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靜夜史
因為“天子守國門”比“雖遠必誅”更好使!
明朝皇帝從朱元璋到崇禎,共有16位帝王。明朝的“天子守國門”自朱棣1421年遷都北京後開始,算上朱棣一共有14位帝王。
在這14位帝王之中,主動向國門,即長城以外出擊的帝王,包括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鎮、明武宗朱厚照、明神宗朱翊鈞。除此之外,明朝的戰爭主要是防禦性質的,比如明代宗時期的瓦剌入寇,明世宗(嘉靖)時期的俺答入寇、東南倭亂、葡萄牙侵略等,明熹宗(天啟)時期努爾哈赤侵犯遼東、荷蘭侵略等、明思宗(崇禎)時期皇太極入寇、英國荷蘭侵略等。
綜上,除了4位出動出擊的帝王,真正進行了“雖遠必誅”的努力,剩下的10位帝王,基本都是“天子守國門”。
由此可見,大部分的明朝君主都是傾向於“天子守國門”的。
1、以文制武的體制
明朝的“以文制武”是導致明朝不得不“天子守國門”的最根本原因。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明朝的國家機器進行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建設,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繼承宋朝以來的“以文制武”政策。
所以,明朝在宋朝增加科舉錄取率的基礎上,再次對科舉進行了改革,科舉取士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使得社會精英都去埋頭讀書,從而減少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而除了對提高文人地位,就是對武將的打壓。朱元璋繼位後,先後掀起了洪武四大案,很多武將被清洗掉,從根本上杜絕了武將擁兵自重的可能。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將趙匡胤時代的分權思想發揚光大,不僅在地方上實行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這樣的制度。還廢除了管理全國軍事的大都督府,將其分為中、左、前、後、右五軍都督府,並和兵部互相牽制。
這樣的體制下,兵部有權頒發命令,但是不可以直接統率軍隊,都督府掌管軍隊的管理和訓練,但無權調遣軍隊。這樣相互牽制,就使得軍權集於皇帝之手。
而且,在邊疆地區,朱元璋還推行衛所制度,這是隋唐以來府兵制的延伸。軍戶制度則是繼承元朝的諸色戶制,軍戶平時種地,戰時打仗,雖然節省成本,卻讓士兵的地位等同於農民,這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地方豪強及軍事主官的剝削,後期軍戶也沒有了土地,生活都成了問題,在這樣的條件下,打勝仗基本就成了神話。
由於朱元璋以文制武的改革,導致武將地位一天天降低,當兵成了沒出息的象徵,自然戰鬥力就低。所以明朝自朱棣後,對外戰爭就敗多勝少,比如土木堡之變,比如薩爾滸之戰。依靠一支這樣的軍隊,還想“雖遠必誅”,雖近也不能誅!
2、明朝的農業立國思想
朱元璋出身貧農,祖輩都是無產階級。因此,出身底層的朱元璋對地主階級有種天然的不爽。而且,因為受過奸商的欺詐,所以朱元璋對商人也沒什麼好感。這些,都注入到他的大明帝國國策之中。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一改宋元時期的重商主義政策,一度關閉了市舶司,後來即使重新開埠,其對外交流規模也大不如前。
在對外政策上,因為倭寇的逐漸猖獗,朱元璋下令“片帆不許下海”,嚴重打擊了商業的發展。
朱元璋重新確立起“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即以農業為國家的支柱產業。應該說,朱元璋對農民朋友是非常夠意思的,對農民的稅賦也定得很低,但是這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國庫收入非常感人。
怎麼辦呢?那就懲治貪官、打擊商人,這種方法在幾百年後的李自成身上再次出現,但李自成最後敗得很慘。
因為朱元璋以農業立國,那麼和農業有關的一切,就成了帝國的重中之重,比如農田。在朱元璋時期的領土擴張,很大程度上就是農耕區的擴張。
至於農耕區之外的地區,比如蒙古高原比如青藏高原,比如遼東以北地區,都不適合農業的發展,因此明朝缺乏開拓管理的興趣。
朱元璋之所以不斷征討蒙古,是出於帝國安全的考慮,因為元朝退回蒙古高原後,不斷南下進犯,朱元璋不勝其擾。
正是這樣以農業為本的思想,讓朱元璋之後的明朝皇帝們也失去了開疆拓土的決心,在他們心中,守住農耕區的一畝三分地就可以了,甚至連長城以內的河套地區都可以不要。
所以從宣德之後,明朝的疆域基本就限定在“兩京一十三省”了。
再說了,雖遠必誅需要大量砸錢,這對於以農業養活的帝國而言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所以,“天子守國門”明顯更可行!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3 # 海天玄宇
為什麼明朝有的君主只知道守國門,不知道雖遠必誅?首先明朝君主整體上不管是英明還是平庸,起碼在民族氣節上還是很值得稱道的,看看明英宗。會讓很多軟骨帝王汗顏的。所以我是贊同和讚賞天子守國門的。
明朝是少數以南征北,驅逐元朝廷為北元,成功定鼎的朝代,不過從明太祖建立明朝開始一直到明朝結束,就一直沒有徹底解決北部和西北部蒙古等民族各個政權的威脅。先後有北元、韃靼、瓦剌、滿清。
我們說政治是經濟的外延,軍事是政治的外延。
天子守國門是政治也是軍事,雖遠比誅是軍事也是政治。明朝的事就要按明朝的情形來還原。而不能拿現在的文明來去揣測。
我們知道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大抵就是今天的古代長城,大致沿400mm等降水量線 季風區非季風區界線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大陰 賀巴岡),這是政治、經濟、文化也是地理氣候分界線。
要進行戰爭,就要有戰爭的動機和可行性。毋庸質疑明朝皇帝是“天子守國門”的。現在我們就重點談談“雖遠必誅”。原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西漢陳湯的一句話。
讓我們來看看明朝的主要雖遠必誅吧:
一、徐達驅逐元朝到蒙古草原。
二、藍玉萬里挺進捕魚海兒幾乎摧滅北元朝廷。
三、明成祖親自五大徵蒙古。
四、明平定交趾之戰。
五、土木堡之戰。
六、明武宗抵禦蒙古。
七、萬曆三大徵
八、明清戰爭。
等等,不盡詳述。可以說有明一朝就是戰鬥不斷。內戰外戰都有,要血性有血性,要骨氣有骨氣。
可是戰爭要依靠政治,政治要依靠經濟。我簡單給大家舉個例子。
一個士兵一天口糧就算是四斤。十萬部隊,一天的口糧就是100000*4=400000斤,等於200噸。往返最少要三個月,按100天算。100*200=20000噸。後勤運輸等同翻倍,車馬軍械更要資費。20000*5=100000噸。另有軍餉。10萬軍隊按輔助兵5萬,一共15萬人。軍餉統一按18石算(鹽等物資算在內),一石大約是109公斤,就按110公斤算。150000*110*18/3*2=198000000斤。姑且不算戰後的撫卹等等措施耗費。按有關資料明朝人口大約是1.6億到2億多,人均口糧是1500斤。南方畝產大約500多斤,北方300多斤。
打仗是要死人的。又要撫卹,又造成了社會生產的下降。而遊牧地區不適合農耕,沒有多大的經濟利益。戰爭多數就是徒勞無功,尋尋覓覓不得決戰,一旦撤退,又被追著尾巴打。所以是不得已修長城成為必然和最經濟的手段。戰爭也經常不會三個月結束。就如同一個富人跟一個窮困的勇者對敵。所以把富家守住,時常的小規模的遠誅最終成為了必然。
所以從事實和理論上講,都不能說明朝不知道不遠誅。看看以上的戰爭。實在到最後是誅不起了。何況有那麼多朱家的皇子皇孫白吃白喝。又有那麼多的貪官汙吏。明朝最後也是被內外戰爭耗死的。
如果經濟繁榮,科技進步,政治清明,那麼軍事必然強大,就能夠保持長久的雖遠必誅。以人為鑑,以史為鑑。下筆草草,多多海涵。
-
4 # 左說春秋
謝邀!出這個題目顯然是沒有認真瞭解一下明代晚期的形勢。自萬曆開始,自然災害、農民起義、外敵入侵等不斷迭加,風雨逐漸增多。左支右拙,別說遠征,守國門、平內亂尚來不及,何談遠征?萬曆三徵之後,國庫空虛,因為戰事,又不斷加徵三響,進一步激化矛盾,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至明末進一步疊加。這些問題主要是四點:一、自然災害。自然常有,但崇禎時連續四五年北方多省持續大旱,延安府發生吃人現象,赤地千里。
二、伴隨自然災害而來的是更大範圍的各地流民造反。李自成起義成功靠了李巖一句迎闖王,不納糧,席捲數省,直至打入北京。
三、朝廷為平息內部叛亂,又加稅賦徵收,引發新的叛亂。外敵又有倭冠入侵,荷蘭侵臺,蒙古犯北境,後金吞東北。內戰邊戰不斷。
四、宮廷內部混亂,自萬曆挺擊案後,又發生紅丸案和移宮案。朱常洛登極兩月一命嗚乎,換上木匠兒子朱由校,又出現魏忠賢宦官亂政六七年,到崇禎的17年,大明終於在李自成的攻擊下滅亡。清兵入主中原只是藉機會而已。明亡的原因很複雜,也非一時一事之誤所致。
至於說只守國門不知遠擊敵人,是個亂套歷史的笑話。明亡怨誰?不是幾句話能說清,不是哪一個人能頂得責任。只要把萬曆至明亡大事記述讀一下就會理解。可以說天災人禍,內亂外侵,君臣無能等因素累積迭加所致。並不是戰略出問題。
-
5 # 腦洞大開的歷史
明朝有的君主之所以只知道守國門,不知道雖遠必誅,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恪守祖訓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留下祖訓,交待了15個“不徵之國”。明太祖雄才大略,在子孫們眼裡是神一樣的存在,接班的皇帝大多數還是聽話的,恪守祖訓。後來,儘管明成祖對蒙古有遠征,但那是為了徹底打擊以前的敵人,鞏固自己統治。至於所謂的“萬曆三大徵”,按照黃仁宇先生的說法,不過是宣傳部門炮製出來的名詞,言過其實。抗日援朝也不是明朝主動的,而是應北韓苦苦哀求才去的,為小弟出頭,再說也沒殺上日本本土。
第二,實力不濟
“雖遠必誅”這個口號很令人振奮,但實現起來得要實力。當年陳湯能“誅遠”,其實有點“意外之喜”的意思,因為朝廷都打算撤了,是陳湯想冒個險,結果成功了,然後牛逼哄哄說出了那句名言。“雖遠必誅”這句話很打雞血,所以電影《戰狼》也拿去作臺詞。以明朝的國力軍力,在北韓打日本都費了半天勁,最後一仗露梁海戰本想截殲日軍,結果沒能完成任務,還折損了鄧子龍這樣的將,甚至連北韓名將李舜臣都戰死了。這樣的軍力戰力,要繼續殺到日本本土“誅之”,只能說有心無力。所以朱元璋把日本列為15個不徵國之一,是有道理的,也算有遠見。畢竟,以忽必烈在世時的實力,元軍都沒搞定日本。
第三,願望不足
漢唐為何被稱為盛世?一方面,分別有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另一方面,還出了兩個開疆拓土的皇帝——漢武帝和唐玄宗。明朝呢,皇帝們大多比較保守和羸弱,甚至古怪。關起門來過小日子就是他們的追求,哪有那麼多壯志和雄心。鄭和下西洋也沒有“誅遠”的意思,而且曇花一現。
-
6 # 西門吹牛2016
哈哈,守國門是現在的粉絲編出來的,明朝皇帝也不知道,你問為什麼不雖遠必誅,你得問現在的段子手,為什麼不編呢
-
7 # 鹹魚閒聊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弄清楚 “雖遠必誅”是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公元前53年,威脅中國北方邊境的匈奴一分為二,南匈奴在呼韓邪的帶領下歸附漢朝,北匈奴則在郅支單于的帶領下為了儲存和發展實力,向西遷移,並與康居國聯合欲稱霸西域,郅支此舉無疑損害了漢朝的利益,因此時任西域都護副都尉陳湯勸說西域都護甘延壽奏請朝廷對北匈奴用兵,可是朝廷的詔書遲遲不到,俗話說“時不我待”,焦急之下的陳湯說服甘延壽,二人商量後決定矯詔發西域諸國士兵及漢屯田兵共四萬餘人,分六路出擊北匈奴,最後郅支重傷而死,此役後,陳湯向漢元帝上書辯解稱這次擅自出兵的重要性,其最有說服力的一句便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所以我們要明白,“雖遠必誅”並不是說肆意的對外擴張,而是積極的抵抗外來侵略,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縱觀歷史,除了少數幾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絕大多數的漢人建立的政權都是奉行這一對外政策,秦漢北擊匈奴是為了抵抗匈奴的南下,漢朝遠征西域更是為了自身利益,隋唐徵突厥,吐蕃也是突厥,吐蕃連年侵犯中原,徵高句麗是因為高句麗向北擴張嚴重威脅了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的懷柔統治。兩宋更不必說了,更是被動防禦了三百年。明朝前中期的幾次北伐蒙元也是防止蒙古軍捲土重來,意在徹底消滅北元勢力。
所以我們再來看這個題目,為什麼明朝君主的守國門這麼出名呢?原因就是明朝出了幾位很特殊的君主,朱棣親征蒙古,朱祁鎮親征瓦剌(雖然最後失敗被俘,但做俘虜期間並沒有向瓦剌人有半點屈服,甚至受到了瓦剌人的尊敬),朱厚照親征蒙古小王子,到最後的朱由檢不肯向農民軍投降而自縊煤山。可以說明朝的君主確實是真真實實的做到了君主守國門,很有血性。但事實上,“君主守國門”並不是只有明朝的君主這麼做,而是歷朝歷代的君主都在這麼做,都在被動的防守周圍少數民族的侵略。
所以這個問題就應該變成了“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很少有積極對外擴張的時候”,我認為有一下幾點:
1,中國古代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禮之用,和為貴”,這種以和為貴的思想不僅被華人用在了對內關係上,更是用在了對外政策上,像漢唐的和親政策,宋朝的歲幣政策,明朝在東北的羈縻政策等等,都是“和為貴”的體現,咱們現代人不都講究出門在外能不動手就不動手嘛?可見中國自古至今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和為貴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了。
2,很多人都說先秦時期到秦漢時期中國對外擴張還是很積極的,像秦滅巴蜀,滅百越,漢滅南越,徵西域這都是徹頭徹尾的侵略戰爭。這些人說的沒錯,這些戰爭確實是侵略戰爭,但是我說過,中國從不肆意的發動對外擴張,不代表從不發動對外擴張,其實我們可以看看這幾次的對外擴張戰爭,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社會在發展,人口在增加,以前的土地已經無法滿足人口增加帶來的壓力,擴張是必然的,所以經過秦漢時期的擴張之後,中國以後近兩千年的版圖基本確定了下來,再擴張向北便是茫茫草原,向西是沙漠和戈壁,向南是熱帶叢林,向東更是無盡的大海,所以不管向哪擴張,最後得到的土地都是很不適合耕種,不適合漢人生存的地方,中國已經佔據了東亞最富庶繁華,最適合耕種的地方,已經滿足了人口需求,再耗費人力物力去征服一些“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確實很不划算。只要周圍少數民族不主動入侵,中原王朝很少有去主動發動對外戰爭的。
3,在古代,中原王朝相較於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基本都是霸主的地位,經濟發達,政治制度先進,多數時候它們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時常要向中原王朝進貢。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佈將北韓,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齊,渤泥這15個國家列為“永不征伐之國”,這些國家自然而然成為明朝的藩屬國,定期嚮明朝進貢。由此可見,明朝君臣把“和為貴”的對外政策用到了極致。
4,就像我第二點最後說的,在封建時代,遠征是一件極其耗費人力,物力的事情,如果不是特別威脅到自身的統治,君王是不會去主動發動遠征的。後期明朝萬曆的三大徵就把明朝的國庫消耗一空,因而到了努爾哈赤起兵反明後,明朝再組織部隊去平叛就已經很困難了,打仗打的就是錢,一點也沒錯,所以崇禎拿不出錢來,面對農民軍肆虐,眼睜睜看著大明軍隊一次次的不戰而潰,最後江山淪喪,白白丟失性命。其實明末不是個例,像漢武帝,隋煬帝,乾隆皇帝這種大興兵戈的帝王,其統治後期都遇上了各種政治危機,他們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佔據中原和江南富庶之地的漢王朝如果主動發動對外侵略戰爭是一件及其危險的事情。
中國古代王朝不積極對外發動擴張戰爭,是很正確的事情。
-
8 # 庭州行者
說實話,哪個朝代不想對自己的既有敵人或者潛在敵人做到“雖遠必誅”?但是,這種做法是建立在一定實力基礎之上的,如果自身實力不夠,還硬要去“雖遠必誅”,那結果只能是自尋滅亡,在敵人沒有被“誅”之前,自己反而會先被耗垮。很顯然,明朝的諸位君主很有覺悟。
明朝的確在開國之初,想過一舉殲滅北元的勢力,徹底掃清帝國北部的威脅,所以才有了朱元璋時期的藍玉北征蒙古和朱棣的五次北伐。然而,說實話,真正有效果的只有藍玉的北征,即使如此,蒙古的勢力也沒有完全被消滅;而至於朱棣的北伐,除了前兩次之外,後面三次基本上連蒙古的主力都沒見著,明朝自己反而因為多多次勞師遠征而導致財政的匱乏,可謂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在朱棣第五次北伐之後,明朝將長城以外的衛所全部撤銷,防線退縮到長城一線,從此明朝再也沒有主動出擊過蒙古,而蒙古反而在對明朝的戰爭中處於攻勢。
所以,明朝沒辦法“雖遠必誅”的原因,概括來講是因為明朝能力不夠,但是,如果要細分,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從軍事制度來講,明朝的軍事制度本身就相對落後明朝實行的是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簡而言之,衛所,即將軍戶集中的地方,分佈與全國各地。一個衛所的管理者往往是中下級軍官,在有戰事的時候,朝廷派將領指揮特定衛所的軍戶去作戰;軍戶,即被國家規定世世代代當兵的戶籍人口,這些人在有戰事的時候是軍人,沒有戰事的時候進行訓練和耕作。
所以朝的這兩個制度,造成了這麼兩個問題:
其一,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如此一來,在戰場上,將領和士兵相互不瞭解,一來將領的命令難以被有效理解和貫徹;二來士兵的長處不能得到真正的發揮
其二,軍隊的非專業化。軍戶衛所制度,可以說就是唐朝府兵制的變形。軍隊半農半軍,戰鬥力根本沒有辦法得到保證,而軍戶由於生活條件差,被束縛的太嚴重,由此導致了大量軍戶逃跑;再有,軍戶的公田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衛所的負責人 吞併,而軍戶則實際上變成了這些人的家丁。所以,到明朝後期,朝廷的正規軍基本上徹底廢掉了。明朝後期李成梁的遼東鐵騎,戚繼光的戚家軍,盧象升的天雄軍,都是將領招募的私人武裝,將領幾乎都靠所謂的家丁來打仗,正規軍,根本靠不住。
再加上明朝實行的以文制武,武將無論在何時都要受到文官的約束,雖然文官中也有諸如譚綸等軍事素養高超之人,但大多數都是軍盲,讓這些人實際指揮軍隊,自然是沒什麼前途。
其二,從社會經濟角度而言,明朝社會經濟發展活力不足明朝實行及其嚴格的戶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動;同時重農抑商,對於商人的打壓嚴重,導致明朝社會本身就比較僵化。而明朝到了明英宗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流民問題,流民是由於天災人禍導致失去田地的農戶四處流竄造成的,這些流民實處流蕩,對社會的治安造成嚴重威脅。
終明一朝,流民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連內部問題都無法解決,自然不可能有精力去應對外部的威脅。
有一個結論:能夠做到“雖遠必誅”的,只有某些王朝的某個時期,比如說漢朝的漢武帝至漢宣帝時期;東漢的前四個皇帝時期;唐朝的唐太宗時期以及唐玄宗開元時期。而這些時期的共同點,就是國內相對穩定,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且對武將的抑制程度較低。而明朝,從開國時期起,農民起義就不斷髮生,而軍事制度又培養了一大批非職業軍隊,經濟發展水平也並不高,所以,根本無力做到“雖遠必誅”
至於“守國門”,其實也是勉強及格而已。明英宗時期被瓦剌打到北京城下;明世宗時期北方邊境基本被俺答汗給打穿,最後發生了及其恥辱的“庚戍之變”;再後來,崇禎時期多次被皇太極突破到北京城下。
明朝連“守國門”都做不好,何談“雖遠必誅”?
-
9 # 金翅大鵬
謝謝邀請,一是,當時明朝的敵人主要是蒙古族,而蒙古族在當時只有很短的時間是統一的,其它時間都是分為一個一個部族的,滅了這個還有別的。二是,明朝的稅有問題,造成國窮民富,朝廷沒有財力支援遠征,晚期三大徵,耗盡了張居正改革的紅利,可見明朝多窮。三是,在朱棣之後,文官在朝堂上佔據了主要地位,土木堡之後,武將勳貴大多失勢。文官天生反對擴張。劉大夏連福船的圖紙都能燒燬,更別提遠征了。四是,自朱棣以後,明朝的皇帝不靠譜的多,沒有精力用在軍事上。
-
10 # 路燈下的百萬負翁
雖遠必誅應該是西漢時期提出的思想!而在當時的明朝,大明主要主張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國不亡骨氣,斷頭不斷脊樑
剛開始明朝的首都在南京,後來才遷到北京,相對於當時的南京來說,北京在長城邊,所以才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而天子為什麼沒有雖遠必誅的想法呢,第一,明朝大多數都是文官掌握兵權,文官都是受儒家教育的,以儒家仁愛,和的思想觀念,第二,當時的明朝可以說是內憂外患,長期受匈奴的騷亂,所以只能攘外必先安內了。
同時,這個明朝也是非常有骨氣的一個國家,從被匈奴騷亂到朝代滅亡以後對清朝的抗爭就可以看出,他們不苟且偷生,骨氣剛強
所以說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並不適合明朝當時的境遇
回覆列表
誰說明朝皇帝不知道雖遠必誅的?太祖、成祖兩朝皇帝可著勁兒地揍蒙古人,仁宣兩朝向世界宣告帝國的盛名,哪怕是英宗打敗了土木堡之戰,也是主動出擊過的。
不僅如此,實際上,在明代,有一句話,比陳湯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也不遑多讓,而且還是在萬曆,那個敗給了努爾哈赤的皇帝手裡面的。
萬曆三大徵的名氣應該不陌生,而被北韓人視作是他們自己打贏的“壬辰倭亂”、日本人嘴裡的“文祿慶長之役”,只是三大徵裡面的一場仗而已。在這場戰爭中,明軍以四到七萬的部隊,在幾乎完全沒有辦法在當地獲取補給(因為棒子不給)的情況下,兩次擊敗日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在得勝歸來之後,萬曆皇帝頒佈了《平倭詔》,全文很長,但是有一句話,實在堪稱光耀千古,振奮人心:“於戲,中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恭順者,無困不援!跳梁者,雖強必戮!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四百年過去了,再讀起這句話,依然振奮人心,令每一個漢族兒女都為之心懷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