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南安普頓ai

    肯定是啦,而且DNA是比計算機程式碼更為複雜,DNA包含4種鹼基ATGC(RNA還有一個U),理論上可以認為DNA是四進位制編碼,而計算機只有0和1,是二進位制編碼,所以DNA完全是一種程式碼。

    神奇的是,DNA內部有大量無法表達的序列,使得DNA的關鍵序列錯誤編輯的機率減小,大大減少了出現bug的可能。

    我一直無法解釋的是最開始的那一段DNA為什麼知道複製自己,而且設定了一個很微妙的變異機率,以至衍生出如今多樣化的物種,而現如今的計算機技術都不能讓計算機自己程式設計,或許DNA真的是外星人的東西吧。

  • 2 # Aaron過眼雲煙

    神是一切的“本源”。 人生的意義.....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 奇妙的身體!奇妙的生命!一切的存在都源自上帝!在高高的神創造論的生物繁衍生息平臺的基礎上,才能有所謂的進化、分化、退化、異化.....總是驚詫於一個兩性結合而成的小小的0.1毫米的受精卵,竟然能記憶父母的完美遺傳資訊,自主地發育成一個複雜無比的俊男美女!這就是上帝創造的明證。生殖細胞“一旦發生(在生物本體內一同被創造而存在),就是完美(能承擔繁衍遺傳)”,生殖細胞絕不可能從無到有、從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慢慢進化而來,若生殖細胞是在生物本體內慢慢地進化出現?生物就不可能遺傳繁衍!(因著生物的壽命的短暫性,沒有繁衍,就是滅亡,怎麼會有生物存在?)若是一個男人女人,幾億年來一直不死,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演變進化,一直生活到現在這個高階生命狀態,我就相信所謂的進化論; 若是一個男人女人,是以小小的完美的生殖細胞、生殖系統,兩性結合,一代一代遺傳繁衍生息,我就相信神創造論!!有創造,有創造的獨一的真神!受造之物與大能的創造者,有著無可比擬的天壤之別!阿們!【新約 羅馬書 第1章20節】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新約 哥林多前書 第9章23節】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相信有上帝的創造!為上帝的榮耀而活!

  • 3 # 周林ZhouLin

    如果拿程式設計對比的話,NDA不是程式語言,而更像是用程式語言寫的“類”。

    具體分析如下:

    程式語言的解讀

    程式語言有三個最基本的概念——語素、語法和語義。

    語素是構成程式語言的基本元素,它是語法的作用物件。它通常由合法字元表、基本資料型別和關鍵字表構成。

    語法是語素複合的規則,也是語義表達的載體。

    生物遺傳的解讀

    與生物遺傳相關的概念包括:染色體、蛋白質、多肽鏈、DNA、RNA、氨基酸、核苷酸、鹼基。

    它們之間的關係:

    1. DNA和RNA都是鏈式結構,DNA是雙鏈,RNA是單鏈。

    2. 對於DNA,共有4種鹼基: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3. 對於RNA,共有4種鹼基: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

    4. 鹼基配對原則:A與T或者U配對、G與C配對。

    5. DNA和RNA基本單元是核苷酸,它由鹼基、核糖(五碳糖)、磷酸結合而成。

    6. DNA雙鏈之間滿足鹼基配對原則,RNA進行轉錄時,其單鏈也與DNA的一條單鏈之間滿足鹼基配對原則。

    8. 每3個核苷酸為一組,形成密碼子。3個核苷酸共有2^3=64中排列組合,其中 UAA、UAG、UGA並不起實際作用,稱為終止密碼子。

    9. 蛋白質由mRNA(信使RNA)透過轉錄將密碼子從細胞核中的DNA攜帶出來,然後與在細胞質中游離的核糖體小亞基、大核糖體小亞基結合,形成核糖體,核糖體透過翻譯過程,依據密碼子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形成多肽鏈、多肽鏈複合成複雜的蛋白質分子。

    10. 染色體由DNA與蛋白質組成。

    生物遺傳與程式設計的對比

    從上面對生物遺傳的描述可以看出:

    1. 鹼基、核苷酸相當於程式語言中的基本語素。

    2. DNA、RNA相當於程式語言中由基本語素構成的單位,並且包含了相應的行為(DNA複製、RNA轉錄、翻譯等),可類比為Java中的類。

  • 4 # 學習向上

    DNA是物質,程式語言不是物質。

    我明白題主想問的是DNA的資訊傳遞,DNA是否是使用一種語言來編寫的結果?或者說DNA到底是一個已經編譯好的程式,還是程式的原始碼,抑或只是配置檔案而已?

    1.如果只是從人類的角度看,我們每個人的區別只是這個配置檔案中有少量配置項的差異導致的,大部分的配置項都是一樣的,DNA的複製過程只是配置檔案複製+丟包+插值的過程,即便有些配置項丟失,原始碼中還有預設值存在,因此可以正常執行。

    2.如果從所有生物的角度看,只是配置檔案比較難以出現差異性這麼大的結果,所以DNA更像是原始碼,但是再大的差異也就是那麼一些基本結構組成的,就像if for等等,所以各物種DNA的基本元素是一樣的,DNA的複製過程如果出現丟包,按照程式設計程式的角度,如果DNA是原始碼就無法正常運行了。

    所以我認為更像是配置檔案與原始碼的混合體,也許可能是類似於python的config這樣本身就是原始碼的配置檔案,也就是支援指令碼的配置檔案,所以DNA可能即是配置檔案也是原始碼,或者更確切的講,是一個工程資料夾或專案資料夾,既包含部分配置檔案,也包含部分執行在作業系統上的指令碼原始碼。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解釋指令碼或者程式或者配置項的作業系統到底是什麼?在哪裡?如何認知?我們是否真的如駭客帝國一樣只是一個虛擬環境下的一堆記憶體和變數.....

    .

    另外說一句,哪些垃圾DNA片段可能只是這個檔案中的註釋~~~~

  • 5 # 科學探索菌

    DNA並不是一種程式語言。

    DNA全名又叫脫氧核糖核酸,是一種雙螺旋結構的長鏈有機大分子。DNA存在於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中,是生命體的主要遺傳物質。DNA上攜帶著遺傳資訊的的片段被稱之為基因,基因決定著人的高矮胖瘦,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

    DNA是由核苷酸組成的,核苷酸是由鹼基、核糖和磷酸構成的。核苷酸中含有4種鹼基,它們分別是A腺嘌呤、G鳥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這4種鹼基、磷酸和脫氧核糖按一定的規則排列組合便構成了DNA,生命體的遺傳資訊就這樣完成了。

    程式語言是由人類發明的,可以分為機器語言、組合語言、高階語言三大類,所有的軟體都是由程式語言編寫的。計算機就是由一系列硬體及軟體構成的。計算機每一個動作和步驟都是嚴格按照事先編好的程式來執行的,程式就是這些指令的集合。由於計算機只能識別二進位制資料,所有的高階程式碼最終都要轉換成機器語言,最終程式才能夠執行。程式語言是由拉丁字母及一些特定的符號構成的。

    總結

    將DNA比作程式語言是不合適的,4種鹼基才是核心程式語言。人體DNA有上萬個基因,不同的基因控制著不同的性狀,而基因就是程式。計算機上的軟體包含許多程式,最終構成了整個軟體系統。DNA類似於軟體的集合。

    人從出生、生長髮育、衰老死亡,整個過程都是由基因控制著的,計算機不也是由不同的程式執行著不同的任務嗎?所有工作不可能由一個程式全都包攬了。

    更重要的一點,DNA是分子級別的軟硬體二合一,而計算機軟體則是純粹的資訊,最終的執行還是要靠CPU。

  • 6 # 小宇堂

    應該說,DNA可以算是一種資訊儲存介質,而非一種語言。語言是一種約定、協議和編碼方式,而非具體的物質。從概念上應該區別儲存介質和編碼方式。但估計題主的意思是認為DNA像人類的語言一樣記錄了生命的程式,我想從修辭的角度上講確實大致可以這麼說。

    如何理解DNA是一種資訊儲存介質?

    儲存介質是用於存放資訊的物質,在計算機領域,儲存介質很明確地指磁碟、光碟、RAM、快閃記憶體等等。而在生物領域的資訊儲存介質除了DNA(脫氧核糖核酸)之外,還有RNA(核糖核酸)、蛋白質等等。這些分子能夠以序列的方式組合,從而實現儲存資訊的功能。這就像磁碟上的小磁疇的序列可以用於儲存二進位制資訊一樣。介質,是實現資訊儲存的物質,符合此定義的還有人類用於書寫和印刷的紙張、墨水,用於作畫的畫布和顏料等等。

    上圖:磁碟介質是如何記錄資訊的。

    上圖:DNA是如何記錄資訊的。

    如何理解DNA上儲存的程式語言?

    DNA是一種序列性的儲存介質,其資訊的讀取是採用序列化的方式來實現的。胞嘧啶(C)對鳥嘌呤(G),胸腺嘧啶(T)對腺嘌呤(A),透過正反鏈匹配的方式確保的資訊一定的保真性(好歹有個備份,這非常類似現代計算機儲存技術當中的卷影副本)。

    在單條DNA鏈上的鹼基序列儲存著複雜的資訊,其儲存模式是以三個鹼基為一個編碼單位,其全部排列方式有4的3次方=64種,雖然生物在實際使用的時候64種密碼子只對應了20種氨基酸。這相當於一個四進位制資料儲存體系,且資料寬度為“3位”,相較於計算機採用的二進位制,而資料寬度可以採用16位、32位和64位。

    上圖:不同寬度的資料示意。二進位制資料的每一位只有兩個狀態,0或者1。

    下圖是DNA轉錄為RNA之後對應的密碼子(胸腺嘧啶T被替換為尿嘧啶U)。

    上圖:DNA密碼子的編碼規則。DNA密碼子資料的每一位的資料有ATCG四個狀態。

    DNA的單鏈記錄的資料就是一個四進位制資料序列,這些資料需要先透過轉錄,被分片複製到RNA上,然後才能交給細胞內的核糖體翻譯為對應的肽鏈。這些肽鏈再相互作用,根據DNA的設定的程式組裝和摺疊——某些肽鏈是負責組裝其他肽鏈的,使得複雜的蛋白質的形成成為可能,這個過程及其複雜,以至於人類至今未能完全搞清楚所有這些生化過程——這就像是人類要看懂DNA記錄的全部程式的原始碼以及這些原始碼如何被編譯為蛋白質的過程。

    讀者必需瞭解的是:程式實際上就是一段資料,當這些資料被用於執行併產生其他資料的時候,這些資料就被稱為程式。但程式離不開執行過程,一段不能執行的資料就不能叫程式了。

    實際上DNA上也有不少區域無法執行,只不過是單純的“資料”而已。

    注意語言的涵義

    語言是對於人而言的,是人表意的邏輯工具,是一種約定。而語言對於機器來說,則應該叫做“協議”或者“指令”可能更為恰當。所以題主稱DNA為一種語言,在人類沒有找到操縱DNA的生物技術之前是不妥當的,在此時期DNA可能只能稱為某種“細胞指令”。

    然而,當人類掌握了操縱DNA,根據自己的意圖來設計DNA的技術時,例如時下流行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我們就可以將DNA上所包含的編碼稱為“語言”了——一種描述生命構成和運作方式的語言。

    上圖:CRISPR/Cas9是如何工作的。

    作為人類可以操作的程式語言,DNA內的各種序列具備了類似人類自然語言語法的各種成分,從名詞、代詞到動詞乃至各種虛詞等都有。就有學者提出生物語法理論,諸如洽加夫的生物語法(Chargaff"s grammar of biology)就以斐波那契數列及碎形理論來研究DNA的序列構成。也有人以語言學的理論來研究DNA的構成,下面這篇就是1999年發表的一篇以自然語言的語言學將自然語言與DNA語言進行比較的研究文章,很有意思。

    總結

    我們需要明確儲存介質、資料,語言的概念,從而更精確地理解DNA的哲學涵義。在哲學上,DNA與計算機領域的程式語言有非常類似的特徵。在學界也有學者以這種角度去研究DNA。

  • 7 # 維度開拓者

    DNA比我們人類想象的更加複雜 ,它不是簡單的生物程式程式碼,從其行為看是硬體與程式程式碼一體生物計算機系統。同時具有程式碼執行情況檢測和程式碼編譯執行功能。

    也就是說,它看上去是程式程式碼實際上有類似計算機的輸入輸出的硬體功能。並且程式碼是活的,不是死的,有一套編譯作業系統,可以根據程式碼執行情況隨時修改編譯執行程式情況,因此這些看似簡單的程式碼可能是多維度的,不是單一維度的。

    這就是人類尚不明白的所謂垃圾DNA,其實這是個程式碼編譯執行系統,它會根據程式碼執行情況更改執行程式的蛋白質製造。

    通常情況這個程式不啟動,但一旦檢測到特殊情況就會啟動。這個機制如何運作,或者說這個所謂垃圾程式碼的編譯系統人類目前還不清楚。

    所以現在人類只知道DNA主要的骨幹程式碼執行結果,但不知道執行後如何根據程式碼反饋情況啟動備用程式碼的執行。

  • 8 # 菠蘿197556535

    電腦是二進位制儲存de,用0和1儲存各種資料檔案,無論多麼複雜的程式或者檔案都是用簡單的01儲存。dna本身就是四種鹼基對構成的,儲存了生命的各種資訊。就像英文字母,只有26個字母,可以代表千千萬萬種意思相同。說dna是一種語言也沒錯,這種語言有特定規律,可以被細胞核識別並且允許,比如艾滋病病毒就是一段程式碼,被細胞核(cpu)執行後,加工生產更多病毒,可見dna就是身體執行程式,執行的CPU是細胞核,記憶體是細胞,輸出蛋白質或者病毒。到目前為止,人類還不能構建完整的生物體,就是人造生物,不過未來幾十年或者上百年,復活恐龍應該很容易了。

  • 9 # 西西之王

    計算機裡一個程式可以分為原始碼,可執行檔案,和執行時例項。

    舉一個例子就是對於ppt來說,微軟公司里程序員們開發的那是原始碼。原始碼一般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接近英文。從原始碼編譯出來的就是ppt的可執行檔案,存在使用者的硬碟上。計算機上的可執行檔案是二進位制的,一般無法直接理解其含義。使用者雙擊ppt後啟動可執行檔案,這個時候就是建立了一個ppt的執行時例項。執行時例項是程式最終真正有功能的,能夠響應各種使用者輸入的狀態。

    對應到人類,DNA就是我們的可執行檔案不過是4進位制的,同樣無法理解。我們自己就是DNA程式的執行時例項。至於可理解的原始碼?找上帝要去吧!

  • 10 # 粒子菌

    不是一種程式語言,應該是一套被編碼後的儲存介質,載體是蛋白質,遺傳資訊是資料,邏輯機構是運行於蛋白質上面的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飛機上可帶化妝品的克數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