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36228609172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潮汕地區,是用潮汕話演唱的一 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潮劇在國內主要流佈在廣東東部、福建閩南漳州地區的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及平和縣等,廣泛流行於香港、東南亞、上海、以及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泰國曾經是潮劇在全球的發展中心,現還有泰語潮劇,凡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潮劇。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重,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郁的民俗色彩。 宋元南戲的分支   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一個已有4 4 0多年曆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繡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發展程序潮劇的形成   潮劇是什麼年代,在什麼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從潮州巫術“關戲童”發展起來的,一說潮劇是弋陽腔的一支,是“弋陽腔在各地流傳後的直接產物”。直到世紀30年代以來,流存於海外的明代潮劇劇本的發現,以及明代藝人手抄南戲劇本在潮州出土,潮劇的淵源得到了史料佐證的論說。   1936年,中國歷史學家向達,在《北平圖書館館刊》上,發表《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一文,首次介紹存於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的潮劇明代刻本《班曲荔鏡戲文》(即《陳三五娘》劇本)。戲文的全題《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牛津大學所藏的這個刻本,因“最後一頁有殘缺,不能知道此書究竟刊於何時”,但向達認為“就字型各插圖形式看來,類似明萬曆左右刊本”。   向達介紹牛津的《荔枝鏡》藏本之後,二十年過去了。1956年,梅蘭芳和歐陽予傅倩率中國京劇團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一個是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劇金花女大全》(附刻《蘇六娘》)。藏於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與英國牛津大學所藏的《班曲荔鏡戲文》是同一刻本。但該本儲存完好,末頁是書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樣。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燠年號,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大全》,沒有刊刻年號,但據專家考證,系明代萬曆年間刻本(見《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後記》)。   嘉靖刻本卷末刻有書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鏡記戲文,計一百五葉,因前本荔枝記字多差訛,曲文減少,今將潮泉二部,增入“顏臣”,“勾欄、詩詞、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騷人墨客,閒中一覽,名曰荔鏡記,買者須認本堂餘氏新安雲耳”。說明這個“重刊”本,是從舊本“荔枝記”,揉合潮泉二部,增“顏臣”、北曲等內容,並“校正”舊本荔枝記文字的差訛而成的。1964年,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主任、漢學家龍彼得教授,在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館,又發現潮劇的另一個明代刻本,這就是 刊於明萬曆辛巳(公1581年)的《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大全》。這個“新刻增補”的潮劇本,不稱《荔鏡記》,而稱《荔枝記》,是與《荔鏡記》同一故事內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鏡廢氣 依據的原本,沿難斷定,但這個刻本是“新刻增補”本,說明在萬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這個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東月李氏編集”字樣。地方戲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戲曲編劇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見,這個刻本把編劇者潮州人李東月也刻上了。就在流傳於海外的潮劇明代刻本被陸續發現期間,1958和1975年,在揭陽縣漁湖和潮安縣鳳塘兩地的明墓中,相繼出土《蔡伯皆》(即《琵琶記》)和《劉希必金釵記》手抄劇本。這兩個抄本的出土,引起國內外戲曲專家的高度重視,認為“是研究戲曲發展史的珍貴文獻”,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戲曲文物的一次重大發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旗小說封面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