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低迷的風向

      兩者都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

      後者是前者的補充和完善。兩者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後者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一、基數效用

      基數效用論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其基本觀點是:效用是可以計量並加總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數(1、2、3……)來表示,正如長度單位可以用米來表示一樣。

      基數效用論採用的是邊際效用分析法。

      慾望——消費的動機;滿足——消費的結果;效用——滿足程度的度量。

      效用——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獲得的滿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費效果的綜合指標。

      效用概念有兩個特點:1、是中性的

      2、具有主觀性。效用會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其計數單位就是效用單位。

      二、序數效用論是為了彌補基數效用論的缺點而提出來的另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其基本觀點是: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無法計量,也不能加總求和,只能表示出滿足程度的高低與順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數(第一、第二、第三……)來表示。例如,消費者消費了巧克力與唱片,他從中得到的效用是無法衡量,也無法加總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數來表示,但他可以比較從消費這兩種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認為消費l塊巧克力所帶來的效用大於消費唱片所帶來的效用,那麼就叫一塊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序數效用論採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序數效用論用消費者偏好的高低來表示滿足程度的高低。該理論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 完備性,即指對每一種商品都能說出偏好順序。

      2、 可傳遞性,即消費者對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連貫一致的。若A大於B,B大於C,則A大於C。

      3、 不充分滿足性,即消費者認為商品數量總是多一些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捨棄,但是捨不得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