德的事情(為魏忠賢立生祠),這樣的人,在歷史上也有,就是楚霸王的老冤家漢高祖,也就是說袁崇煥心裡有個劉邦。

    劉邦和項羽爭論的是天下。但是袁崇煥和毛文龍爭的是什麼,可以類比劉邦和項羽。一個要求的是:治。一個要求的是:亂。楚霸王擊敗秦朝後,並沒有選擇統一天下,而是分封諸侯。而毛文龍作為心中有個楚霸王的明朝總兵,最理想的狀態是後金始終存在,這樣東江鎮就會一直存在, 由於東江鎮遠離海外,毛文龍就可以保持東江鎮的“獨”。袁崇煥要求的治,則是和後金作戰,一切都要在可預謀範圍內,無論是對金和談,還是對金作戰,都不允許有一個不受控制的勢力帶來不可控的事件。

    歷史上的劉邦,幹掉了幾個有獨立勢力的異性王,如韓信、英布、彭越。姑且不論這三個異性王會不會叛亂,能不能叛亂,叛亂會不會成功,但是他們有能力叛亂,就是罪名。因為沒有他們存在,對於劉邦很重要。

    歷史上的項羽,清楚的知道劉邦可能會反,其他的諸侯也可能會反,但是項羽依舊分封了各地諸侯。因為有他們存在,對於項羽很重要。

    回到明末,就可以看出毛文龍要求的獨和袁崇煥要求的治存在及其大的衝突。這種邏輯下,袁崇煥殺毛文龍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至於毛文龍為什麼在皮島上不反抗?此天命也,非戰之罪!至於袁崇煥給毛文龍定的十幾條大罪,有些罪名並不冤枉,但是這些罪名如果得勢的時候那不就算罪了。畢竟不愛了,連呼吸都是罪。而有些人在爭論毛文龍會不會背叛明朝,心中有楚霸王的人怎麼可能去投靠別的政權呢,他自己都想成為政權,至少也是一個半獨立的勢力。

    也許天意弄人,袁崇煥的要求的治最終在後金入關時,被擊的粉碎。最想控制局勢的袁崇煥,也沒法控制時局的發展,最終被處於凌遲。而東江鎮自從毛文龍死後,也逐漸喪失了作用,遼東局勢從此以後陷入更加危難的境地。

  • 3 # 古海遊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和歷史學家,由於其讀書多且人際交往人物眾多,對當時發生的事件比較清楚和了解。

    在黃宗羲《海外慟哭記》文集中,《大學士機山錢公神道碑銘》一文對此事態度是這樣的:以下節選該文:亡何,而毛帥之事起。毛文龍者,錢塘人,遼撫王化貞之千總也。遼陽陷後,逃至皮島,招流民、通商賈,數年遂為巨鎮。然不過自營一窟耳;而掠沿海零丁、稱為斬獲,獻俘欺朝廷,以牽制遼瀋。參貂之賂貴近者,使者相望於道;官至都督,掛平遼將軍印。索餉歲百二十萬,稍不應,則跋扈恐喝曰:臣當解劍歸北韓矣。而於廣寧、旅順、鐵山之失,寧遠、錦州之圍,顧未嘗有一蚊一虻之勞也(毛文龍的功勞不過如此)。其不能牽制明矣,識者無不謂為疆場之蠹。督師袁崇煥出山,公(公即錢龍錫)亦以為言。崇煥入皮島,大閱軍士,以計斬文龍。其奏報之疏雲:臣出京時,已商之於輔臣錢龍錫矣。己巳之冬,大安口失守,兵鋒直指闕下,崇煥提援師至。先是,崇煥守寧遠,大兵屢攻不得志,太祖患之。範相國文程時為章京,謂太祖曰:昔漢王用陳平之計,間楚君臣,使項羽卒疑范增而去楚;今獨不可踵其故智乎?太祖善之。使人掠得小奄數人,置之帳後,佯欲殺之。範相乃曰:袁督師既許獻城,則此輩皆吾臣子,不必殺也。陰縱之去。奄人得是語密聞於上。上頷之,而舉朝不知也。崇煥戰東便門,頗得利,然兵已疲甚,約束諸將不妄戰,且請入城少憩。上大疑焉,復召對。縋城以入,下之詔獄。上雖疑崇煥,猶未有指實,止以逗留罪之。而逆黨之恨公者,以為不殺崇煥,無以殺公;不以謀叛,無以殺崇煥;不為毛帥頌冤,則公與崇煥不得同罪。於是出間金數十萬,飛箝上下,流言小說(小說即《鎮海春秋》,書中有意想情節袁崇煥通敵謀款殺毛文龍),造作端末,不特烈皇(崇禎)證其先入,朝野傳告亦為信然(由此可知鬼谷子飛箝術的厲害,謠言也可以殺人)。崇煥之磔,酣謳竟路;逆黨遂議一新逆案,以洩舊案之毒。以崇煥為大逆,比魏忠賢;公為次逆,比崔呈秀;以及東林諸君子,悉比魏廣微、徐大化、劉志選之流。謀既定矣,乃逮公入獄。時相主其事者,恐公入廷辯,真偽不可掩;傳語公其趣和藥,毋為崇煥續也。公仰天嘆曰:我無愧於心,若冒昧自裁,皆謂我實有罪,後世誰白我者。時相聞公就道,愕然曰:彼竟來耶?公至,廷辯侃侃,上密遣人詗(偵聽)其語。及讞(定罪判詞)入,芟(刪除)公辯辭,而鍛鍊文內,擬不時處決。且令有司設廠於柴市,蓋用夏文愍故事也。上見讞詞與所詗異,持其疏未下。明年,右中允黃公道周自田間來,上疏救公。反覆久之,黃公降級去,上亦無意殺公矣。是年六月,釋公戍定海。崇煥為人粗豪,不持士節。然甲士精強,邊備修舉;自熊襄愍(熊廷弼)以後,未見其比。關兵之在城外者,聞其下獄,鬨然稱亂,矢集皇城,兵部從獄中出其手書止之。其得士心如此。顧使之誣死,從此精銳盡喪,士卒不可以經戰陣矣。

  • 4 # 老龍亭拉麵

    先不談對錯,我們來縷縷,袁崇煥二次赴遼的當時狀態。首先,北韓已經與後金建立兄弟之盟。北韓已經丟了,接著是蒙古科爾沁部,已經打怕了。那麼限制後金的左右翼已經剪除了,現在皮島是整個遼西棋盤上唯一在後金後方起牽制作用的重要棋子,甚至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點。而且皮島上還有1萬多2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這2萬人不是普通人,而是水軍。可以這麼說,皮島是當時遼西唯一的水軍基地。而皇太極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是火器大炮,二就是水軍。恰好,這裡就有一支孤立無援,不受朝廷調遣,且裝備精良的水軍,如果你是皇太極,你會怎麼做?這是第一。第二,這幾萬人的頭頭,顯然不願意聽從袁崇煥的調遣,而且也不願意拿錢走人。第三,假如,假如他投降皇太極,以這兩萬水師攜八旗,繞過山海關寧遠防線,渡渤海,洗略登萊,問鼎中原,那麼大明必亡。所以,毛文龍能勸退就勸退,高官厚祿回家養老,如果他不願必殺之

  • 5 # 老夢Meng

    袁崇煥處死毛文龍按當時的情況來看是對的,從引起的後果來看是錯的。

    袁崇煥殺毛文龍的理由是上不了檯面的,但是對一個新上任的戰區最高長官,品級只有四品的文官來說理由是相當“充分”的。而這個“充分”的理由就是毛文龍不聽話,試想、袁崇煥怎能容得下一個不聽話又手握重兵的人呢?殺毛文龍就是“立威”。

    毛文龍錯在不識時務,袁崇煥錯在意氣用事。但殺毛文龍從整個戰略上來說影響不大,不過袁崇煥根本沒考慮到戰略這回事,純粹出於個人意氣用事,就是殺毛文龍如何善後,袁崇煥顯然低估了毛文龍的影響力。

    作為一個能在敵人後方生存十幾年的土皇帝,其能力是無可置疑的,毛文龍死就代表著群龍無首,誰也鎮不住場子了,更可氣的是這個場子裡還有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這樣的敗類。

    那麼毛文龍的作用真的不可或缺嗎?我們先看看毛文龍所駐守的皮島。

    這個位置若拿到現在的確很重要,來一次“仁川登陸”直插後金腹地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崇禎朝的大明早就不是昔日的大明瞭,別說是海上進攻,就連陸地防守都相形見拙,你還指望一個不足20平方公里的海島來進行戰略威脅。

    毛文龍守島可以,出島就死,這裡對大明來說鞭長莫及,對沒有海軍的後金來說就是雞肋。

    毛文龍死的冤,袁崇煥死的更冤。袁崇煥在上任前就有除去毛文龍的打算,這事他已經和大學士錢龍錫說過,在後來上書崇禎的奏摺中也明確早有除去毛文龍的想法。所以說這是有預謀的。

    下面再回過頭來看看袁崇煥殺毛文龍不是理由的理由。

    一:孤懸海外的一支武裝力量,不服從歷任長官指揮。

    二:皮島魚龍混雜,攜地勢之利謀個人利益,有走私資敵嫌疑。

    三:毛文龍立場不堅定,搖擺於三方勢力之間。在陸地防守為主的戰略中皮島對明軍作用不大,但此人若投降後金,反作用卻會很大,使依附與大明的北韓會非常被動。

    但是這些僅僅是懷疑,所以不能做定罪理由,不過殺一個潛在威脅的人不需要理由的。未經批示擅自殺了一個朝庭一品大員,袁崇煥的確是錯的。不過從後來朝廷與崇禎的反映來看,並不強烈,崇禎甚至還對袁崇煥安撫,讓他不要放在心上,可見整個朝庭上下對毛文龍與皮島的態度。

    殺毛文龍不會影響整個戰局,但殺袁崇煥卻影響了整個戰局,雖然袁崇煥不是一個戰略家,但他是一個堅定的戰術執行者,在當時,也只有他能堅定的執行孫承宗的固守戰略。

  • 6 # 明月山脈

    首先毛文龍作為鎮守毛島的大將,對清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使得清軍無法順利發動進攻。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正是在毛文龍死後,清軍繞過關寧防線從宣大等處入塞,深入明朝內部破壞,屠殺,擄掠,放火,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極大削弱了本就岌岌可危的大明朝。給明朝沉重一擊,並最終導致了袁崇煥被殺。

    其次由於毛文龍孤懸毛島,其是否存在欺騙朝廷的情況,在當時的明朝官員中,是存在較大疑問的。這一點有待仔細審查。而不應直接處死。

    關於這一點在明史中的記載對袁崇煥相當不利。

    《崇禎長編崇禎實錄卷二》(崇禎二年)記袁公殺毛文龍事:

    〔先是,五月〕庚戌,袁崇煥至雙島,毛文龍進謁,慰勞甚至。戊午,矯制殺文龍。崇煥自出都門至寧遠,專主款;於寧遠捷後,即令番僧往清軍中唁問,意欲議和。會罷歸,未就。迨再出,陛見日,許上五年復遼;既而懼上責效,欲復修款議。惡文龍擾之,乃決計斬文龍;聲言折衝,慮毛文龍洩其計,遂身入島,誘文龍至,犒吏卒給餉。是日閱射,崇煥列圍,止文龍兵於外,以部曲百人從。崇煥慰勞文龍部曲,且拜;三軍感泣。乃問文龍曰:『東江餉司自寧遠輸至,亦甚便;將軍何專邀折色,召買登、萊也?且移鎮、定營制、分旅順東西約束、核餉諸事,業已申奏;將軍執意不回,非冒餉欺君而何』!命執之;文龍欲抗議辨,崇煥曰:『我今不復遼,願試尚方劍以贖爾命』!又諭部曲曰:『文龍不宜殺,爾輩即殺我可也』!部曲錯愕,不敢動。命水營都司趙可懷以尚方劍斬之。

    如果我們可以客觀看待袁崇煥,同樣我們先不確定袁崇煥是否通敵,那麼袁崇煥的問題在於未審先殺。

    因為當時沒有真憑實據證明毛文龍有可以處死的罪行,退一步說,即使有,也應該由朝廷來對其進行審判。而不應該由袁崇煥當處斬!

    袁崇煥身為薊遼督師是管不了毛文龍的,因為毛文龍歸山東登萊節制。唯一能夠對毛文龍有監督權力的是他那個二品的右都察御史的兼職,不過在明朝只要做到了巡撫的基本都有這個兼職,沒什麼稀奇,而且右都察御史是言官沒有實際權力。袁崇煥手上的尚方劍也只能斬五品以下的官員,停職三品以下的官員,毛文龍的手上也捏著一把尚方劍。也就是說袁崇煥這個二品文官要是對毛文龍有什麼不滿也只能打小報告告訴皇帝,他自己對身為一品武將持節欽差的毛文龍什麼都作不了。

    事後袁的奏章裡也有,文龍大將,非臣得而擅殺的句子!

    因此可以說,袁崇煥絕對不應該殺毛文龍。

    九州鑄鐵成一錯。

  • 7 # 讀書聲風雨聲

    我個人覺得是錯的,為了這麼一個齷齪小人物,搭上自己寶貴的生命,非常不值得。袁督師是個聰明人,他不會沒考慮到後果。但是為什麼還要這麼幹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無路可走,該做的已經做了,他已經盡力了。他考慮的只是國家的安危,根本沒空也不會考慮自身的榮辱得失,他一心為國,毫無私心。“杖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這是袁督師的肺腑之言。

  • 8 # 健康一線

    首先,擅殺大將,有違國法,這就是錯的。其次崇禎皇帝命袁崇煥為薊遼督師,指望他五年復遼;而他辜負了皇帝的囑託,並殺害毛文龍,後金再無後顧之憂,這便致使後金軍隊長驅直入,攻打京師,給明朝帶來極大的震動和損失。

  • 9 # 職場80s小強

    一句話概括,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給別人帶上各種各樣的帽子屬於政治鬥爭,得從那個角度來看的問題,不能簡單說對和說錯!

  • 10 # 安全直通車wjiw

    有錯。

    首先是袁崇煥沒有權力殺毛文龍,雖然毛文龍的官職權力朝廷沒當回事,但後來袁崇煥被定罪的有這條;

    其次不該殺,毛文龍所在的小島在敵後,明朝控制力很弱,所以一直都是高官厚祿收買為主(所以毛文龍的官職很高),殺了毛文龍以後毛部軍隊失控,皮島也失去了戰略牽制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唐玄宗要把年號先天改為開元,開元又有什麼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