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91657873056

    淺談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在字典中的解釋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別人的心。指遇事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論語》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願意的,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萬善集》也說過“物我一體,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每一個融洽的集體中,都具有這種品質。相反,人若沒有將心比心的品質,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將會自我封閉起來。

      將心比心,活得快樂。傳說從前有個老人家,他住在村口處,一天,有一個人來到村口,他向老人家問道:“喂,你們村的人好不好相處?”老人反問道:“那你以前那個村子的人好相處嗎?”這個人搖了搖頭說:“糟透了。”老人也搖了搖頭說:“我們村的人也不好相處啊!”於是這個人走了。過了幾天,又來了一位年輕人,他向老人問道:“老人家,請問你們村裡的人好相處嗎?”老人家又反問道:“那你以前那個村裡的人好相處嗎?”年輕人說:“我們那個村的人可好了,不過我不能回去了,我真的好想回到那裡!”老人笑著說:“我們村的人也很好相處啊!你留下來吧!在我們村,你也能很快樂!”可見,對於那兩個人,老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原因是:有將心比心的品質的人,不管到了哪裡,他都能夠尋找到快樂。

      將心比心,真正的原諒。一次,愛迪生和助手們製作了一個電燈泡。愛迪生讓一名年輕的學徒將這個燈泡拿到樓上的另一個實驗室裡。這名學徒接過燈泡,生怕手裡的這個新玩意滑落。但他越是這樣想,心裡越緊張,手也抖起來,最終燈泡還是掉在了地上。幾天後,愛迪生和助手們又製作出了一個燈泡,愛迪生毫不猶豫地將任務又交給了那名曾把燈泡掉在地上的學徒,這一次,這個學徒安安穩穩地把燈泡拿到了樓上。事後,有人問愛迪生:“原諒他就夠了,何必再把燈泡交給他拿呢?萬一又摔在地上怎麼辦?”愛迪生回答說:“原諒不是光靠嘴巴說的,而是要靠做的。”可想而知,如果愛迪生第二次不讓這個年輕學徒拿燈泡,那這件事將會在那個年輕學徒心中留下深深的、不可原諒的悔恨啊!正因為愛迪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讓這名學徒再做一次。可見,將心比心背後,是真正的原諒。

      事實證明,將心比心能讓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融洽,快樂每天在他們之間傳遞。

    議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新的一天開啟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著新的夢想。拂去歲月之塵,讓歡笑和淚水、愛與哀傷,在心中凝成一顆厚重的晶瑩琥珀。無奈,生活亦將如此,但不甘心沉浸的種子,不會只處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境地。它應是雄鷹,高翔在蔚藍的天空,俯視繁華人間。

      我們應要做的是雄鷹。雄鷹是天地間飛翔的精靈,高傲、敏銳、兇猛、無畏、永不留戀巢穴的溫暖和安樂。

      一個人如果一直認為自己只配是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而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那他的一生再也不會起什麼波瀾。所以我們不應再把自己安在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位置上。但我們也不應該把別人也安在那個位置,因為錯誤的低估別人,是自我毀滅的開始。

      不自信的人會把自己安上愚昧的罪名,有時,他們自己都不想扭轉一下時局,讓失敗的陰霾永駐於自己的天地。失敗更應該使我們奮起,因為聰明的失敗者不會給自己哭泣的時間,因為他們心中擁有淡泊,所以他們不會在意得與失,只會默默地總結教訓,立刻投入新的努力之中。

      想成功的我們,也要學會付出。你還會認為自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嗎?泰戈爾說過:"人是為自己放下路障。"我們再也不能為自己放下路障,得之泰然,失之坦然,繼續奮鬥。像雄鷹般展翅高飛。《菜根潭》中提到"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如果一念清明,淡然無慾,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多麼坦然的詞,想爭上游的,想直衝雲霄的人努力吧!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成功人士無不不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超人的處事能力。我們要做那類善假於物的人。我們應有高貴的心靈,"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將會成為歷史車轍,相信自我,超越自我。

      飛翔你,飛翔我,未來的世界將是我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潔瑛真的有美到“靚絕五臺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