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筆不意馳

    科舉制的普及也要有個過程吧?科舉制之前,可是由名門望族直接推薦本家子弟當官的。和科舉制相應而生的職業,應該就是私塾和鄉塾了。

  • 2 # 譚小龍29

    我記得當時的科舉還沒有後世的科舉制度,簡單說,還沒有使用“糊名制”、“捲錄”。而自漢以來世家、士族因為良好的教育和當時錄用體制,是最大的獲益者,袁紹的“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其實影射的就是在“查舉”下,世家們任人為親的情況。隋唐兩朝的皇帝也是因為世家、士族、門閥把持官員任免,才開科舉選士,只是制度還不完善,閱卷的官員都是世家、士族、門閥的人,自然在閱卷時選擇的自然是自己的門生,到了後來,逐步完善制度,特別是“糊名制”、“捲錄”的引入,考官不再看得到考生名字,方才逐步消弭世家、士族、門閥在選士上的優勢。

  • 3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隋唐時期,雖然科技制度已開,但在古代,讀書從來都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事實上,科舉制度雖然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名門望族、門閥大族對仕途的控制,給予了寒門學子登入廟堂的機會和可能。但是,名門望族子弟還是具有絕對的優勢。

    古代是小農經濟,廣大百姓都被綁在了田地上,每天都過著面朝大地背朝天的生活。能讓孩子讀書的人有幾個?即便是有意識有決心讓孩子讀書的,又有多少教書先生可以教,能教孩子多少東西?

    因此,過去的科舉制度,和今天機會更為平等、公平的高考,是不同的。那時參加科舉計程車子,絕大部分都是名門望族子弟,再不就是商賈地主子弟……而廣大貧苦百姓的孩子,很難有讀書寫字的機會,基本上世世代代都是務農的。

    我們從清末維新引動期間,康梁提出開啟民智這點,就能瞭解到,舊社會我們普通民眾的識字率有多低。

    因此,寒門自古難出貴子!尤其在太平盛世,階級固化情況下,就更難。很多透過科舉步入仕途的,其實還是名門望族子弟!

  • 4 # 扣毛

    在教科書上,對於科舉制評價很高,什麼打破階層固化的進步,消滅門閥專政的措施等等。誠然,科舉制確實為一部分寒門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但實際上,至少在初唐以前,科舉制對門閥的衝擊極其有限。

    隋末唐初,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貴族政治的高峰,唐朝有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除此之外,還有蘭陵蕭氏,韋氏等等。

    在初唐,皇族李家本身與關東貴族五姓七望不合,同時又不願意依靠關隴貴族導致其做大,(隋煬帝就是失去了關隴貴族的支援而導致亡國)關隴又與關東不合,局勢非常複雜。貴族之間自行通婚嫁娶,各自行事,獨立性很強。為了抑制貴族勢力,皇室引入科舉制,試圖扶植寒門來對抗九品中正制的遺毒。

    但實際操作中,效果很一般。

    首先,很多貴族並不是太在乎朝堂力量,他們在乎的是自己在地方的統治力,為什麼門閥面前要加上地域就是這個原因。在古代的通訊和組織能力下,朝廷不依靠當地名門望族就幾乎不可能對地方進行有效的管理。即便唐太宗為了抑制關東門閥,將其排斥在科舉制之外。仍然不能阻止鄭氏韋氏在當地做大。等到玄宗朝,科舉完全放開之後,甚至出現了鄭半朝的現象,出身鄭氏的官員依然佔據半個朝廷。

    讀書創作,吟詩作對,本來就是大富大貴的世家子弟最擅長的事情,寒窗苦讀與私教培養去競爭屬於揚短避長,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真正能夠讓世家門閥崩潰的,是暴力。

    舊時王謝堂前燕,為何飛入百姓家?是因為侯景之亂!

    唐朝之後,世家為何沒落?是因為“踏盡公卿骨”的黃巢,和“大家不好制,當盡誅之”的朱全忠!

    至少在熱兵器出現以前,想要讓世家放棄權利,靠吟詩作對是不遠遠不夠的。

  • 5 # 潯陽鹹魚

    中國古代的取士制度,主要是兩漢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此後的科舉制。

    察舉制是公卿大臣、地方官吏向皇帝薦舉各種人才、選拔官吏的制度;

    而九品中正制其實只是一種發展了的察舉制;

    科舉制則與這兩種制度有著根本的區別。

    這個區別就在於士人參加科舉考試是不是能夠“投牒自進”(向政府自薦做官)。

    隋代

    在隋文帝時期,朝廷不停下詔各地官員薦舉人才;隋煬帝時期“置明經、進士二科”,這些舉措其實和察舉制並無差別,明經是古已有之的常科,進士科也屬於察舉的科目,士人想要入仕做官,還是需要皇帝的徵召和公卿大臣、地方官吏薦舉。

    也就是說,所有計程車人仍然不許“投牒自進”,史書中也沒有任何當時士人主動自薦的記載。

    【隋文帝楊堅畫像】

    另外隋朝的考試也是非常粗疏簡單的,經常是皇帝謁見一次,考試就過關了,非常兒戲。

    為什麼會如此簡單呢?因為推薦者往往位高權重,被推薦者自然也就受到皇帝的賞識,怎麼會真的讓他們去考試呢?在這種情況下,得到入仕資格的自然都是名門望族之後了。

    筆者接著說說科舉制的發展情況。

    唐代

    到了唐代,情況就大不相同,這時這裡面起到重大影響的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釋出的詔令,其中有非常關鍵的一句“其有志行可錄,才用未申,亦聽自舉”,這不得說是唐初的一個創舉。

    【唐高祖李淵畫像】

    但是唐朝的取士,不但要看考試成績,還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薦,考生們奔走於名公巨卿之間,向他們投遞自己的作品,叫做“投卷”。

    投卷確實可以讓一些有才能的人得以嶄露頭角,但是也給達官貴人營私舞弊大開方便之門,請託、舞弊之風盛行。

    到了唐懿宗鹹通年間,一次科舉考試因為權貴幹擾太過嚴重,氣得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高湜將帽子扔在地上破口大罵。在這種情況下,又能錄取多少有真才實學的人呢?

    宋代

    北宋初年,考生投卷的習氣還是很盛行的,主考官准備要去貢院的時候,達官貴人就可以直接向他推薦人才,叫做“公薦”。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到了乾德元年(963年),朝廷(趙匡胤)下詔不許再公薦了,到了乾德三年,因為翰林學士承旨的兒子中了進士,讓宋太祖非常疑惑,特地下詔說,凡是官員子弟被錄取,都要進行復試,複試通過了,才能賜第。

    淳化三年,又制定了鎖院制度,考生在考試期間和外界隔離,也是在這一年,又確定了糊名的制度,漸漸地,不僅省試、殿試,連各州發解試都糊名了;後來為了防止考官認出了字跡,又將考生的試卷全部謄寫下來,這就有效地防止了主考官“徇情取捨”,錄取計程車人相對隋唐,自然也就以學識為主了。

  • 6 # 王新莊律師

    這個問題屬於官員選拔制度,要從選拔官員的人就是皇帝和大臣的角度考慮。皇帝和大臣是既得利益者,他們自然不希望別人來分割他們的利益,所以選拔的物件自然集中在自己的後代當中。如果說科舉制是一種平等選拔官員的制度,那也是統治階級內部的平等,是從統治階級後代當中選拔統治者的平等,是他們後代相互之間的平等,並不是全民的平等。所以,並非僅僅隋唐,而是任何社會選拔的官員幾乎都是官員的後代,平民進入官僚層一般需要與官僚層聯姻,直接進入的鳳毛麟角。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說的就是這個官員再生產的狀況。

    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不繼續採用推舉制?這是為了防止高地位官員形成過大勢力,尾大不掉。歷史已經證明那樣會造成門閥專權,不利於皇帝的統治和其他官員的利益,容易引起官僚層內訌,影響政局穩定。

    為什麼要採取科舉制?主要是要找到忠誠於當時制度和皇帝的有才能的人,就是德才兼備的人,這樣的人有利於社會穩定,符合整個統治階級也就是官員整體的利益。另外,官員子弟本身受出身及交往的影響,也熟悉官場規則。當然官僚子弟在競爭官員方面也不是絕對平等,總是高官子弟當高官的多,小官子弟當小官的多,這個也是在可接受範圍。由於生育眾多,也不可能個個都當官,但科舉制可以堵住這些落選人的嘴。

    那怎樣排擠普通民眾的介入?這方面的辦法很多,不少人在回答時也講到了,就不說了。

  • 7 # 妖鬼雜談錄

    科舉制度雖然讓寒族有崛起之路,但是第一隋唐時期剛開始科舉;第二莫要輕視魏晉南北朝以來,門閥士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勢力。

    1、唐代科舉最重要最基本的兩科,明經與進士。明經科考經學和時務策。進士科除考經學和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在這方面受家學教育的門閥更具優勢。

    可見,明經與進士主要考的還是經學與時務策。雖然隋唐開科舉,為寒族崛起提供了道路,打破了魏晉以來的門閥士族壟斷的九品中正制。但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教育、書籍依然主要為士族所壟斷。

    士族門閥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其門第家風主要靠家庭教育造就的政治方面的人才來維繫。能成為名門望族,家學必然興盛。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教育的內容多樣,包括儒學、玄學、道教、佛教、文學、藝術、科技、史學、天文、歷算等等。凡是一技之長都可以成為家學而世代相授。

    因而在士族家學興盛的情況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東晉時的王導、謝安,北魏前期的崔浩等。其他如葛洪、範縝,東晉謝氏家族,謝安、謝弘微、謝混、謝靈運、謝瞻、謝莊、謝覽、謝道韞等,書法世家有王氏之王羲之、王獻之,衛氏之衛瓘、衛恆等。科學家祖沖之、教育家顏之推等

    (祖沖之家族為南北朝時期科學世家)

    相對於庶族,名門望族在接受教育上無論是書畫藝術還是詩詞歌賦或者實務策論更具有優勢。

    所以科舉制度雖然打破了士族的“鐵飯碗”,但是這些士族依然憑藉自己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累積的優勢在科舉中獲得最大的優勢。

    2、中晚唐後,皇帝的依賴以及士族適應科舉制度後,開始佔據科舉榜單

    隋唐初期由於起家的關隴集團還在,寒族重臣在位以及皇帝的打壓。名門望族對科舉不適應也不接受,多以門蔭方式做官。

    但是經過安史之亂後,皇帝急需一股新的支援力量維持統治秩序,門閥士族以深厚的家學開始脫穎而出,加上已經適應科舉制度並不繼續排斥後,科舉幾乎為士族壟斷。

    玄宗年間河東裴寬,兄弟八人皆明經及第;京兆王徽一家在唐玄宗至唐宣宗間十八人進士及第; 范陽盧氏自唐德宗貞元年間至唐僖宗乾符年間進士達116人。

    唐代宰 相369人,士族有132人,這132人當中有81人是科舉出身;毛漢光先生一份對趙郡李氏等 十八個士族的統計顯示,唐代的最後一百年中,出身於這十八個士族的宰相有79位,其 中65人是透過科舉入仕。

    所以隋唐科舉錄取的多為名門望族,主要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經歷了幾百年的沉澱,不僅擁有優良的家學教育,而且還壟斷了很多資源。

  • 8 # 貓眼觀史

    記得以前老師有提到過,科舉制度一開始考取功名的的確是名門望族居多,《劍橋中國史》裡面也有類似的描述:“在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開始,其中透過考試得到功名的都是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相對於其他百姓來說是很難的,這些考生都出身名門望族,來自書香門第。”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

    科舉制度,他是中國古代讀書人參加人才選拔考試的制度。更是國家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因為是採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605年)到清光緒三十一年經歷了1300年,為各朝各代選舉了大量人才。直到1905年才被清政府廢除。

    其實科舉制的創立相對之前的“九品中正制”還是好一些的,要知道在科舉制出現之前選拔官員或者人才大多是人為因素居多,都是根據當地官員的想法以及朝廷的意願來決定的,而那些掌管選拔人才的官員都比較注重書香門第、貴族世家,所以當時出身底層的人還是很難被選拔的。

    (名門望族)

    那麼為什麼隋唐施行科舉制度時,考取功名的人依然大多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呢?

    首先:這是由教育決定的,書香門第、名門望族受到的教育就比一些貧民百姓要好的多,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確實是見識廣、知識積累也要多,社會閱歷也比百姓要好很多,所以在隋唐的科舉制裡大多還是這類人考取功名的居多。

    其次:依然有著官員的“偏心”,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很多官員在很大程度上比較照顧同朝為官官員的子嗣,很多官員也經常巴結負責科舉考試的官員,這樣一來,貴族世家相比貧民百姓還是有很多的優勢的。

    最後:科舉制的普及度,很多百姓之前接受的教育本來就不多,雖說大量的寒門子弟想透過考試來改變自己,但是還存在一些根本不瞭解不知道的人,百姓們還沒有這種意識,再加上考試過程複雜,有的學生在進京趕考的路上就沒有了盤纏,讓他們怎麼去考試。

    這種現象到了宋朝以後就不多見了,雖說仍然有官員作弊的可能,但是很多人意識到科舉考試很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一生,再說科舉制度已經施行幾百年,寒門子弟都願意苦讀,畢竟前面有過寒門出貴子的例子,有的人考到六十多歲還在堅持,科舉制也在不斷的完善,寒門出貴子已經不足為奇了。

  • 9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隋唐時期的科舉考試,考中的確實是以名門望族子弟為多。

    因為這是由規則決定的,考試和錄取的規則對名門望族有著很大的傾斜度。

    中國古代的發展史實際上是一個逐步集權的過程,皇帝把權利逐步越捏越緊的過程。

    科舉制度的誕生也不例外,也是皇帝集權的手段和結果。

    中國古代的皇權擁有一個特性――延續性。從理論上講,這種權利永遠都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和消失,而是代代相續,綿延永世。

    當然,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有權臣,有豪強,有藩鎮,有外戚,有權宦,有叛亂等等,常常對皇權發起挑戰。

    隋唐承自於魏晉,那麼,魏晉是怎樣的情況呢?

    魏晉的政治架構是皇帝與豪族共治,“王與馬,共天下”。國家是股份制的,皇帝就象一個董事長兼Quattroporte,各豪強則如同一群大大小小的股東,大家共同經營。

    魏晉的官員選拔制度有幾種:察舉,徵辟,門第族望。

    察舉,就類似於現在演藝界選秀,選手要盡力體現自己心中有正能量,但境遇悲慘而淒涼,博得主考官同情的淚水,身邊連旺財和小強都身遭不幸。

    門第族望,就是演藝界二代,利用家庭得天獨厚的聲名和人際資源。

    我們發現幾個問題:

    1.老闆無法確定這些新員工的真實才能如何。

    2.選秀結果和演二代不由老闆決定。

    3.最終在圈子裡發展前途最好的是演二代。

    4.老闆最恨的一點:演藝家族居有延續性。

    皇權有廷續性,而豪門望族的權力也具有廷續性。曹操沒幹成的,曹丕接著幹。司馬懿和司馬昭沒幹完的,司馬炎接手幹完。

    這樣發展下去,肯定不行,於是,皇帝就搞了個九品中正制,也就是擴大了選秀面,並對選手的能力進行分級,量才起用。

    但老闆的控制力仍然不夠,由於股東們控制著選秀權,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思給老闆提供選手,安插子侄姨嫂。

    到了隋唐,老闆徹底掌握了保衛科,不怕打架了,就必須改變這種局面,發明了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的創立,實質上就是老闆(皇權)與股東們(門閥)爭奪人事權,是皇帝集權的一個手段和結果。

    一方面,皇帝老闆擴大了選秀面,自主決定選秀結果,但老闆分身乏術,不可能事必恭親,參與整個過程,那麼主持工作的還必須依靠已有的權利部門,就是佔據朝廷勢力的名門望族官員。

    所有的制度歸根結底是權力爭奪中政治妥協的結果,那麼,名門望族肯定要設法維護自己的利益,那麼在這個科舉考試的過程中,當然也千方百計地把自己人推選上去。老闆制定規則,股東們就充分利用這個規則。

    以唐朝為例,咱們來分析一下這個科舉考試。

    一、考試生源

    唐代參加科考的考生有兩種來歷:“生徒” 和“鄉貢” 。

    生徒,就是由朝廷和地方上的官辦學校經過一定學業考試,推薦到尚書省參加考試的考生,就是成績優秀的保送生。像肥貓我這樣家世顯赫,上重點學校,還比較有才華的。

    鄉貢,就是指地方上自學成才的,在州縣報考,稽核合格,成績勉強還說的過去,被解送到京城裡來碰碰運氣的考生。就如讀者們這些學渣,上的是鄉村民辦學校。

    兩相比較,大家發現,我肥貓的優勢很明顯,既佔有優秀的教育資源,還屬於保送生,起點就高一大截子。富裕的家庭給了我更高的起點和更完備的受教育程度。

    唐朝科舉考試,最重要的不是在考場上,而是在考前,因為有“投行卷”和“納省卷” 。

    二、考試程式

    投行卷

    唐朝的科舉,主考官是公開的,試卷也不糊名的,還允許名人和大腕向考官“公薦”考生。 行卷,就是考生把自己得意之作寫成卷軸,送呈各個名家大腕,請求推薦,提高自己的錄取機率。 這就是“投行卷”。

    在唐朝, “行卷”之風是很盛行的。

    納省卷

    “納省卷”,就是要求舉子在考試前必須將平日所作詩文交納給主考官,以供考官進行核實,瞭解考生的特長和優點。

    大家發現了,這個制度是很有鼓搗勁的,我肥貓的優勢太巨大了,因為肥貓是名門望族,當年的考官就可能是我二舅媽的弟弟。你們去府上拜見他要跪下磕頭,而我晚上去了他家,他還得管飯,陪我喝啤酒。

    即然考卷不糊名,那我二舅媽的弟弟當然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名字。參加完考試,我是肯定榜上有名,也許你們這群讀者中有些比較才高的也通過了,但還有下一關。

    銓選

    這就是公務員面試!傻眼了吧,諸位兄弟?

    科舉及第只是給予出身,想當官還必須參加吏部的銓試,合格的才授予官職。 銓選考試的是“四才”:

    【一曰身,取其體貌豐偉;二曰言,取其言辭辯證;三曰書,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優長”】

    “身”,就是要長得帥,舉止優雅。像我這樣的。

    “言” ,就是能言善辯,善於強詞奪理。

    “書”就是楷書寫得漂亮。

    “判”就是文筆優秀,詞藻華麗。

    吏部主事就是我大伯,這樣的銓選對於我肥貓來說,僅僅是走個過場,而對於你們來說,就是命運的考驗。

    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隋唐時期,考取做官的大多是名門望族的子弟了。

    當然,皇帝透過這種科舉制度,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名門望族的權力的延續性,因為畢竟門檻是提高了很多。

    唐太宗曾對科舉制度評價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大家以為,這個“天下英雄”指的是誰?是天下才高八斗的讀書人嗎?

    不對,“天下英雄”就指的是那些名門望族。

  • 10 # 看遍山川

    隋唐的統制者還沒有和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概念,普通底層百姓子弟也缺乏靠經史子集進身仕途的強烈願望,即便有,當時社會辦學體系還遠未完善,讀書論經,貴族世家子弟具有先天優勢,進士及第當然也絕大多數非他們莫屬。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是宋朝趙家皇帝大力提倡的 ,平頭百姓子弟透過苦讀而擠進官僚集團治國平天下,政府大規模開科取士那得到大宋時代,隋唐之際全社會還沒有那樣的氛圍。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唐代現在看來比較奇葩的考試製度,唐朝每次錄取進士只有十幾個,幾十個,而宋代是五六百個,唐代之少何止用僧多粥少來形容,這些名額很自然會被掌握資源的高幹子弟所瓜分。

    另外唐代的考生文章做得再好也沒用,還得有達官顯貴推薦,所以在考前如何能夠讓皇親貴戚或達官巨卿認識到自己的才氣,那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唐代詩人基本都幹過此類事情,拿著自己的詩文向達官們投其所好,籍此希望他們能向考官推薦,有個別沒幹過的,只是有想法而沒有這方面的途經罷了。

    而唐代的考卷上面,考生的名字籍貫都歷歷在目,考官還會請社會名流參考,兼聽高層官員意見,甚至接受皇親國戚的請託。這些科考弊端的存在,對於貴族子弟來講他們有得是機會和操作空間,但對於社會底層子弟來說,個個都是上升通道的攔路虎,普通百姓子弟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

    科舉考試由隋唐初立,固有其各種天生不足,也正是這些偏頗之處,促使後來科考制度不斷的完善。到了宋代以文治國,君王貫徹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隨著科舉制度公平公正性的日益改進,科考錄取才向平民化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個玉手鐲,怎樣辨別好壞,哪種玉帶著好,價格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