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風戲雨談史

    這是個誤傳,齊莊公時,命大將杞梁、華周伐莒。杞梁、華周戰死在莒城之下。齊莊公聞知梁周戰死,大怒,欲攻城。黎比公遣使求和,欲送還華周、杞梁之屍,以金帛犒齊軍。齊莊公本不許,可此時急報”晉候與宋、魯、衛、鄭各國之君,會於夷儀,謀伐齊國。請主公作速班師。”齊莊公得此急信,才許莒成。莒黎比公出大量的金帛為獻,又以車輦載華周及杞梁之屍送歸齊軍。

    莊公班師,命將杞梁殯於齊郊之外。莊公剛入郊,適遇杞梁之妻孟姜,來迎夫屍。孟姜奉夫棺,將落葬於城外。露宿三日,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這是孟姜女哭長城的原形。

    後世傳秦人範杞梁差築長城而死,其妻孟姜女送寒衣至城下,聞夫死痛哭,長城為之崩。是因為後世對秦始皇的痛恨而將此事誤傳。

  • 2 # 瞎說什麼大師話

    孟姜女苦長城的作為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千百年來在民間一直傳頌,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也有節選,說我們聽著這故事長大的也不為過。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在秦始皇時期,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題主問的是歷史上是不是孟姜女真的把長城哭倒了?

    但是歷史上是沒有孟姜女這個人的

    沒有這個人為什麼會有這個故事出現呢?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被加工改編出來的,就像我們現在的影視作品一樣,有個原型人物,經過編劇,加工,然後形成。

    孟姜女傳說的最初版本是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齊國進攻莒國,齊國大將杞梁被莒俘獲殺害。杞梁妻(孟姜女)在哀痛之際,仍能以禮處事,神志不亂,令人欽佩。

    哭戲的增加

    戰國時期,原本沒有哭聲的杞梁妻,因為當時齊人善於唱哭調,所以就有了哭這一段的戲碼。

    哭到的威力增加,哭崩了城

    西漢時期,故事演變成了杞梁妻沒有子嗣,孃家婆家也都沒有親屬,夫死之後成了個孤家寡人。杞梁妻在埋著丈夫屍首的城下哭泣,哭聲十分悲苦,過路人無不感動。十天以後,“城為之崩”。

    與秦始皇聯絡起來

    六朝、隋唐時代,故事被進一步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聯絡在了一起。

    孟姜女名字的出現

    唐代時期,杞梁由春秋的齊人變成秦朝的燕人;杞梁妻的名字出現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梁的死因也變成了因避役被捉後築於城牆之內而死,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築於城牆之內的死屍實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認骨才能辨別。

    故事性的豐滿,增加了傳唱度

    元代戲曲的發展,更加使這個悲劇愛情故事日漸豐滿,為迎合當時的審美各種改編情節層出不窮。範郎的名字從範希郎、範四郎、範士郎、範喜郎到範杞良、範紀良、萬喜良,出現很多種變異,故事的情節被鋪陳得一波三折,與他們有關的其他人物,如範郎的母親也出現在戲曲之中。

    就這樣經過時間幾千年的流傳,對這個故事為了迎合當時價值觀和風氣喜好做了各種改編,使得孟姜女的傳說流傳了下來。

  • 3 # 開向直隸灣

    其實是修長城時有一年連下一個月大雨,新修的長城被衝倒,蒙恬和手下怕被秦始皇問罪,編了這麼一個故事!

  • 4 # 曉帆輕舟

    如果用文學研究的正規化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大概屬於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民間傳說性質。

    無論故事中的“長城”是哪一座,“哭倒長城”顯然只是虛構的故事。

    這類故事裡,民眾以編故事的方式,抒發無職無權的“小民百姓”們對壓在頭頂上暴政的無奈與洩憤,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大眾歷史觀”,是樸素的民本思想在民間文學中的折射。

    因此,完全不必要探究“孟姜女是不是真的哭倒了長城”。對於本來就屬於民間虛構傳說的故事內容進行“是不是真的發生過”的較真,大可不必吧。

  • 5 # 金兔歷史

    有關孟姜女哭長城的版本有很多,其中有一個流傳較廣的版本(簡潔版):

    孟姜女為陝西人,年十六,一天在後花園裡賞花,被逃進園中、為躲避抓夫修長城的範喜良看到,於是孟姜女就嫁給了範喜良。

    在他們成婚後不久,就被官府發現,範喜良就被抓走到山海關修長城,這一去就是三年,杳無音訊。

    於是孟姜女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山海關尋夫,可她的丈夫範喜良因修長城累死,屍體被埋到了長城下面。

    孟姜女悲痛至極,哭得驚天動地,把長城都給哭倒了,孟姜女尋到丈夫的屍骨埋葬地,自己投海自盡。

    於是在浩瀚無際的大海中,就出現了孟姜女墳,即今天綏中縣西南四塊露出海面的黑色礁石。

    那麼,孟姜女是不是真的哭倒了長城呢?

    據相關學者考證,孟姜女實為春秋時期齊華人,比傳說要早幾百年。

    公元前549年,齊莊公攻打莒國,杞梁為先鋒,不幸戰死沙場。

    杞梁有妻,擅哭,在齊國尤為出名。她哭杞梁是極為哀婉動人,傳聞她能把城給哭倒、把山給哭崩,哭得驚天地,泣鬼神,整個齊國也都紛紛效仿,風氣為之一變,齊國就成了一個善哭的國家。

    故事一直流傳了幾百年,到了秦朝時也和長城沒什麼瓜葛。

    一直到了唐五代時期,人們才把哭倒城牆的杞梁妻附會成了孟姜女哭倒長城。

    而這一傳就是一千多年,一直傳到了現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決戰》第一部特別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