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介紹下節流效應——
氣體在節流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叫做焦耳-湯姆遜效應(簡稱焦-湯效應),即節流效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實際氣體的焓值不僅是溫度的函式,而且也是壓力的函式。
大多數實際氣體在室溫下的節流過程中都有冷卻效應,即透過節流元件後溫度降低,這種溫度變化叫做正焦耳-湯姆遜效應。少數氣體如氫、氦在室溫下節流後溫度升高,這種溫度變化叫做負焦耳-湯姆遜效應。
這種效應需要用“焦湯係數”μ來解釋:它的定義為 μ=(αT/αP)H (注:這裡α指偏微分,H指等焓過程),因為在節流過程中氣體的壓強總是降低的(dP<0),因此:
1、當μ>0時,dT<0,表明節流後氣體的溫度降低了,稱為正效應;
2、當μ<0時,dT>0,表明節流後氣體的溫度升高了,稱為正效應;
3、當μ=0時,dT=0,表明節流後氣體的溫度不變,稱為零效應。
節流致冷時,流體的初始溫度應該低於最大轉變溫度TK。一般氣體的TK遠高於室溫,約為臨界溫度的4.85~6.2倍。如二氧化碳的TK(CO2)=1275K,氬氣的TK(Ar)=765K,空氣的TK(Air)=603K。
而氫、氦、氖,它們的最大轉變溫度低於室溫,因此必須將它們預先冷卻到TK以下,才能得到節流致冷的效果,即呈現正節流效應。
它們的TK分別為:TK(H2)=204K ;TK(He)=46K ;TK(Ne)=230K。
上式中的K是熱力學溫度,它與攝氏溫度的轉換為T=t+273.15℃。即,它們呈現正節流效應的溫度為, T(H2)=-69.15℃ ;T(He)=-227.15℃ ;T(Ne)=-43.15℃ 。
先簡單介紹下節流效應——
氣體在節流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叫做焦耳-湯姆遜效應(簡稱焦-湯效應),即節流效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實際氣體的焓值不僅是溫度的函式,而且也是壓力的函式。
大多數實際氣體在室溫下的節流過程中都有冷卻效應,即透過節流元件後溫度降低,這種溫度變化叫做正焦耳-湯姆遜效應。少數氣體如氫、氦在室溫下節流後溫度升高,這種溫度變化叫做負焦耳-湯姆遜效應。
這種效應需要用“焦湯係數”μ來解釋:它的定義為 μ=(αT/αP)H (注:這裡α指偏微分,H指等焓過程),因為在節流過程中氣體的壓強總是降低的(dP<0),因此:
1、當μ>0時,dT<0,表明節流後氣體的溫度降低了,稱為正效應;
2、當μ<0時,dT>0,表明節流後氣體的溫度升高了,稱為正效應;
3、當μ=0時,dT=0,表明節流後氣體的溫度不變,稱為零效應。
節流致冷時,流體的初始溫度應該低於最大轉變溫度TK。一般氣體的TK遠高於室溫,約為臨界溫度的4.85~6.2倍。如二氧化碳的TK(CO2)=1275K,氬氣的TK(Ar)=765K,空氣的TK(Air)=603K。
而氫、氦、氖,它們的最大轉變溫度低於室溫,因此必須將它們預先冷卻到TK以下,才能得到節流致冷的效果,即呈現正節流效應。
它們的TK分別為:TK(H2)=204K ;TK(He)=46K ;TK(Ne)=230K。
上式中的K是熱力學溫度,它與攝氏溫度的轉換為T=t+273.15℃。即,它們呈現正節流效應的溫度為, T(H2)=-69.15℃ ;T(He)=-227.15℃ ;T(Ne)=-4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