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碧海晴天3231
-
2 # 華志坤
厚養薄葬是移風易俗的現代化壯舉,對活人所有的孝心精神比活人的豪華墓碑最值錢,才是活人感到精神上的安慰,有益於健康長壽。活著時受過冷漠對待,不常去家噓寒問暖,晚景淒涼,死了放在的豪華墓碑最貶值!
-
3 # 平淡的美好生活
你怎麼回到都不對,有這種想法的老人不在少數,她們好開心聊到這個話題,就因為她們日子過的不錯本來,就願意琢磨死了以後住啥樣的房子。所以,不如笑著回答她老人家一下,等有錢了立馬給你也弄個更豪華的!
在我們小時候,我們也會跟別的小朋友攀比玩具衣服書包等等,父母不也是這樣回答我們的嘛,兒子你放心,發了工資媽一定給你買!
-
4 # 大棚技術員709
沒什麼用,給活人看的,不能.說明孝順,我們有一個他爸活時有病不給賣藥還說多少話這這那那,他爸死了以後,又拉土把墓弄多高才上心。有用嗎?
-
5 # 220554330670
不管土葬,還是火葬,其實都是處理屍體的一種方法,事後就應該結束了,沒必要留下太多的麻煩。人死了這篇也就掀過去了,從地球上也就永久的消失了,弄什麼都沒用,這都是過去不懂科學留下的習俗。
-
6 # 若北說教育
厚葬是中國古代留下來的傳統。古人認為人間的錢財會帶到死後的世界,因此古代帝王或者尋常百姓都講究厚葬,並且以厚葬視為孝心。現在有不少老人也會這樣想,很正常,因為人都怕死,怕死後過得不好。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漸漸開始對科學的認知越來越好,我相信現在年輕人沒有多少會有這個想法,我也相信未來有這種思想和想法的人越來越少。我跟同意厚養,但是是不是薄葬看自己的經濟實力,如果經濟實力足夠,我也會選擇厚葬,我只能說我尊重中國的傳統。老人其實就是小孩子,記得多年前我奶奶去世的時候,我家在農村,農村人對葬的是否風光比城裡人更加看中一些。那時候父輩都想盡自己的努力把奶奶葬的好一些,我認為這沒什麼錯,畢竟奶奶在世時候家人也很孝敬。所以,條件可以的話選擇遂老人的心願最好。
-
7 # 家人平安147354958
清明節前回老家掃墓,發現有不少活人墓很豪華,母親很羨慕,認為別人家的兒女有孝心,你怎麼看?
建活人墳墓,一般都是在南方,而北方沒有這現象,北方人認為人還活著提前修建墳墓不吉利、也從沒有那樣風俗。建豪華活人墓都是有錢人的,如果換著是我,即是自己有錢也沒必要把錢浪費在墳墓上,可以把錢用在自己平日吃穿上,讓自己活著時好好享受,這樣才是真正享福,……
母親很羨慕有些活人墓很豪華,可以理解,人吧!都存在些虛榮心、攀比心……母親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實際建豪華墳墓的家庭什麼情況她並不清楚,母親在衡量兒女對父母有孝心上有些偏激,也許是她一時感慨而已!可以開導母親,人活著時兒女好好孝順,那才叫有孝心;生前兒女好好贍養,要比死了擺排場強的多;只要生前活得開心快樂!死了整的轟轟烈烈都是給活著的人看的,對死者一點用也沒有!再說了,人死了,就了了,花再多的錢對死者也沒有用,世上偏偏就有些人是活著不孝,死了亂叫!或者說兒女對父母是否有孝心?主要是看子女平時對父母好不好?如今社會提倡厚養薄葬,也就是說,人活著時子女對父母好,那才是叫有孝心!
其實多數父母的心願是隻要兒女們、子孫後代生活好就知足了,如今社會生活壓力大,人們為了生計都不容易,互相都要去理解。我自己的想法是等到自己到了幹不動了那一天,自己一日三餐,兒女們能夠做到讓我喝上一碗熱粥,對我態度好點、也就是不嫌棄就足了,至於今後死了吧,必定人死不能復生,死後火化後將骨灰找個小河流一撒,既省錢又環保(給子女減輕負擔,不拖累兒女)……
現在一些人子女不多,而子女他們為了生活忙碌,受經濟條件限制,又無時間陪伴在父母左右……又有多少父母能享受到子女的孝心?這也是我們做兒女對父母最大的愧疚,希望全天下做子女的人們,無論你在何處,平時多給父母打電話問候一下,節假日常回家看看爸媽、趁父母健在多盡孝心才是最重要的……
回覆列表
活人墓修得再豪華,也得日常生活過得順心如意,如果活著時過得不好,死了了住著再豪華的墓有啥意義,還不如活著時過得順心愉快,死亡時簡單普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