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銘天245
-
2 # 元元之民W
清朝末年,清政府的統治者昏庸無能,國家落後,朝廷內部貪汙盛行,享樂之風瀰漫朝野,再加上外敵入侵,清朝政府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一再的向外國列強屈服議和,簽訂了一系列亡國的條約,給中國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災難。清朝的亂世除了封建制度落後的原因,清政府的統治者和官員只知道享樂和貪汙,也是一大重要的因素,其中,清末地位最高、貪汙最厲害、手段最奸詐的貪官就是滿清皇族親王奕劻。據說這位親王的強勢之時,就連八國聯軍入京時,都不願得罪他。
奕劻是清朝的皇族後裔,從小早北京長大,他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寫著一手好字,就連慈禧太后都對他讚賞有加。慈禧太后是清末中國的實際上的最高領導,她架空皇帝,一手把持著中國的權利,奕劻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睞,可以說是得道昇天。
1898年光緒皇帝在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支援下,進行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觸動了慈禧等人的利益,所以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被慈禧太后鎮壓,而奕劻正式鎮壓此次變法的主要“功臣”他在這次行動中的表現讓慈禧太后十分滿意,獲得了慈禧太后的信任,一度成為清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有實力的親王。
奕劻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睞以後,在朝中發展黨羽,甚至公開的貪汙受賄,據說,奕劻曾經利用過壽的時機,僅僅一天時間就受到了價值高達幾十萬兩白銀的壽禮。可以說是清末最有實力的貪官,不僅如此嗎,奕劻還和清朝的實力軍閥袁世凱關係密切,袁世凱手握清朝重兵,就連洋人都不願輕易得罪,而奕劻就是透過收買袁世凱,和西方的列強加強聯絡。所以,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燒殺掠奪無惡不作,但是奕劻的王府卻安然無恙。
奕劻憑藉著自己的一手好字,獲得慈禧太后的好感,之後又積極加入到慈禧的陣營中,積極打擊進步的改革分子,為自己拓寬官路,他利用各種藉口收刮錢財,公開的收受賄賂,還售賣實力軍閥袁世凱,和外國列強勾勾搭搭,保證自己的地位,他憑藉自己奸詐狠辣的性格,成為了清朝末年最有權勢的親王。
-
3 # 小義老師扯歷史
愛新覺羅家族,清朝末年愛新覺羅家族光青壯男子就有3.4萬人,而且大多不是平民百姓,很多掌握社會上層權力,政府權力中樞更是組建皇族內閣。
-
4 # 道中道道而道
當屬醇親王家族。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
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人稱七王爺。他的哥哥咸豐皇帝登基時他只有十歲,被封為醇郡王。後來慈禧的妹妹選秀落選了,慈禧為了拉攏奕譞鞏固自己的勢力便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從此他成了慈禧小叔子加妹夫,親上加親,關係更進一步,後來在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時奕譞也參與了其中,可見慈禧之精明。後來婉貞誕下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
-
5 # 鄧集傑110937391
自努爾哈赤起兵建立政權,到皇太極領兵入山海關逐鹿中原,再到千古一帝的康熙,有這五個家族可以說一直是愛新覺羅氏的左膀右臂,忠心耿耿的輔佐。這五個家族分別是:佟佳氏,赫舍里氏,鈕鈷祿氏,瓜爾佳氏,富察氏。其中佟佳氏家族的政治生命力是最強的。從努爾哈赤時期興起,一直到康熙,雍正時期整個家族的地位達到頂峰。在康熙,雍正時期有‘半朝天下’的美譽。
為何佟佳氏家族有這麼持久的政治生命力呢?記得康熙年間佟佳氏家族的佟國維曾對他的侄子隆科多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佟佳氏家族始終長盛不衰靠的秘訣是什麼嗎?靠的就是一條祖訓,就是不要一條道走到黑。”所以在‘九子奪嫡’各個皇子派系之間爭奪皇位最慘烈的時候,佟國維始終站在八爺黨這一邊,而隆科多依附在四爺黨這一邊。不得不佩服佟國維的老謀深算,跟的這兩個皇子沒有看走眼。
後來,佟國維在康熙廢太子之後重新舉薦太子人選之時,由於八爺黨鋒芒太露而遭到康熙的猜忌,治罪佟國維告老還鄉。其實這是佟國維跟康熙皇帝的一個交易,康熙打心裡面不想任何皇子成為新的太子,因為各皇子的之間的明爭暗鬥作為皇帝來說都不能左右。一旦選定新的太子只能導致朝野震盪,所以只能去拖延,雖然罷了佟國維的官,也只叫他回家養老。而提拔了佟國維的侄子隆科多坐上了步兵統領。這樣保持佟佳氏家族不倒。可以說佟國維是康熙諸多大臣中把為官之道玩的最爐火純青的。
-
6 # 白河夜船
權勢,指權力、勢力。清朝末年,我認為權勢最大的應該是愛新覺羅家吧。雖然清朝末年山河日下,距離滅亡也沒有幾天了。但是權勢,指的是權力和勢力,並不是指力量。而姓愛新覺羅的也有很多,論清末最有全是的家族,我認為是愛新覺羅中的醇親王一脈。
第一代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
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光緒帝生父。母為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其大福晉為慈禧太后胞妹。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為醇郡王。咸豐帝死後奕譞與恭親王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慈禧太后開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晉封親王。光緒登基,他又被加封親王世襲罔替。光緒十年(1884年),甲申易樞後奕譞開始以商辦之名接掌政權。光緒十一年(1885年),總理海軍衙門。奕譞,自己貴為鐵帽子王。父親、哥哥、侄子、兒子、孫子全是皇帝。權勢不言而喻。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
清宣宗道光帝之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光緒帝載湉異母弟,宣統帝溥儀生父。曾任晚清監國攝政王;1909-1912年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載灃,老爸是第一代醇親王。哥哥、兒子是皇帝。溥儀太小,任攝政王監國。光緒和宣統也是出自醇親王府,至於身份地位大家都知道這就不在饒舌。這兩個皇帝的光環加在醇親王府上。加上兩任位高權重的醇親王。因此我認為清朝末年最有權勢的家族是醇親王府。 -
7 # 曹重
清朝末年最有權勢的家族 不是曾國藩也不是李鴻章,胡雪巖就更算不上了。最有權勢的人在山東呢,曲阜孔家是最有權勢的家族,為什麼這麼說呢?
孔子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地位可想而知。
儒學從漢武帝時期重用大儒董仲舒開始,罷黜把家,獨尊儒術。那時候已經把儒學提高到所有學術只上了,就非常重視儒學教育了。
孔子的後世子孫被封為衍聖公,衍聖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於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後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其居住的衍聖公府(今孔府),是全國僅次於明清皇宮的最大府第。曲阜孔氏家族受歷代帝王追封賜禮,譜系井然,世受封爵。
衍聖公因得益於先祖孔子榮耀,成為中國歷史上經久不衰、世代騰黃、地位顯赫的特殊公爵,與朝廷互相依偎,成就孔府的天下第一家
到了明清時期,把孔子供奉為讀書人的祖宗,就連皇帝也要參拜孔子,可想而知,孔子在當時社會的地位是多麼的高,自然他的家族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不是一般家族能夠相提並論的。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承認衍聖公在明代享受的全部特權,六十四代衍聖公孔衍植仍任衍聖公加太子太傅。朝見時衍聖公仍列內閣大臣之上。
衍聖公與朝廷的密切關係,到乾隆時期達到巔峰,乾隆帝曾多次來曲阜,並頒御書"與天地參"、"時中立極"、"化成悠久"等匾額,重建欞星門,易木為石。對於乾隆帝與孔府的關係密切,多有猜測,包括七十一代衍聖公孔憲培的一品夫人於氏(無後),與乾隆帝關係密切,孔府盛傳於氏為乾隆帝之女。據考證,乃乾隆帝義女(官臣于敏中之女)。後於道光年間於孔府東路建有於氏的祭祀專祠沐恩堂。于敏中被罷官後,其後裔也多寄居孔府。
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得出來,清朝的時候,孔家的地位是多麼的高,世受恩寵。
-
8 # 深圳好青年
第一位是天字第一號的人物是,葉赫那拉.杏貞,又名慈禧太后“老佛爺”,小名蘭兒,葉赫那拉家族。咸豐皇帝的懿貴妃,同治皇帝的生母,”辛酉政變”之後“垂簾聽政”,成為晚晴政權的實際當家人,時間長達四十多年。在掌權期間,立過兩個皇帝,一個是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一個是末代皇帝溥儀。還打了一系列的敗仗,和外國簽訂了數不清的賣國條約。
第二位是曾國藩家族,1811年(羊年)11月出生,官至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藩組建湘軍,剿殺了農民愛國運動太平天國,還是洋務運動的開創者,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寫了一本書《曾國藩家書》,幾年前賣得特別火。
第三位是李鴻章家族,1823年(羊年)2月出生,曾國藩的學生,慈禧太后的心腹親信。世人多稱"李中堂",代表慈禧簽訂了很多賣國條約,建立北洋水師,最後全軍覆沒。
第四位是袁世凱家族,1859年(羊年)9月出生,河南省項城人,帶過兵,打過日本,鎮壓過“辛亥革命”,滅了清朝,還當過總統,最後一個職位是皇帝。
-
9 # 嘟嘟小王說書畫
醇親王是清末鐵帽子王之一,這一脈始於愛新覺羅·奕譞,不僅出了兩個皇帝還出了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在清末皇族中應該是最具權勢的家族了。下面我們就透過這組照片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醇親王家族。照片中這位就醇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人稱七王爺。他的哥哥咸豐皇帝登基時他只有十歲,被封為醇郡王。後來慈禧的妹妹選秀落選了,慈禧為了拉攏奕譞鞏固自己的勢力便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從此他成了慈禧小叔子加妹夫,親上加親,關係更進一步,後來在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時奕譞也參與了其中,可見慈禧之精明。照片中就是醇親王和慈禧的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後來婉貞誕下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
醇親王奕譞一共有四位福晉,婉貞是嫡福晉,其他三位側福晉分別為顏扎氏、劉佳氏、李佳氏,這張照片便是三位側福晉。不得不說奕譞還是很有福氣的,與其他皇室成員相比他的老婆算是比較漂亮的了。奕譞的這四位福晉為他生了七子三女,但是隻存活下來四子一女,其中劉佳氏生下了三個兒子,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她坐在中間的原因吧。
回覆列表
醇親王是清末鐵帽子王之一,這一脈始於愛新覺羅·奕譞,不僅出了兩個皇帝還出了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在清末皇族中應該是最具權勢的家族了。下面我們就透過這組照片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醇親王家族。照片中這位就醇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人稱七王爺。他的哥哥咸豐皇帝登基時他只有十歲,被封為醇郡王。後來慈禧的妹妹選秀落選了,慈禧為了拉攏奕譞鞏固自己的勢力便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從此他成了慈禧小叔子加妹夫,親上加親,關係更進一步,後來在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時奕譞也參與了其中,可見慈禧之精明。照片中就是醇親王和慈禧的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後來婉貞誕下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
醇親王奕譞一共有四位福晉,婉貞是嫡福晉,其他三位側福晉分別為顏扎氏、劉佳氏、李佳氏,這張照片便是三位側福晉。不得不說奕譞還是很有福氣的,與其他皇室成員相比他的老婆算是比較漂亮的了。奕譞的這四位福晉為他生了七子三女,但是隻存活下來四子一女,其中劉佳氏生下了三個兒子,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她坐在中間的原因吧。
這張照片是醇親王的家族照,此時醇親王奕譞和側福晉顏扎氏已經去世。照片後排從左向右依次是載洵、載灃的福晉瓜爾佳氏幼蘭、載濤的福晉蔣佳氏、載洵的福晉葉赫那拉氏、載濤;中間是兩位老福晉,第二排右一是載灃;最前排是醇親王家族溥字輩的孩子。
這張照片是載濤、載灃、載洵三兄弟(從左向右),他們均為劉佳氏所生。照片中能看出三人的官服補子不同,載洵和載濤都只有一個,載灃有四個團補子,這是因為載灃當時襲了醇親王爵,是親王品級,而他的兩個弟弟當時還都是貝勒。
這張照片是二代醇親王載灃和福晉瓜爾佳氏幼蘭抱著孩子與老福晉的合影。瓜爾佳氏幼蘭是清末重臣榮祿的女兒,榮祿當時是慈禧的心腹,因此慈禧便賜婚載灃,兩人的婚禮也異常盛大,堪比皇子的婚禮。照片中載灃懷裡抱著的是二子溥傑,瓜爾佳氏懷裡抱著的是長女韞媖,而他們倆的大兒子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這張照片是貝勒載洵的家族照,照片中他的兒子愛新覺羅·溥侊和兒媳婦察哈拉氏結婚合影。載洵只要溥侊一個兒子,但是後來因娶了個戲子被整個家族唾棄,以至於最後孫子也沒姓愛新覺羅而是隨了母親的姓。
這張照片是貝勒載濤,仔細觀察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張照片中載濤的團補子數和圖五的不一樣了。其實此時載濤還是貝勒,只不過是加了郡王銜,也就是能夠享受郡王的待遇,所以就可以穿這種四團行龍的補服了。
這張照片是載灃的家族照。後排右側是末代皇帝溥儀,後排左側是他的大女兒韞媖,後來得急性闌尾炎17歲就去世了。後來溥儀去東北做了偽滿皇帝,整個醇親王家族都是反對的,並且他們拒絕與日本人合作。雖然他們想要復辟,但是那是我們的內部問題,能夠在外敵入侵時拒絕做賣國賊就足見民族氣節。
這張照片是溥儀改造完成後,載濤和兩個侄子一起吃飯,畫面中溥儀和溥傑兩兄弟長得很像,為此溥傑還曾開玩笑說我就是“小版”的他。此時的載濤在炮兵司令部馬政局做顧問,而溥儀也從一個“皇帝”徹底迴歸為共和國的公民,醇親王家族也從封建王權時代來到了社會主義新時代,叔侄三人的這次聚首,拋去了“君臣之禮”,剩下的只是親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