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梁瑞林

    把農曆稱為陰曆沒有錯!

    實際上陰曆的全稱是太陰曆,太陰就是月亮。由於(太)陰曆的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最大發源地黃河流域農耕社會春種、夏作、秋收、冬藏的最基本參照體系,因此(太)陰曆又稱為農家歷、農曆;而且其叫法出現得要比農家歷、農曆的叫法早得多。

    農曆每月初一看不見月亮,稱為朔;農曆每月十五月亮呈圓形稱為滿月,又稱望。朔望每變化一個週期,或者說完成一次迴圈,被規定為(太)陰曆的一個月。

    (太)陰曆的紀念方式,據記載始於三皇五帝的伏羲時代,推廣完成於夏朝,所以又稱為夏曆。當時把立春作為新年的伊始,結果經多年運作,年份、節氣都有點亂。到了西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期,決定啟用天文學家閬中人落下閎,重修太陰曆,創制了《太初曆》,規定了閏月制,同時把正月的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定為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並命名為“春節”,落下閎也被尊稱為“中國春節老人”。雖然太初曆這個名字沒有叫得起來,但是太陰曆、陰曆、農家歷、農曆、皇曆、黃曆的叫法一直流傳。

    與(太)陰曆相對應的公元紀年法,叫作太陽曆,簡稱為陽曆。在中華文化圈,太陽曆最初為明治維新的日本所接受,稱為西曆、公元。他們之所以稱為西曆,是因為西方人使用的歷法;之所以叫公元,是因為它是西方許多國家共同使用的計元方式。日本官方至今都是以日本天皇年號計年,以公元的月日計月日;但是農村、農民,尤其是日本九州地區的農村、農民,至今仍然不忘使用農曆,以不誤農時。太陽公轉一週,歷經春夏秋冬四季,是(太)陽曆的一年,也就是說,公元是以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計年的。

    中國在開始接受公元紀年法的時候,為了與太陰曆相對於,稱為太陽曆,二者的“太”字都習慣上予以省略,於是就成了陰曆與陽曆。陽曆和太陽曆,是中國自創的叫法;公元的叫法,則是由清末民初的留學日本的人員從日本漢字直接移植到的中國的。民國最早確定在中國正式使用陽曆,新中國成立沿用了這一計年方式,因此在中國有了同時使用的陽曆和陰曆兩個計年方式;只不過後來不僅官方使用陽曆,城市人口也越來越習慣於使用陽曆。陰曆的使用除了春節、元宵、(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還在過三月三女兒節、)端午節、八月十五這些傳統中國節日仍然按照陰曆計時之外,平時陰曆主要由農業、農村、農民為方便耕種收穫而沿用,因此越來越多地被稱為農曆了。

  • 2 # 硬漢廬山

    這是曆法計算不同,陰曆也稱農曆,他是以月亮運轉週期來計算的,因為日為陽月為陰故稱陰曆。這是中國的祖先發明的。

    而陽曆是以太陽的運轉週期來計算的故稱為陽曆。而計算方法都有理有據,準確無誤不知者切莫亂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達人生態度的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