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行員舒克

    明面上是這個原因;但實際上,個人認為不是。真正深層次的原因,是德國本就實力不夠。

    二戰的三國軸心,本就是實力較弱的一方。德國的國力難以承受長期戰、消耗戰,必然只能採用閃擊戰,力求速戰速決。但一旦沒有把蘇聯、美國擊倒,他們的戰爭機器發動起來,力量就會高於德國日本。

    打個比方,德國的虎式很牛,一對一完虐盟軍坦克。可虎式造出來一輛的時間,可以造五輛t34或者謝爾曼,何況盟軍的生產力還高於德國。結果就是你的虎式戰損一輛少一輛,半天沒補充;盟軍的坦克打掉一輛冒出來兩輛,越打越多。美日太平洋戰爭也是,美國的軍艦下餃子,日本的軍艦都是寶貝。

    所以,盟軍一場戰役打輸影響不大,接著打就是;而德國日本卻輸不起一回。所以德軍兵敗斯大林格勒,日軍兵敗中途島之後,他們就再無機會翻盤了。至於希特勒的失誤,說實話他不是個戰神,有押寶押中的,也就會有看走眼的。押中了,只能接著押,因為停下來的權力不在他自己手裡;押不中,全輸光,你說這賭局怎麼可能贏。

  • 2 # duh23333

    希魔領導下的德國國力本來就不足以與蘇聯抗衡,他卻要想先發制人,進攻蘇聯推翻蘇維埃政權,這一戰略性的錯誤是致命的。

  • 3 # 千花華雨落

    其實希特勒最大的決策失誤是搞極端種族歧視,搞種族屠殺!如果他真的殺光了猶太人,指不定又會有下一個種族的人要遭殃,因為希特勒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日耳曼人,他只要認為是低等種族都是低等人,低等人就要被奴役去為高階人服務,或是被消滅的。

    其實他在敦刻爾克會戰放走進30萬英法聯軍,釋放出了明確的談判訊號,但英國還是要和他死磕到底的原因就是希特勒為人太極端。而在戰略決策上希特勒其實並沒有什麼失誤,相反是自己的得力部下一而再再而三失誤或背叛投降。

    二戰德國快速崛起,其實也是英法的太過縱容,德國崛起強大對英法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德國強大就可以當擋箭牌,抵擋當時蘇聯的威脅,英國法國就可以在背後坐享其成,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希特勒最先拿歐洲開刀,而這刀下去讓整個歐洲淪陷!

  • 4 # 優己

    談不上吧!德國的興與衰可謂是成也希特勒敗也希特勒。整個二戰時候,同盟國不論從人口,資源,工業生產能力方面都遠遠強於軸心國。比如單單工業製成品方面就是德國方面的二十倍以上。單單從實力角度來看,德國方面都遠不是同盟國的對手,但是從戰爭的真實格局上來看卻是德國反制在先,把同盟國揍得滿地找牙,這些大部分是希特勒的功勞。希特勒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確實有天才的一部分。只能說他也確實走錯了幾部棋才給了盟國回血的機會。

    希特勒走錯的第一步棋就是在烏克蘭與莫斯科二選一的問題上做錯了選擇。他沒有想到莫斯科的冬天那麼冷,冷到槍炮都給凍炸膛。這是一步錯步步錯的決策。德軍沒有想到冬天那麼冷,就沒有做好冬天進攻的準備,比如槍械的防凍潤滑油,這使得德軍的槍械根本無法使用。德軍在冬天無法發動進攻又使得德國在越冬物資的準備上不足,最終導致11萬名德軍士兵非戰鬥減員。這是導致莫斯科戰役失敗的主因。而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成為二戰轉折點。

    其次,希特勒狂妄的認為戰爭將在兩年內結束,因此直接停掉了超過2年研發期的武器研究,這其中就包括原子彈。假如讓德國首先研製出核武器,那麼戰爭的格局將徹底改變。

  • 5 # 酒中狂歌

    我們粗略一看,二戰德國失敗,首功當屬希特勒,次要才是德國的整體實力問題。

    我們從政治角度看問題。

    當時的德國,是剛從一戰廢墟中爬出來,別說站著,能跪著吃飽肚子就已經是感天動地了。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一戰失敗,戰爭罰款,武力剝奪,工廠幾乎全跪。

    其負面影響就是;戰後勞動力缺少,生產能力倒退,失業人員驟增。【軍隊裁員兵,除了打仗啥也不會!】

    男人女人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了,賺的錢買不來一星期的食物,結果卻要工作一個月。年輕的可以白水泡麵包,硬挺三個星期。

    可別忘了,還有老人,和孩子。這些毫無勞動能力的人。

    當時的德國政府怎麼辦?

    殺富濟貧?殺誰呢?當時的猶大也很窮啊!

    唯一的辦法就是,發瘋似的建設基礎設施,男丁輪流服兵役。並且緩慢調控國內市面上的紙幣,調節德國內部經濟體系。

    其產生結果大白話說就是;修路,需要石頭,需要建材,需要工人,需要機械。修一條路,五個基礎工種有工作了,還能加速國內經濟物流,施工過程中還能刺激施工地點附近經濟。

    可對當時的德國而言,這只不過是飲鴆止渴。因為他們還欠錢啊!

    怎麼辦?

    加稅,徵兵。

    加稅到平民身上,徵兵減少失業人數,用極低的薪酬,養活一大批戰士。以超低的損耗穩定社會,加速國內經濟恢復。

    等到德國把錢還的差不多了,國內該建設的都建設完了。此時的他們又回到了問題節點。人口過多,土地,就業,生存機會太少。

    當然他們此時已經沒多少外債了。

    德國此時,除了就業問題,剩下的就是產能過剩。資本家的產品無法銷售出去,只能瘋狂的積壓,裁員。

    從而社會出現大批無業遊民,馬克紙幣價值暴跌。你原先每月八百工資養活一家人,現在你還是八百工資結果只能養活倆?你怎麼辦?辭職?你不敢!因為你是有工作的幸運兒!

    當時的德國政府,在民眾生存的高壓狀態下,已經走在崩潰的邊緣。

    而納粹黨,就是在這一形態下誕生的。

    對資本家妥協,只要他們吸納工人,吐出產品,政府就從他們手中進貨放單子。

    社會看起來穩定了,可惜根基不穩,步伐太大,扯著了,還裂了。

    “所有的戰爭,都必須服從於政治。”

    即使我們從回那個年代,我們也阻止不了。唯有今時今日,紙上談兵,以博一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店裡面的熱水壺到底能不能用?聽說有人用那個煮臭襪子,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