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硬筆練歐楷終於滿一年了!但是身邊的朋友都說會練成印刷體,要突破,要形成自己的風格!暈出路在哪裡?有人說要練行書,隸書等,我練了一下隸書,鬱悶!發覺不是歐楷沒吸收到隸書韻味,反而隸書受到歐楷的影響
4
回覆列表
  • 1 # 一枕浮雲

    那人不懂。歐字既有清秀的一面,也有嚴謹的一面,還有險絕的一面,越讀越深。那庸人自己眼力不到,筆力不到,卻把責任推到歐字之上,可笑可悲。

  • 2 # 中州耕牛堂主

    如果題主能夠用硬筆把歐楷印刷體,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啊!

    歐楷法度謹嚴,用筆精道,字字險絕,字字有氣勢,字字有神韻,堪稱神品,可學之!

    學習書法,自己要有主見,不要聽別人說什麼,自己以準的路,就應該堅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關於提主在描述中說的“隸書受到歐楷”的影響之話,這就有點“白”了。隸書怎麼能受歐楷的影響呢?從漢字演變和發展的過程來看,隸書是楷書它“爺”。另外,隸書的用筆和結字與歐楷是完全不同的。

    至於題主擔心的學習歐楷如何突破,如果形成自己的風格的問題,根據題主所描述,自己才練了一年,就考慮如何突破和如果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還為時過早。學習歐楷,沒有五年以上的臨帖經歷,是不會有太多的收穫的。

    當今書壇上,盧中南和“二田”都是歐楷大家,且都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題主是否知道他們臨習有多長時間嗎?說出來嚇你一跳!都是幾十年啊!就是現在,只要得空,他們仍在臨寫之。

    根據題主當前的情況,建議繼續深入臨帖,而且要專工一帖,當把字臨到七分像時,再考慮出帖。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子衿書法

    歐體字原是做為學習楷書的主要書體之一。印刷體是五六年前,一些針對田英章的人對他標準化一的書法來攻擊的。

    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攻擊者覺得,光對田英章進行打擊的力度不夠,乾脆從他的源頭來,把源頭毀滅掉,是最乾淨利落的。田英章的源頭是歐陽詢,用田英章去佐證歐陽詢書法,就是因為有了歐陽詢,才有了田英章學成印刷體的結果。看誰還敢學歐體?學了就是印刷體,沒有藝術性。

    懷著這種目的人,包藏禍心,為了排斥異己,不惜一切手段,指鹿為馬,黑白顛倒。歐陽詢的字,歷經一千五百年,學習他的人何止千萬!為什麼以前學習的人,都能學習的生趣盎然,唯獨到了最近這幾年,卻學習成了印刷體?|

    姜夔,文徵明,柯九思,成親王,黃自元,林則徐,包括現代的盧中南,孟繁禧,哪一個學成了印刷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別把廣大的書法愛好者拉入你們的圈鬥中。誰真見過把歐體字寫成了印刷字?有這個本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何足擔心?

  • 4 # 仁者先愛人

    呵呵,真是搞笑啊,印刷體什麼時候成了對楷書的諷刺了,真能練成,你就成了,天下誰人有這等功力?都他麼一幫子一個字不會寫的在這裡評,不懂裝懂,皇帝的新裝

  • 5 # 翰墨書道

    如果能透過臨摹學習,達到印刷體字的水平也不錯噢!就可以出自己的字模了。印刷體字並不是僵化的,沒有半點生命力的字。比如古代經典書法家柳公權、米芾、還有瘦金體,現代的啟功的書法,任政的行楷書法,不是都變成了印刷體字嗎?

    隸書印刷體

    硬筆行書印刷體

    我們一般觀念中的印刷體,大都錯誤的認為不是書法藝術所追求的臨摹或學習目標,實際上不少的優秀書法家的書法都被製作成了印刷體字。難得他們的書法水平非常拙劣嗎,亦或把書法寫僵化了嗎?,顯然不是這樣的。

    實際上學習書法,因為臨摹學習方法或個人的文化藝術素養不夠,才有可能把字學僵化了,失去了書法藝術的生命力。

    字寫僵化了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更多的是學習書法淺嘗輒止,技法單一,以及不能做到熟能生巧所致。只要技法嫻熟,能夠做到心揮手運,以情入書,是不會出現館閣體那樣的書法的。還有如果確實發現或擔心自己的書法風格走向僵化,可以多臨摹學習一下寫經典墨跡書法,後刻帖,逐漸就會改變那種現狀。如果我們在臨摹學習歐陽詢的楷書,有所顧慮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歐陽詢的墨跡書法作品如《千字文》等書法作品,亦不妨臨摹學習一下其兒子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等作品。當然也可以學習其它書法作品來糾偏。

    如歐陽詢的《仲尼夢奠貼》也足以供我們學習參考。

  • 6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認為,練硬筆字,選擇歐體作範本是一大錯誤! 尤其是零基礎初學者,不宜學唐楷,尤其是不能練歐楷,那是一條死衚衕,因為,歐楷是刀刻出來的碑文體,也就是說,它是人工製作的工藝美術字,是特殊背景下使用的字型,字形過於方正規矩,藝術含量極低,並且相容性不好,沒有發揮的餘地。

    如果沒有書法基礎,直接用硬筆練歐楷,純粹是自討苦吃,誤入歧途。因為歐楷屬於中楷,筆法、字法與毛筆小楷不一樣,與硬筆字根本不相容,因此,把歐楷寫成印刷體那是必然的結果。

    我認為,寫硬筆字,要求書寫速度較快,筆法節奏明顯,所以,練硬筆字應該選擇毛筆小楷字帖作範本是最正確的做法。

    要想把字型寫活,唯一的辦法是,必須先練好指法、筆法,在臨摹的時候,千萬不要運用刻意頓筆、回鋒等動作,強調節奏感,並且以停代頓,意到為止。例如:

    我覺得,毛筆小楷實用性強、藝術性高,書寫技法與現代硬筆字很接近,尤其是手寫體特徵十分顯著,即使是拓本,刀刻的痕跡也極其微小,最適合作硬筆範本。由於條件反射作用,臨摹毛筆小楷字帖,不會有刻意雕琢的意念,而且寫起來無拘無束非常自由……

    因此,我建議放棄練歐體中楷,重新開始臨摹毛筆小楷字帖。正常情況下,如果訓練方法科學、正規,一般有一兩個月就可以了,能達到應用自如的程度。

    實際上,用硬筆臨摹毛筆小楷字帖,等於變相的練毛筆書法,而且訓練方法簡單,技術難度低。倘若練好了硬筆字,換上小毛筆,只需適當的除錯一下筆性手感即是毛筆小楷書法,可謂一舉兩得。

    用硬筆臨寫毛筆小楷帖,初始階段最好選擇趙孟頫《龍興寺》、文徵明《蒼山詠》、成親王《赤壁賦》等,如圖:

    這類字帖難度小、好入門,容易上手,沒有副作用和後遺症。

    等有了基礎,技法要領熟練了,再考慮學隋《大般涅槃經》、唐《靈飛經》等其它難度較大的字帖。如圖:

    另外,要修正一下訓練方法,比如,之前一直是照著字帖臨寫來著,這種對臨法,不是練習基本功技法的,它是用於讀帖,或研究創作使用的。訓練方法不當,效果必然事與願違。

    再者,硬筆字分實用類、藝術類兩種模式,不但書寫技法不一樣,而且適用領域及其範圍和志現形式等方面大不相同,需要分別練習,否則,會學、用脫節,得不償失。

    正規的系統的訓練套路是,如圖:

    此外,正確的執筆法應該是,如圖:

    正規的臨帖方法是,讀帖~摹寫~臨寫~校驗,單純照著字帖寫那種單一模式是絕對不行的!必須採用〈潘氏分步摹臨法〉,一步一步的練,而且先用鉛筆練,再換上中性筆或鋼筆練,先練楷書,後練行書,如圖:

  • 7 # 字畫娛樂圈

    歐陽詢的楷書在明朝之前一直被鄙視,因為死板,一死板就成了印刷體。

    唐朝大書法家、詩仙李白就罵歐陽詢是死板的字奴,李白打心底裡看不起歐陽詢等人。

    宋朝大書法家米芾說歐陽詢的字:一副窮酸像,死板沒有精神,像大病快死的人寫的。

    明朝出現了死板的八股文、死板的館閣體以後,歐陽詢才受到追捧,明朝、清朝館閣體寫手把《九成宮》鼓吹“天下第一銘”,其實主要是銘文寫的好,因為銘文是唐朝宰相魏徵寫的。

    當代人接受的是印刷體教育,加上歐楷簡單易學,所以歐陽詢的楷書再次被鼓吹,成了個別人用來招生培訓賺錢的工具。

  • 8 # 漢韻書舍

    我認為,只是個人看法,歐楷法度過於嚴謹,比較適合機器印刷。人寫出來也象刷體,看起來死板,僵硬也是正常的。那麼書家田蘊章、田英章、盧中南寫的歐楷也死板嗎,也象印刷體?當然不是,書家就是書家與愛好者不同,書家寫出來的有書體風格,有靈動感。當然也經歷過僵硬死板期,是正常的。

    如何寫好楷書,把楷書寫活,田蘊章和田英章都建議書者要學行書和草書而不是隸書。因為行書草書,在行筆上有連貫性,要求筆劃之間有絲帶關係,就是說的筆斷意連。在整個作品創作中能體現出靈動性,給人以美感。如果在楷書當中運用行草書的運筆方法或行筆意識去寫,雖然看不到筆劃相連,但實際他們間是連帶的,看起來就不死板,字是活的,也自然,整體篇幅作品就有觀賞性。

    所以我建議你學習行書,從王羲之《聖教序》開始練習,筆劃相對簡單,適合入門,練熟練後,再寫歐楷,行書的行筆意識就會自然融入到楷體中,寫自然了,就不死板,理論上是這麼說的。

  • 9 # 樂在其中133

    我學書法才半年時間、學習歐楷九成宮一個月多點.我對比盧中南老師二田老師的歐楷和九成宮真不是一個檔次!九成宮一點也不呆板死氣、相反九成宮非常氣勢宏偉靈動、字字處處可見妙筆、越看越覺得有一種湧動的暗流!只是我們的功力不夠!加強內功心法要訣,一定會以靜制動石破驚天!拙見!

  • 10 # 夏口江城

    我是從顏體開始練的,現在準備學柳體,以後轉趙體,從來沒考慮過歐體,我爸就是寫書法的,他在指引書法的路上直接讓我選擇顏體入門,歐楷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刻板的字型,相較其它字型,能幾個月寫的像模像樣,但是字型的框架感非常重,建議你轉趙體或者直接學行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輸入漢字時採用的編碼叫什麼,在輸出漢字時採用的編碼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