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衿書法
-
2 # 千千千里馬
因為,楷書和魏碑都是隸書發展到鼎盛時期的新發展。
隸書繼續“簡化”就產生了楷書和魏碑。
那麼,是楷書早,還是魏碑早?應該是一樣早。
不同的是,楷書這一路是貴族書法家的創造,而魏碑是草根書法家的創造。
為什麼這樣說?第一,楷書的鼻祖就是鍾繇。鍾繇的書法頗受上層知識分子的喜愛,所以,鍾繇這一路的書法風格和筆法,就有一個流傳有序的繼承體系。東晉書法家羊欣把這個傳統總結得基本沒有問題。
他說:“神人傳於蔡邕,蔡邕傳於文姬,文姬傳於衛夫人,衛夫人傳於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從晉代一直傳到唐代,被唐太宗定為法書,所以,唐代以後的書法基本就是王羲之的書法體系了,一直到我們今天,也是這樣的。
但是,我們如果看看王羲之的書法體系就知道的很清楚了,這個體系,第一,都是由貴族階層推廣的,而且,風格差異非常小。第二,從高層逐步擴大到了下層。第三,歷代皇帝都比較重視,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體系,一直保持書法風格的最大一致性。
而魏碑呢?我們現在一般認為,魏碑是北魏時期的碑刻,主要流行於北方。
這是對中國書法發展的極大誤解。
從晉代開始,隸書的時代基本宣告結束,但是,並沒有馬上結束,因為,當時並沒有國家政令要求隸書不能寫了。
恰恰相反,隸書還是當時的主要書法。
也就是說,兩晉時期,大眾書法還是隸書時代,這是基本可以得到考古證實的。比如,王羲之的妻子,比王羲之晚了將近50年去世,她的的墓碑也是隸書書寫的,你就可以想象一下,到東晉時代,也不是很多人都寫王羲之的那種楷書的。
但是,東晉時代和東晉以後,隸書繼續在發展變化。
這種變化的方向雖然不是很明確,但是,已經在改造隸書。
這些被改造的隸書,就叫魏碑了。
所以,初期的魏碑有很多隸書的筆意,這就很好理解了。
在大眾改造隸書的過程中,必然風格多樣,所以,魏碑的書風是非常多樣的,這是因為魏碑書法家,大部分是基層讀書人,他們都書法得益於隸書,而且,每一個魏碑書法家學習隸書的版本都不一樣,所以,魏碑書法的風格也就多姿多彩了。
那麼,魏碑的最後發展是什麼?當然是“楷書化”,所以,隋代到唐初的魏碑,已經自覺不自覺地與王羲之的書法體系實現殊途同歸了。
所以我們說,魏碑與楷書只是發育遲早的區別。本質上,都是一體的。
-
3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簡言之,魏碑是刀刻的碑文楷體字,楷書是用毛筆書寫出來的楷體字。
由於多種原因所致,人們習慣的將魏朝的碑文楷體叫作魏碑,將唐以後的楷書字型稱之為楷書。所以,在書法教學當中,只要是一提楷書,多指唐楷,用以區別於魏楷。
唐楷平穩,魏碑自由……
魏楷,是成熟於魏朝,並且逐漸規範、通行的一種書法字型類別。字型姿態萬千,風格種類繁多,一帖一貌,各有千秋。
由於這種字型,多用於碑碣墓誌銘文書丹(多數樣稿已失),我們見到的多是碑拓,也就是說,是刀刻出來的楷體,故而叫魏碑。
其實,魏朝不單單隻有碑文體楷書,也有手寫的楷書,比如敦煌寫經,多是毛筆小楷書法字型(字帖)。
因此,我認為,應該將魏朝的碑拓和字帖,統一稱作魏楷比較確切。
魏楷,是晉、唐以後歷代楷書技法之源泉。
所以,我一直主張,初學者如果練楷書,應從魏楷起步,學碑、學帖都可以,這是兩條路線。或者從元代趙孟頫的小楷、中楷入門,因為,趙孟頫的書法,直接取法於魏晉,走的是正宗的老傳統之路。即使開始學唐楷打基礎,當進入創作領域之後,就會發現缺少儲蓄,想寫出個性,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必須要補上魏楷這一課才行……
△圖為魏楷的寫法示範
由於唐楷完全擺脫了魏晉隋的桎梏,獨創出了新型的唐楷書法系統,出於突出實用功能,無論是筆法、字法,都與早期的魏楷技法差別甚大,尤其是藝術性元素,遠不如魏楷和趙體更加豐富多彩。這正是唐楷缺憾之處,也是很多人把唐楷寫得很死板的原因。所以,我認為,初學者不宜先學唐楷。
△圖為唐楷寫法示範
-
4 # 千年蘭亭
魏碑是楷書的一種。
楷書大約產生於漢末魏初,由隸書發展而來。
古人刻碑始於秦,盛於東漢,至北朝時蔚然成風。北朝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丶北周,這二百餘年北朝諸帝皆喜金石,刻碑之風極甚。
而南朝禁碑,故南碑傳世甚少。南北朝碑版以魏為主,故北碑又稱“魏碑”,是中國楷書藝術中的瑰寶。
從出土的北魏墓誌來看,正因為它剛從隸書蛻化而來,處於隸楷錯變、無體不有的初創時期,故面目多變,饒有古質之趣。
而楷書直至唐代才發展至鼎盛,唐楷法度嚴謹,體勢端莊,筆意精到,結字穩當,為後人樹立起楷書的典範和法則。
-
5 # 老閒事主任
楷書以唐楷為巔峰,法度森嚴,毫釐不差,華人多習之,千篇一律。故己固化,成了凝固了的藝術,習字的話可以繼續玩。魏碑以北魏石刻為載體,形式多樣,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是書法的較佳途徑。
-
6 # 萬氏制筆
因為,楷書和魏碑都是隸書發展到鼎盛時期的新發展。
隸書繼續“簡化”就產生了楷書和魏碑。
那麼,是楷書早,還是魏碑早?應該是一樣早。
不同的是,楷書這一路是貴族書法家的創造,而魏碑是草根書法家的創造。
為什麼這樣說?第一,楷書的鼻祖就是鍾繇。鍾繇的書法頗受上層知識分子的喜愛,所以,鍾繇這一路的書法風格和筆法,就有一個流傳有序的繼承體系。東晉書法家羊欣把這個傳統總結得基本沒有問題。
他說:“神人傳於蔡邕,蔡邕傳於文姬,文姬傳於衛夫人,衛夫人傳於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從晉代一直傳到唐代,被唐太宗定為法書,所以,唐代以後的書法基本就是王羲之的書法體系了,一直到我們今天,也是這樣的。
但是,我們如果看看王羲之的書法體系就知道的很清楚了,這個體系,第一,都是由貴族階層推廣的,而且,風格差異非常小。第二,從高層逐步擴大到了下層。第三,歷代皇帝都比較重視,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體系,一直保持書法風格的最大一致性。
而魏碑呢?我們現在一般認為,魏碑是北魏時期的碑刻,主要流行於北方。
這是對中國書法發展的極大誤解。
從晉代開始,隸書的時代基本宣告結束,但是,並沒有馬上結束,因為,當時並沒有國家政令要求隸書不能寫了。
恰恰相反,隸書還是當時的主要書法。
也就是說,兩晉時期,大眾書法還是隸書時代,這是基本可以得到考古證實的。比如,王羲之的妻子,比王羲之晚了將近50年去世,她的的墓碑也是隸書書寫的,你就可以想象一下,到東晉時代,也不是很多人都寫王羲之的那種楷書的。
但是,東晉時代和東晉以後,隸書繼續在發展變化。
這種變化的方向雖然不是很明確,但是,已經在改造隸書。
這些被改造的隸書,就叫魏碑了。
所以,初期的魏碑有很多隸書的筆意,這就很好理解了。
在大眾改造隸書的過程中,必然風格多樣,所以,魏碑的書風是非常多樣的,這是因為魏碑書法家,大部分是基層讀書人,他們都書法得益於隸書,而且,每一個魏碑書法家學習隸書的版本都不一樣,所以,魏碑書法的風格也就多姿多彩了。
那麼,魏碑的最後發展是什麼?當然是“楷書化”,所以,隋代到唐初的魏碑,已經自覺不自覺地與王羲之的書法體系實現殊途同歸了。
所以我們說,魏碑與楷書只是發育遲早的區別。本質上,都是一體的。
-
7 # 書畫界藝術
感謝你的提問。我們上圖來說明!
這是歐陽詢的楷書:
這是魏碑《元佑墓誌》:
魏碑字形多為方形,且方稜較多,字型較為粗
楷書的結構比較完整,法度嚴謹,提按頓挫分明。
-
8 # 不二齋
魏碑當然屬於楷書,它屬於楷書的一個風格種類。
楷書按照大小可以分為:大楷、中楷和小楷。
按照風格型別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南北朝時期的碑板刻石,其中以北魏的刻石最為著名,如《張猛龍》《張黑女墓誌》等等,又稱為“魏碑”。
第二類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唐代的楷書,也就是“唐楷”,唐代以後,除了蘇東坡和趙孟頫,在楷書上面有建樹的書法家寥寥。但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小楷還是很有成就的。
如果說,唐代的楷書是楷書的成熟時期,那麼魏碑就屬於半成熟的楷書,因為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這個過程其實也是非常的漫長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魏碑就是其演變過程中的產物。
它雖然是楷書,但是很多的魏碑還有明顯的隸書的筆意,與唐代的楷書風格並不一樣,少了一點嚴謹和自己,多了一點粗獷和古樸。
這是很多人把魏碑和楷書分別來看待的主要原因。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裡,楷書就是指的唐楷。我們今天所用的列印體,雖說叫“宋體字”,也是從唐代楷書演變而來。
所以,由於魏碑和唐楷時代不同、風格也不同,把二者分開來看也是很正常的,也有利於大家區分。
北魏《張猛龍碑》
-
9 # 文物樑子
既然是歷史脈絡的不同段落,必然就有一個因果或早晚關係。
從毛筆書寫筆意看:可以講魏碑視為漢隸向唐楷的過渡。
畢竟魏碑方筆多於圓筆,帶有隸體的剛勁。但在結構上有明顯與隸體有別,更多接近唐楷。
羅坤學的字可謂魏碑結構,唐楷筆意。
-
10 # 秋楓40163
我只是一個書法愛好者,不是什麼書法家或者學者!知識有限請見諒!
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從歷史背景考慮。首先在魏之前沒有楷書一說,魏後晉唐才有這種說法,所以從時間上來說魏碑不能稱為楷書。
同時魏碑又與篆隸有所區別,所以它是獨立發展的一種字型。
很多人說魏碑是楷書,只是從字形筆畫特點考慮,它們確實有相似之處。
我覺得應該說成魏碑是楷書的鼻祖比較妥當!你們怎麼認為呢?
-
11 # 曲平人生
魏碑是刻在石碑上的楷書,為了刀刻的方便,顯示刀刻的藝技、把嚴緊的楷書加以靈活性。並不是分支的問題,也沒有啥真平實據。
-
12 # 沉著陽光W
魏碑是楷書,以前皆稱魏碑真書。楷書範圍泛稱唐楷、魏楷和晉楷,他們風格風貌不同,各樹一幟。我們現在看到的魏碑代表作如《鄭文公》、《張猛龍》和《始平公》等皆為楷體(魏碑
行楷體尚可包括進去)。不過,那些以(北)碑寫草寫行草的就不能說是魏碑了,因為魏碑是楷體,而只能說是行草書體,只是引入了碑法而已。魏碑真書是漢隸演化到唐楷中途的一種楷書面貌,其與極至的唐楷有著兩百年的變化空間,所以人們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們是必須的。然而,各書體完全成熟後,魏碑與唐碑的相融,又可以成為新的風格。(圖中魏體書法皆為劉浚川手筆)
回覆列表
魏碑是楷書中的一個分支,它與楷書的區別在於:楷書是毛筆寫的,魏碑,是用刀刻的。
魏碑,指的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鮮卑人拓跋跬建立的大魏政權。在那一時期的石刻文字。這一特殊的書法形式,是處於戰亂頻繁,人們為了祈願平安而作的造像和一些碑銘。它並不是人們通常的書寫形式。大多數的魏碑製作粗糙,直接就是鑽子單刻而成。魏碑且全部都是工匠所做。他們之中,甚至有人連字都不識,完全是照葫蘆畫瓢。遇到這樣的,還算你幸運,他沒有新增自己的東西,照模照樣的給你刻。遇到工匠粗識幾個字的,完全就是一場災難。大鑿子砰砰砰的按著自己的意思來。粗獷膘悍。全無一絲一毫的翰墨之氣。
楷書,是以鍾繇、王羲之等人為代表的,書寫於尺牘之上的翰牘。東晉南遷,東晉士族階層隨之南下,而王羲之家族,是倡導司馬政權的重要力量。王氏家族在東晉時期,把持著司馬政權的朝政。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王氏子弟,多為朝廷高官。王氏一族,人人擅書。對南朝的宋、齊、梁、陳有直接的傳承關係。南朝士人,處於偏居一隅的狀態,對北方的民族文化不屑一顧。即使是今天,大家心裡仍然有強烈的大漢情懷,濃濃的文化自豪感。
南方崇尚的是以鍾繇、王羲之的翰牘書。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帖學。帖學講求書卷氣息,以神、逸、韻、趣作為書寫中的原素。書寫講求自然。與魏碑單調狂悍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