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職業賽車左腳腳底下那點功夫還是要相當紮實的。我倒是建議你回頭試試rF之類的模擬類賽車遊戲,找個模擬度高的MOD比如CTDP05,然後F9關掉ABS到彎角來個重腳剎車試試……事實上,F1的空動下壓力需要在較高的速度下才能顯現出來,彎角剎車速度不會太高,而F1的總車重才600kg出頭,機械下壓力甚至比GT和Touring更差,雖然熔融胎的抓地力驚人,但是那麼強悍的剎車所帶來的減速度在側向上突破輪胎的抓地極限還是輕輕鬆鬆的。尤其是如果需要踩著剎車拐彎的話,減速度過快可以直接將車後部向彎道外側甩出去,特別是在中低速彎角延遲剎車點的情況下。所以,車手踩剎車絕對不會一腳到底,當然並不是模擬ABS那樣點剎,而是和踩油門一樣慢慢下去,絕對不可一腳到底,否則必定Spin。另外一個因素就是F1的Brake Bias已經比民用車靠後很多了。民用車的Brake bias大約在80-20到70-30之間,而F1由於剎車車頭下沉遠遠沒有民用車那麼嚴重,所以brake bias大約在60-40左右,重心偏後的剎車穩定性也更好一些。另外,還有一個大趨勢,那就是賽車會使用遠少於民用車的輔助系統,這是一個通則。賽車如果用一大堆輔助系統武裝起來的話,那比賽就沒有啥意思了,賽車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它是車手和賽車組成一個整體之間的較量,太多的輔助就弱化了車手技術的重要性,而且會讓賽車研發成本猛增,車手之間的技術不再成為車手值得驕傲的資本。F1歷史上有過這麼一段時間,各種高技術紛紛應用,後來FIA一一取締,就是為了讓賽車當中還有車手的一席之地。有了高素質的車手,這些輔助設施就變得無用了,反而會徒然增加賽車的重量,所以所有的賽車都是隻有極少數的輔助系統在工作的,其他的都不被允許。
開職業賽車左腳腳底下那點功夫還是要相當紮實的。我倒是建議你回頭試試rF之類的模擬類賽車遊戲,找個模擬度高的MOD比如CTDP05,然後F9關掉ABS到彎角來個重腳剎車試試……事實上,F1的空動下壓力需要在較高的速度下才能顯現出來,彎角剎車速度不會太高,而F1的總車重才600kg出頭,機械下壓力甚至比GT和Touring更差,雖然熔融胎的抓地力驚人,但是那麼強悍的剎車所帶來的減速度在側向上突破輪胎的抓地極限還是輕輕鬆鬆的。尤其是如果需要踩著剎車拐彎的話,減速度過快可以直接將車後部向彎道外側甩出去,特別是在中低速彎角延遲剎車點的情況下。所以,車手踩剎車絕對不會一腳到底,當然並不是模擬ABS那樣點剎,而是和踩油門一樣慢慢下去,絕對不可一腳到底,否則必定Spin。另外一個因素就是F1的Brake Bias已經比民用車靠後很多了。民用車的Brake bias大約在80-20到70-30之間,而F1由於剎車車頭下沉遠遠沒有民用車那麼嚴重,所以brake bias大約在60-40左右,重心偏後的剎車穩定性也更好一些。另外,還有一個大趨勢,那就是賽車會使用遠少於民用車的輔助系統,這是一個通則。賽車如果用一大堆輔助系統武裝起來的話,那比賽就沒有啥意思了,賽車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它是車手和賽車組成一個整體之間的較量,太多的輔助就弱化了車手技術的重要性,而且會讓賽車研發成本猛增,車手之間的技術不再成為車手值得驕傲的資本。F1歷史上有過這麼一段時間,各種高技術紛紛應用,後來FIA一一取締,就是為了讓賽車當中還有車手的一席之地。有了高素質的車手,這些輔助設施就變得無用了,反而會徒然增加賽車的重量,所以所有的賽車都是隻有極少數的輔助系統在工作的,其他的都不被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