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鷹嘯雲間飛
-
2 # 漢壽亭侯關羽
周瑜,字公瑾。廬江人,江東美男子,東吳大都督,文武雙全,熟讀兵法,精通音律,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說。周瑜指揮赤壁之戰,大敗曹操,輔佐孫策開創江東基業,實為王佐之才,後徵西川途中病逝,時年三十六歲。據《三國志》記載,周瑜有大才,心胸寬廣,並非狹隘之人。
第二,諸葛亮
所謂文武雙全,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並不單單指個人武力。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總管蜀漢內政,保境安民,處理日常政務,督辦稅務糧草,此為文治。諸葛亮出師北伐,操持大小軍務,器械,糧草輜重,行軍路線,方案,排兵佈陣,此為武治。令有諸葛武侯之稱,所以,當的上是文武全才。另有《出師表》聞名後世。
第三,司馬懿
司馬懿管理雍涼軍務以前,為曹操出謀劃策 ,為曹丕做策劃,此為文。督辦雍涼,對峙諸葛亮任平西大都督後,總理軍務一切事宜,此為武治,所以,司馬懿也堪當文武全才。
-
3 # 文士野
如果是從《三國志》來看,我覺得,三國之中,允文允武之人,非曹操莫屬。
從武功上來看,《三國志》裡說,曹操“是以創造大業,文武並施,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
也就是說,作為一名文學家,曹操白天的時候喜歡講武策,晚上的時候就在思考經傳。每逢等高之時,便要賦詩,詩歌成了,還要透過管絃之樂,吟唱出來。雖然歷史上曹操長得身材矮小,可是他的力氣卻很大,特別是在射箭這方面,功夫還是很強的,什麼飛鳥、猛獸,都能射,敢射,會射,善射。曾經在南皮的時候,一天裡面射中了六十三頭的雉雞。
當然,這個是狹義上的文武全才。
實際意義的文武全才,不能單純看你武功可以打架一人挑多少人,文學上看你一輩子寫了多少詩歌,著了多少文章,出了多少書篇。
所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關鍵還要看你的文治武功。
對曹操而言,“太祖自統御海內,芟夷群醜,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餘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與虜對陳,意思安間,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故每戰必克,軍無幸勝。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
曹操統御海內,透過自己的征伐,所謂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這是曹操武功上面的表現。
同時,曹操透過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這是他文治的表現。
用陳壽的話: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
4 # 塵子渝
推薦幾組法正和劉備、李儒和董卓、郭嘉和曹操、孫策和周瑜、賈詡和張繡、陳宮和呂布。
最強的當屬李儒和董卓,如果董卓能一直保持西涼豪帥的氣度,呂布豈敢造反?李儒加董卓的組合關東十八路諸侯無人是對手,大漢終究會落到董卓手中。
可惜權利和皇帝的寶座讓人迷失自我,大權獨攬後的董卓再也不對李儒的計策言聽計從了,文武失和,董卓成為貪圖享樂美色的懦夫,李儒自然無能為力了。
法正和劉備的組合也是非常強的,進圖西川法正作為內應出力最多,攻取漢中也是法正為謀主。劉備說自己和諸葛亮是如魚得水,而和法正是如虎添翼的,諸葛亮感嘆無法阻止劉備討伐東吳的時候也說“若是法孝直在,當不至如此”,可見法正的確是在軍事上倍受推崇的,和劉備的相輔相成也是相得益彰的。
天不假年,漢中之戰過後,法正就逝去了。緊接著就是關羽是荊州之戰,以及後來的夷陵之戰,至此蜀漢江河日下,諸葛亮也無力迴天。
郭嘉和曹操的天作之合也是非常優秀的,統一北方郭嘉出力甚多,號稱算無遺策。曹操和郭嘉不僅是君臣也是好朋友,是曹操難得的知己,也貌似是唯一的知己。荀彧終究只能算半個,夏侯惇是好兄弟終究沒有郭嘉的玲瓏剔透。
天妒英才,統一北方,遺計定遼東之後,郭嘉病死,同一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所以後世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笑談。
孫策和周瑜有總角之交,也就是發小的意思,後面更是親上加親,一同娶了大小喬成為佳話。孫策和周瑜年紀輕輕,卻肩挑重擔,從袁術那裡脫身,又打下江東基業,成就三分天下。
但凡是優秀的組合,似乎上天總要先拿走一人,這一次是江東小霸王孫策。
賈詡和張繡這一對組合,實際上還是賈詡太強,而張繡很聽話,這就導致曹操幾次三番吃虧上當。原本好事多磨,總算是張繡投降了,結果曹操看上了張繡嬸孃,這下是可忍孰不可忍,張繡反叛,打的曹操非常狼狽,典韋、曹昂、曹安民都死在這場戰役。
之後賈詡還是勸說張繡再次投降,兩人也就此分道揚鑣,賈詡成為曹操智囊團的五位大佬之一,卻非常低調,實際上賈詡在赤壁之戰前夕就建議曹操不該拿下荊州就迫不及待攻取江南的,如果按照賈詡的建議,根本沒有赤壁之戰的慘敗。
陳宮和呂布的組合也是非常夢幻的組合,陳宮憑藉呂布的勇武,成功壓著曹操手下頂尖的智囊團摩擦,只是後期疲軟再加上終究和呂布不是同路人,注意再好,呂布不在言聽計從,還是落得個身死白門樓的下場。
文武結合起來最強,首先得有個默契和信任程度的關係,不然就是韓信在項羽手下一樣,計不聽,畫不用罷了。因此冒然讓誰和誰組合也不過是鏡花水月,如果呂布能有賈詡、郭嘉這樣的謀士,又配合無間,互相信任的話,當世單憑騎兵作戰打仗的話應該是無敵的,前提還的是部將和兵力相等。水戰甘寧配合周瑜,同等兵力和部將等等相同條件下也是無敵。山地作戰王平和他組建的無當飛軍再加個法正同條件下也是無敵。
-
5 # 小xu看影視
一點點個人看法:
曹操、周瑜、魯肅、陸遜、鄧艾、姜維、徐庶、呂蒙、李嚴、魏延等都是文武雙全的人物。
1 曹操:雄才偉略,自不用說。史書記載,他曾刺殺張讓,失敗後舞槍而走,想來武藝也是不差的
。2 周瑜:說到東吳智謀之士,首推周瑜,赤壁之戰的主角實際上就是他。而周瑜每戰必領兵衝鋒在前,不似諸葛乘個車子躲在後面,也可見他不是單純的智謀人物。
3 魯肅:東吳的整體戰略構想,實出此人,以致孫權多年以後稱帝后還慨嘆:“子敬在多年以前就想到今天了啊!”而魯肅的武多被忽略。其實,《三國志》中有記載,魯肅曾組建義勇軍對抗賊寇,逃跑時讓其他人先走,他留下斷後,他的箭居然射穿了敵人使用的木盾。膂力自不必說,弓術也很純熟的了。
4 陸遜:東吳中後期最傑出的軍事領袖、政治領袖之一。一時,在吳中把他與當年的周郎相提並論。
5 鄧艾:出身不好,口才又不好,卻深諳軍法要略,而且武藝純熟,與姜維不相上下
。6 姜維:把他排在鄧艾之後,是以成敗論英雄。把他排得這麼前,卻是受《三國演義》影響頗多。其實,在《三國志》中,陳壽對他的評價實在不高。
7 徐庶:諸葛亮出山之前,劉備的首席軍師。而且,史書記載,徐庶少年任俠,擅長劍術,後來棄武從文。因為殺了人,才背井離鄉,遠避荊州,與諸葛亮、龐統等交好。
8 呂蒙:早年不治學業,專好武勇鬥狠,後來發奮圖強,終成就“一代名將”之名。“士隔三日,當刮目相看”說的就是他。
9 李嚴:諸葛亮對他評價極高,認為他可比東吳陸遜,而且他也當得起諸葛亮的評價。至於他的勇武,我沒找到相關史書證據,不過演義中有提高他與黃忠單挑,六十回合不敗,想來應該是不差的。
10 魏延:這是個很讓人質疑的人物。他的勇猛自不必說,直追五虎。他也擅長兵法,喜歡出險計。根據我對《三國志》的瞭解,其實劉備是很信任魏延的,而諸葛亮卻對他且用且疑。
-
6 # 若愚若呆
謝謝邀請。我覺得應該是第一、曹操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過程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到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200年官渡之戰大敗袁紹以後,逐步統一黃河流域。208年進為丞相,率軍南下,在赤壁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打敗。216年封為魏王。他在北方實行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他用人唯才,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今”,選擇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還整飭吏治,抑制豪強兼併。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擅長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今天存有樂府詩20餘篇。他用詩抒發自己革新政治、統一全國的抱負,對當時的軍閥割據混戰,加以批判揭露,反映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207年,寫了《龜雖壽》一詩。詩中說: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出為統一大業努力奮鬥,積極進取的精神。所以,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第二、周瑜 三國名將數不勝數,但是若論文武全才風流儒雅又少年得志,則非周瑜莫屬。人們多以“周郎”代稱周瑜,就是表示他年輕有為才華橫溢,易中天先生說就是“周帥哥”,大致如此。 周瑜的驕傲絕對比任何人都有資本,無論是正史記錄還是《三國演義》中的小說家言,他都是很有才能的人。年級輕輕就成為江東軍事上的第一把手,我們從電視中也能看到江東文武群臣都對這個年輕人畢恭畢敬,連孫權也讓他三分。 周瑜不光會打仗,而且精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琴。新《三國》中他和孫策出去玩,聽見二喬彈琴,居然能從中聽出一個彈錯的音節,這說明周瑜還是個音樂家。年輕帥氣而又有才幹和地位,難怪小喬會喜歡,這樣的人物哪個女人不愛呢。《三國》也重點突出了他和小喬的愛情,那真是郎才女貌,人人羨慕。在工作中是領導賞識的好乾部,在生活中是風流倜儻的好丈夫,可以說周瑜已經佔盡了人生的便利,做人要做到周瑜的地位那就是一種成功的人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赤壁一戰三分天下.“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何等氣魄,何等壯哉.24歲任東吳三軍統帥,受孫策遺託,輔孫權成就一方霸業,第二實至名歸。第三、姜維 蜀之大將,曾隨諸葛出祁山,久經沙場,累立戰功。繼諸葛之略,以攻代守,伺圖中原,恢復漢室。又思實際:練西方風俗,欲以羌胡為翼,斷隴西所屬,拓界厲兵。伺機七伐中原,降李簡部、斬魏將徐質、破大敵王經,挫魏國之威。絕倫超群,智勇雙全。 姜維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第四、鄧艾 鄧艾(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範,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汙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鄧艾初協郭淮御姜維犯境,又於毋丘儉亂退吳孫峻眾。合眾將於段谷、侯和敗維。司馬興兵伐蜀,艾險渡陰平,入成都,降劉禪,滅蜀。一生用兵有道,忠勇可嘉。 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渡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鄧艾在生活中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在作戰中又能身先士卒,種田時手執耒耜,陰平道上,他以氈自裹,推轉而下。正因為他能處處作出表率,部隊才上下相感,莫不盡力,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但鄧艾雖善於作戰,卻不善自保。第五、陸遜 少年奇才陸遜,書生拜大將,出將入相,東吳舍伯言其誰? 江東大族,官拜上大將軍。助蒙大敗關羽,軍暗渡取荊州。平內亂敗詹晏、屈陳鳳。破房陵鄧輔、南鄉郭睦,誘降文布。論治荊州“拔人才、未親疏。”督軍五萬西陵拒劉,與夷陵火燒備七百里連營,致備亡白帝。輔國之良將,曠世之奇才。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東吳大帝孫權兄長沙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以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 陸遜是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又一個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陸遜的軍事才能主要表現在他足智多謀善於用兵。在討伐山越暴亂時,他巧設疑兵,多建部隊番號,乘夜進入山谷,到處鳴起軍號鼓角之聲,造成有幹軍萬馬的聲勢,從心理上瓦解了叛軍。然後一鼓作氣勇猛進擊,終於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幾萬人的山越暴亂。 巧奪荊州一戰,他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使關羽完全喪失警惕,全力對付曹操。這樣,呂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輕取荊州。夷陵之戰時,陸遜則又根據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採取了誘敵深入、疲敵師志的戰略方針。劉備十萬之眾來勢兇猛。陸遜則主動放棄大片土地和戰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區讓給蜀軍。待蜀軍銳氣頓減之時,陸遜巧用火攻大獲勝利。從指揮藝術上說,作為一軍之帥,陸遜的確是善於審時度勢,做到了知己知彼,能準確捕捉戰機,出奇制勝。
-
7 # 宋光華的歷史天空
曹操第一
司馬懿第二
諸葛亮第三
第四或許可以把夏侯惇排上。
首先,曹操不用多說,三國中最牛的人,沒有之一,雖然沒少打敗仗,也沒少犯錯,但是論文韜武略,的確無人能及!
文學三曹是中國古代史不可或缺的篇章!
內政更別說,他帥先提出屯田,壓制士族階級輕徭薄賦,恢復民生,不客氣的說,如果再給曹操十年,天下早就統一了,因為曹操治下的經濟實力遠遠超過了其它兩國總和還要多的多!
至於武功,三國末期,就屬曹操平定的諸侯多,維護了大一統的局面!
司馬懿無論是民政還是武略都非常強,很多人一提起司馬懿,首先想到的就是司馬氏篡位,對他的功績一概不提,這是不公平的!
至於諸葛亮,行政能力公認的厲害,打仗也還行,如果不是受制於蜀漢實力太差,估計還真有可能北伐成功!
夏侯惇在三國演義當中是一個莽夫形象,但是歷史書他不但打仗厲害,也很擅長搞後勤,發展民生,歷史書曹丕當了皇帝,就認命夏侯惇為大將軍!這是相當於宰相的職位,軍政皆管!
三國時期其他人都是一時人傑,但是基本上都側重於一面,其它並不擅長!
-
8 # 浪兄筆記
要論文武全才,可看看哪些人是出將入相的。。。
1 首推的是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則是最好的寫照。2 諸葛亮。文能治國,武能伐魏。
3 司馬懿。輔助曹丕登大位,才成為託孤大臣,能統兵。
4 陸遜。當過相國也當過大都督,有他在保了江東二十年。5 周瑜。雖然沒當過文臣,但他的謀略和水平,完全可以勝任。
6 姜維。能掌兵能理政,頗得孔明真傳,有實戰。
7 郭嘉。歷史和演義中偏重軍事,但內政給的很多建議很厲害。8 賈詡。被忽略的一位高才,絕對有統兵的能力,雖然沒給過機會。
9 魯肅。被演義耽誤的全才,只不過政治上和軍事上偏向保守。
10 龐統、徐庶、趙雲、關羽、五子良將都可以算得上。最終的結論是曹操的文加上郭嘉的武,結合起來最厲害。。。
回覆列表
一般大家都會認為姜維,鄧艾,周瑜這三個人。但還會忽視一個人就是徐庶。徐庶年輕時就好武,行俠仗義,殺了人隱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