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錢後不著調

    孝誠仁皇后(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額圖之侄女,妹平妃。入宮後賢良淑德,統領六宮,輔助康熙皇帝治內,受孝莊太皇太后喜愛。 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歲未序齒。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21歲。 由於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滿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

  • 2 # 亦有所思

    因為她的早去,間接地給康熙一個終生的遺憾!

    她不僅是皇后,而且是原配!

    按我們傳統的理解,只有第一任妻子才是結髮夫妻!哪怕不是皇帝,正常情況下,普通男人對原配的情義都是與眾不同的。

    結婚是真正的成人禮!意味著要開始正式地承擔責任!

    何況康熙是動了情!

    如果說一開始娶赫舍裡只是為了政治上的平衡,是為了扼制住鰲拜專權,那麼這是真的!因為孝莊太后不會在意小兩口是否存在真實感情。

    可偏偏他們卻培養出了真感情。從諡號“仁孝”二字就能看出來,赫舍裡在康熙心中的印象及地位。

    在康熙親自寫的昭文中,我們不難找到一絲珠絲跡。

    首先說她善良,賢惠,溫柔,再說她知書達理,識大體,顧大局!又說她孝順,這個孝自然是指孝莊太后,兩個女人為康熙在宮裡豎起了一道最後的屏障!

    還說她性情寬和,才能服眾!不僅如此,而且還特別勤勞,自己動手做家務,崇尚節儉。而且從來不逾矩!

    李世民的長孫皇后也不過如此!

    一般而言,皇后的冊諡號昭文是由大臣代筆,偏偏康熙嫌他們所寫的不通不透不到位,於是自己親自動筆而書。

    可見,在昭文中所形容的一切,是真實的!可信的!

    要知道,當時可是康熙最危險的時期,所謂的四大顧名大臣,其它三位,要麼避鰲拜之鋒芒,要麼做牆頭草,要麼失勢。

    對於年少的康熙而言,那是他一生最艱苦的時光。除了孝莊,沒有人給他以支援或溫暖。

    可是,有些溫暖是孝莊無法給予的!

    他需要一個家,一個妻子,一個在可以背後支援他,理解他,溫暖他,尊重他,幫助他,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的女人!

    赫舍裡做到了!

    可是當康熙終於大權獨攬,可以驕傲地挺起身板,準備做一個千古一帝的時候,他的另一半離他而去了!

    陪他一起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卻無法見證他長達數十年的輝煌。

    因為遺憾,所以無法替代!

    哪怕他是一個皇帝!

    李世民,朱元璋,蘇東坡,柳永,元稹,納蘭容若,甚至普通市井之人,得到賢妻,復又失去,都是一生之憾!

  • 3 # 清野集

    因為她在康熙最愛她的年華里死去。人總會不斷美化記憶里美好的片段,所以康熙對她的愛只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更深刻!

  • 4 # 中孚鑑

    赫舍裡皇后,就是孝誠仁皇后,她是康熙皇帝的嫡妻。同時她又是順治帝選定輔助康熙的四個輔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孫女,她在二十一歲時去世,生前和康熙皇帝的感情很深。

    那赫舍裡皇后為什麼能夠得到康熙皇帝一生的愛呢?

    赫舍裡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個皇后,他們一起生活了十年,在這十年裡,她對康熙皇帝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她不僅賢惠,而且有很德望,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對康熙有著很大的支援。她不僅在康熙繼位之初輔助康熙,而且又把內宮治理的很好。

    再則在康熙繼位之初,朝局很不穩定,他的祖母給他選皇后,當時候不僅有索尼的孫女,還有鰲拜的女兒,以及遏必隆的女兒,他們都是順治皇帝給康熙指定的輔政大臣,無論選哪家為皇后,都會讓皇后的家族地位再次提高。

    而當時鰲拜專權,遏必隆又是牆頭草兩邊倒,遏必隆是誰勢力大就傾向於誰。只有索尼不僅是四位輔政大臣之首,而且對大清也忠心,同時索尼也看不慣鰲拜專權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立索尼的孫女為皇后,是最好的,也有利有當時的局勢。所以最終定下了索尼的孫女為皇后。

    而赫舍裡皇后後來並沒有因為家世顯赫而飛揚跋扈,而且非常的賢惠,對康熙皇帝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赫舍裡皇后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愛和恩寵。

    赫舍裡皇后後來為康熙皇帝生下嫡長子承祜(康熙第二子),但後來夭折。後來赫舍裡皇后又在生胤礽的時候,因難產去世。赫舍裡的去世,康熙皇帝非常難過和悲痛。

    之後來康熙皇帝就把赫舍裡皇后所生的年僅兩歲的胤礽為皇太子,並且親自舉辦正式封胤礽為太子的隆重典禮,因為清朝的祖訓是生前不事先預定太子,因此這也是清朝康熙皇帝唯一公開承認的太子。可見赫舍裡皇后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

    後來康熙皇帝雖然先後立了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但在康熙心中,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 5 # 小玥歷史

    也許看了這個就明白了。 康熙的髮妻,十三歲時嫁給康熙。雖說是政治婚姻(孝莊皇太后為了遏制鰲拜,選擇了索尼的孫女為皇后),但婚後兩人感情非常好,赫舍里氏溫柔嫻淑又頗具才幹,與康熙共同度過了鰲拜專政的日子,而且後宮治理井井有條,可謂“賢內助”。

    康熙對之感情頗深,他們有兩個兒子,可惜有一位幼年便夭折了,而赫舍里氏也因為第二胎難產在生下嫡子胤礽當天就去世了,康熙皇帝非常悲痛。時常懷念,對她的兒子也非常重視,封之為皇太子,辛勤培養,不過這個兒子沒有什麼才幹,才使得康熙皇帝兩立兩廢。

    依據記載,康熙帝在孝誠仁皇后逝世後悶悶不樂,一年以內沒有召見後宮嬪妃寵幸,而是獨處於養心殿,這關於一個正處盛年有很大生理需求的人來說很不簡單,尤其是帝王而言。也成後世的一段佳話。

  • 6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古人重結髮。他們沒有多大的戀愛婚姻自主權,因循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也不會去爭取自由戀愛的權力。對於被指定的婚姻,從骨子裡是接收的。

    帝王,就更沒有婚姻的自由。對於帝王,所有的婚姻都摻雜了太多的其他因素,比如女方的家族勢力,當時朝堂上的格局,只有相貌是最不重要的。

    康熙帝,非常尊重自己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孝莊也是非常具有眼光的女政 治家。她當初不惜與兒子產生很大的衝突,都要為兒子選擇滿蒙結合的婚姻。但到了康熙,她一改大清滿蒙聯姻的一貫國策,為康熙選擇了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做皇后。拉攏、分化四大輔政大臣的目的非常明顯,並想要的效果也達到了。索尼這隻勢力堅定地站在了皇帝一邊,並在康熙清除鰲拜的行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康熙對於祖母的尊重以及對儒家思想的接受,對於祖母選的皇后沒有任何牴觸情緒,(不像他那個倔強的父親,就是從心理牴觸母親選擇的媳婦)。皇后身後的家族勢力,也是為皇后加碼的因素。還有,那個時候的女子多被教育得“賢良淑德”,也不會有什麼乖張的性格。相處起來並不會困難。再有,孝莊為了讓康熙早日親政,結婚的年紀很小。康熙才11歲,赫舍里氏13歲。女孩子早熟,對於康熙就像一個大姐姐一樣,在康熙擒鰲拜等早期的一些列大事中,赫舍裡堅定站在丈夫身後,給了父母早亡的康熙以家庭的溫暖。兩個小小年紀的夫妻,在偌大的紫禁城中相互扶持著。也是一段值得珍藏的一份真情。

    他們一起走過不到十年的婚姻生活。對於康熙,這十年並不容易。先期是大權旁落,要下決心除去鰲拜,做真正乾綱獨斷的君王;要下決心撤三番,完成真正的統一。這兩件事都事關生死和大清的命運。這十年是皇后陪著他走過的。這是共過患難的夫妻,情誼自然更加真摯。

    皇后去世的時候非常年輕,也是撤番形勢最焦灼的時候。對於妻子的愧疚是康熙心中最放不下的一道傷痕,皇后留在康熙心中永遠是年輕時候明媚的樣子,就再也沒有人能取代了。

  • 7 # 茹叔敬

    當時的年少的康熙皇帝和赫舍裡在怎樣複雜背景下成為結髮夫妻?然而統治階級尤其是康熙皇帝的婚姻,單純因為愛情而結合的是否定的,政治利益才是其中的主導因素。四大輔臣之首索尼:他年事巳高,又在多年的從政生涯中變得圓滑世故,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常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蘇克薩哈雖然位居二席,但由於他曾經是多爾袞的手下,其他三人對他都有所排斥,位居第三的遏必隆性格懦弱沒有主見,經常附和鰲拜。排到未席的鰲拜:可是他軍功卓著,資歷深厚,野心勃勃,在私底下到處收買各級官員,不斷擴大自己的實力。鰲拜認定索尼將不久於世,他面臨在大的敵人就是位居第二的蘇克薩哈。而索尼,鰲拜,遏必隆,三人屬於清朝八旗中的兩黃旗,只有蘇克薩哈來自正白旗,黃,白,兩旗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所以來講麻:在這場爭鬥中蘇克薩哈顯得勢單力薄哦。面臨著孝莊皇太后對四大輔臣取採:平衡權力,利益第一。孝莊則是孝莊,有智有謀,她認為:如果任憑四輔臣這樣鬥爭下去,康熙皇帝乃至整個大清王朝的統治都會受到極大的威脅,要改變這四個輔臣之間的權力格局,必需要分化兩黃旗中的三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中間最值得信賴的一方變為自己人。而聯姻是將外人變為自己人最好的方式,於是孝莊決定為康熙選一位皇后。皇后人選有三人:鰲拜女兒,遏必隆女兒,索尼孫女兒。與鰲拜聯姻無異於引狼入室:與遏必隆聯姻顯然也並不值得依靠:索尼雖然已經風燭殘年,但是他的兒子噶布喇和索額圖都大有作為,所以赫舍裡是康熙皇后的最佳人選。

  • 8 # 月輪皎皎

    赫舍裡是康熙一生的白月光,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赫舍裡出身名門望族,她的爺爺索尼是順治留下的託孤大臣,一生戰功赫赫,這在非常重視門楣的古人看來身份是相當尊貴的,即便是作為皇族的愛新覺羅也是願意和這樣的人家攀親的。看後來雍正清算和自己爭皇位的兄弟的時候,母親出身低的八阿哥九阿哥就被圈禁至死,而有強大母家的十阿哥就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在康熙的心目中,赫舍裡和自己是般配的。

    第二,赫舍裡的家族為康熙和鰲拜的爭鬥起了很多積極的作用,康熙是會從心底裡感謝索尼一家為自己做出的貢獻,他深深的覺得這個是自己人,甚至他的妻子是他的一身鎧甲,索尼一家會盡最大所能擋住來自鰲拜的明槍暗箭,兩個人是患難夫妻,甘苦與共,自然對她有更深的感情。

    第三,赫舍裡是她的結髮妻子,豁出性命為他生下嫡長子,而且因為難產死去,赫舍裡死去的時候正值青春妙齡,是一個姑娘最美麗的時候,在康熙的回憶裡,赫舍裡永遠年輕漂亮,不會有絲毫的蒼老感,所以赫舍裡給她留下的永遠是美麗溫柔的記憶。

    最後,赫舍裡本人也很有才華,她出身名門望族,大家閨秀,自然和小門小戶的閨女不同,她美麗賢惠有威望,是康熙皇帝的賢內助,不僅僅深受他的喜愛,即便是他的奶奶孝莊皇太后也非常認可,這樣一個完美的女子當然會讓康熙一輩子都念念不忘。

    如果康熙沒有活到68歲,而是像他的兒子雍正一樣50幾歲就駕崩,那麼赫舍裡的兒子胤扔就會順理成章的當上太子,留下一個孝子的美名,哪有一個人能當四十幾年的太子。只可惜康熙太長壽,太子也沒有跳過各位虎視眈眈的兄弟給他挖下的陷阱,所以赫舍裡的兒子無法當上皇帝,也是命啊!

  • 9 # 追溯歷史傳奇

    如果說容妃是康熙心中一根想拔而不忍拔,最終也沒有拔出的刺,那麼赫舍裡則是康熙不想拔,而不小心拔出的暗刺,為什麼這根暗刺卻成了康熙皇帝一生的悔愛呢?

    其實康熙與赫舍裡之間有種有口難言,有心難入,又難以割捨的愛情,為什麼這麼說呢?

    赫舍裡之所以能成為康熙一生的愛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從不愛柿餅臉,到政治婚姻,都沒能贏得康熙的好感度,反而若即若離,結婚當天以政務繁忙,推脫同房。

    其實康熙和赫舍裡的婚姻是孝莊太后一手推送的,孝莊太后為了制衡鰲拜在大清的勢力,故意獨探索尼府,為了討好索尼,故意讓赫舍裡進宮,嫁康熙為妃,並且讓其做後宮之主。

    當然孝莊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拉攏索尼,赫舍裡與康熙結為夫妻之後,索尼這個輔政大臣的頭上自然又多了一個頭銜-太國丈,把索尼和康熙的關係又拉近了一層,高升為太國仗的索尼自然會幫助康熙制約鰲拜在朝中的勢力,因為索尼知道幫康熙就是幫自己的孫女赫舍裡。

    但是有口說傳赫舍裡是一幅柿餅臉,康熙對此傳言的長相很不滿意,其次康熙深知赫舍裡僅僅是換取索尼幫自己對抗鰲拜的“物品”,所以對赫舍裡一直沒有感情,從心裡是對赫舍裡有排斥感。

    第二點:赫舍裡以真情打動康熙,並且為康熙誕下第一位皇子,也就是後來的胤礽皇太子,不幸的是赫舍裡產子後見大紅,英年早逝!

    赫舍裡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也是其第一個女人,但是不幸的是赫舍裡十月懷胎後難產,宮裡的接生婆和太醫慌亂了手腳,孝莊太后說在萬不得已時要保住皇家的血脈。

    不料赫舍裡誕下皇子胤礽後見大紅,太醫們束手無策,康熙為了讓赫舍裡死而瞑目,於是選擇將剛出生的胤礽立為皇太子。

    《康熙王朝》中有橋段說赫舍裡即將生育期間,康熙曾出宮漁色,有人說赫舍裡出現難產,乃至產後見大紅,是上天對康熙的懲罰,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第三:從古代的習俗來講,赫舍裡是康熙的首任結髮夫妻,這對於古人來講尤為重要,外加大清當時的形勢,赫舍裡也算是和康熙患難與共,風雨同行。

    從家庭背景來看,赫舍裡出身名門貴族,索尼之孫,索額圖之女。

    自康熙與赫舍裡結婚後先是穩固的朝綱,後又給了康熙接管朝政的實質性理由,介於這層關係,索尼極力扶持康熙執政,使得康熙親政後擁有自己的主力。

    而且老索尼在死前告訴兒子索額圖索家生是大清的臣,死是大清的魂。

    所以不論從政治角度還是從感情方面赫舍裡在康熙的心中都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在赫舍裡難產昇天後,康熙將其冊封為孝誠仁皇后。

    從孝誠仁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體現了赫舍裡忠孝兩全,對康熙和大清更是誠心誠意,仁義雙全。

  • 10 # 風雪夢不逝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她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也可說是康熙的初戀。她,就是赫舍裡。終康熙一朝,赫舍裡的影子,赫舍裡的榮光,彷彿始終伴隨著康熙。

    1665年,十一歲的赫舍裡與十二歲的康熙喜結連理,太皇太后孝莊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一位是當朝輔政大臣索尼鍾愛的孫女,另一位是剛剛登基不久的少年皇帝。從此,康熙與赫舍裡便牽絆在一起。

    赫舍裡是滿州正黃旗人,爺爺索尼曾跟隨太宗皇太極南征北戰,建立了赫赫戰功,是大清開國功臣之一。到了順治時期,索尼備受重用,受封為一等伯,進為內大臣兼議政大臣。順治皇帝駕崩,遺命索尼,遏必隆,鰲拜,蘇克薩哈共同輔政。所以,康熙初年的赫舍裡一族,自是顯赫無比。首輔孫女嫁與皇家,赫舍裡與康熙的婚姻,多少參雜了一點政治的味道。

    政治歸政治,兩位情竇初開的少年碰撞在一起,產生火花不言而喻。赫舍裡屬於名門閨秀,聰慧賢淑,康熙此時也是少年英姿,豪情萬丈。所謂寶劍配壯士,美女配英雄,康熙與赫舍裡,也正是如此。

    康熙八年,赫舍裡的叔父索額圖助康熙智擒鰲拜,剪除了鰲拜,康熙真正君臨天下。而赫舍裡家族的榮光,也因此更盛了。

    可以說,赫舍裡家族的巔峰始於孝誠仁皇后赫舍裡,終於太子胤礽與索額圖。也正是因為對赫舍裡的愛,胤礽才會被兩立兩廢,這種奇特的因果聯絡,正是康熙朝的一大特點。

    康熙十三年五月,皇后赫舍裡因生育胤礽難產而死。21歲,正是青春年華,卻香銷玉殞。康熙深為悲痛,其後,胤礽被立為太子。對赫舍裡愛之深,對胤礽疼之切,康熙忘不了皇后,因而過分寵溺太子,也就造就了胤礽的悲劇。

    就像《康熙王朝》裡所說:“赫舍裡呀,你在這裡已經等侯四十八年了,朕對不起你,你的兒子胤礽,朕立了廢,廢了又立,終沒有能成為大器。”

    康熙四十二年,曾經權傾朝野,顯赫無比的索額圖被康熙處死了。康熙五十一年,胤礽也被再次廢黜。索額圖與胤礽辜負了康熙,更辜負了康熙對孝誠仁皇后的一片深情。

    其實,康熙眷念赫舍裡,既有政治因素,也是個人情感的體現。赫舍裡家族幾乎左右了康熙一朝,赫舍裡皇后的這種榮光,閃亮而刺眼,甚至最後刺痛了康熙的內心,不得不說,情之至深,傷人也至痛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鈴木Gxs、春風NK400、貝納利300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