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渭水砍柴人
-
2 # z山海
進士的學歷,比博士後還高,現代木有可以相比擬的!
古代的進士,相當於現在全國,請注意!是參加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取成為領導幹部!
各級科舉考試相當於現在什麼狀況?祥細解答。
一、古時的讀書人,在參加科舉考試第一關,為童生試,錄取者稱為童生,取得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資格。
童生,俗稱白衣;你看,《水滸》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功名,也是童生。
二、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相當於今日高考錄取的大學生。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今日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今日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今日大學保研生,為貢生中的優貢;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生員只是取得入縣、府學習,相當於今日大學生;拔貢,相當今日大學生保研;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有點特權待遇。
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入府州縣為吏等謀生。
三、舉人: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最大的區別,在於,舉人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你看,舉人是不是相當於今日省級地方招考領導幹部,並且錄用為地方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所以,《儒林外史》中,被丈人瞧不起的,因無糧斷炊而上街賣雞的窮秀才范進,聞聽鄉人告知中舉,竟然高興的瘋癲了!
四、貢士:會試,禮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舉行考試,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五、進士: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
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
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你瞧,進士,是不是相當於今日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並錄取成為領導幹部者。
僅供參考。
-
3 # 風行三湘
比考清華北大還牛。
其實別說進士了,就是舉人也比一本強,至少是211,甚至985級的。
秀才就相當於本科大學生了。
-
4 # SDZCSCj
現在的博士後比原來的進士稍差些。碩士生畢業相當於舉人,981大學畢業生相當於秀才。每三年中,進入全省前十是進士,全縣第一名是舉人,全村第一是秀才
-
5 # 華央嘉措
在古代科舉制度中,考上秀才就是國家認可的統治階級的一員了,非今曰之大學生所能比擬。考上秀才已很了不起,每個府院兩年考三次,每次錄取25人左右,平均每年37人,每縣5人。秀才的待遇雖然很差,但國家也有一定補貼,養2~3人沒問題。不能當官可當吏,免賦稅,遇縣太爺不用跪,過堂不能用刑。已算地方知名人物,可辦私塾,亦可當低級別官員的師爺。
秀才考中舉人,就算正途了。如果能力沒問題退休前升任知府是有希望的。舉人就算不出仕也享受國家津貼,養十個人沒問題。還可以蔭庇他人免稅徭役,雍正以前大概可免200畝左右的地稅十幾戶的徭役。就算舉人在傢什麼也不幹,把免稅免徭役的名額掛出去,也是大財主了。
舉人再考上就是進士,一個縣一屆能有1~2個就很了不得,人數很少,官職大約是縣級,起步可以做縣令。屬於朝庭重點培養的後備官員。有能力、運氣好的可以晉升到封疆大吏,六部尙書甚至大學士。
進士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別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人數不定。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可直接進入翰林院任修撰,前途十分光明,一般可以坐到侍郎,巡撫,御史等較高的官位。二甲進士可進入翰林院擔任庶吉士,三年後再考試依成績依次可在翰林院擔任修撰進入六部學習或擔任地方官員。三甲進士一般可以進入翰林院學習或直接外任,但需要從縣令做起。
-
6 # Wwedddf
不能純粹用學歷來衡量,考上進士就是官老爺了,一般考了舉人就有當官的資格了,考了進士那只是縣老爺了,正處級了。用學歷來衡量的話,最少博士的吧!
-
7 # 秦右史
從大的樣本和機率來說,優秀的人到哪裡都不會被埋沒的。偶爾有遺珠之憾,也是歷史規律和辯證統一的常態。 古代科舉制和現代教育體制有很大區別,如果非要做一個比較,進士相當於現在的海歸博士、國內名校博士且第一學歷也是985以上。從進士的發展來看,平均也是四品以上的官員。
以明清時代為例,如果具有進士功名直接去當縣令,其實算是混的不好的。進士及第,還有新一輪篩選。如果再考一次試,優秀的進士會進入翰林院,選為庶吉士繼續學習,作為儲備官員。
如果有機遇,運氣好,文章優美,接近皇帝,秉持上意,草擬意見,服務與顧問於內廷,以後進入內閣或者拿到一個大學士名譽,都是仕途新星。即使不在皇帝身邊行走,做諸多皇子太子等親貴的師傅,也是極好的,待遇前途不可限量。 沒有選上庶吉士的,一般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留在各部衙門,做一個京官。另外一種是外放到地方,執掌地方。去地方做縣令,當然也是挺好的,比舉人補不上缺,總要幸福一點。可見,即使到了進士層次也是要分級別的。
宦海沉浮,進士倘若做了一縣百姓父母官,再繼續往上走,可能就需要人脈關係,師承背景,士林網路,自我能力和歷史機遇了。各地分為衝疲繁難四個等級,主要是透過政績接受考核,進而不斷晉升。
古代的科考模式和選官制度掛鉤,自然就塑造了文官考試製度,形成了官僚體系。現代社會博士培養的目標很多元,雖然也是精英化模式,但是吸納機構包括了高校,事業單位,企業等多個職業流向。現代的教育體系不同於古代的科舉制,科考的本質是選官儲材,提供後輩官員。而科舉制廢除之後,教育的職能就發生了變化,呈現出多元化特徵,當然博士也可以考公務員,只是比例相對小。博士研究生也可以分為海歸博士,985,211和普通院校,還得區分第一學歷。近些年各省的選調生考試,博士畢業就可以掛職主管教育文化口的副縣長等職務,也算是博士與公務員考試的一種制度安排。
實際上,職務晉升是一個過程,如果起點就是正科副處,還是名校博士,核心部門,前途自然不可限量,和古代進士及第進入翰林院和各部堂衙門行走一樣。古代科考所謂的一朝跳龍門,也僅僅是功名身份的上升,不是立刻就是躋身朝野。
至於進士及第之後,具體到做官層面,還是需要時間,不斷提高資歷和級別,磨練文書寫作,訓練能力和基層經驗。至於一個進士最終能走到哪裡,那就要看歷史的程序和人生機遇了。
-
8 # 靈虛子
古代進士,是現在國家領導級別公務員。因為古代科舉是,縣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制!如同現在的,初升高,高考大,大考研,研考公務員!一樣!
-
9 # 東愛雨小公
將古代的科舉制中的等級層次與現在的學歷進行比較,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畢竟古代的人才選拔機制、考試內容等與當今的人才選拔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科舉制人才選拔主要是培養官僚體制人才,而如今的人才選拔培養更加多元化,並不是只針對體制內的人才培養,社會各個領域都是出自國內的人才培養機制。
如果將古代的進士與當今的人才選拔競爭激烈程度來對比的話,考取進士的難度應該是超越考清華、北大的競爭。在古代進士主要分為三甲,其中一甲3人,二、三甲具體人數也並不是確定,一般在全國範圍內的話,基本維持在幾百人而已。如果將古代進士放在如今社會的話,應該是與我們的選調生差不多,屬於後備幹部。很多人以為只要成為進士就可以等著做官,但是現實並非如此,進士只是成為古代官員的後備而已,沒有正式的任命,只有等待而已。
不過,在古代能進入進士行列基本就實現了改變命運和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正式踏入了政途,成為國家官僚體制的重要組成人員。在古代的官員任命中,即使在沒有人脈關係,進士最後也能獲得縣令等官職,這在古代也是非常厲害的成就。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中,即使清華、北大畢業生也必須要在畢業後外出求職,是否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是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確定。
古代的進士可以說現在的學歷必須能達到博士以上學歷,如果沒有博士以上學歷還真的無法享受其所具備的待遇。我們都清楚,博士以上學歷的人員進入公務員隊伍後,一般升遷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即使進入企業也會擔任比較重要的崗位。但在古代只要能能為進士,基本就等於踏入了人生的快車道,在人生的發展與職業前途上都會具備非常好的前途。
-
10 # 文化史中來
科舉是中國古代朝廷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結束,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曆史。
古代科舉朝代不同,具體的規則也不盡相同,但是總體可分為六個等級:
童生(縣試)——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畢業,因為他們可以算是有學問的人。
秀才(府試)——低階的考試合格者稱為叫秀才。
舉人(院試)——秀才應三年一度的鄉武,合格者稱為舉人。 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 因為他們畢竟是從眾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
貢士(鄉試)——參加全國範圍科舉考試(會試)及格後獲得的資格,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
進士(會試)——舉人參加在北京的會試殿試,合格者稱為進士。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類似職稱月舉行,所以也叫春闈。參加考試的人必須是舉人,考試合格後就是準進士,待殿試合格後,則為進士。
探花(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三名稱探花。
榜眼(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二名稱榜眼。
狀元(第六級殿試)——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這個相當於現在的高考狀元了,甚至比現在的狀元含金量高,因為現在的狀元每個省都有一個,至少應該相當於院士。
以清朝為例,具體講一講科舉的難度。
大清朝全國的讀書人有幾百萬,中童聲和秀才的機率還是比較大的,但到了舉人以上就比較困難了。每次鄉試,一個省不過能中四五十人,應試與錄取之比,大約在八十比一。考進士比舉人就更難了,進士每三年考一次,一次錄取三四百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年才出一百多個進士。根據學者何炳棣的研究,在清代,進士在總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就是說百萬分之零點四八,這個機率是極低的。所以考進士不光靠實力,也要考運氣。很多人才華橫溢,文章很好,但缺乏考運,終生打不開科舉之路。另外進士當中又分三甲,按照慣例,一甲進士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所以,古代科舉制度從童生考到進士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想透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是相當不容易的。
回覆列表
關公戰秦瓊,沒有可比性。沒有殿試,何來的狀元?如今的高考,八個和尚九套經,您說哪個省的該為狀元?誰又甘於做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