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晚自習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氣候原因。

    越南在中國南部,古代歷史上多次臣服於中原王朝,但與中原王朝也多次有過小規模的戰爭。雖然中原王朝獲得了勝利,但也常常損失嚴重。主要原因就是當地的地理氣候。

    氣候炎熱,多山,多林,多雨。中原人不適應那裡的氣候,更何況蒙古人呢。不過蒙元在滅亡南宋時候,重用了很多漢人。而且蒙元軍隊中也有很多人是其他少數民族、漢人。

    北宋、南宋時期,中國北部先後被遼和金長期統治,在遼和金的政府機構中有大量的漢人,蒙元滅了金以後,自然承接了金的統治基礎,用了很多有才能的漢人。

    最後追擊陸秀夫、張世傑的元軍統帥張弘範就是漢人。深受忽必烈器重。

  • 2 # 願月神與你同在

    蒙古三徵越南失敗其實主要原因無外乎兩點。第一點是越南多叢林和山地地形不便於強大的蒙古騎兵的展開,這樣蒙古人如失二臂,攻擊力下降了很多。反觀越南人倚仗著叢林可以對蒙古人進行各種出其不意的游擊戰,蒙古人第二次征討越南的副元帥都死於越南人偷襲的毒箭下。

    第二點便是氣候,越南屬於東南亞國家,溼熱很多地方還有所謂的瘴氣。而蒙古人是蒙古草原來的耐的住寒冷(當然哲別率領的軍隊打到俄羅斯後將士也耐不住俄羅斯的寒冷),非常不適應東南亞的溼熱,沒開打隊伍就因為疾病出現大規模非戰鬥減員。蒙古人還不耐熱在炎熱的環境下戰鬥力下降很多,當初毆打花剌子模時一路追趕花剌子模的扎蘭丁王子,但是等扎蘭丁跑到印度蒙古人就不追了後來也沒打過印度主要就是印度太熱了。

    其實論野戰實力南宋和蒙古早差遠了,但是倚仗著水軍和守城戰苟延殘喘,蒙古人不善水戰。但是隨著蒙古人征戰各地帶回來的各式各樣先進的武器巧手的匠人在裝備和戰法有很大提高,以及越來有多投降蒙古人的漢人,南宋在水軍上的優勢越來越弱。加上賈似道當權對軍隊清洗排除異己安插親信,南宋軍隊喪失了很多優秀將領,無能的將官在戰鬥中指揮再失當導致了南宋敗亡。

    最後總結下對於越南蒙古人的強大完全發揮不出來就是壯漢打蚊子,你打不到它它沒準還咬你幾口。而對於南宋雖然不好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蒙古人對於宋的越來越瞭解,蒙古經過擴張後實力越來越強,而且蒙古人有強烈的意志要把南宋這塊肥肉拿下(這都失敗了多少次了連大汗蒙哥都陣亡了),不似越南啃了三口啃不動放棄。

  • 3 # 漢宣清乾麗水

    這個問題蠻有趣的,那麼大的南宋都被蒙元滅亡了,小小的越南卻三次抗擊蒙元成功,而元卻是中國曆代王朝疆域最大的,與越南的關係從此是一中一越的兩國關係,此前中國自秦以來哪一個統一王朝,甚至三國和南朝的分裂時期,越南都是東吳等朝代的一部分,五代和兩宋是分裂時期,越南不過中國內部一地方政權,中國其它地區像越南這樣的地方政權有的是,蒙元對此地卻再也統一不了,我認為蒙元這時已成為強弩之末,它在統一中國之前遠征東歐和西亞,用去了相當大的兵力,滅亡南宋以後,其統一的規模已超過此前任一統王朝,如從不屬中原一統王朝的吐蕃從此納入版圖,而當時越南又視蒙元為夷,不認為元是中國王朝,越南人當時認為自己是華人,是炎黃子孫,不願做第五等人,當然會拚死抵抗,這麼看安南便成了當時中國唯一沒有淪陷的地區,所以在元亡以後迅速歸明,之所以最後喪失那是明宣宗的戰略失誤,他也知道派張輔去定能收回,因財力投入太大,超過兩京之需,從經濟角度考慮,因而放棄了交趾。

  • 4 # 飛海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南宋末年,天災頻發,貪官橫行,朝廷,被百姓橫徵暴斂,盜賊四起,天下紛爭。可以說那時候的南宋王朝幾乎上是一灘散沙。不光外有強敵環伺,內部也是爭鬥不已。

    宋朝從開國以來。都屬於一個自廢武功的朝代。經濟發達武力不行。就好比是一隻肥美的綿羊。蒙古大軍就是一頭雄獅,並且是一頭飢餓的雄獅。蒙古大軍為了吃掉,宋朝這隻肥羊,它是可以付出一定代價的。

    而越南作為一個邊陲小國,土地貧瘠物產匱乏。 內蒙古人來說,就是一個雞肋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為了一點點小小的利益,不可能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同時因為。越南的氣候和地形原因。越南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北方出生的蒙古大軍,對這種天氣非常不適應,就會產生疾病橫行,體力不支。

    我認為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有足夠大的誘惑。你蒙古大軍當時的能力來說,剷平越南,真是小菜一碟。

    但當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時候,一個正常人,特別是個偉大的政治家來說,他不會選擇去死磕的。

  • 5 # 真誠地看著你

    別說蒙古了,歷代中原王朝就沒有打下過中南半島,包括對雲貴川粵也沒有進行過像樣的有效統治。原因就是自然環境太惡劣,地形太複雜,民風彪悍,大軍征剿曠日持久,往往一場瘟疫就能打垮一支大軍。已經有了中原的花花世界,誰還願意去蠻荒地區拼命。

  • 6 # 天下CHIN

    越南為什麼能擋住蒙元,什麼氣候了,地形了都是藉口。想當年秦軍為什麼能征服南越,與秦軍的鬥志有關,一年征服不了,兩年,兩年不行三年,軍糧運不上修靈渠,屠睢戰死,任囂,趙佗再打。一直打到南越臣服,併入秦國領土。另一方面,南越軍也相當強悍,誓死抵抗,他們寧願與禽獸為伍,也不願投降。秦國征服南越後一直實行“和輯百越” 的政策,提倡中原人與越人通婚,尊重越人的風俗,促進融合和社會和睦發展。(秦滅亡後,趙佗建立南越國,後歸漢。)此後越南一直是中國直轄領土。北宋時北宋滅南漢後,放棄收復安南,反而承認安南獨立。從此以後越南獨立,時間是968年。北宋中期越南反而入侵北宋,屠殺幾十萬人。北宋反而認為某些邊疆地區難以管理又送給越南大片土地,清朝又送部分土地給越南,有些土地在清朝把越南送給法國統治時收回,但越南一直耿耿於懷,衝突不斷。到蒙元時,蒙元為了消滅南宋,攻滅西南的大理,進攻越南對南宋實行大包圍。結果大理被滅,徵安南失敗。蒙元滅南宋後,為了掙回面子,再次攻打安南,又失敗了。蒙元3攻越南失敗,在蒙古帝國橫掃歐亞大陸時的確是奇蹟,但不奇怪。安南作為南越的部分人的後裔,恢復了越人不屈服的傳統,他們是游擊戰的高手,屠睢就是在一次游擊戰中被殺死的。第二,適時服軟。就是宋朝那樣的朝代,人稱大送,大慫。越南也是表面服從,接受宋朝冊封稱王(交趾郡王,靜海軍節度使),關起門來稱帝。越南向蒙元服軟,接受蒙元冊封,元朝有了面子,有了臺階,越南獨立再次加強。最後一次,明朝朱棣,征服越南,把安南變成明朝的交趾省,但由於明朝官員的無能暴政,引起越南起義不斷,朱棣死後,新皇帝終於不堪其擾,從越南撤軍,越南再次獨立。可惜朱棣20年的努力白費了。越南獨立後和明朝的關係相當好。越南的官服就是明朝的官服。清朝乾隆時,打越南也失敗了,越南勝利後很低調,答應了乾隆的所有條件。越南仍舊是清朝的附屬國。一直到清朝中法戰爭,中國馮子材打敗法軍,清朝反而把越南讓給法國。法國統治越南幾十年,把越南的文字從漢字變成法語文字。割裂了越南的文化,歷史。而宋朝自從宋朝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後,一直打壓武將,對外基本都是送歲幣,割地賠款,即送錢送土地,別的地方不說,中國的兩京,長安和洛陽,和北宋的都城開封都送給金。宋朝的滅亡不奇怪,只是時間問題。

  • 7 # 流星68421911

    謝謝邀請。說實話,南宋王朝對抗蒙古入侵幾十年,實屬不易。以經用盡全部的力量。這裡面有南宋王朝本身存在的問題,也有天不助宋的因素。在當時,蒙古國力正處在強大的時期,兵鋒正盛。而南宋和蒙古軍隊打了四十多年,也積累了充分的經驗。南宋最後卻沒能抵擋住蒙古人,最終亡國。可以說中國歷史最悲壯的王朝莫過於南宋。在最後的一刻都沒有放棄,崖山之戰,南宋軍民無一人投降,整整十幾萬人的生命都沒與大海。全部跳海徇國。歷史看到這裡,我們的內心無法平靜,除了悲痛,還有對南宋軍民精神的崇敬。南宋對蒙元的入侵為什麼失敗?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政治腐敗,國力衰弱。南宋自從建立,就一直遭到北方強敵,金國的入侵。金亡,南宋失去一面屏障。又面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鐵騎。從公元1235年開始到公元1279南宋亡國,南宋抵禦了蒙古四十幾年。這期間,南宋的宋寧宗在位時期,重用奸臣史彌遠為相,宋理宗上臺後,又任用奸臣賈似道為相。史彌遠從宋寧宗時到宋理宗當政後的九年。共把持朝政二十六年。他謀殺政治對手,主戰派宰相韓侂冑,陰謀逼死太子趙竑,干擾皇位傳承。迎立宋理宗即位。他貪汙受賄,賣官輿爵,排除異己。任人為親。對金國始終是屈服妥協的態度。他大力發行紙鈔,造成貨幣貶值,物價飛漲。使國家經濟衰敗,民不聊生。宋理宗時期,主和派權臣謝方叔誣陷名將餘階有不臣之心,宋理宗相信饞言,任命徐階一個閒職,餘階又氣又憤,暴病身亡。餘階的得力部下王惟忠被誣告暗通蒙古,處死。奸臣賈似道為相時,蒐羅各種奇珍異寶,他聽說餘階死後棺木中有玉帶,竟然掘開餘階墓地,取走玉帶,可憐一代名將“未死敵手”,竟亡於奸逆小人之手,死了也不得安寧。理宗本人沉溺聲色,大修宮廷寺院。他寵信閆貴妃,閆氏一門權勢熏天。他寵信宦官董宋臣。閆,董二人和權臣丁大全,馬天驥勾結,陷害忠臣,強佔民田,招權納賄。宋理宗也寵愛賈貴妃,其弟賈似道也受到重用。賈似道在任,對蒙古一直奉行和史彌遠相同的策略,屈服妥協,欺上蠻下和蒙古簽定議和協議。他慌報軍功,藉機提高自己的威望。對順從他的文官能以禮相待,對在前線打仗的武將不予關心和重用,反而加以排斥和免職。襄陽保衛戰的危險時刻,他對前線急報壓住不予上報,自己在家裡花天酒地。釣魚城守將王堅在和蒙古的戰爭中,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立下了不朽奇功。賈似道忌妒王堅的功勞,將他調回臨安,王堅備受排擠和疑忌,王堅抑鬱而死。為了體現自己權威,他故意向度宗請求辭官,度宗竟然為了留住他,允許賈似道每月六天不上朝。宋度宗去世後,在朝臣和太學生呼聲下,公元1275年,賈似道帶領十三萬大軍在安徽蕪湖和元軍準備做戰。剛一開戰,賈似道貪生怕死,竟然拋棄十三萬大軍,帶領親信,臨陣脫逃。使宋軍主力喪失殆盡。最後的下場,就是天怒人怨,賈似道被殺。南宋一朝幾乎沒有一個才德兼備的宰相。只有一個名將出身的宰相趙葵,很可惜,沒多長時間就被朝中的主和派左丞相謝方叔排斥攻擊,說他不是讀書人為由,被罷官。南宋末期,土地兼併情況十分嚴重,許多百姓無地可種。國家財政出現極大的危機。物價高漲,百姓的日子以非常難過,到處是流民,乞丐和餓死的屍體。國家人口極劇減少。士兵吃不飽飯,沒有衣穿。連年的戰爭和政治的腐敗,導致南宋的國力以經疲憊不堪。第二,戰略錯誤,重鎮失守。南宋時期,四川,荊襄,兩淮即是南宋的三邊防禦體系。這三處自宋和蒙古開戰一來,一直是雙方反覆爭奪的較量的主力戰區。南宋的策略一直是西恃四川,中據荊襄,東恃兩淮。四川地形複雜,有餘階苦心經營的山城防禦體系,導致蒙古三十六年,都未能衝過釣魚城。兩淮戰場,淮東水系發達,河網眾多,不利於蒙古騎兵作戰。淮西據有淮水天險,離京師臨安最近,南宋在此屯有重兵。與淮東遙相呼應。蒙古軍在這裡很難取得進展。而荊襄的防守相比較就弱了許多。實際上,荊襄“據上游之勢”在軍事上已經超出兩淮地區。而蒙古恰恰就選擇從防守最薄弱荊襄入手,開始了長達五年的荊襄之戰。襄陽是重鎮鄂州的屏障,襄陽失守,鄂州必失。鄂州失守,南宋的千里防線就從這裡斷開。首尾不能相顧,西與四川聯絡中斷,東,則順江而下,往南,湖湘門戶大開。所以襄陽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襄陽城自岳飛時開始經營,城池堅固,屯有重兵。公元1236年,蒙古軍包圍襄陽。可就在這時,宋軍內訌,襄陽主將投降蒙古。襄陽失守。情勢危急。宋理宗派史彌遠的侄子史嵩之負責處理荊襄戰務,一上任就誣告名將杜杲,導致杜杲被罷去兵權。但史嵩之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用對了孟珙。孟珙上任後,解了江陵之圍,扭轉了不利局面。重新收復襄陽。史嵩之倒臺後,名將孟珙也受到排擠,一氣之下發病而死。孟珙手下的猛將劉整被賈似道迫害,不得以投降蒙古。劉整向忽必烈提出一個滅亡南宋的戰略。讓本以對滅亡南宋失去信心的忽必烈重新開始了攻宋的步伐。公元1268年,蒙古再次包圍襄陽。切斷宋軍南北之援。從這時起,宋軍進行了無數次救援,都以失敗而告終。襄陽被圍四年,城中以人肉為食。賈似道不但不救援,還不準人提及前線戰況。無人敢告訴宋度宗。公元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在堅守五年的時間,無糧,無援兵的情況下被迫投降元朝。襄陽陷落。呂文煥被元朝任命為大都督,進攻南宋。襄陽失守,門戶大開,元軍長驅直入,沿途望風而降。臨安的門戶獨松關,是京師的西大門。獨松關守將張濡臨陣脫逃。獨松關陷落。臨近州縣官吏逃跑一空。臨安守衛空虛。謝太后下詔天下兵馬勤王。只有張世傑和文天祥響應。獨松關陷落後三天,宋恭帝出城投降元軍。這時南宋,四川元軍被釣魚城阻擋不能前進。福建,廣州仍在宋軍之手。淮東李庭芝也在抵抗元軍。江西,胡廣一帶也爭奪中。南宋遺臣在福建擁立十一歲的趙昰為帝。是為宋端宗。揚州被圍,李庭芝被浮,被元軍殺死。淮東全部被佔領。不久,元軍進攻福州,張世傑等人帥軍護送宋端宗入海。前往泉州,泉州招撫使蒲壽庚準備降元,不準端宗入城,沒辦法,繼續在海上漂。文天祥號召各地起兵,在江西取得一些進展。奪取了一些縣城,怎奈勢單力孤,被元軍俘虜。押往大都。文天祥誓死不降,三年後被殺害。就有了那首著名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端宗一路逃亡,得病而死。眾大臣又擁立七歲的趙昺為帝。由陸秀夫,張世傑扶佐。公元1278年,張世傑帶著宋帝和官民,兵二十餘萬人乘船去海上的一座崖山安頓。元軍在漢人大將張弘範的帥領下,發水軍大舉進攻,最後的崖山大戰開始,由於宋將張世傑指揮失誤,被元軍阻斷淡水供應,在宋軍戰優的情況下,最終慘敗。南宋大臣陸秀夫抱著七歲的宋帝跳海自盡。其它大臣,百姓,士兵,宮女十幾萬人也跳海自盡,十分慘烈。崖山大戰歷時二十餘天,雙方投入兵力五十多萬,戰船二千餘艘,最後以宋軍全軍覆滅而告終。大將張世傑萬念俱灰,自殺殉國。南宋滅亡,更多的是自身的原因,而並非全是蒙古強大的軍力。再說一說越南。蒙古對小小的越南三次征討都以失敗而告終,主要是以下四個原因。第一,地理氣侯。越南多山,森林茂密。屬亞熱帶氣侯,悶熱,潮溼。多雨。這就極大的阻礙了蒙古的騎兵,天氣炎熱,蒙古軍難以適應。第二,瘟疫。越南多瘴氣,蒙古軍在這裡容易染上瘟疫。造成士兵大批減員,喪失戰鬥力。第三,越南陳朝上下一心,戰術得當,指揮正確。這就提高了勝算的把握。第四,是最重要的的一點。南宋和蒙古打了四十幾年,消耗了蒙古軍曾經強大的銳氣和戰鬥力。雖然元越戰爭是元軍失敗了,但越南陳朝也迫不得已主動向元朝稱臣納貢。雖然越南勝利了三場戰爭,那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並不是自己的強大而勝利的。如果忽必烈再發動第四次,第五次,我覺得越南就沒那麼幸運了,如果靠越南的國力根本無法取勝。忽必烈在準備第四次進攻越南的時候,得病去世。越南才倖免於難。

  • 8 # 歸去來兮Roc

    蒙古帝國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征服者,不管是軍事技術還是組織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毫不誇張的說,只要當時的蒙古大汗下決心滅掉一個國家,基本上沒有誰能抵抗的了,南宋和越南也不例外。

    越南抵擋住了蒙古而南宋卻沒有,這種現象實際上沒有太複雜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征服越南效費比太低了,但南宋卻是必須要拿下。先來一波地圖,感受一下當時的勢態。

    ▲宋元之戰勢態圖

    蒙元滅南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蒙古汗國攻打南宋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窩闊臺攻宋(1235年-1241年)、蒙哥攻宋(1253~1259年)、忽必烈滅宋(1267年-1279年)。蒙元對南宋戰爭前後一共持續了44年,能堅守這麼長時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因蒙古內部因繼承權問題爆發了多次內亂,無法全力攻宋;二是因為南方水網稻田密佈,不利於蒙古騎兵的快速穿插;三是南宋廣築城堡,頑強抵抗。

    ▲蒙哥汗攻宋軍略圖(1252~1259年)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忽必烈率眾南征大理,後派傳奇將領兀良合臺由南到北,千里奔襲,攻入南宋復地。一路擊潰四十餘萬,最後與忽必烈回合在鄂州。這種戰略機動能力在農業社會是前所未見的。

    蒙哥汗戰死在釣魚城之後,忽必烈返回北方爭奪汗位,1271年改國號為“元”,正式繼承了自遼、金傳承的中華法統。因此滅宋成為確定正統地位所必須要完成的目標。

    ▲忽必烈滅宋軍略圖(1267年-1279年)

    忽必烈攻宋的策略是水陸並進,多路攻伐,以泰山壓頂之勢猛烈攻擊。儘管如此,慘烈的襄陽之戰依然歷時6年之久。襄陽之戰結束後,元軍如同摧枯拉朽,數年之後滅南宋。

    蒙古攻打南宋是有原因的,在蒙古滅金、滅西夏的時候,蒙宋是同盟。在此過程中蒙古發現南宋兵力孱弱但非常富裕,是理想的掠奪物件。但是在忽必烈建“元”之後性質就發生了改變。忽必烈自幼仰慕中原文化,熟讀儒家經典,是漢化很深的蒙古人。在當時金、夏故地的主體人群仍然是漢人,忽必烈奪取汗位後任命了大量的漢族官僚,其宰相耶律楚材也是漢化很深的契丹人。忽必烈稱“大元”承襲的是漢唐的正統地位,滅宋成了結束分裂實現大一統的必然要求。

    越南不是蒙古的重要目標

    據史料記載,蒙古/元朝攻擊越南發生過兩次:

    在蒙哥汗時期,蒙古傳奇將領兀良合臺從雲南進入越南(1257年底),一戰破升龍城。後來被越南軍民擊退,兀良合臺率眾北歸。雖說越南人將蒙古人趕走了,但越南陳朝國王連忙向蒙古大汗稱臣納貢,獲得了暫時的和平。

    1284年底,元朝皇子脫歡領兵50萬經越南攻佔城國,遭到越南地方勢力反抗,被鎮壓。越南國王將妹妹送予脫歡之後出逃。1286年初,忽必烈下令立已經投降的陳益稷為安南國王,派大軍護送回越南。1287年在剿滅越南王室的戰爭中連番失利,加以時值炎夏,軍中爆發瘟疫,士氣低落,打算北迴,而越軍乃乘此取得節節勝利。1288年初,元朝派兵從海上進攻,被越南設計擊敗,士兵多被淹死。第二年,忽必烈仍打算向越南派兵,但因時間倉卒而未能繼續。越南陳朝取得勝利後,隨即派出使者入元,請求按前例向元朝朝貢。忽必烈應允和議,雙方便恢復過往的宗藩關係。

    除了越南以外,蒙古還出兵攻打過緬甸、日本、爪哇等國,除了蒙古人喜好征伐以外,個人認為這也是維護朝貢體系的需要。朝貢體系經唐宋六百多年的建設已趨於完善,而元朝為蠻族建立的,需要樹立足夠的權威以繼承朝貢體系。

    越南與南宋無法相提並論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牟利的手段,說到底,是人類的趨利性書寫了歷史。南宋的富庶是蒙古人垂涎的,而蒙古漢化之後更有大統一的內在需求,所以滅南宋勢在必行。同時,南宋在當時也是唯一一個能同蒙古帝國抗爭近半個世紀的政權,期間損失的人口以千萬計,不可不謂之慘烈!

    越南只是一個小型藩屬國,並沒有非滅不可的理由。個人認為元軍沒有徹底征服越南,除了決心不夠強烈以外,還有四個主要原因:一為天氣炎熱,瘟疫肆虐,元軍不適應;二為越南陳朝朝野一心,同仇敵愾;三為越南陳朝和占城國一同抗敵;四為元朝內部不穩,軍隊士氣低下。

    大量的財富需要有強大的武裝去守護,這一點是文弱的宋朝留給我們的教訓。

  • 9 # 謀士說

    一個國家在全盛的時候所向無敵,尤其是建國初期,戰無不勝。但是,到了國家晚期,好像三歲小孩都打不過。我們可看看歷史上上那些牛逼的朝代,到了癌症晚期是多麼不堪一擊。

    秦國在統一六國的時候,好像六國加起來都打不過秦國。到了秦統一六國以後,秦始皇一死,秦國就完蛋了。在鉅鹿之戰,項羽五萬軍隊(十萬諸侯軍在隔岸觀火),對戰秦國四十萬,秦國這虎狼之師竟然慘敗,可見秦軍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漢朝就不用說了,西漢和東漢不是滅亡外部原因,而是滅亡於內部專權。東漢以後,中國就進入大分裂時代,到了隋朝才統一。隋朝是從北周手中接過來的政權,先不說了。我們看看唐朝,唐朝初期的軍隊也很牛啊!橫掃國內的軍閥割據,還在西域開設都護府。到了唐玄宗天寶年間,國力就開始不行了。安祿山十幾萬的兵,直接就打進了長安,唐玄宗更是一路逃竄,差點做了亡國之君。唐朝經過安史之亂以後,整個大唐盛世就不再了。被區區幾十萬人就打趴下,還一蹶不振,從此走向衰落。

    我們看到,越是給我們長臉的朝代,到滅亡以後,就進入大分裂時代。宋朝和隋朝差不多,結束大分裂時代的時候都是周。一個是北周一個是後周,這是故意的還是歷史的發展是必然的。到了宋朝求不說了,宋朝初期完全可以自保,北方也攻不進來。北宋晚期的時候,更是被金國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一條河,也就沒有南宋什麼事了。

    在古代歷史上,蒙古汗國在當時幾乎可以稱霸全球了,初期相當的牛啊,幾乎所向無敵!在中國的政治版圖上,先後滅掉了東遼、西夏、金國、大理、吐蕃,最好也幹掉了南宋,這樣的軍隊相當的牛逼啊!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很快收復了南宋失去的國土,元朝北逃,捲縮在漠北,最後被藍玉給滅掉了。

    我們現在來分析,越南為什麼能擋住蒙元,而南宋為什麼不能?南宋從建國到滅亡都相當的腐朽,從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殺岳飛開始,這個帝國都沒有強大過。南宋的皇帝從趙構開始,可以說一個比一個奇葩,幾乎沒有出現一個強勢的皇帝。南宋就偏安一隅,苟延殘喘,做皇帝也是相當的狼狽。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像岳飛這麼優秀的人都無法容納,南宋能出多少名將,普通人估計說不出三個吧!優秀的人才都被皇帝打壓,內憂外患,他能抵擋住蒙元的入侵才怪。

    我們來看看越南,當時中國稱其為“安南”。中國大分裂時代的五代十國時期,中國由於內亂,無法顧忌。安南吳權擊敗南漢軍隊,而建立吳朝。此後,的越南先後建立了丁朝、黎朝、李朝,李朝建立了二百多年,公元1225年被陳朝取代。此時的陳朝正是蒙古興起的時代,在越南歷史上,蒙古對越南進行了三次戰爭。

    第一次是(1257年—1258年),此時正是陳朝開國皇帝陳太宗時期,差不多和中國歷史上北宋王朝的趙匡胤差不多,這是一個想當年的皇帝。蒙古第一次入侵時,越南軍雖然打退了蒙古,但是迫於蒙古強大的壓力,向其稱臣納貢。第二次是(1284年—1285年)開國皇帝陳太宗已經去世,繼位的是他的孫子陳仁宗(父陳聖宗於公元1278年讓位,做了12年的太上皇,當時的陳朝相當於有兩個強勢的皇帝),此時南宋已經滅亡,越南國內的政權經過兩代人的發展,已經很牢固了。所以,越南陳朝一直對元蒙有防備,越軍並分兩路,一路由陳仁宗領導,一路由陳聖宗領導。畢竟第一次有戰勝蒙古的經驗,而且兩個皇帝領兵作戰,第二次蒙古入侵,元朝又吃了敗仗。第三次是(1287年—1288年)此時的皇帝還是陳仁宗,他的太上皇父親陳聖宗也還健在,前兩次蒙元入侵都失敗了,第三次就不用說了。

    為什麼,越南三次都將蒙古打敗,其主要原因是越南國內穩定,上下團結,朝政穩固。國家建立初期,相當有鬥志。就好像宋朝建立初期一樣,個個打了雞血似的。遼朝也對北宋也無可奈何,但是到了北宋晚期國內腐朽,皇帝不理朝政,軍政荒廢,感覺連三歲小孩都打不過。南宋就更別說了,從宋高宗開始,都沒有強大過。隔著一條河,做了一百多年的窩囊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每個國家的開國君主都很牛逼,那是因為戰士都很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都想為國爭光,建功立業。而到了後期,貴族和官員都腐敗。人人想著貪汙,軍隊腐朽,將領毫無才能,阿諛奉承,有真本事的得不到重用,一旦打起仗來,貪生怕死。而當時的越南恰恰與北宋相反,一個是新封建政權,一個是快要滅亡的舊封建政權,面對蒙元的入侵,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這是歷史的必然。

  • 10 # 明月山脈

    越南怎麼就擋住了蒙元?

    一個彈丸之地、窮鄉僻壤、鳥不拉屎、熱得冒煙的鬼地方,毫無蒙元所需的資源,誰沒事幹跑那裡去遭罪?

    大夥說是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聘化妝助理需要哪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