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游龍易學叄明

    因為說是最容易的,做是最難的。

    知道了,還要去實行才可以呀。

    你有那時間提問還不如下決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做該做的事情。

  • 2 # 江南史館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白幾個問題。

    (1)何為知行合一?先生認為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是為不行。空有理論,講道理講的滿嘴跑車,就是不去做,這不是真知。同樣,如果矇頭亂做,不知道為什麼而做,像沒頭的蒼蠅一樣,也不是真正的知道。所以真正的知行合一是統一的。

    (2)知行合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並不是所有的人立即就能明白其真實定義,以先生之材質,尚且頓悟之後方能踐行,而且不是一時,是頓悟後終其一生。

    知曉這兩個前提問題,本題答案就逐漸明朗了……

    第一,從宏觀環境分析,知行合一之學說不早於宋代,宋以前的人直接被過濾掉。而有宋一代之後程朱理學一直佔據主流話語權。當時的主流是知行分離,直到先生頓悟,倡導心學,方有部分心學弟子,逐漸踐行。然先生去世百年之後,心學弟子也逐漸崩塌,故知行合一的真實要義不得為世人所知。

    第二,市場競爭逐利使然,程朱理學一直是古代高考標準答案,最有市場。求取功名,必然使人逐利而不思知行合一要義。故,知道的人少,理解的更少,做到的幾乎沒有。就如同現在的一門小眾手藝,失傳的非遺手藝,不一樣也是很少人擁有麼?

    第三,心若不專一,逐外物而行,勢必為物慾,名利才色所吸引,面對利益時,私慾勝過天理,又何能知行合一。

    第四,你不知道不等於沒有,比如隔壁村的大爺,一生都在致力於做善人做善事,雖然他不知道這就是知行合一,但是他的行為就是知行合一。

    最後總結下,懂得了許多道理仍然過不好此生。用知行合一之理解,那就是你並沒有真正懂得許多道理,所以過不好此生。

    真正能讀懂知行合一的人少之又少;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又求聞達於天下;

    特殊的風雲機會,讓先生二者兼具。

    故普通人只知知行合一世間唯先生耳。

    殊不知,能知行合一的有時只在你我身邊,只是你也未曾真知知行合一罷了…

    此心光明,方能照世間魑魅;

    此心昏昧,又何照人世永珍;

    與君共勉。

  • 3 # 在水一方277956447

    只有對“知”體會至深,才能有所“行”,才能逐步做到“一根筋”式的知行合一,才能鍥而不捨,死不改悔。這是對真理的追求。

  • 4 # 愛就碼碼字

    王陽明是“心學”的創始人,“知行合一”是心學的核心思想。為什麼大部分人很難做到知行合一,而王陽明卻能做到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和王陽明先生的經歷有關。

    王陽明先生經歷過求學,考功名,上戰場,擔任朝廷要職,又被髮配到貴州龍場……這些經歷,讓他看過了世間百態,也摸清了為人處事的規律。

    他本來是想學朱熹的理學,信奉“致知在格物”,但是透過實際操作,他發現不靠譜,因為我們不可能把世間萬物都給探究清楚。後來,透過經歷了人生坎坷,在貴州龍場,他發現其實不需要去研究萬事萬物,也可以搞清楚一切事物的本質。

    他認為: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其實都是發自內心的想法,所以只要修煉一顆順應自然的心,就可以在行動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得到正確的結果。

    王陽明把修煉之法,總結為9個字,即:心上學,事上煉,致良知。

    心上學:指的是做任何事情,學習任何知識,都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同時,又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斷去糾正自己內心的想法,是否正確,讓自己的內心保持平靜,慢慢地,就可以養成一顆公平公正的心。

    事上煉:指的是我們內心有了想法,我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以後,都只是停留在思想理論層面的。有了理論,我們還要去實踐,用實踐和行動去檢驗我們腦子裡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實用,是不是正確的。

    致良知: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本心,都是善良的,都是公正中庸而不偏激的,只是我們接觸到社會以後,我們的內心就有了雜質。所以,我們努力去維持自己的本心,純潔的本心,是善良的,這份善良需要我們用行動去維護。所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種體現。

    王陽明先生講過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如果我們能夠牢記這四句話,按照“心上學,事上煉,致良知”的理念去學習,實踐,也一定可以做到知行合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首歌叫哈尼day歌詞大概是哈尼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