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瑪裕

    今年春節,“李煥英”成為了一種流行。是賈玲成就了自己,還是票房成就了賈玲,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李煥英背後的文旅票房說明了一切,據預測《你好,李煥英》電影票房有可能衝擊50億,那麼再談值不值30億還有何意義。

    對於藝術亦或藝術家而言,觀眾永遠是評判標準。一部電影的成功,票房和觀眾真實的體驗評價才是最真實的結論。再看看最近各種媒體的文章,從不同角度對李煥英的出現,對賈玲們的表現做了客觀的評判。

    記得幾十年前,一部臺灣電影《世上只有媽媽好》讓當年文化匱乏年代的人們淚撒電影院的場景在今天重現,不得不說導演賈玲用她“票房到30億就瘦成閃電”的承諾給觀眾呈現了滿意的處女作,這時觀眾已經不在乎她瘦成啥樣兒了。賈玲不僅超越了歷史更超越了自己。

    觀眾觀影后的諸多共鳴才是人類文明,人們對文化需求的具體體現。題材簡單到是由多年前的同名小品改編,內容簡單到普通家庭的普通經歷。但賈玲用不簡單藝術手段、不簡單的創作昇華了電影藝術的魅力。

    如此打動人心的電影為什麼是賈玲?俗話說:藝術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賈玲正是用自己的真實生活,以她真情實感的專業創作熱情使自己的處女作完美的呈現給觀眾,觀眾也用行動接受了這位新晉導演。

    那麼,文旅價值也好,文化現象也罷。總之,觀眾們希望賈玲還是我們曾經眼裡的“小品演員”,還是那個想瘦成閃電卻不隨人願的賈玲,更是一個能給觀眾帶來更多更好作品的大導演。

  • 2 # 永遠第一天

    《你好,李煥英》整部戲公正的來說對於一個初次當導演的賈玲來說及格了。笑點淚點都有,劇情也基本合理,能耐心坐著看完。但說票房嘛我認為是現象級的,這部片並不值幾十億票房!

    我過年第一部片也是選擇李煥英,原因很簡單,買賈玲的帳,人設沒有槽點,一直走在搞笑一線的女諧星,再加上張小斐和沈騰的加分,覺得這部片應該不會太差,看完也覺得還算值了票錢,一家人樂樂呵呵回憶殺一波,但有人說這部片就開啟賈玲女導演之路我就覺得言過其實了,和正兒八經的導演還是有差別的!

  • 3 # 87年的小菠蘿

    春節檔一票難求,節後上班我才去看了李煥英和唐探3 。我覺得李煥英沒有想像的好,票房那麼高更多的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首先是今年這個春節檔大家也不能出去旅遊,都去看電影,導致再加上票價漲了50%,導致票房虛高,相比較唐探,李煥英更適合帶著老人和小孩看,是個閤家歡的電影,所以票房比唐探高我一點也不意外。李煥英整體也就是個70分電影,首先劇情一般,穿越也是老梗,唯一就是李煥英也是穿越的這塊有點料,其次笑點也都一般,沒啥太經典的梗,所以票房這麼高很大程度是命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男朋友出去玩,但是他要和我AA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