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記憶152672905
-
2 # 老吳聊保
你說的沒有錯!中國的經濟永遠不能掌握在個別人手中!馬雲、劉強東,特別是馬雲,網際網路經濟是趨勢不錯,但是傳統模式的經營模式更是更多人賴以生存的維繫,當更多人的利益受損時,縱然網際網路是趨勢,他也是擾亂經濟秩序的罪人!
很多人說,馬雲改變了中國,不錯,他是改變了中國,但是必須要看這個改變是向好的方向改變還是向壞的方向改變!我們可以看到以往的繁華,變成現在的蕭條,以往的富裕變成現在的破落!而財富已經集中到個別人或者個別行業手中,難道這是好的現象?那些鼓吹馬雲的人,你們現在賺錢難道比以前更容易嗎?
馬雲很聰明,用小恩小惠籠絡人心,事實上卻在侵佔實體店的市場空間!靠著擠壓網商的利潤來壓低價格,吸引流量,最終的結果是,實體店入不敷出,網商也沒有錢賺!錢越來越難賺,馬雲就推出花唄借唄,讓你花讓你借!以此淡化你賺錢難的痛感!
網際網路經濟推出這麼多年,我們已經可以清晰的看見結果,錢難賺了,實體店垮了,老百姓負債增加了,特別是年輕人,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負債累累!也就是說,他們一踏上社會就註定再給馬雲打工!在支付寶借錢,花在餓了嗎,淘寶天貓上,然後發了工資還支付寶的花唄借唄,如此迴圈往復。
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命脈,銀行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馬雲在喊出改變銀行的時候,其實等同於刨了國家的銀根!別以為國家會坐視不理!
馬雲那一句“如果國家需要,他將雙手將支付寶奉上“這句話足以證明馬雲之精明!現在支付寶是國字號了,你馬雲不交出來試試,有的是辦法讓你歸零!
言歸正傳,不用等以後,現在馬雲就已經是罪人了!淘寶的出現動了多少人的蛋糕,咱們心知肚明!牽一髮動全身,國家經濟體系已經被馬雲折騰的體無完膚,馬雲是成功了,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那些枯萎的萬骨難道就沒有你的兄弟姐妹?
-
3 # 使用者97155981654心如
其實我們消費者真應該感謝馬雲,有誰在實體店買東西沒被宰過?一件衣服經過討價還價買下來還是被坑了,現在多好,明碼標價,公平競爭快遞還給你送到家。我是農村人,記得二十年前去城裡,百貨公司那個服務員那個牛逼勁,別提了,盛氣凌人,就連門口看車子的老太嘴都能撅天上去
-
4 # 使用者7902818388540
電商衝擊實體店是偽命題。都是房價成本在作怪。房價成本高,造成實體店的費用極高。我開店年租金60萬。其實門面並不大。每年為了這60萬我需要多少零售額?按照商品加價20%,我需要賣出去300萬的貨。我是買褲子的,意味著每天要完成10000元的零售額。每條褲子只有200元,就要賣出50條。記住這僅僅是完成房租,店員的工資也要跟著房租漲價,這是生存的需要。兩班倒需要最少4個店員,一個月保底也要兩萬塊。有需要每天增加店員,工商稅務損耗。都要往裡面算。所以不賠真的是你非常有你能力。而房租是一塊最大的成本。因為有了網店廠家直接經營,出廠價也高了。所以電商是救了中國經濟,救了很多中小企業。在大家經濟拮据的情況下提高了很多消費。電商救了大家,不然消費要比現在低很多。懷念實體店的商家,無非是希望價格不透明,沒有對比的情況下獲得暴利。
-
5 # 理查德頻道
電商有沒衝擊實體?
的確有。目前中國經濟在減速換擋,市場增量不大的情況下。網上電商的確瓜分了將近一大半蛋糕。而實體店的人工租金反而不斷上漲,進一步惡化了實體店,尤其是個體實體店經營環境。
飯店生意不好?上街的人少了?我在深圳的真實感受是平時在外面逛的人真的少好多。開飯店尤其是小飯店,如果你不同時做線上生意那自然也會受到更大影響。
影響實體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在於過去大家的錢包括國家的錢都在房子裡,甚至都背有不少房貸。造成大家都無錢可花!越沒錢越不敢花錢,越不敢花錢造成大家生意都越來越不好。
國家最近已經在慢慢調整貨幣改策了。同時也在穩外貿,促投資,擴內需,最冷的冬天快結束了,春天快來了,相信明年大家一定會好起來的!成功者都是閱讀者,成功者都是思考者,成功者都是分享者。閱過留痕,手有餘香。 關注我,讓自己更成功。 -
6 # 漫遊餘生9033
我是做個體的開化妝品零售店的,當初也做過淘寶,沒有堅持下去,因為實體店的進貨渠道和電商不一樣,非法去跟人家拼價格,這幾年下來感覺實體店真的沒有活路了,因為實體店面對的都是附近的居民,不可能用高仿的產品,以次充好,同時還要接受工商管理的嚴厲監督,曾經和工商管理局的領導有過交流,我問他,網上賣的假貨,工商管理局怎麼不去查,他說,我也在網上買到假貨過,但是又能怎麼樣啊,退貨就是好的啦,工商執法不能跨界的,沒法投訴都,你能為了幾十元去趟深圳還是廣州呢,好無奈啊,現在實體店更加困難啦,以前電商,微商,現在又有播商啦,其實實體店才是國家繁榮的根本啊,現在你去大街上看看,還有10年前的景象嗎?臨街的店鋪還有多少啊,大街上還有多少人在逛街,都宅在家裡吃便宜的外賣,買便宜的低檔衣服,還有多少人能出去工作,一些虛假的繁榮還能堅持多久,實體店的寒冬還會持續多久啊,政府不去規範這些個群魔亂舞的各種商家,我們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會下降的,不要覺著你買個衣服便宜啦,就開心啦,你再看看自己的收入吧,我們的社會保障還沒有達到讓你宅在家裡衣食無憂的地步,醒醒吧大家!
-
7 # 橋朋男裝國內運營中心
一是電商對實體經濟的傾軋。
電商們的瘋狂傾銷全面擠壓了實體經濟(這裡主要指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電商的運營模式起初就被搞歪了,現在竟然還出了個拼多多。),導致這些實體企業根本沒有錢來搞產品研發,升級,換代等(即使表面上有,大多都是低技術含量的)。以往,電商大佬們說,電商會倒逼企業搞技術升級,物美價廉產品才有銷路。
可經過多年的檢驗,我們發現哪有什麼物美價廉?物美了,成本必然上升,價格怎麼可能會低?而產品研發,原材料,生產工藝等都是成本上升的關鍵。缺少了技術含量的物,再美也是表面文章,經不起使用。
加上這次特朗普的制裁,我們才發現,我們產品的技術含量太低,可替代性原來那麼高。我們需要點高品質的東西,只能從國外進口,國內的都是大路貨。一個只生產大路貨的國家能有啥國際貿易競爭力?如果說有,就是搞劣幣驅逐良幣的低價銷售能力。
電商與實體店在執行方面最大的區別就是電商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讓自己的產品資訊迅速傳播到全國各地乃至全球。這也讓不良電商(不好意思的是按照現在電商的運作模式,有良知的電商實在太少了。)的破壞性作用呈幾何級擴大到生產、銷售、渠道、消費者那裡。
這其中尤其是某些人不斷鼓吹的電商對傳統行業的所謂顛覆和促進的言論影響著政府和公眾。大家都堅信,電商會促進國家企業進步和國家發展。但十幾年後,結果我們看到了,這些電商打垮了境內實體企業,通過價格壟斷壓制了生產企業技術投入,國內加工製造業整體落後的局面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所期望看到的技術進步,產業升級都停留在了口號上。不過有一項升級我們倒是看到了,就是逐利的電商平臺也開始以以國內貨物品質不加為由,開始大賣特賣外國貨,而且價格相對還不低。
此外,某大佬還誤導公眾,讓大家堅信電商也是實體企業,這種指鹿為馬、偷換概念的行徑竟然讓電商們真的相信自己就是實體(不是你租間辦公室,有個庫房你就是實體。),對此,我只能是說呵呵。還有一點就是某大佬一手打壓著實體企業,一手鼓勵年輕人開展輕資產創業。但大家想想,如果人們都不開工廠了,電商們賣的產品從哪裡來?
三是企業破產帶來的就業、發展壓力和社會恐慌日益擴大。
面對不斷破產倒閉的生產型企業、不斷擴大的失業人群、洶湧而來的洋貨,我們發現中國這個加工製造業大國的成色似乎更差了。破產和失業潮似乎正在醞釀更大的危機(電商再多能吸納多少就業?還是那幾句話,沒有優秀的生產企業,電商平臺的產品從哪裡來?)。
國家估計也是看到了這個危機,所以從前幾年開始就不斷提倡發展實體經濟,沒有高水平的實體工廠,我們的電商只能給外國充當買辦平臺,為別人做嫁衣。其實,現在發現,人家發達國家大路貨做的也比我們好的多,否則跨境電商也不會那麼火!本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對高品質的東西有了更多的需求,但國內電商的運作模式依然是價格戰,結果就是生產企業誰研發投入大,誰虧損倒閉(電商把利潤都給壓榨沒了,哪有錢搞研發?即使研發出來了,在電商價格戰中又失去了價格優勢,銷量也上不去。)!國內電商以打敗外資電商為榮,我不覺得人家是失敗的,人家只是不想同流合汙,幹違背道德的事(我們的電商看似普惠福斯,實則自私自利;而相對的,數量巨大的實體生產企業看似自私自利,實則利國利民。為國家貢獻著稅收,吸納著就業,驅動者國家發展和進步。),否則,人家為什麼退出中國?人家不知道賣假冒偽劣更賺錢?這是經濟學上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
最後,我們試想一個場面,各大電商平臺全都賣境外產品,滿大街都是快遞員每天往各家送境外產品。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未來電商肯定還是有前景的,只是要對運營模式做升級,不能再一味的走低價銷售路線。通過跨境電商業務的飛速發展,可以看到群眾對高品質產品是有巨大需求的,電商的運營也要與時俱進。不能一邊打壓國內生產和商業流通企業,一邊大規模銷售外國普通消費品。現在的操作,誤國誤民。這不是危言聳聽,過低的價格,惡性競爭,大佬們再粉飾也無用,現在的價格早已經不是省掉了中間環節那點錢了。做生意也要有道德底線,要考慮各方利益,更包括國家利益,要共贏才可持續,如果一邊倒,早晚崩盤。到時候肯定是有接盤者,只是這個接盤者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讓生產企業不斷破產倒閉,都去發展房地產和輕資產,往小了說,福斯的就業怎麼辦?沒有收入,你拿什麼網購?反過來,如果企業利潤提升了(產品價值上來了,各環節利潤是不是都會提高?),你的工資會不會漲?會不會有更多的錢網購?往大了說,國家空心化意味著什麼?肯定是任人宰割的。特朗普這次的制裁就是前車之鑑。像中國這種大國,國家的實力最終還是要靠生產製造產業去體現的,國家的發展最終要靠實體經濟去驅動的。在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局面前,電商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8 # 晚節不保666
電商好啊,我就是從街邊店鋪轉業到電商的,其實電商比店鋪賣得更貴了,因為人人都不出門了,比店鋪貴也沒多少人知道,因為傳統店鋪的貴已深入大家骨髓了。雖然平臺收錢比當年房東差不多,但只要多刷單,排到首頁後,再用李鬼式的產品,錢是嘩嘩地來啊,全國都在我這買,比當年只一個縣的銷量大多了,國家還不收稅,爽死!
回覆列表
是什麼原因讓五光十色的商業街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往日繁華的商業街、步行街人潮如織,門庭若市,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可是現在商業街,步行街人煙稀少,門可羅雀全然沒有昔日的繁榮的景象,只剩下藥店和一些餐飲業在苟延殘喘!門市房已經變成了實體店老闆的一個夢魘!人們似乎都在躲著實體店,實體店好不容易盼著進來幾個人,這幾個人往往還都是打聽價的。這些都是電商惹的禍,所謂的電商迫使人們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電商利用了人們喜歡便宜,喜歡方便的習慣,電商把現金變成了數字,讓消費者感覺不到是在花錢買東西,電商把消費者全部按在家裡!在家裡坐著劃手機,門不出戶,購物,吃飯全部都是在家裡完成,電商讓人變得越來越懶,沒有人出行,沒有人去逛街,沒有人願意出去消費了!消費觀念的改變毒害極大,可能國家還沒有意識到!電商的危害以後會越來越大!遠不是隻是迫使門市房關門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