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遼海醉仙
-
2 # 棲哈丶
春天的月光總是那樣的溫柔,溫柔得如母親的手,躺在母親懷裡的嬰兒,映著皎潔的月光,也會甜甜地進入夢鄉;夏日的月光總是那樣浪漫,浪漫得如詩如歌,隨風飄散的都是荷韻馨香;清秋的月光撩人的思緒,映著窗臺,詩仙李白也披衣起床。聽,他隨口即吟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短短一首詩歌,朗朗一輪明月。就這樣明月映照窗臺,撩人無眠思鄉。抬頭低頭情難禁,無盡鄉愁寄明月。
月光清幽月色寒,遊子身上衣正單。銀輝灑落似寒霜,何時能歸故里還。
李白的這首《靜夜思》,詩歌語言明白如話,但卻意蘊深厚。詩人說出來的比心中所思少之又少。他把這種靜靜夜晚,對著明月映窗而急切思鄉的情懷,只用寒霜鋪地這種意象來加以渲染,再沒有更多的發揮,真可謂惜字如金。而這也正符合了《靜夜思》這一詩歌的主題。無盡的思念在心中,無限的情懷也在讀者的體會之中。(原創答題,文中小詩即興而作)
-
3 # Leon_1997
西廂琴音悠悠聞,煙氳荷池渺渺觀。
風擺漣漪層層催,蕩起殘月翩翩舞。
胡亂寫的,請勿見笑
-
4 # 58622553668
朔月望月月下人,
情逢圓月增三分。
從來都是人對月,
月有心事幾個聞?
-
5 # 餘夢人
從古到今,月亮永遠是詩人們創作的主要題材。無論是歡樂、悲傷、失意還是思念的時候,只要對著月亮他們就會抒發出心中的情感,往往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寫出流傳千古的絕妙詩句。
唐詩宋詞中描寫月亮的精彩句子有太多,若問那一首最好,那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李白。
月亮對於李白來說,似乎有著難以說清道明的情懷,都知道李白最愛的東西是酒,最愛乾的事恐怕就是坐在月亮下喝酒了。他寫過很多關於月亮的詩,其中有一首描寫月亮絕對是最佳之作。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全詩十六句,詩人用他特有的浪漫主義手法加上神話傳說來創作,分四段來描寫月亮,同時抒發心中的情感。
第一段詩人寫小時候不認識月亮,用“白玉盤”和“瑤臺鏡”來比喻,生動的寫出月亮的形態和皎潔無瑕的月光,同時也寫出了兒童時期的天真爛漫。
第二段詩人藉助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和事物來描寫月亮,從初生到明朗的過程中他看見仙人垂著兩隻腳坐在那裡,看見了玉兔正在搗藥,又看見了桂樹,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月亮裡的桂樹怎麼會是圓的。從而描繪出月亮升起後仙境般的景色。
第三段詩人又藉助一個神話傳說及一個傳說中的英雄。傳說中“月盈而虧”是因為有一隻癩蛤蟆在啃噬月亮,導致月亮晦暗不明,詩人不願看到這樣如仙境般的景色被破壞,就聯想起古時候后羿射日的傳說,從而來抒發現實中的社會,如果再有後羿這樣的英雄就好了。
第四段是寫詩人自身的內心情感。現實畢竟是現實,沒有傳說中的英雄出現來射殺啃噬月亮的蟾蜍,既然月亮已經晦暗不明,就沒什麼好看的了,不如早早離開就算了。可詩人卻又不忍心就這樣離開,一時憂心如焚。
這首詩是詩人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溺酒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弄權當道,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人藉助月亮比喻大唐江山,蟾蜍為當道奸臣,只是沒有像后羿這樣的救世英雄。從而也表達了詩人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門的鬱悶心情。
-
6 # 馬耷68581067
《塞外秋月》
塞外秋楓葉成詩,
輕姿漫舞月圓時。
誰家麗花濃香夜,
追入夢鄉青娥痴。
常住天府,青山綠水。但雲多霧重,每到賞月時節,總感月亮小一輪。比起大漠草原,秋高氣爽!每到陰曆十五前後傍晚,一輪又大又圓月亮升起。一群蜀中出差人員常嘆"大漠的月亮比四川的大而圓"!
還有那胡場林,斜坡上楓葉黃成一遍,醉美的詩情畫意,彷彿託看皎潔明月飄向空中!更有那農家後園精心種植的大麗花,紅得好像燃燒的火,給寒氣透人的塞外草原夜色帶來陣陣暖意,大漠草原蒼桑的美月,激發出先祖伏義靈感,根據對月盈月虧月弦月鉤的變化,演畫出易經八卦,推算出八八六十四卦。草原之月孕育出一部"易經"!
青娥: 即青女。古神話中主司霜雪的女神。1. 明劉基 《鍾山作》詩之十一:“ 青娥不分秋容寂,故染楓林似老人。2.指美麗的少女。 唐王建 《白紵歌》之二:“城頭烏棲休擊鼓,青娥彈瑟白紵舞。”
-
7 # 陳相因631
《秋浦歌》
綠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採菱女,一道夜歌歸。
寫夫婦二人快樂的勞動情景
-
8 # 神奇的阿拉丁神燈
很喜這首描寫秋月的詩,短短十個字重複著,形成一首:秋月橫空奏笛聲一一清怨生!秋月橫空奏笛聲,月橫空奏笛聲清。橫空奏笛聲清怨,空奏笛聲清怨生。
-
9 # 融融118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玩月人何在,風影依稀似去年。
(趙嘏《江樓感舊 》)這是一首寫月光的好詩,語言洗煉,情味雋永。
首句為起,起得好。一個“獨”字,點出詩人的孤獨,為全詩奠定孤寂的感情基調。“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現詩人凝神沉思的情態。“思”設定疑問,激發我們的好奇心,引發我們的思考:夜深人靜之時,詩人佇立江樓,在思什麼想什麼?
詩人並不急於回答。第二句,宕開一筆,運用疊字迴環,寫詩人的眼中所見,刻畫自己身處的自然環境: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盪漾的江面上,水面像天空一樣的遼闊,水天相接,渾然一體,意境幽美恬靜。
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了吧。然而,詩人卻發出嘆息:“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去年也是如此良夜,詩人結伴來遊,憑欄倚肩,共同玩賞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歡快的。
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樓依舊,月依舊,昔日同伴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舊地重遊,隻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的風物舊貌,生出絲絲懷念,一種物是人非的悵惘之情油然而生。
到這裡,詩意豁然開朗,篇首“思”得到充分展示,同時也解答了疑問。
這首詩寫月光,屬典型的“望月懷遠”,月亮寄託鄉思,寄託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寄託月圓人不圓的遺憾與惆悵……
虛實結合的手法,讓讀者產生無窮無盡的聯想與想象,真正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了……
-
10 # 萬麗
李白《唐朝》(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夏日月夜》
星光依稀月兒圓,月映白鶴湖中翔;
風吹湖水波粼粼,夜色朦朧醉荷舞!
回覆列表
《春江朝花秋月夜(七律)~(2018年第54號)》
春江朝花秋月夜,輕舟琴曲詩詞闕。
小鎮古剎瀑布流,名山國畫是一絕。
神州美麗處處靛,文化當歌相連線。
湛藍海濤漣漪湧,彩虹西染晚霞掠。 [/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