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0km,幾乎全是平路,且路況還算不錯的道路舉例。
首先,說一下毫無鍛鍊基礎的中年人,這批人很有可能騎著共享單車或者普通單速車都很難在長達50km的道路上維持15km/h。更別說100km長的道路了,可能都騎不動(注意,常年工作繁忙,幾乎不鍛鍊)。
再說有一定鍛鍊基礎,平時可能還偶爾慢跑,身體素質尚佳的人。這條我就不說年齡段了,因為就我認識的人來說50km的路應該維持18km/h的速度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是因為這個劃分人群太廣,可能有一定誤差。也正因為如此,100km的長途在這部分人群裡也有可能有一部分人完成不了。沒有進行過馬拉松訓練或長途騎行的人可能不瞭解那種感覺。你哪怕在中途科學的補充,你的體能到後半程可能仍然輸出不足。抽筋,無力,再正常不過。
接下來我會詳細講,因為接下來要說的情況會比較複雜。首先,到了我接下來要講的這部分人群劃分,必須先提下器材的問題。因為實際上共享單車或者城市單速車並不支援太過快速的騎行,從這類交通工具被設計出來時他就不是用來長距離騎行的。只是“最後一公里”或是短途城市上下班的選擇。從此開始我說的人群使用工具都是變速車(包括變速摺疊,山地,公路,城市公路)。
為什麼這麼說,也是因為變速車有著非變速車所不具有的優越性。材料,剛性,重量等問題暫且不提,只說變速一項。你在長途騎行中無法避免的會經常性的剎車,加速,勻速。其中剎車後的加速會消耗你大量的體力。而單速車你需要將固定齒比的車每次減速後再次加速到例如20km/h的勻速時必然會比你先用變速車小齒比加速到15km/h,再切換較大齒比加速到20km/h費力的多。原理是什麼不多贅述。
有一定鍛鍊基礎,身體素質還算可以的變速車騎行人群,我認為50km路程中的勻速達到18km/h~25km/h不是什麼很難的事。因為這也是我曾經歷過的階段。至於50km~100km之間因人而異差異性太大(原因前文有提),不做評價。
速度再往上,就跟這題很多年前有人說的牲口級來說。先說一下,其實你要是能30km/h巡航100km你覺得你自己覺得你自己是牲口嘛?反正我不認為我能35km/h騎20km,32km/h騎100km就算牲口,誰會覺得自己是牲口(笑)。
在這個區間(25km/h以上),不同鍛鍊基礎,不同的器材選擇仍然會帶來很大的差異。首先腳踏車運動因為是一項人力運動,所以流體對你阻力或是助力影響是很大的。你在速度尚且不快的情況下可能感覺不到,就說在無風的情況下,你速度達到20km/h可能就能感受到風阻,30公里時風阻就會加大。短途衝刺30km/h~60km/h時你能明顯感受到風在你的面前甚至像是“一堵牆”。所以一般對騎車有興趣併為之鍛鍊,為之付出的,50km平路的成績在25km/h~35km/h甚至業餘選手的35km/h~40km/h以及環法選手那超人的成績都是有可能達到的。但是這看似差距5km/h的速度差可能是一個騎行愛好者花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科學訓練和普通鍛鍊的差距,器材的差距,天賦的差距,因素很多)。
以50km,幾乎全是平路,且路況還算不錯的道路舉例。
首先,說一下毫無鍛鍊基礎的中年人,這批人很有可能騎著共享單車或者普通單速車都很難在長達50km的道路上維持15km/h。更別說100km長的道路了,可能都騎不動(注意,常年工作繁忙,幾乎不鍛鍊)。
再說有一定鍛鍊基礎,平時可能還偶爾慢跑,身體素質尚佳的人。這條我就不說年齡段了,因為就我認識的人來說50km的路應該維持18km/h的速度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是因為這個劃分人群太廣,可能有一定誤差。也正因為如此,100km的長途在這部分人群裡也有可能有一部分人完成不了。沒有進行過馬拉松訓練或長途騎行的人可能不瞭解那種感覺。你哪怕在中途科學的補充,你的體能到後半程可能仍然輸出不足。抽筋,無力,再正常不過。
接下來我會詳細講,因為接下來要說的情況會比較複雜。首先,到了我接下來要講的這部分人群劃分,必須先提下器材的問題。因為實際上共享單車或者城市單速車並不支援太過快速的騎行,從這類交通工具被設計出來時他就不是用來長距離騎行的。只是“最後一公里”或是短途城市上下班的選擇。從此開始我說的人群使用工具都是變速車(包括變速摺疊,山地,公路,城市公路)。
為什麼這麼說,也是因為變速車有著非變速車所不具有的優越性。材料,剛性,重量等問題暫且不提,只說變速一項。你在長途騎行中無法避免的會經常性的剎車,加速,勻速。其中剎車後的加速會消耗你大量的體力。而單速車你需要將固定齒比的車每次減速後再次加速到例如20km/h的勻速時必然會比你先用變速車小齒比加速到15km/h,再切換較大齒比加速到20km/h費力的多。原理是什麼不多贅述。
有一定鍛鍊基礎,身體素質還算可以的變速車騎行人群,我認為50km路程中的勻速達到18km/h~25km/h不是什麼很難的事。因為這也是我曾經歷過的階段。至於50km~100km之間因人而異差異性太大(原因前文有提),不做評價。
速度再往上,就跟這題很多年前有人說的牲口級來說。先說一下,其實你要是能30km/h巡航100km你覺得你自己覺得你自己是牲口嘛?反正我不認為我能35km/h騎20km,32km/h騎100km就算牲口,誰會覺得自己是牲口(笑)。
在這個區間(25km/h以上),不同鍛鍊基礎,不同的器材選擇仍然會帶來很大的差異。首先腳踏車運動因為是一項人力運動,所以流體對你阻力或是助力影響是很大的。你在速度尚且不快的情況下可能感覺不到,就說在無風的情況下,你速度達到20km/h可能就能感受到風阻,30公里時風阻就會加大。短途衝刺30km/h~60km/h時你能明顯感受到風在你的面前甚至像是“一堵牆”。所以一般對騎車有興趣併為之鍛鍊,為之付出的,50km平路的成績在25km/h~35km/h甚至業餘選手的35km/h~40km/h以及環法選手那超人的成績都是有可能達到的。但是這看似差距5km/h的速度差可能是一個騎行愛好者花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科學訓練和普通鍛鍊的差距,器材的差距,天賦的差距,因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