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波比
-
2 # 張哥說三農
那麼,首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葡萄酸腐病,葡萄酸腐病是近年來葡萄產區的重要病害,病原體一般是由醋酸細菌,酵母菌,多種真菌,以及果蠅等多種微生物混合而成,而這種病大多是由於爛果,或者是傷口存在引起的二次侵害。
引起酸腐病的病原體是醋酸菌,而醋蠅則是引起酸腐病的介體。一邊是外部表皮傳播,爬行產卵傳播病菌,產卵的過程傳播病菌,內部傳播,病菌經過腸道後照樣能存活,而且更強。
那麼該如何的防治呢?後期會嚴重嗎?首先,就是加強果園的衛生,以及合理種植葡萄,不過過於密集,增強果園的通風透光,以及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其次就是,如果在果園遇到爛果,或者是傷果,應該及時的摘除,如果葡萄本身有傷口存在,會引發真菌和細菌的繁殖和存活,進而誘導醋蠅的產卵。所以遇到爛果及時的清除掉。
還有就是不使用激素類的農藥,避免果皮傷害或者裂果。
另外就是選擇抗病能力強的葡萄進行種植。
-
3 # 一起葡萄
酸腐屬於次生病害,一句話講明白就是隻要轉色上糖的時候葡萄不出水,就不會有酸腐。當然做到這些並不容易,簡單講幾個細節。
1.白腐出水,引起酸腐。
2.灰黴出水,引起酸腐,這兩天不解釋,都懂。
3.不疏果,擠爆了出水,引發酸腐。
4.剪刀疏內膛果,留下的尖頭捅破周圍果粒出水,引發酸腐。
5.掉粒出水,引發酸腐。
6.後期裂果出水,引發酸腐。
這些酸腐病只是一串葡萄,如果傷口在下部的話,只有半串葡萄染病,只要沾上糖水就會染病,沾不上基本沒事。但有了醋蠅和大蒼蠅就不一樣了。
解決蒼蠅就阻斷了酸腐的主要傳播途徑(只剩下自然出水傳播到病粒下面的果粒)。滅蠅胺是不錯的選擇。但切記噴施均勻周到,包括柱子,鐵絲,地面,周邊雜草。總之蒼蠅的有效飛行距離我記得書上說的是六米左右,打幹淨總不會錯。
發現酸腐就剪掉吧。
-
4 # 牧蟲者說
嚴格意義上來說,葡萄酸腐病並不是單純的病害,它是由真菌、細菌、昆蟲三方聯合“作案”的結果。
由於案情比較複雜,相信不少朋友對於葡萄酸腐病的“案發過程”還存有一些疑問,下面我們來細細梳理一番。
葡萄酸腐病的“案情重演”從案發現場來看,葡萄果實腐爛流汁,並伴有酸味,很顯然,這是一起惡性事件,對果農的財產安全已造成了重大傷害。
部分病果上還附著著一些來不及逃離的果蠅,不過就現場遺留下來的痕跡看,它們可能並非主犯,或許只是幫兇?
據瞭解,酸腐病一般發生於果實轉色至成熟階段,此期恰逢葡萄風味形成,果粒中糖含量比較高,而受害果粒多是之前已出現傷口,香甜果汁外流。
基於以上,我們判斷此案是因葡萄意外漏財而引來的殺身之禍。
犯罪嫌疑人1號——酵母菌
經過大量的排查,我們鎖定了1號嫌疑人酵母菌。
酵母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真菌,由於受果汁吸引而起了歹心,在果實的傷口處聚集侵染,併產生多種胞壁降解酶,而引發果實大面積腐爛流汁。
上圖是以酵母菌及其所產生的細胞壁降解酶室內接種的電鏡掃描結果(左1為清水對照),與酸腐病的田間症狀表現一致,可作為關鍵證據。
此外,酵母菌可將糖大量轉化為乙醇,藉此吸引果蠅前來舔食,企圖破壞案發現場,來擾亂偵破工作。
犯罪嫌疑人2號——果蠅
起初我們認為果蠅只是來分一杯羹的,實際上它也是整起案件的參與者與推動者。
果蠅受香味吸引後會在病果上瘋狂舔食,同時繁衍後代,成蟲活動能力較強,在沾染帶菌的汁液後碰觸尚未發病的健粒可造成該病的二次傳播。
但凡是有細小傷口的果粒直接就感染了,即便是沒有,果蠅的幼蟲也可以給鑿出個傷來。
我們在提審果蠅時無意間還發現了一個細節,就此牽出了第三個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3號——醋酸菌
果蠅由於喜愛酸敗的食物,所以身上多多少少會攜帶一些醋酸菌,而醋酸菌可將被酵母菌轉化的乙醇再次轉化為醋酸。
葡萄酸腐病的酸味也就是這麼來的,這還沒完!由於酸味的產生,果蠅大軍也就收到了集合訊號,屆時葡萄酸腐病也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葡萄酸腐病的預防
以上雖然是筆者開的個腦洞,但也比較真實的還原了葡萄酸腐病整個發病流行過程。
預防酸腐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減少果實傷口的產生,不用從降低病原基數這方面考慮,它們在自然界的分佈實在是太廣了。
造成葡萄傷口的原因實際上是比較多的,如裂果、機械損傷、蟲害、病害、鳥害等。這個就需要我們加強田間管理工作了,沒有什麼可取巧的。
發病後的處理田間發現酸腐病後,及時用藥,注意真菌性藥劑+細菌性藥劑+滅蠅藥的組合搭配,如吡唑醚菌酯+春雷黴素+聯苯菊酯,控制病情,防二次傳播。
用藥後及時摘除病果、病穗,帶出園外處理,以免招惹果蠅,造成更大的損失。
-
5 # 喂等你很久啦
年年發生的酸腐病,會造成大量的爛果,不僅會影響產量的還會影響品質,如何早發現,早治療?
一、酸腐病的危害特徵
發生酸腐病的果穗主要表現為果皮與果肉有明顯的分離,傷口漂白,果肉腐爛,果皮內有明顯的汁液,到一定程度後,汁液常常外流。
果粒有酸味,有粉紅色小醋蠅成蟲出現在病果周圍,並時常有蛆出現。
套袋後的葡萄在果穗下方的果袋部位,常有因果肉內汁液流出後造成的深色汙染,俗稱“尿袋”。
果粒腐爛後,腐爛的汁液流出,會造成汁液流過的地方(果實、果梗、穗軸等)腐爛。最後果肉腐爛,果粒乾枯,乾枯的果粒只剩果皮和種子。
二、酸腐病的發生規律
嚴格意義上來說酸腐病不能算是病害,而是一種真菌、細菌、昆蟲三方聯合為害的結果。
真菌
酸腐病的病原真菌是酵母菌,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酵母菌可以參與糖的轉化,把糖轉化成乙醇。
細菌
酸腐病的病原細菌是醋酸菌,它可以把乙醇轉化為醋酸。
昆蟲
酸腐病的病原昆蟲是醋蠅,它體積小,體長一般不超過0.5cm,在酸腐病的發生及為害中主要起酵母菌與醋酸菌的載體和傳播作用。
傷口是造成葡萄酸腐病發生的基礎,它的出現可為酵母菌、醋酸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無論哪種情況的果面創傷都應加強防範。如裂果、傷口(冰雹、鳥害、蟲害、機械損傷)、炭疽病、白腐病、灰黴病、日燒等,都易造成酸腐病的大發生。
一般來說,在葡萄封穗後開始上色時,酸腐病開始發生,這時葡萄果粒接近於成熟,果粒內糖含量較高,酸含量較低,利於酵母菌、醋酸菌的生長。
陰雨天氣時,田間光照少、溼度大,利於酵母菌的生長髮育與該病的發生。葡萄植株生長旺盛、田間植被茂密,會造成果穗附近潮溼、少光的小氣候,利於病菌的生長,從而有利於酸腐病的發生。
三、酸腐病的防控措施
對葡萄酸腐病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病要治早、治準、治狠,具體措施如下:
1、減少裂果、傷口的存在
乾旱天氣後的突然降雨或者澆水,很容易產生裂果。要注意小水勤灌,澆水要選擇在早上和傍晚,避免中午溫度高時澆水。
葡萄生長期注意鈣肥的補充,抓住坐果期、硬核期、著色期等需肥旺期,減少因缺鈣引發的裂果。
防鳥、防雹、防蟲,減少果粒因機械損傷而誘發的酸腐病。
2、注重對其他病害防治
防好炭疽病、白腐病、灰黴病、白粉病等病害,封穗、套袋前是關鍵。封穗套袋後藥打不進去,果實膨大,通風不良,袋內高溫,很容易滋生病害。
在田間,發現有損傷的果粒,包括病粒、蟲粒、機械損傷的果粒,要及時摘除,不給病原提供繁殖擴充套件的機會。
3、加強栽培管理
不同品種不要混栽,因為成熟期不同,各階段病害發生程度也不同。如早熟品種炭疽病、白腐病、灰黴病等發生嚴重會傳染給晚熟品種,後期會發展成酸腐病。
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葡萄植株徒長,生長期配合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培養健壯樹體,並注意合理使用激素。
及時進行摘心、縛蔓、整枝等工作,提高通風透光的能力,防止田間過於鬱蔽,避免給病原菌帶來適宜繁殖生長的環境。
發現酸腐病後及時用藥:真菌性藥劑(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醚菌酯、異菌脲、嘧菌環胺)+細菌性藥劑(春雷黴素、二氯異氰尿酸鈉、氨基寡糖素、銅製劑)+殺醋蠅藥(烯丙菊酯、阿維菌素、聯苯菊酯),注意成熟期的用藥安全。
-
6 # 努力就好
問題:葡萄酸腐病的防治。
單從字面理解就可以知道,葡萄肯定是又酸又腐爛,答案是一一一
你答對了!就是酸爛,酸爛滴!
一,症狀葡萄粒腐爛,有液體流出,帶有醋酸味,如果套裝,袋下方溼潤,有粉紅色醋蠅出沒,爛果上有白色小蛆。
葡萄酸腐病是真菌細菌和醋蠅的傑作,如果葡萄粒上有傷口,醋蠅就逐味而來,它的身上有細菌就會感染粒子,就腐爛流汁,汁液所經之處又感染腐爛,最後全軍覆沒了!
二,防治傷口是此病發生的關鍵,所以一定不要造成葡萄粒子的傷口,收穫後,清除病果,落葉,病枝。不要過量使用氮肥。發現病粒及時清除。
藥劑防治最好是防好白粉病,炭疽病等,重點防治好醋蠅,可以用高氯1000倍,甲維鹽1000倍,殺菌劑可用40%的水膽礬石膏可溼性粉劑二次,間隔7天左右。菌劑可同殺蟲劑混用。
預防葡萄的病害,波爾多液是經典的殺菌劑,可常用。
-
7 # 鄂東三農
問題:葡萄的酸腐病應該怎樣防治?
答案:葡萄的酸腐病主要危害果實和穗軸,也能危害枝蔓和葉片。果實發病,主要從水果梗或穗軸侵入,病斑初呈水漬狀,淡褐色,邊緣不明顯的斑點,破裂後,流出有黏滑感,帶一股酸臭味和黴爛味。
葡萄的酸腐病的綜合防治。合理施肥,多施有機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提高結果部位,50㎝以下不留果穗,減少病菌侵染機會。合理確定負載量,新梢間距離不得小於10㎝,通風透氣良好。及時摘心,綁蔓和除草。注重果園排水,降低田間溼度。生長旺盛時勤檢查,及時剪除病果病蔓。冬季修剪後,剪梢要妥善處理,減少翌年病源。
發病初期可用78%科博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溶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共噴4~5次。生長期可噴50%多菌靈或50%甲基託布津、50%福美雙800倍溶液,或70%代森錳鋅和64%防毒礬700倍溶液,都能取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8 # 葡萄幫張成龍
酸腐病是細菌真菌蟲害的複合型病蟲害,發病時,必備300-400倍加22%高氯噻蟲嗪1500倍。
但是提前預防好,一般不發病。
預防措施
1.防好裂果,疏果到位,補好鈣肥,水肥得當。
2.重點打好預防藥,比如嘧菌脂,三唑類殺菌劑。
3.露天要套好袋。
下附葡萄幫幾張葡萄照片,供大家欣賞。
-
9 # 新農人葡萄哥
我是孫志宇,以下觀點屬於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葡萄酸腐病。葡萄酸腐病。防治措施
1、發病重的地區選栽抗病品種,儘量避免在同一果園種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種。2、葡萄園要經常檢查,發現病粒及時摘除,集中深埋;增加果園的通透性、合理密植;在葡萄成熟期時不能灌溉。3、合理使用或不使用激素類藥物,避免果皮傷害和裂果;合理疏粒;避免果穗過緊;合理使用肥料,尤其避免過量使用氮肥等。4、早期防治白粉病等病害,減少病害傷口,幼果期使用安全性好的農藥,避免果皮過緊或果皮受傷等。80%必備和殺蟲劑配合使用,自封穗期開始噴80%波爾多液400倍液,10天左右噴一次,連續3次。
-
10 # 農人解說
葡萄酸腐病怎麼防治?
葡萄酸腐病,往往發生在葡萄成熟期前轉色階段,通常容易壞一顆爛一窩的情況出現,對葡萄品質影響較大。
酸腐病的危害特徵出現酸腐病的葡萄,主要體現為葡萄果皮和肉分離開來,傷口發白,汁液外流,果肉腐爛,仔細觀察可見蛆蟲,十分噁心,一顆爛葡萄,要是不加以控制,容易爛一串,以此類推接二連三。
套袋後的葡萄,會出現“尿袋”現象,是葡萄汁液流出汙染的結果。
酸腐病的致病機理酸腐病的發病是真菌(酵母菌)、細菌(醋酸菌)、昆蟲(醋蠅)三者共同危害的結果,當葡萄出現傷口時,酵母菌把糖轉化成乙醇,醋酸菌把乙醇轉發成醋酸,果實則糜爛生蛆,醋蠅主要起到兩種菌的載體,起傳播作用。
因此葡萄的傷口是造成酸腐病發生的前提條件,防治葡萄酸腐病,就是從防治葡萄傷口抓起,無論什麼情況的創傷都應加強防範。
酸腐病的防治措施葡萄酸腐病應該主要以預防為主,可以從下面幾個點加強果園管理。
1、小水勤澆,澆水的最佳時間是早上和傍晚,澆水的目的是保持葡萄園的溼度,以防乾旱天氣突然降雨,葡萄口乾舌燥大量吸水導致果皮膨脹跟不上果肉而出現裂果。
2、合理施肥,生長期間注意及時補充鈣肥,葡萄缺鈣容易裂果,一定要抓住坐果期著色期幾個關鍵時期,及時追肥。補鈣肥的同時控制氮肥的過量使用,以免植株徒長。
3、病蟲害防治,封袋前注重對炭疽病、白腐病等病蟲害進行防治,果園出現類似病害也容易加重酸腐病的發病機率和範圍,套袋後農藥就打不進了。
4、巡查果園摘除爛果,平常多巡查果園,不管何種原因產生的壞果、爛果都要及時摘除,以免病源繁殖。
5、提高通風透光,細菌非常喜歡封閉潮溼的環境,田間管理及時進行摘心、縛蔓、整枝,提高通風透光的能力,破壞細菌適宜繁殖生長的環境。
藥劑防治酸腐病發生後,一定要及時用藥,真菌性藥劑+細菌性藥劑+殺醋蠅藥聯合使用,注意成熟期的用藥安全。(藥物推薦以農資藥店專業的農技為準)
-
11 # 一起葡萄
酸腐簡單說就是出水,發酵,氧化,一般轉色中後期也就是增糖期比較容易得。它有兩個前提,1.破了出水。2.大面積傳播需要蠅類。搞明白這些,防酸腐就變得簡單了。
首先防止破皮裂口。這需要在謝花後有足夠的幹物質積累,沒有這一步後續的措施都是空談。
關於裂口簡單普及點知識,頭部裂大都是缺鈣,腰部裂大都是轉色期水分及急劇變化,尾部裂大都是養分不均衡造成的。分清楚這些就可以針對性的採取措施。
其次是病害,灰黴,白腐,等袋內病害都會引發出水 。這些要綜合防治,套袋前打住所有病害,並用套袋組合沾穗。 第三要防止機械損傷,特別是疏果,巨峰繫緊而不擠,存庫的葡萄要穗型鬆散。疏內膛果一定注意,剪刀留下的尖角會捅破果粒出水。
最實在的是轉色前打住蒼蠅,園子周邊六米之內都是防範區。
酸腐得了無解,防病很容易,只在一個個小細節中。
回覆列表
葡萄屬葡萄科,雙子葉植物。其果實葡萄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水果,味道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維生素C、葡萄糖、鈣元素等,同時還有降血糖、抗衰老、助消化等功效。那麼葡萄樹得了酸腐病怎麼辦?如何防治?
葡萄酸腐病是近幾年最為常見的葡萄病害,危害嚴重。葡萄酸腐病是由醋酸菌、酵母菌、果蠅幼蟲等多種生物混合引起,其實酸腐病不是一次性侵染的病害,而應該是第二次侵染。首先是由於葡萄果實傷口的存在,而成為真菌和細菌繁殖的因素,並且引誘果蠅前來產卵。
果蠅本身是攜帶細菌的,那麼它透過果蠅爬行、產卵傳播細菌,果蠅導致速度很快,耐藥性也很強,因此造成了酸腐病的蔓延,最終導致葡萄果實爛果,一般在小雨以及溼度大的天氣更會有利於果蠅滋生。其主要表現為葡萄著色期果穗上果蠅滋生,果粒出現裂口,果實腐爛。
酸腐病防治措施:首先要加強果園管理,合理綁蔓,保持葡萄植株之間的通風、透光;合理灌溉,下雨天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土壤積水;做好疏花疏果工作,保持果穗疏鬆,防止果實膨大期相互擠壓、開裂,造成爛果;在葡萄著色期要用敵敵畏1000倍液噴灑,從消滅果蠅開始進行防治,從源頭阻斷酸腐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