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功率因數過低,對電力系統的影響很大,而尤其對電網企業影響最大:

      1、當用戶功率因數偏低時,需要從網上吸收無功功率,這樣發電機組就要多發無功,而發無功也是需要能量的,它少發了有功,相當於降低了發電機的出力;

      2、無功負荷在網上傳送,白白佔用了輸、變、配電裝置的資源,使上述裝置利用率降低,而裝置執行效率是以有功計算的,因而它使裝置達不到額定出力,出力降低;為達到規定的出力,就要增大裝置容量,提高了裝置投資額;

      3、無功影響電壓,無功的傳輸和大量消耗,使系統電壓不能滿足要求,線路未端會電壓很低,造成裝置不能起車或達不到額定出力;

      4、無功的缺乏,會使線路及電氣裝置中的電流增大,使損耗增大,即線損增加,增大電費支出。

      用電者是1千瓦的負載,那麼不管功率因數是0.5,還是0.9,他工作1小時實際上電錶顯示都是1度電,而國家規定是按有功電量收費電費。

      正是因為上面4點原因,使用者功率因數是0.5,或是0.9,線上路上的損耗卻是不一樣的,如果各個使用者功率因數都低,合在一起就不的了了,因而要求使用者無功功率“就地補償”,自己補償自己的;但按照規定,100KW以下的使用者是不裝無功表,即不考核無功電量的,因而100KW以下的使用者很少自己裝設無功補償裝置,為保證系統電壓、降低線路損耗、提高裝置的利用率,供電企業就要投入大量資金,改造裝置進行集中無功補償;而當100KW以上的使用者功率因數達不到標準(大工業使用者為0.90)時,供電企業為此投入的費用及執行成本就會更大;因而,國家規定對達不到功率因數標準的使用者實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計費方式,以補償供電企業的超成本支出。

      供電部門是計量月平均功率因數,有專用的“無功電能表”記錄一個月的無功用電量,它和本月的“有功電能表”示數進行聯合運算,就能計算出本月的功率因數值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歷史上出現過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華夏文明能延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