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第一,出院7-10天(每個醫院不一樣)之後,可以憑出院小結和身份證到病案室影印住院病歷,包括:病歷首頁(包含所有診斷、手術等資訊),住院病歷、所有的抽血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和報告。上面會展示你所有抽血專案的每項結果。以及手術記錄,即在什麼麻醉下怎樣做的手術步驟(當然我想你這個手術記錄應該不會太複雜,也就是麻醉成功,沿腫瘤做面板梭形切口,鈍銳性分離暴露腫瘤,大小約XXcm,離斷結紮腫瘤供血血管,完整切除腫瘤送病理,電凝止血,妥善檢查無活動性出血,檢查紗布器械無誤後逐層縫合切口,加壓包紮,術畢)——原諒我好幾個月沒寫手術記錄手癢了。以及醫囑資訊,也就是做的檢查,檢驗,手術後用藥等。

    所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去病案室影印,住院的檢驗報告原件醫院留存而不由患者保管,這是全國統一的規定。

    第二,背部脂肪瘤如果5x5cm,雖然不算大手術,不過也還真不算小手術,所以要住院也正常。為什麼要查1400塊的檢查,血常規,如果你白細胞高,處於感染狀態,做了手術豈不是會出事?肝腎功能萬一有問題,再加上手術和麻醉藥物,那麼可能會引起肝功能腎功能變得更差;至於傳染病那幾項,要是你有嚴重的什麼病,那麼醫生會加強防護,並且你用過的手術器械可能會直接丟掉。你也不希望用那啥啥啥病人用過的器械給你做手術不是?

    總費用2000,三甲醫院,三甲醫院給你做這個手術也算夠意思了,就如去五星級酒店只點一碗炸花生米。唯一就是護士沒有多說一句,要拿所有檢查結果可以去影印。

  • 2 # 人體探索者

    “只有別人的手術才是小手術,自己的手術永遠都是大手術”

    這是我到神經外科第一天時,我的帶教老師給我講的第一條原則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只要是你自己負責的手術,無論它有多麼簡單,那麼都必須要十分重視,因為意外隨時可能發生

    同理,也可以用到病人身上,不管手術多麼小,只要是自己的健康,那都是大問題,都應該重視。

    割脂肪瘤,區域性麻醉,操作簡單,切一刀,然後用力一擠,擠出脂肪瘤,然後縫合,有經驗的醫生,也就半小時內就結束了。但是為什麼要查那麼多項檢查呢?我來一一給你解釋。

    1.血常規和凝血四項:這個主要看患者的血小板情況怎麼樣,大家知道,血小板是和我們的止血功能息息相關的,如果血小板低,那麼醫生在手術的時候就心理有數,在止血上就要更加細緻小心。凝血四項檢查就不用說了,主要是看看

    2.肝腎功能:因為畢竟要打麻藥,雖然劑量不大,但是總歸要經過肝臟和腎臟代謝,如果肝腎功能有異常,那麼醫生也要提前心理有個數,看看麻醉藥的劑量用多少,需不需要調整

    3.輸血前五項:主要是查患者有沒有乙肝、梅毒、艾滋。這個主要是為了保護醫生和護士等醫護人員,這些傳染病都是要經過血液傳播,因此如果有這一類傳染病。醫生在手術的時候會採取特殊的措施,

    4.心電圖:可以排除一些嚴重的心臟疾病,畢竟手術也是一個巨大的外界刺激,醫生要提前知道有沒有嚴重的心臟問題,避免出意外啊

    當然,在這裡面也有一些沒有辦法的因素,比如現在有個問題是藥佔比問題。這個大家可能不知道,現在醫保政策規定,一個病人來看病,藥品所佔的費用不能超過總費用的百分之二十(每個地方、每個科室不一樣)。比如一個病人,住院一共花費1000元,那麼藥費不能超過200元,如果超過了200元,那麼就要扣醫生的錢。因此,醫生只有增加檢查的費用來降低藥佔比。

    最後,這些資料都是可以帶走的,不過住院病歷和期間所有的檢查要醫生整理後交給醫院病案科歸檔,一般5個工作日之後,你可以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去影印。或者你在出院之前,可以找醫生把這些檢查結果用手機拍下來。

    還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經常生病的人反倒活得久”

    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經常去醫院住院,進去就是一套檢查,等於是做了體檢,有什麼疾病早早就發現了。而那些基本不去醫院,也不常規體檢的人,往往發現疾病都是晚期了。

    所以,祖輩們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 3 # 麻醉醫生小康

    我暫時不發表這個合理與否的觀點,只講兩個發生在我們醫院的事情。

    第一個是神經外科醫生,一個主任醫師,擁有神經外科和口腔科雙執照的醫生。在一個應酬的飯局上,有個一起吃飯的朋友問他:“我頸部有個小腫塊,你幫我看看。”他簡單的檢查了下然後說:“目前你沒有什麼不適症狀,觀察一下,找時間去醫院複查。”後來病人半年後去醫院複查,診斷為鼻咽癌。這下病人就不肯了,天天到醫院來鬧,說他延誤了他的治療,一定要他賠償。這個事情鬧了幾年,甚至在醫生的家門上用紅漆寫字。各個部門去協調處理都沒有辦法,最後醫生被逼的辭職不幹了。

    門裡門外

    接著再講一個故事,一個患者來醫院看喉嚨。患者跟醫生關係挺好的,醫生在門診給患者檢查電子喉鏡。因為比較熟悉,所以沒有叫患者做很多相關檢查。在給患者噴表面麻醉後,患者立刻出現過敏性休克,呼吸心跳立刻停止。雖然經過積極搶救,患者最後成了植物人。最後患者獲得了鉅額賠償,醫生暫停一年執業,只發基本工資,同時還有相應經濟處罰。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我覺得醫生在不違反醫療常規情況下,還是應該以方便病人為原則,不應該過度醫療。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適當維護患者的利益。

  • 4 # 千葉0000001

    電視劇《心術》裡有個案例,一個農村男孩,有腦部疾病,家庭條件不好,在醫院的募捐下,終於做了手術,成功了,但是男孩第二天死了。後來醫院徵得家屬同意,解剖後發現男孩心臟有問題!!醫生不是萬能的,但醫生可能會盡量了解你的身體,努力保障你的安全。

  • 5 # 急診夜鷹

    從身上扣一塊5*5釐米大小的一塊肉下來,這手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割肉簡單,讓你安全、滿意的把肉割下來,醫生會做很多準備工作,患者本人也需要經歷一些看不見的風險。

    有些檢查是必須要做的:

    1 血常規和凝血功能:這是手術的前提,下刀之前,需要明確,你是止血凝血正常的患者,否則就會流血不止了。

    2 肝炎梅毒艾滋病檢測。這對患者和醫生都是一種保護。如果術前正常,術後你發現自己被感染,可以追溯這次手術可能是原因。如果你術前本就被感染,術中醫生會更小心的進行感染防護,安全的完成手術。術後對器械進行特殊處理。

    3. 血糖檢驗:如果合併糖尿病,不做提前干預,傷口將很難癒合。

    4. 心電圖、胸片。很多疾病,初期表現隱匿,好好的,說起就死了,心臟問題佔比最大。術前必要的檢查是需要的。

    手術順利,彼此輕鬆。但回頭看每一步,都是因為準備充分。如果倉促不做準備的手術,一旦某個環節出問題,對彼此都可能是一生的傷害。

  • 6 # 加油努力我最棒

    術前常規檢查必要並且完全不是亂收費。血尿常規肝功腎功可以大概瞭解你身體有無手術的全身禁忌症,如果你貧血、血小板少等可以直接在單子中看到,凝血常規可以評估你術中術後出血的可能性,血糖可以評估你術後感染的可能性,心電圖可以瞭解你心臟功能能否耐受手術,會不會術中突然疼一下就心梗了。查你有無傳染病不單是怕你告什麼的,而是對醫患雙方的負責。如果你沒有傳染病,皆大歡喜,如果你有,那是否是活動期、是否影響手術都需要進一步判斷,同時術前器械準備也跟普通人不一樣,手術間的空氣層流水平也不一樣,醫護人員的外被也是一次性的而非反覆消毒的那種了。

    所以請不要質疑外科手術術前的常規檢查,沒問題才會安排手術,如果你有問題那肯定需要進一步評估你的身體狀況,難道非要有的問題才覺得檢查是值得的??如果想要結果去影印病歷的時候跟他說每張檢驗單子你都要印一份就好了,會給你印的。

  • 7 # 7520621

    做手術要麻醉,首先心電圖要查。術中、術後要用藥,肝腎功能要查。做手術屬於有創治療,凝血功能要查。有很多傳染病血液傳播的,術後醫療廢物要處理,傳染病要查。看身體各項指標血常規、尿常規、電解質要查。如果有必要的話胸片、腹部B超也要查。因為醫學必須要嚴謹,不容犯錯。放在醫院裡叫做檢查報告,放到法庭上就改名叫做證據,老話說的好“口說無憑”。

  • 8 # DJ小紅帽

    三甲醫院只是一個名稱而已 並不是三甲醫院能治很多病 癌症哪個醫院也治不好的 三甲醫院無非就是專家多點醫療器械多點而已

  • 9 # Mark強9626

    他們的理由都是教科書裡學來的,為了更好的治療,如果你不接受,那他們會告訴你會出現什麼問題,而且要你簽字,萬一出事你那你就負最大的責任

  • 10 # 作品原創者

    關於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解答的很詳細了,不需要進一步解答了。我想說的是為什麼醫生這麼規範了,還要受到質疑,特別是大部分人都質疑,剩下的可以解釋的都是專業的醫務工作者。那麼究竟是誰的錯?

    除了老百姓不信任之外,我們自己是否需要反思一下?我們除了看病救人之外,是否有足夠的途徑向老百姓介紹醫學知識,特別是醫學常識。

  • 11 # 臨海聽風76836669

    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您還是挺較真兒的。如果想要化驗和各項檢查結果,等出院後按照醫院規定的時間去病案室影印病歷,裡面有您做的所有檢查的結果,影印費自理。

    再說說是否需要住院的問題,一般一兩釐米的小脂肪瘤在門診做就可以,您這個算比較大的,是否和深部組織有關係需要檢查才能確定,而且術後需要做病理檢查;您沒提供年齡和既往病史,如果有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在門診做手術有一定風險,細緻檢查後風險會降低,如果術中發現脂肪瘤有惡變傾向還需術中病理檢查,可能需要擴大手術範圍,這些都不是門診手術可以做到的。

    最後再多說幾句,去醫院只需要把病情和自己的情況說清楚就行了,剩下的聽醫生的,一般都會替您通盤考慮的。在自己不專業的方面不要瞎想,有害無益。當然前提是儘量去公立醫院就診。您認為的這種小手術以後可以去一二級醫院就診!

  • 12 # 詩人美美睡覺覺

    切除脂肪粒,小的應該就200元左右,你這個5釐米相對大些,不過檢查這麼多項肯定由不合理得,就中國這個現狀醫院主治醫師大多都會讓病人先做些沒有很大相關的檢查專案,這樣可以拿專案提成的,除非認識熟人可以免去,不然或多或少都會增添些無用的檢查專案,如果認為不合理的專案可以強硬些推脫掉,這個小手術沒啥危險的,不要怕醫師聳人聽聞的一些言語。最後吧個人認為你這手術全下來2000真的不算多,知足吧。。

  • 13 # 遇見緈福

    不要太較真?你就是較真的人,去影印病例就完了,法律規定你有這個權利的,還有就是你認為醫生很好,你問過他你檢查檢驗的結果了嗎?還誰知道查沒查?你那點血誰還會留著養蚊子啊?事逼

  • 14 # 影像2020

    一個真實的故事,經常被用做醫學教學。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到醫院做一個小手術,手術出院後發現有梅毒。家屬大張旗鼓到醫院鬧,還好,術前查了是梅毒陽性,再一問,老太太男朋友很多很雜。所以,現在手術前甲肝乙肝艾滋病梅毒必查。還有就是心肺和凝血功能必查,看病人能否做手術。術前檢查的目的基本分三類,一是看病人能否耐受手術。二是明確病情,有利於選擇正確的手術方式。三是避免術後糾紛。去年,有個外傷病人胸腔手術後右腎萎縮消失,病人家屬一口咬定手術醫生偷腎,幸虧有術後的腹部CT為醫生作證。由此很多醫生建議手術前後,最好做一個腹部CT留底,以免被告。

  • 15 # 高原205651458

    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不妥。我母親因摔傷,去醫院急診,封合後,醫生讓住院,我剛開始認為醫生小題大作。各種不良想法和情緒都有。在醫生的耐心講解後知道了,老年人,和年輕人不同,檢查也是醫生盡到了做醫生的職責。所以住院觀察幾天後沒事了。我也放心了,老人摔傷,當時沒事,如果有不明顯反應,後悔莫及,所以醫生的行為,並非是過度關心。所以相信醫生,沒錯

  • 16 # 普通醫者

    提出這個問題反映出當今社會下醫生的自保心理。二十年前、不用這麼多化驗、檢查、也沒有那麼多醫鬧、患者到醫院的目的也單純、只是為了治病、現在不一樣了、沒人會拿自已身家性命開玩笑、冒險!檢查只能越來越多,類似於“證明我是我”。醫鬧無成本、一鬧幾十、上百萬、醫生也難做。

  • 17 # 塵埃也霸天

    手術就沒有大小,你這種說法就不對,闌尾炎手術大嗎?照樣能死人,現在檢查還太少,以後做手術之前應該把全身查一遍在做,現在你不知道醫患關係啥樣啊!現在病人家屬會當然仇視日本人一樣仇視醫生,又和漢奸一樣討好醫生,當個醫生也不容易啊

  • 18 # hv60604353

    首先病人腦袋進水了,一個小小的脂肪瘤還往三甲醫院跑;三甲醫院的醫生閒了蛋疼,沒事搞點科研,把四類大手術做好,做精做大,把病人服務好,這些小手術就讓基層醫生在門診就可以搞定。

  • 19 # 雲築天愛

    你不知道有住院病歷影印的嗎?大醫院一般在病人出院15個工作日就可以去醫院檔案室影印病歷了。你住院其間所有檢查結果手術過程用藥全部資料齊全。既然你認為小手術又可必去三甲級醫院動手術浪費資源?

  • 20 # 雁1過0留1痕

    1.出院是一般給出院證,需要詳細的病歷資料可以拿出院證影印住院期間所有的檢查,檢驗,病歷的,這個國家要求是儲存30年的。

    2.你說醫院有沒有給你檢測,感覺可笑,你以為是莆田系醫院呢。

    3.你都覺得是小手術了,去三甲醫院是浪費醫療資源。

    4.手術前有不檢查,出了問題誰負責,事後家屬還會說:我們又不差錢,你為什麼不給我們檢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姓柳、龍鳳胎,如何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