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爾法六
-
2 # idan的青蛙媽媽
個人覺得這種方式欠妥,而且家長的動機值得推敲。
家長的想法可能有兩種。
一、希望自己的孩子透過這個行為,能夠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東西,包括食物。但是,這樣的做法,已經脫離了分享的真實環境,而且,孩子去分食物的過程也不是真正的分享。真正的分享,是孩子願意拿屬於自己的所屬物跟別人一起享用。
二、可能家長的心態比較簡單,想透過孩子去分享食物,讓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負、或者能讓更多的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玩。
作為同樣小孩的家長,很能理解家長的這種做法,但是家長想要的結果,可能根本都達不到,更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
家長的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不好的影響有幾個方面。
1、可能給其他的家長造成影響。會讓家長跟風,甚至是攀比,這樣會嚴重影響風氣。
2、會給小朋友製造困惑。到底自己也需要去要求家長購買分配食物,還是因為被分了食物而暗自高興。
3、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很多的幼兒園已經開始拒絕外帶食物去幼兒園,包括給小朋友過生日的生日蛋糕。
-
3 # 語菲123
很不贊同這種做法,順其自然最好,刻意為之對孩子的成長的確不見得就是好事,不要用大人的世界觀就這樣生硬的介入。
-
4 # 小曉樣兒
家長給上幼兒園的孩子買東西,並且讓這個孩子發給其他同學,你認為這種行為真的好嗎?
答:這個問題的好壞可以分為兩邊來思考。
一、出於分享目的,無可厚非。題主描述的是東西,也不知道是不是零食。
如果從剛從國外或是哪個特色景點回來,帶回一些小小特產,零食或是小裝飾,價不在高,物也不在多,分享一些給小夥伴,以這種分享為目的,給孩子的同學們一些,也真的沒什麼不可以的。
二、出於其他一些目的,大可不必。比如只是為了增進孩子間的人際互動關係、攀比,或是為了炫耀自己家裡有錢,零食多。哦,這種行為,就真的是大可不必了。
原因如下:
1.長此以往,豈不是幼兒園開始就要禮尚往來了?讓每一個孩子的家長都備一些零食、小玩具去送給同學的話,演變成攀比就壞了學校的風氣,我相信大家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2.如果是零食,會引發家長的糾結。
大家都知道,零食中含有大量新增劑,很多家長是控制自己寶寶吃零食的,你如果帶去了學校,讓孩子分享給一些小夥伴,本來你是無意,但別的家長如果是剛剛好,在控制自家寶寶吃零食,那你認為人家是接好呢,還是不接好呢?
接吧,破壞了寶寶的習慣。眾所周知,很多寶寶他是受不了零食誘惑的。
接了,寶寶肯定要吃,不讓吃,就要哭鬧,吃了以後,孩子會覺得零食很好吃,以後要找父母要零食來吃。
不接吧,是不是顯得特殊不合群,不懂分享,讓人指責這麼高傲,總覺得有些隔應,主要是怕自己寶寶以後受到排擠。
綜上所述,讓孩子帶東西去幼兒園分享,弊大於利,不要帶東西到幼兒園分享比較好,尤其是不要帶零食去分享!
-
5 # 盧十安
家長給上幼兒園的孩子買東西,並且讓這個孩子發給其他同學,這種行為好不好呢?
在判斷這種行為好不好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下,家長為什麼要買東西讓孩子分發給其他同學?
一、分享東西原因估計有幾個:
1、孩子剛上幼兒園,為與其他同學儘快熟悉,所以以選擇了這種分享禮物的方式。
2、孩子過生日,所以買了一些零食之類讓孩子帶回去分給同學,目的是和同學們分享下快樂。
3、家長和孩子外出旅遊,買回來一些當地的特產小食之類,讓孩子帶回去分給同學,目的可能只是想分享而已。像我們大人外出旅行,然後給親朋同事帶回來一點小手信,純屬一點心意。
4、也有可能這個要求是孩子自己提出的,例如班上有其他同學分了零食,孩子接受了分享,也想有樣學樣買東西回去分享一下。
綜全上述,無論何種原因,作為家長的讓孩子去分享東西,出發點肯定是善意的,只要這種行為不是經常性的,偶爾的一次半次大可不必在意。但是這種方式真的好嗎?我個人不是很認同。
二、不贊同這種方式的原因有三:
1、我覺得幼兒園是孩子學習和玩樂的地方,過多或過早滲入一些社會化、人際化的東西真的不適合。小孩子的人際關係真的很簡單,和誰玩得開心就喜歡和誰玩,這與孩子的性格有關,與零食與禮物真的沒有多大關係。
2、這種分東西的方式會容易在家長間造成攀比,今天你買了,那明天其他家長要不要買?要買的話,該買什麼?買得好的貴的,你能收得心安理得嗎?買得比你差的或者不買的,大家又會不會覺得這個家長小氣呢?
3、重要一點是,你這邊樂於派發東西(暫且當是零食),但接受的那邊是樂於接受嗎?現在很多家長都不太喜歡孩子多吃零食,因為會影響進餐的胃口。
三、什麼分享方式會較好?
-
6 # 妮妮說英文
家長給上幼兒園的孩子買東西,並且讓這個孩子發給其他同學,其實是想讓孩子學會分享,在幼兒園交到更多的朋友,這個出發點是好的。
可是往往引起其他家長的擔憂,家長們一般擔憂的是食品的安全。如果小朋友帶回來的是事物,比如餅乾糖果等,家長們就會普遍有點小擔心,怕多吃糖果餅乾對孩子身體不好。所以,我覺得小朋友在幼兒園分享的東西最好不要是食物,可以是玩具、小文具等。這些小禮物即代表了孩子的愛心,也增進了與小夥伴的友誼。
家長培養幼兒分享精神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學會分享從身邊人開始
家庭是孩子社會交往的第一個場所,是孩子走向社會的橋樑,也是培養孩子分享行為的重要場所。在家的時候讓孩子學會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分享,一般長輩們都是比較疼愛後輩,往往恨不得把所有好的東西都留給晚輩。但我們作為家長也要原則地去愛孩子,從生活點滴中去影響孩子。比如說有吃飯的時候,不能只是吃自己喜歡的菜,更加不能因為自己愛吃的而不允許爸爸媽媽或其他人吃。我兒子是比較喜歡吃紅蘿蔔的,有時候還不給其他人夾他愛吃得紅蘿蔔,這時候我會教育他說,好吃得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來吃才好啊,一個人霸佔著吃是沒禮貌的(一個人獨食不肥),你吃蘿蔔很開心,但是隻是一個人開心,如果大家一起吃,就有很多人很開心,大家都會誇你熱情大方有禮貌喔。
分享的行為是自願的
如果小朋友自願地拿自己的東西與人分享,並從中感受到快樂和友誼,那麼我們說小朋友是有分享精神的,是發自內心地樂意與人分享。小朋友會在分享中體驗到其他人的情緒和情感,也學會了換位思考。家長在接受孩子分享的食物時,要表現出快樂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快樂,順便誇誇他,相信下次他還會樂意與你分享,就算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樂意與他人分享,因為這個過程體驗是愉悅的。
分享分年齡段特點
家長也不要強迫比較小的幼兒分享,特別是2歲左右的幼兒正是自我意識形成的時候,認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這是孩子成長的訊號。(這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引導幼兒學會分享),但是不能強迫他去分享他自己的東西,更加不能因為礙於面子,強行拿走他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認為孩子“自私”,其實這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長大逐漸有所改觀的。
-
7 # 悠在旅途
家長買東西給上幼兒園的孩子讓分給其他同學,單從字面看似乎是不妥的,或者說是不可取的,得具體語境具體而言,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大加否定。
不論如何,家長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很好的和大家交朋友,融入到班集體中,學會與人分享,從小培養交往的情商。
我想說的是——
如果是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處事哲學,那麼就不必刻意為之,用大人之心教幼兒處事。應該選在適合的事件情景中順其自然地自然而為,比如班上要搞活動,孩子說老師允許帶些零食,那家長順勢而買並鼓勵他與小朋友分享,大家共享會是怎樣的快樂,以茲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如果家長只是單純的想以這種方式讓孩子討好別的孩子,與之相處達到朋友關係,那我想說你從一開始就錯了,這種錯誤的行事方式會導致可怕的後果。有報道說,有個幼兒園小朋友愛帶零食並常常和幾個孩子分享,突然有一天他沒帶零食,其中一個孩子很不高興,威脅他說以後不帶吃的就別來幼兒園,這個小朋友的心靈受到了傷害。
請問這種結果是怎麼來的?家長願意看到嗎?是你的初衷嗎?
其實,小孩之間是很好相處的,因為他們單純,相處久了自然而然會成為好朋友的,家長大可不必以成人之心、過來經驗教育他,不然其結果會讓你欲哭無淚,悔不該當初!
-
8 # 做夢都想有錢的歐巴桑
個人覺得不太好!小朋友喜歡互相比較,互相學習的,另外的小朋友也會想買!家庭條件寬裕沒什麼,如果有條件不太好的,對家長來說是個負擔!而且也看是什麼東西,食物類的,萬一引起個別小朋友過敏就不好了!
-
9 # 理性怪人
呃……我們這邊每週都有家長去幼兒園給孩子講故事!然後就是分發禮物!也不知道啥時候開始的規矩!後來學校家長會通知不讓家長這樣搞!還引起了攀比風!可是依然有家長這麼做!搞得其他家長去了被孩子們圍著問禮物好尷尬!
-
10 # VERY跨界色集思
我不是特別贊同這樣的做法。雖然動機是好的。
去接兒子下幼兒園的時候,常常也能遇到,常常發的都是零食,我都很無奈的婉言謝絕。零食弊遠大於利,這是我不太接受的原因之一。
其實這點的出發點可以被設定為:交際的方式,小夥伴之間的分享,這種方向的話,那可以去延展的內容太多了,為啥變成“買”東西然後“發”呢?
我常常和兒子同路同社群的小朋友說,一會咱們到家下來一起玩吧?你有那種小車,我們有這樣的小車,可以一起玩,也可以相互交換來玩,還可以一起比比賽好不好?所以那時候常常帶小區孩子一起跑步騎車等等,這樣不是更有意義?
-
11 # Lily莉莉E
這個,不是大價錢的東西沒關係吧!
我又自己做餅乾送給兒子班上小朋友,因為兒子內向不合群,也不願意聽老師的,沒辦法,只好一邊耳提面命,一邊幫他“拉攏”小朋友。눈_눈
有時候自己做的小玩意兒,也會讓兒子送給他覺得要好的小朋友。
-
12 # 阿水模擬遊戲
不知道這位家長這樣做的目的,是想培養孩子的分享能力,還是想幫助自己孩子學會交朋友。不管是什麼樣的出發點,我相信家長的初衷一定是好的。所以這種做法我是支援的,但在事前我們需要做好以下3方面的準備:
1、與孩子的約定。帶零食去分發,一定是孩子出於自願分享,包括分享的零食是什麼,也應該在事前由孩子自己決定。這是幫助孩子建立分享的界限:我們不是所有擁有的東西,都需要拿出來分享,尊重他人和自己擁有的東西。
2、與老師的協商。如果家長想去這樣做,事前最好與老師協商溝通,說明這樣做的初衷是什麼,也可以請老師現場協助,幫助孩子一起完成這樣的事情。這樣有利於你和老師在教育上的彼此支援,同時有利於老師對班級的計劃管理和安排;
3、與家人的溝通。關於分享,在家庭中建立這樣的氛圍,同樣也能促進孩子的分享意識。可以家人間彼此分享;也可以家人和孩子一起將想分享的東西帶出去,回來後大家一起討論和他人分享的感受。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家人間,還是孩子間,分享不僅僅包括物質,還可以分享思想、感受等精神範疇。這樣的分享能拉近親人關係,也能帶來難忘的友誼。
-
13 # 健康在我心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挺好,我覺得這樣可以從小培養孩子捨得這個理念,這次你捨得給別的小朋友東西,別的小朋友會記得你的好,他會對你友好,你會得到友誼。從小培養捨得,長大會更有出息。懂得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報 。不知這位家長是不是這個目的呢?
-
14 # 小晗晗愛閱讀
這個問題我可以分享一下,我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在過去的3年裡,也帶過東西跟小朋友們分享。剛開始別的小朋友的家長會帶東西去,兒子回來就從兜裡掏出還吃的,其實也就很好的一兩個小東西。然後跟我一起分享。問他誰給的,他就說某某小朋友的媽媽,或者奶奶送到學習,給他們吃的。
有一次兒子就跟我說,小朋友分享好吃的給他,他想分享好看的故事書給小朋友們。因為小朋友們每次都特別喜歡他帶過去的故事書。我就買了幾套《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帶過去,給每個小朋友一本。那天回來他特別開心的跟我說,他也拿到了一本,和小朋友們一起讀了,很開心。
我就抓住機會跟他說,是啊,有時候分享可以讓很多事情變得更美好,會讓你更開心。他說是的。後來每次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書,就會帶到學校跟小朋友們分享,家裡有什麼好吃的,也總是想著帶給老師和同學分享。
我覺得幼兒園小朋友互相分享食物也是挺不錯,有時候是我們大人想多了。
-
15 # 酷依菈
我發過一次,不過純屬意外,朋友給我好多小女孩的髮卡小小的蝴蝶結那種,然後我又沒女兒就想到幼兒園的孩子們,就發給他們了,結果男孩沒有!於是我答應他們會給他們補上,後來網上買了2塊錢一個的小樂高發給他們,你答應孩子們的不能不做的,孩子們記得。所以我上次真的純屬意外,我真的其實是反對這樣家長買東西發給孩子的,我上次真的是意外。沒想那麼多,結果我後悔了……哎!
-
16 # 喬喬8363
平時還是不要這樣做吧,偶爾參加集體活動時,可以互相分享點水果,零食什麼的。華人講究禮尚往來,你送我,我送你,經常這麼送多鬧心啊不回禮還不好。
回覆列表
預測不是什麼貴重物品,估計也就是點零食和小物品,這沒什麼不可以的。但有前提:第一,這個要求是否是孩子提出來,如果是得看孩子願意分享什麼,最好陪著孩子一塊去購買。第二,跟幼兒園老師提前溝通,瞭解幼兒園的規定,給其他小朋友帶東西是否需要有規定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