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催眠大師》對心理諮詢、治療的定義,比較符合社會上流行的一些誤解,把它當作生理治療一樣,麻醉、手術、縫合、癒合,醫生做救世主,病人出個身體了事。

    然而在真實的諮詢領域中,恰好相反,心理諮詢、治療中,主體是來訪者、病患,諮詢師作用在於陪伴他探索,不得違揹他的主觀意願,野蠻催眠、治療。假如讀者遇到徐瑞寧那樣不斷威脅、恐嚇以及發怒失控、強迫你開啟內心的諮詢師、治療師,恭喜你中彩,遇到了江湖郎中。

    適時的自我反思和覺察,完善真正的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諮詢師永遠只是一面鏡子,幫助你反思自己的一切,真正的救世主永遠是你自己,因此《催眠大師》作為一部心理懸疑片,讓公眾瞭解心理諮詢行業的娛樂性電影很成功,但切莫講心理諮詢專業狹義的理解如此,真正的諮詢,真正的催眠有著相當專業的領域,絕不是電影中簡單的處理就可以草草了事的,人心是個非常複雜的功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應該有著自己的專業倫理和職業準則。

    催眠的真諦何在?

    現代心理學界對催眠及催眠狀態的解釋究竟是什麼呢?當代的一些催眠理論,大體分為兩大類。一類被稱作變更的意識狀態理論。這類理論認為催眠狀態與其他意識狀態有本質的區別。對於普遍意義上的催眠狀態,大家認為是一種類似於夢遊的狀態。比如你將要睡著但還沒有睡著的狀態,這是很自然地進入的。另一種是由他人匯入的,催眠師運用科學的方法,將被催眠者帶入一種潛意識的狀態。

    還有一類理論被稱作非變更的意識狀態理論又稱懷疑理論,認為催眠狀態與正常意識狀態並沒本質的區別,用通常我們熟悉的心理學知識就可解釋催眠現象。

    催眠可以在特殊狀態下讓一個人的“知”與“行”分離。比如催眠師將被催眠者帶入催眠狀態後,你讓他做加法,一加一等於多少?他當然知道等於二,但如果催眠師暗示他說,二這個數字根本不存在。那麼,他只可能說出二之外的一個數字。這就是行動與知覺的分離。

    在催眠狀態下,主試透過不同的暗示語甚至可以讓被試產生正幻覺和負幻覺。正幻覺是指讓被試知覺到客觀上並不存在的東西,如聞到並不存在的香味,聽到並不存在的聲音等。負幻覺是指讓被試把本來實際存在的東西當作並不存在。

    此外,“身心關係”的問題在催眠中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催眠是以較為直觀、較為明顯的方式向我們展示出了心身之間的相互作用。比如透過催眠暗示能止痛、治療牛皮癬和去除疣。前蘇聯的普拉託諾夫等報告說暗示被催眠者吃了許多糖,此後他們的血糖增高了20%~30%。還有催眠暗示能引起面板燙出水泡。儘管有些只是來自臨床的報告,還需進一步證實。但催眠情況下的心理暗示可以對生理產生影響這一事實卻被大家公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皮護膚做好哪幾件事能避免長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