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漢強
-
2 # 工業網際網路
隨著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到來,傳統行業的日子可以說是一天不如一天。一方面市場需求變幻莫測,產品難以對接,另一方面,各種人力物力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傳統企業難以為繼,這種雙面施壓的夾縫生活,讓傳統企業透不過氣,難以為繼,更別提什麼發展了。
打破目前局面的方法只有依靠科技力量,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這裡還是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線下生產結構的改造,引進先進裝置,實現智慧化生產,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提升質量和效率,精細化生產可以滿足日益精細化的市場需求。此外,管理方面也許要轉型,透過上雲打通企業內部資料傳輸,有利於更加準確快捷的進行企業管理與生產計劃實施。
另一方面要談的就是關於銷售問題,隨著電子產品應用地愈加廣泛,網購逐漸取代逛街成為人們的主流購物方式,傳統的線下銷售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透過容商易購可以快速轉換成自己獨立APP客戶端,快速抓住潛在客戶,實時訊息提醒,會員層級關係與商品分傭,激發粉絲營銷熱情,精準的分傭提醒與下線粉絲提醒,識別、簡訊、微信、App豐富的提醒模式和強大的追蹤功能,智慧的提醒方式等,並建立多樣化營銷體系,提升訂單轉化率,快速給企業帶來銷量。
-
3 # BuildMost
這是一個非常大方向的問題,傳統行業有非常的多,如果只是籠統的說傳統行業轉型網際網路,那麼得到的答案也會是相對比較模糊的概念。想要了解一個具體傳統行業如何轉型做網際網路,那麼就從這個行業的現有行情出發,再討論如何轉型,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方向。
-
4 # 天豚新零售
傳統企業定位就是傳統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的很多架構是不同的,你想問的應該是如何在今天,轉型適應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
其實網際網路對比傳統企業就是多了一個線上,只要你開發一部分線上功能就行了。除開發之外,你要把線上和線下做一個融合,就成為了最近常說的全渠道運營,另外營銷方法你要跟上網際網路的套路,管理上一定要科學高效,利用科技手段進行改變,千萬不要8012年了還用十幾年前的管理方法!大部分傳統企業都是死在管理模式上。
-
5 # 思維矩陣
網際網路嚴格的說不是一個行業,它只是一個工具,或者是手段。我們大概也發現了大多數的網際網路企業,包括bat都是靠廣告或者遊戲來賺錢。傳統企業原來線上下實體店銷售,現在改到網上銷售,其實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只不過是銷售的手段上有一些變化。對於生產企業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產品的質量,對於銷售企業來說,只不過是把廣告費從原來的線下花到了線上。至於說轉型只不過是改變心態罷了。
-
6 # 產業地產較瘦
本人正在做傳統制造業轉型的創業。傳統制造行業,除了出售和出租以外,沒有其他的盈利模式。面臨新的市場環境,在網際網路時代壓力下,中間商的利潤空間已經無法維持,必定原來賴以生存的資訊差逐日降低,直至某天全面消失,那時候將是中間商的滅頂之日。
下面以筆者創業選擇的空壓機產業為例:
傳統的市場模式中,由於從廠家到使用者的物流時間較長,中間商作為物流樞紐節點存在,減少了產品和零配件到達客戶的時間。同時,資訊的不對稱,又導致了廠家和客戶之間的價格資訊不透明。這兩個問題給予了中間商存在的必要性和生存的土壤,直到當今時代,物流全國幾乎可以次晨達、資訊透明到無隔閡。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中間商為了保證機器維保服務得到保證,必須培養和保持一定的維修服務人員。這些維保人員一旦學會技術,瞭解了市場,熟悉了客戶,就開始自己接私單,甚而直至自立門戶。所以,很多中間商面臨一個不斷招人、不斷培訓、不斷流失的怪圈,很多老闆戲稱自己是黃埔軍校校長。
站在維保人員角度,出去創業,面臨工商、稅務等等管理部門,又面臨財務、行政等後勤服務問題,一旦業務稍微多一點兒,自己也成了軍校校長。
於是,很多有識之士都在探討,路在何方?
未來的市場中,中間商的生存空間逐步被擠壓,出路在何方?金府通認為,一是具備實力和技術的中間商,可以效仿蘋果和小米向富士康定製手機的模式,生產自己的品牌空壓機;二是具備維保服務能力的企業下沉,成為專門的維保服務平臺,在金府通上接單,分派給自己的員工;三是那些想創業的維保服務人員也可以利用金府通平臺接單,免去面對工商稅務、面對行政財務等問題。
實際上,在金府通的發展規劃裡,將會推出二手機免費租賃,以後在金府通租賃空壓機不要租金,除了承擔必要的維修保養費用外,將沒有任何其他費用。當二手機免費租賃後,市場上的二手機將會逐步降低價格,行業的商業模式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金府通目前已經在App Store、華為應用市場、小米應用商店上架進行刪檔測試,一旦正式推出,將會顛覆空壓機行業,歡迎VC特別是空壓機廠家私信洽商合作,改變行業生態,構建新時期空壓機產業生態圈。
-
7 # 萬智文摘
傳統企業轉型之向工業4.0過渡 1. 前言
工業4.0,一個令所有國家都心潮澎湃的嚮往。關於工業4.0的一個經典描述:前一天晚上我們按照自己的需求提交對汽車的個性化訂單,第二天早上開門的時候這輛汽車便會停在自家的院子裡。工業4.0概念的第一次出現是在2011年德國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2013年在該博覽會上正式被提出。提出此概念的同時,德國也宣告自己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夠真正實現工業4.0。美國也不甘示弱,相繼提出了“工業網際網路”計劃,並預估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真正實現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在中國被稱之為“中國製造2025”,即中國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實現製造業的升級換代。無論是哪個版本的“工業4.0”,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10年以上持續不斷的技術研發與投入。
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面臨著兩大問題:時間問題與資金問題。轉型迫在眉睫,找不著出路企業立刻就面臨破產,沒有10年、30年的時間讓他們去慢慢轉型。沒錢就無法購買、研發價值千百萬的軟體系統和智慧化的生產線。工業4.0是一個結果而不是過程,並且在此過程中無法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因此一個命題自然便會被提出:傳統企業該如何向工業4.0過渡呢?或者說中國傳統企業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呢?
企業轉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靠理念的驅動,具體來說就是傳統企業利用F2C2F和D2C2F的電商平臺獲取訂單,進而用傳統制造、柔性製造和手工製造的模式生產商品,其目的是讓傳統企業能夠活下去並實現向工業4.0的過渡。第二階段靠技術的驅動,在第一階段也就是傳統企業活下去的基礎之上,抓緊研發先進的軟體系統和先進的智慧化生產線,從而完成由手工製造向機器製造的最後轉變,最終實現工業4.0。
由於大家的目光都盯在第二階段,而疏於對第一階段的認識,下面就思考、講解一下企業轉型的第一階段。
2. 傳統企業的分類
轉型的主體是傳統企業,首先要對傳統企業進行分類。分類標準有很多,比如規模、性質、行業、年齡等等。以上的分類標準都不足以使我們更好地研究傳統企業的轉型、看清問題的本質。此時採用的標準應該是:與消費者關係的遠近。照此標準可以分為兩類:與消費者直接相關的企業和與消費者間接相關的企業。舉例來說,企業A為消費者生產衣服,反過來說消費者購買企業A生產的衣服,那麼企業A和消費者之間是直接相關關係;企業B為企業A的衣服生產提供原材料,反過來說企業A要想生產衣服必須要採購企業B的原材料,那麼企業A與企業B之間是直接相關關係。因為企業B與消費者之間隔著企業A,所以企業B和消費者是間接相關關係。圖示如下:
對傳統企業有了這樣的劃分,傳統企業的轉型至少包含兩類情況,與消費者直接相關企業的轉型和與消費者間接相關企業的轉型,這兩類轉型完全不同。舉例來說,我們的穿著打扮既要穿內衣,又要穿外衣,內衣與我們身體直接接觸,外衣與我們身體間接接觸。生產內衣企業的轉型和生產外衣企業的轉型方向是完全不一樣的,生產內衣的企業可以採集人體的溫度、面板的溼度等資料來指導飲食,其跨界轉型方向可能是飲食、健康領域。生產外衣的企業無法直接採集身體的資料,但是可以採集外部環境的資料,比如風力、溫度、溼度、PM2.5、紫外線指數等等,其跨界轉型方向可能是智慧化的穿戴裝置領域。
這是一個消費者至上的時代,由於與消費者關係遠近的不同,與消費者間接相關的企業會因與消費者直接相關企業的改變而改變,本文僅討論與消費者直接相關企業的轉型,當然這也是此理論的適用範圍,脫離了“與消費者直接相關”這個範圍,此理論的適用性需重新討論!在與消費者直接相關的企業中,沒有討論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渠道商、經銷商、門店,因為在新的商業模式中這些環節是否應當存在值得討論。
3. 共性需求與個性需求
傳統企業轉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轉型的方向。要想科學、合理地回答轉型的方向,首先要思考兩種需求:共性需求與個性需求。
舉例來說,只有一個消費者A,那消費者A的需求可以圖示為:
現在有了消費者B,那消費者A和消費者B的需求可以圖示為:
在上圖中,消費者A有自己的需求,消費者B也有自己的需求,但是兩者的需求並不是絕對孤立的,其中有交集,兩者需求的交集稱之為:共性需求。消費者A的需求減去A和B的共性需求剩餘的是A獨有的需求,稱之為A的個性需求。同理,消費者B也有自己的個性需求。
現在有了消費者C,那消費者A、B、C的需求可以圖示為:
消費者A、B、C三者的需求交集是三者的共性需求。三者需求的集合分別減去三者需求的交集剩餘的就是各自的個性需求。與此同時,消費者A、B、C三者共性需求的集合不會大於三者中任意兩者共性需求的集合;隨著人數的增多,需求交集會越來越小,也就是共性需求越來越小。
以上對消費者需求最基本的認識是解決供需不匹配矛盾的關鍵,也是解決企業轉型問題的關鍵所在!
4. 轉型的方向
傳統企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滿足的僅僅是大眾的共性需求,並且無法滿足大眾的個性需求;主要原因是滿足大眾共性需求的生產力已經過剩了,這是一個供大於需的時代,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有足夠的選擇餘地;直接原因是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慾望,生產力的發展速度沒有追上慾望的膨脹速度。明確了以上三個原因,轉型的方向不言自明:一定是要滿足廣大群眾的個性需求!也就是說在滿足廣大群眾共性需求的基礎之上還要滿足個性需求,所以傳統企業轉型的方向又可以表述為批次的個性化定製。
如何理解該轉型的方向呢? 第一,轉型的方向是批次的個性化定製而不是網際網路,因此,“傳統企業的網際網路轉型”這樣的表達是不準確的。傳統企業要想真正實現批次的個性化定製需要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網際網路在此過程中僅僅是工具。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網際網路名詞層出不窮,僅僅追逐網際網路的最新技術、最新理念,只會令我們更加眼花繚亂!
第二,個性化定製不是個新鮮的詞彙,自古就有,甚至說兩千年前就有!在傳統意識中這個詞背後有一系列的標籤,比如高階、奢侈品、昂貴等等。總而言之,私人定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受的服務,是有錢人的特權。網際網路時代來了,我們實現的是個性化定製的批次生產,私人定製這個有錢人的特權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第三,雖然說傳統企業轉型的方向是滿足廣大群眾的個性需求,其實質是滿足廣大群眾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傳統企業滿足的是廣大群眾的共性需求也就是需求的交集,傳統企業轉型需要滿足的是廣大群眾需求的並集。目標消費者數量越多,需求交集越小;目標消費者數量越少,需求交集越大。過去傳統企業滿足的僅僅是少之又少的交集,未來滿足的是我們的並集,並集的範圍遠遠大於交集的範圍,因此未被開發的市場非常巨大,未來企業大有可為!
第四,批次的個性化定製一個非常明顯的矛盾是批次化就不能個性化,個性化就很難批次化。破解此矛盾的關鍵在於,用對立統一的哲學觀來看待個性化需求。當消費者的數量不止一個的時候,消費者的需求可以分為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兩種需求是對立的,同時又是統一在同一消費者身上。共性需求造就了共性設計,共性設計可以批次化生產;個性需求造就個性設計,個性設計是無法批次生產的,只能是個性化定製。共性需求、個性需求統一在同一個消費者身上,那麼共性設計、個性設計也可以統一在同一件商品上,因此批次生產、個性化定製也可以統一在同一企業之中!
傳統企業轉型的方向明確了,接下來我們需要找出到達彼岸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F2C2F模式。
5. F2C2F模式解讀
傳統企業轉型中最知名的模式是C2B、C2F與C2M,這三者是類似的。此類模式在理論上成功解讀了未來的方向:個性化定製,但在當下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完全不具有可行性!第一,短時間內以C為核心的三種模式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因為生產力還達不到為每一個C完全的、絕對的個性化定製的高度。當然我們說3D列印能實現,但其還沒有大規模的商業化。第二,就算是生產力真正達到了為每個C完全個性化定製的高度,那麼C2F的流程也需要最佳化,最終還是要回歸到F2C2F模式上。
F2C2F模式首先是由企業也就是F調研大量目標人群的需求,歸納出該人群消費者的共同需求,然後基於共同的需求完成共性設計,最後在電商平臺上釋出此共性設計。共性設計不是完整的設計,更多的是一個半成品設計。當消費者想買一件商品時,他會在新的電商平臺上搜索、瀏覽,當看到這樣的半成品設計,此設計既滿足了消費者自己的功能需要,又滿足了自己的審美需要,消費者才願意在此店鋪裡提交自己的個性設計。由於消費者的參與,共性設計與個性設計兩者同時存在於同一件商品中,如此完整的商品設計就完成了。商品設計完成之後,企業就可以為消費者生產該商品了。這種由F率先提出共性設計,然後由C提交個性設計,最終交由F來生產的模式稱之為F2C2F模式。圖示以上模式就是:
在F2C2F模式中,F完成的共性設計對每個消費者是相同的,這部分是可以批次化生產的,傳統生產模式是可以解決的。每個C提交的個性設計是千變萬化、五花八門的,這部分是不能夠批次化生產的,而需要用柔性生產線以及手工的模式生產。
對於一件商品來說,F提交的共性設計是可以一步步往前推進的。比如,企業A資金匱乏,對自己生產線的改造程度很小,A可以允許消費者僅僅定製紐扣;當A有錢了對自己生產線的改造程度加大了,A可以繼續擴大對衣服面料的定製;當A的生產線足夠靈活時,還可以擴大對衣服花紋的定製。隨著A對生產線改造程度的加深,消費者可定製化的範圍也在擴大。
F2C2F模式的意義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在生產力還無法快速提升時,透過流程再造的方式滿足了廣大群眾的個性需求,以及在商品的生產過程中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就業!
F2C2F模式與C2F模式的最大區別在於是F為主導還是C為主導。C2F模式是完全以C為主導的模式,C的需求具有不確定性以及多樣性的特點,C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交自己五花八門的需求。只要C提交需求,F就必須為其做訂單處理、原料採購、生產加工、物流運輸這樣的經營活動。因為C需求的不確定性以及多樣性,導致F無法形成規模經濟,邊際成本是非常高的。100個C提交一次訂單,那F就需要做100次原料採購,僅這一項,F的成本便會居高不下,從而導致F利潤不高。F2C2F模式是以F為主導的C2F模式,F為主導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將分散的C的需求進行集中,只要集中便會形成一定的規模。對於商品中的共性設計是可以集中原料採購、生產製造、物流運輸的,如此便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邊際成本。邊際成本的降低對企業意味著更多的利潤,也就意味著F2C2F的模式是企業可以接受的、是有生命力的。
6. 重回手工時代
當商品完整的設計已經完成,企業就生產商品。共性設計的生產非常容易,現有的生產力就可以解決。那個性設計該如何生產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解說一種生產線:柔性生產線。“為了同時提高製造工業的柔性和生產效率,使之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商品生產週期,降低商品成本,最終使中小批次生產能與大批次生產抗衡,柔性自動化系統便應運而生。”柔性生產線的兩個關鍵詞是:多品種、小批次,其本質仍然是一種批次生產的方式,只不過是一種多品種、小批次的生產方式。
要想了解實現個性設計的生產方式,還需要明晰一點,即消費者的個性設計是如何提交的。兩種方式:選擇題方式和簡答題方式。選擇題方式就是給出幾個選項,消費者在規定的範圍內可以隨意選擇,比如,企業給出三種紐扣,消費者可以選擇其中任意一種。簡答題方式就是消費者可以天馬行空地想象和設計,比如在衣服指定的位置繡個刺繡,刺繡的照片由消費者自己提供。
如果企業給消費者的是選擇題,那麼個性化生產可以透過柔性生產線來解決。如果企業給消費者的是簡答題,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消費者的個性需求仍然可以抽象出一部分共同的設計,那麼這部分共同設計依舊可以用柔性生產線來生產;抽象之後剩餘的、絕對的個性設計部分只能依靠手工;另一種情況是所有的個性需求都無法抽象出共同設計,那消費者的個性設計只能靠手工來生產。
在以上生產方式中,柔性生產線的使用範圍貌似很多,因為上文提到了兩次;相比之下手工卻只提到了一次。理論畢竟是理論,擁有柔性生產線的中國企業並不多,因此手工仍是主流!一套柔性生產線需要花費幾千萬甚至上億元來建設,很多企業是沒錢來建設的,因此手工的地位無可取代!
“重回手工時代”這樣一種提法令人意味深長。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生產力極其不發達,所有的商品全部是手工製作的,所以手工製作背後的一個標籤就是:不發達的生產力。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部分生產環節可以由機器操作了,機器替代手工意味著生產力的發達與進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過渡時期,我們首先要重回手工時代,因為過去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沒有滿足廣大群眾的個性需求,當生產力不能滿足群眾個性需求的時候只能靠手工!
重回手工時代意味著促進了社會就業!社會就業率的提升對整個國家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利好!與此同時,隨著工業4.0的慢慢到來,群眾又會迎來一個失業的高潮,因為機器更加智慧了。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如果不能在就業開始衰退前開啟另一場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改革,那麼社會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7. D2C2F模式解讀
在個性化定製的電子商務模式中,企業開店的方式稱之為F2C2F模式,D2C2F是個人開店的模式!下面舉一例來解讀一下D2C2F模式。
在以上解讀中,有幾個非關鍵問題暫時不討論:一,願意購買此球鞋的消費者C如何提交自己的個性化設計;二,設計者D如何與企業F對接訂單生產,並且在對接過程中達成一種什麼樣的利益分配機制;三,消費者C如何付款,是否需要支付預付款;四,此訂單生產結束後,仍然有人想購買怎麼辦。
D2C2F模式的意義在於,對於設計者D來說,零成本創業,D只需要有一個設計就可以創業,從產品設計到產品的生產自己不需要預先支付一分錢;零風險創業,因為所有的商品都是預售模式,先有訂單後生產,商品在生產出來之前已經賣出去了,或者說企業生產的都是已經賣出去的商品;解放了設計者D的創造力,因為D可以為任何一個F設計商品!對於企業F來說,預售模式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與D的合作解放了自身生產力,原先只能生產別人給予的或者自己設計的商品,現在自己可以生產任何一位設計者的設計;產能得到了充分利用,企業規模小就可以接小訂單,企業規模大就可以接大訂單。
8. 解放創造力,解放生產力
在傳統模式中,一家生產型的企業往往只生產自家設計師設計的商品,當然也有一些代工廠會與某些大品牌企業簽訂代工協議,來定向生產該大品牌企業設計的商品。生產者與設計者的關係在長時間內都是穩定的,設計者的設計靈活性,生產者的生產靈活性很受限制!
在D2C2F模式中有三層架構:設計層、消費層、生產層。圖示如下:
在此圖形中,設計層是D1…Dm…Dn的集合,消費層是C1…Cm…Cn的集合, 生產者是F1…Fm…Fn的集合。三層之間的關係是:三層之間各自獨立但又靈活地保持業務合作關係。舉例來說,設計層的D1設計的商品得到了消費層C1到Cm的普遍喜歡,滿足了他們的共性需求。C1…Cm決定購買這款商品,並且提交每個人不同的個性需求。於是D1得到了m個訂單,基於這m個訂單,D1找到生產層的F1協商,共同完成m個訂單的生產。商品生產完成後,F1直接透過物流分別傳送給C1…Cm。在此過程中,D1不一定非得自己單獨設計,也可以與D2、D3甚至Dm共同設計。同理F1也可以與F2、F3甚至Fm共同生產。因此三層的業務合作關係圖示如下:
在此三層架構的模式中,設計層、消費層和生產層的任何一個子集均可因業務往來而發生關係。在這裡,設計者與生產者並非僅為某一個企業服務,而是為所有的消費者、為全華人民服務。設計者與消費者靈活性的增加,使得D與F彼此合作的數量、頻率大大增加。D2C2F模式徹底解放了設計層的創造力,同時也徹底解放了生產層的生產力。
設計者與生產者分離的企業不是新鮮的模式,但D2C2F模式讓設計者與生產者的分離成為一種常態,同時也提高了設計者與生產者的活力!設計者活力的提高順應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D2C2F模式是一種“輕創業”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創業的成功率,降低了創業風險!D2C2F模式中電商平臺的建立標誌著創業者黃金時代的來臨!
9. 產業環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一個詞:產消者。那些參與生產活動的消費者,他們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其實“產消者”這個詞在F2C2F模式和D2C2F模式中是非常不準確的。真正統一、同一的是設計者與消費者,因此更加精確的提法應該是:設計消費者,即我需要的就是我設計的,我設計的就是我需要的。無論是F2C2F模式還是D2C2F模式,中間的C都透過提交自己的個性設計,參與了商品設計過程,當C提交自己個性設計的同時也購買了商品,此時的C既是設計者又是消費者。
任何商品的生產背後都有一套產業鏈。每個行業都有其特有的產業鏈,每家企業也是如此。不得不承認,不同的產業鏈,其大小、輕重、長短也不盡相同。在這裡不妨借鑑一下郎鹹平教授的“6+1產業鏈模型”,其中“6”包括: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1”是生產製造。“6+1”的產業鏈圖示如下:
第一個環節是產品設計,產品設計的主體是設計者;最後一個環節是零售,零售的物件是消費者。將兩大物件加入到產業鏈中圖示如下:
在F2C2F模式和D2C2F模式中,設計者和消費者兩者是合一的。如此便會產生三大變化:一,產業鏈變成了產業環;二,訂單處理環節提到了原料採購之前;三,產業鏈中的倉儲運輸、批發經營、零售環節統一被壓縮為物流運輸。圖示如下:
基於以上認識,傳統企業轉型的過程也是一個流程再造的過程!在生產力無法迅速提升的情況下,傳統企業透過流程再造同樣能能滿足廣大群眾的個性消費需求,並且順利完成向工業4.0的過渡,意義非凡!同時,因為倉儲運輸、批發經營、零售等中間環節的壓縮,商品的價格大大降低,個性定製得以進入尋常百姓家。
10. 後記
在產業環中,產品設計環節會出現像阿里巴巴、淘寶、京東這樣強大的前端平臺;訂單處理環節和原料採購環節會合二為一的被設計為一套架構在雲端並且能互相通訊的系統,如果企業B為企業A商品的生產提供原材料,那麼A的原料採購系統需要和B的訂單處理系統通訊的,就像兩個人用微信溝通一樣;生產製造環節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工業4.0,會出現智慧製造的時代;物流運輸環節則意味著智慧物流的誕生。
傳統企業轉型併成功邁向工業4.0的過程是一個龐大的社會變革工程,在此過程中既需要政府引導,又需要千千萬萬企業自身的變革,兩者缺一不可!德國的工業4.0是由政府主導的,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也必須由政府來主導!與此同時,轉型的主體是傳統企業,傳統企業的當家人沒有轉型的意識,無論政府怎麼引導也無濟於事!政府的任務是建立兩大電商平臺並且引導傳統企業變革;企業的任務就是要積極改變自己的生產流程、改造自己的生產線,擁抱新的生產方式!
-
8 # 喜智囊
網際網路行業
網際網路已經滲入到了我們的生活,很多企業也認識到了網際網路的重要性,紛紛轉戰網際網路行業,想在網際網路中分一杯羹。但是要知道傳統行業有著不可顛覆性,傳統行業應該有著最基礎最起碼的自信。但是傳統行業也不能因此就不做出改變,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必然的趨勢。歷史的車輪是不可倒退的。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也要相結合。
為實現產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必須努力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在企業層面,要轉變企業發展的思維和觀念。觀念的變化決定了是否能夠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進行變革。
其次,要整合網際網路技術的人才和資源。與專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要有整體的方案設計,允許試錯,但避免盲目跟風。
藉助網際網路+
現在的客戶不僅僅是一個消費者,更是一個傳播者,尤其是網路傳播迅速。除了保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企業可以藉助網際網路+讓更多的消費都參與進來,這樣就可以讓企業以更大的範圍,更快的速度傳播出去,讓更多的知道你並看到提升自己的傳播效率。建立自己企業的好口碑。
轉型需要創新發展
發展網際網路+是發展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在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創新發展,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是大勢所趨“網際網路+”絕不是網上賣東西這麼簡單而是要用資訊化手段改造製造業的所有流程,要擁有核心技術。
中國中小企業雙創服務聯盟
中國中小企業雙創服務聯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幫扶作用,聯盟本著“搭平臺、建信用、樹品牌、接融資、推上市、享政策”的六大方向,為企業提供信用認證、雲平臺、品牌服務、融資對接、上市服務等企業/個人創新創業服務。
企業改革創新
“網際網路+”有助於實現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區域產業帶的出現和互動。也促進了傳統產業帶的升級和轉型。“網際網路+”戰略實踐已逐漸深化,無論是政策環境、資金扶持等諸多方面進行引導和推進。機遇總是和挑戰並存。企業只有結合當代需求改革創新,才能適應新世界。
回覆列表
確切地說應該是“傳統企業+網際網路”,是借力網際網路來發展,而不能轉型成為網際網路企業,這樣很危險的!
如果想做網際網路企業,那就單獨團隊,註冊新公司來獨立運營,主業不要摻和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