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去即歷史
-
2 # 情懷歷史
一
首先,在筆者看來,之所以形成“明朝昏君多、清朝昏君少”的說法,直接原因和清朝皇帝親力親為,而明朝皇帝大多奇葩、不理朝政等有關。具體來說,對於清朝皇帝來說,在數量上只有10位,加上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也不過12位皇帝,也即在數量上明顯少於明朝皇帝。對於這十多位皇帝,前三位皇帝忙於打江山,也即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順治這三位皇帝在位時,還面臨著明朝、李自成、南明等敵手,想要當昏君都沒有機會。畢竟在強大的外部威脅的背景下,皇帝也不敢安逸享樂。
二
在順治皇帝之後,又到了康乾盛世這一歷史階段。對於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前兩位皇帝可以說是非常有為,稱得上古代歷史上的聖明君主。而就乾隆皇帝來說,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但是,因為雍正皇帝留下了豐厚的家底,促使乾隆的奢靡遠遠沒有導致清朝的滅亡。否則的話,乾隆也要打上昏君的名號。在此之後,就清朝最後的兩位皇帝,也即光緒皇帝和愛新覺羅·溥儀,後者顯然是無能為力,前者雖然希望變法圖強,但是在慈禧的壓制下,最終鬱鬱而終。
三
進一步來說,對於清朝最後的幾位皇帝,因為慈禧的掌權,甚至都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皇帝,也即相當昏君的機會都沒有。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明朝歷史中的部分皇帝,之所以留下昏庸的名聲,一方面是因為清朝在史料上的醜化,另一方面,則是明朝內閣的存在,促使不少皇帝可以隨心所欲。舉例來說,萬曆皇帝朱翊鈞數十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專心於木匠工作,從而荒廢朝政,嘉靖皇帝迷信方士,好長生不老之術,爆發“壬寅宮變”,幾死於宮女之手。
四
最後,不過,雖然明朝出了幾位奇葩的皇帝,並且對朝政有所懈怠,但是,萬曆皇帝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嘉靖皇帝始終抓住明朝大權,取得對倭寇戰爭的巨大勝利。並且,相對於清朝中後期的幾位皇帝,明朝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也就更值得稱讚了。由此,在筆者看來,清朝雖然幾乎沒有昏君,但是傀儡君主卻出了幾位,而明朝的幾位皇帝雖然有昏庸的時候,依然獲得了較高的整體評價。
-
3 # 小莊說歷史
首先“清朝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明顯是一段過於武斷,且紕漏百出的話,當然了,這個誰都知道。但是任何“諺語”總歸有它產生的原因,這句話也不過是吐槽明朝的皇帝跟清朝的皇帝相比太過於“懶且奇葩”罷了。
大明一代除去最為出名的朱元璋,朱棣兩父子,還有朱允?桑?旄叱懍轎輝諼皇奔洳懷と椿顧忝骶?的君主以外,自宣宗朱瞻基承接仁宗朱高熾有“仁宣之治”後;接下去是被宦官王振專權,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然後是稍微有點勵精圖治的景帝朱祁鈺,可惜其在位期間奸臣亂朝;第八位是因獨寵“萬皇后”而名震中國曆代皇帝的憲宗朱見深;第九位是有“弘治中興”的孝宗朱佑樘;第十位是大名鼎鼎的武宗朱厚照(這個可以不用多介紹了);第十一位是傳說中迷信方術,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世宗朱厚?校壞謔??位是穆宗朱載??,是的,就是天天吃春藥的那個。第十三位是同樣是大名鼎鼎的萬曆帝神宗朱翊鈞,是明朝衰敗的開始;第十四位是“一月天子”,身體被掏空而死的光宗朱常洛;第十五位是任用魏忠賢的天啟帝熹宗朱由校,是的,就是那位搞木匠的;關於大一統的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大家都清楚。
但是看看明朝可以存活長達快三百年,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明朝可以說是皇帝最自由的,相比於清朝皇帝,明朝皇帝比較輕鬆,明朝主要強在他的管理制度上,內閣制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管理制度,這種制度大大解放了皇帝的時間,只要內閣正常,一切都可以進行下一步。
首先我們要清楚,古代的每一個新的王朝往往都會吸取前朝的教訓。比如漢代取代秦代,就把秦代的郡縣制變為分封制(當然後來因為地方叛亂又改回去了)。宋代取代五代十國,吸收了唐代滅亡的教訓,武人權力太大,所以才有“杯酒釋兵權”。
但是清朝雖然沿用了一些明朝的管理制度,但是畢竟清朝主要還是在於皇帝,這就對一位皇帝有嚴格的要求,清朝完全做到這點的當屬康熙,雍正,乾隆前中期還是可以的,當時後面就不行了,雖然都是封建統治,但是顯然明朝管理制度更高明,懂得創新和改良。
但是清朝給人的感覺就是保守,迂腐,死板,雖然當時的清朝任然是世界強國但是思想已經麻痺,從上到下,面對外來文化是抵制,對先進思想是抵制,閉關鎖國,盲目自大,清朝昏君少,但是大多都是思想僵化的庸人。
-
4 # 曹老師xixi
這種說法是一個大致的說法,總體來說清朝昏庸的皇帝還是比較少的,明朝昏庸的皇帝相對多了很多。
先看明朝,共計十六位皇帝,相對正常的只有四位,分別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由檢。其他的皇帝都十分有個性,一生都在玩蛐蛐的,一生都在玩木頭了,一生都在煉丹的。一生都在修仙的,三十年不上朝的,收集大姨媽血的,一天到晚穿鎧甲的,這是皇帝該乾的事情嗎?就是有興趣愛好,也不能耽誤治國理政呀,宦官專權,禍國殃民,皇帝猶如睜眼瞎。真不知道該怎麼說的好。而相對正常的四位皇帝,朱允炆純在感低,朱元璋和朱棣比較殘暴,但好在是明君雄主,不能否定,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也是繼承了祖先殘暴的性格,但沒有繼承祖先的雄才大略,剛愎自負,濫殺大臣,好在最後留下了讓人稱頌的骨氣。
再看清朝,共計十二位皇帝,其實嚴格的講昏庸的確實沒有,但是像朱元璋朱棣這樣霸氣外露高瞻遠矚的也沒有,努爾哈赤黃太極順治康熙雍正就不說了,沒什麼爭議,肯定不是昏君,乾隆爭議較大,但我認為他後期的奢華也不至於是昏君,往後嘉慶道光雖然能力平平,但也是恪盡職守,矜矜業業。咸豐後期是破罐子破摔,是最接近昏君的一位,同治就執政一年,不存在昏不昏,光緒沒什麼爭議,肯定不是昏君,宣統年幼也不存在昏不昏。
古代作為皇帝,衡量其昏庸不昏庸,主要還是看其作為皇帝這個職業是否稱職,若是不務正業,又重用奸臣,肯定是昏庸,若是在崗位上有突出成績,那就是明君,若是嚴格遵守皇帝規章制度,但成績不突出,那就是庸君。
所以清朝是明君少,庸君多,昏君無。而明朝是明君少,庸君少,昏君多。
Ps:在很多人心目中,明朝是個完美的朝代,實際確實事與願違,明朝皇帝確實不如清朝,很多人總是抓住明朝皇帝不行,為什麼統治那麼多年,明朝皇帝都是被清朝黑了不知道嗎?被黑這事我們可以檢視明朝時期的材料,也都是大同小異,而為什麼統治那麼多高,這是制度原因,比如保甲制,廠衛制,內閣制等原因。
-
5 # 南宮雁門
清朝怎麼沒有昏君了?那些鴉片戰爭後的皇帝不都是昏君嗎?
所謂的昏君其實就是說皇帝是個一般人,但又生不逢時,趕上了天下大亂的時候,而自己又因為能力有限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才被稱為昏君!歷史上每朝的明君也就那麼幾個。剩下的都是一般人!也能稱之為昏君或者庸君。
歷朝歷代昏君都挺多的!只不過有的人在位的時候朝政沒有腐敗的很嚴重,沒有四處在起義!所以他就不是個昏君!有的認在位十三年時候就趕上了這些!而自己又治理不好就被後人成為昏君了!就像明朝的崇禎皇帝和清朝的光緒皇帝!
明朝的衰落是從嘉靖皇帝開始的!雖然他有一些能耐,但整天就知道煉丹修仙,不怎麼管朝政!還出了一個大奸臣嚴嵩!雖然嚴嵩最後被除掉了!但大明也一點點開始衰落了!到了萬里皇帝在位的時候朝政就更腐敗了!萬曆登基前幾年還有張居在改革!後來萬曆親政後廢除了張居正內閣首輔的之位,也把張居正的改革都廢除了!國家又回到了改革前的狀態!並且越發嚴重!此時後金已經崛起,明朝對遼東也失去了統治!但萬曆也不管這些!任由朝政繼續腐敗,不怎麼作為!又經過了天啟皇帝,到了崇禎手裡!
此時的大明可以說是無可救藥了!除非朱元璋再世!
雖然崇禎皇帝很勤政,很想拯救大明於危難,但奈何能力有限,又犯了一些錯誤!最後導致李自成打進了北京,他吊死在了煤山!大明就正式滅亡了!
清朝皇帝雖然有作為但都集中在前期!可能是強烈的生存意識使得他們不得不英明能幹!畢竟哪一步走錯了大清都可能滅亡!到了乾隆在位的時候一搬的威脅都不能輕易滅亡大清了!準噶爾被他給徹底消滅了!此時的皇帝就開始享受生活了!乾隆在位時間又很長!把清朝給享受的也是問題不斷!到了嘉慶皇帝繼位的時候腐敗已經深入了骨髓!任他怎樣整治都整治不好!這樣就到了道光皇帝在位的時間,發生了鴉片戰爭!清朝戰敗之後問題越來越多,皇帝無力整治!雖然出了一個慈禧太后!但她就知道享受生活!根本就不管國家的死活!光緒皇帝也沒有能力把大權從她手裡奪回來!在慈禧死後,大清也就灰飛煙滅了!
崇禎和光緒都很想救國家與危難!但奈何能力有限!也沒能做到!所以也不應該罵他們什麼!都是他們的先祖把國家給敗壞了!他們也是一個受害者!
-
6 # 靈芸
首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都同樣存在昏君,但為什麼明朝的昏君現象會比較明顯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滿清作為後來者,又主編了明史,本身可信度就不高,為了渲染自己的偉岸,在政治上就極有可能抹黑明朝皇帝的形象,除了一些影響力大的不敢造次,其它都有可能不太符合事實,因為按照清朝寫的明史,明朝皇帝有的一生都在玩蛐蛐,有的一生在玩木頭,將那些帝王寫的那麼不堪,那麼明朝為什麼還能統治276年,元朝為什麼就做不到呢!
並且萬曆帝十五年不上朝,朝局依然穩定,還在北韓以少勝多大敗倭寇,這說明什麼問題,那就是明朝皇帝並不太昏,他們能夠在玩弄自己的業餘愛好的同時,還能很好的治國平天下,為什麼這裡說他們並不太昏,還是有點昏呢!那是因為他們身為皇帝本不該如此,但他們又確實將本分工作做好了。
我們再來看看清朝,清朝皇帝看似不昏,實際上卻比明朝皇帝更昏庸,皇帝是什麼?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而不僅僅是滿人的皇帝,可是他們懂嗎?他們只信任滿人,並且康雍乾三朝大興文字獄,造成漢人血流成河,僅僅只是因為猜忌,這就是昏君所為!
還有所謂的康乾盛世,實際上也只是農作物大豐收,是貴族官僚的盛世,窮苦百姓依然食不果腹,因為糧食都上交了,剩下的也僅僅夠煮粥而已。
嘉慶之後的清朝皇帝更加昏庸,嘉慶皇帝完全沒有意識到國家已經積貧積弱,朝廷的經制之軍已經腐敗無能,國家已經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但他做了什麼?抄了個和珅就是聖君了?查了幾個貪官就是明君了?意識不到大局就是昏君。
道光帝比嘉慶更昏庸,勤儉節約是美德,但不是明君的標準,勤政如果對大局毫無意義那也是昏君,兩次鴉片戰爭後,道光帝仍然意識不到世界大局,繼續墨守成規,導致了後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咸豐更無能,他只知道以滿壓漢,以漢制漢,民族矛盾已經爆發卻不知悔悟,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倉惶逃竄,他在位期間做了什麼?他勤政就不是昏君了?
綜上所述,明朝皇帝只是有點昏但不庸,因為他們能夠維持朝局穩定,國家統一,還能打敗外敵,而反觀清朝,只有康雍有點昏但不庸,其它都是昏庸之君,如果皇帝只需要勤政就是明君,那地球人有太多都能做一個明君了!
-
7 # 包依剋星
某朝昏君:你可知罪?
大臣:臣一心為國為民,不知何罪之有?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後宮溺愛X妃,老臣以為應雨露均霑。
其他大臣:XX雖然出言不遜,冒犯天顏,但他是一片忠心!常言道忠言逆耳利於行,還望陛下三思!
昏君大怒,甩袖而走
諸多肱骨之臣一片嘆息聲,還有幾位白髮老者雙手捂胸作痛不欲生狀
鐵骨錚錚的史官記載:昏君無道
某朝明君:你可知罪
大臣嚇得渾身哆嗦,跪下磕頭如搗蒜,滿頭是血地叫著“皇上聖明!奴才罪該萬死!”
其他大臣:皇上聖明!此獠詩句中竟有大不敬之語,罪當凌遲處死,誅滅九族。
明君不屑的一擺手:我大X以仁德立國,此賊全家秋決,族人流放XXX
諸大臣大呼:皇上真是仁德聖明。
喪盡天良的無恥老賊在被拖下去時,發自內心地喃喃說道:謝皇上大恩大德,寬宏大量
諸多文人紛紛記錄:聖君仁慈英明
-
8 # 今古講堂
相比於明朝而言,清朝的皇帝更加職業化。但明朝的皇帝也不是全部昏庸,你能說太祖朱元璋昏庸嗎?你能說雄才大略的成祖永樂大帝朱棣昏庸嗎?還有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建立了仁宣之治的鼎盛時期,也不是昏庸之主。即使是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也有“萬曆中興”、“萬曆三大徵”這樣的政績。崇禎皇帝雖然執政能力不高,但也並不昏庸,至少是一個勤政的皇帝。如果不是明末面臨天災、外族入侵、內部積弊難返、加之內亂等因素,他也可以是一個合格的守成皇帝。換言之,面對明末那種複雜的政治局面,非雄才大略之主能夠駕馭。
相比於清朝 ,明朝的大臣擁有更高的權力。明朝的皇帝讓人感覺不行,這是由他的制度設計所決定的。當初太祖朱元璋設立內閣制,就是為了加強君權。但在實際操作中,內閣的權力被無限擴大。往往是在決策一個事情時,皇帝面對一幫吵吵鬧鬧的大臣,實在是吵不過他們。如果動用家法施加廷杖,這些人也蠻不在乎,而且他們甚至以被打了為光榮。我被打了,說明我不怕皇帝,我是一個忠臣,自古文死諫。一個因為進諫被皇帝打了的大臣,在同僚中的威望立馬提高。所以嘉靖皇帝,由於實在拿這些大臣沒辦法,只好我讓你們,我去求神問道,迷戀於冶煉丹藥。政府的日常事務就交給內閣去處理。而且,就算皇帝幾十年不上朝。政府在內閣的打理下,照樣能玩得轉。基本上皇帝可以不管事。
要問這些大臣有多厲害?他們可以在朝廷上公然打死人,皇宮中有一個地方預設可以打死人不犯罪。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就是被這幫人認為是王振的餘黨,在皇宮中被活活打死。
相比於清朝,明朝還有更多的言論自由。比如講明朝的言官制度。這些人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組成,大部分品秩不高,但其政治地位卻極為突出。設計他們的初衷就是讓他們罵人。他們基本可以毫無顧忌的罵皇帝,罵權臣。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挑錯、找茬。嘉靖皇帝由於修仙問道,就被言官罵得狗血噴頭。甚至嘉靖皇帝,想認自己的親爹都不行。幾乎所有的大臣和言官都要求嘉靖皇帝認伯父孝宗為父親。導致了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禮儀”之爭。
明代的百姓幸福指數遠比清代要高。相對於清朝,明朝的百姓擁有更多的經濟、文化和商業方面的自由。政府對老百姓的管控,明顯比清朝要寬鬆得多。明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經濟文化大發展的時期。相比於清朝的大興文字獄,還有乾隆皇帝對民間藝術的管制。明朝的百姓要自由得多。因此有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說法。
清朝的皇帝,從小就接受職業化的訓練。在皇子學習時如果哪個不用功,教師就會拿明武宗朱厚照作為反面典型對他進行教育。清朝皇帝的君權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大臣們以奴才自居為榮。 雍正帝以“緊急處理西北軍務”為契機設立了“軍機處”,為專制皇權掃除了最後的障礙。 乾隆皇帝自詡為十全老人,所有的外患、內亂、權臣、外戚和宦官干政都給他消滅得乾乾淨淨,集大權於一身。政府對民間的控制也達到了巔峰。可以說從中國歷史的縱向來看,發展到清朝是封建皇帝集權的巔峰。但從世界歷史橫向來比較,西方已經實現了三權分立,開始了工業革命,織布機、蒸汽機已經陸續發明出來。乾隆年間中國還經常有饑荒,同時期英華人早餐已普遍有牛奶麵包。所謂的康乾盛世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圖片取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
9 # 靈寶小道
明朝多昏君,清無昏君,這種說法誰提出來的呢?
縱觀明清兩朝,你會發現很多地方出奇的相似,清本來也是承明制,只是漢人地位太低。
清朝確實沒有昏君,但是多庸君,前面幾個還可以,努爾哈赤,一代雄主,皇太極,與明幹了那麼多年,也厲害,順治時期大多數是多爾袞主事,康熙文治武功也可以,雍正,個人比較喜歡的一位帝王,個人感覺清朝中興之主,可惜累死了,自乾隆之後清的明君在哪裡?嘉慶上來就大刀闊斧幹改革,結果被打臉,乖乖的尊祖宗之法,後面的就不說了。
整體來說,個人感覺明朝的皇帝更懂得帝王之術,會玩權謀,當然,不說比清好,但是不至於比清差,朱元璋不用說,比不了努爾哈赤嗎?朱老四,不是在幹架就是在幹架的路上,文治也不差,有遠見,修永樂大典,七下西洋,比不了皇太極或者康熙?仁宗宣宗不一定比雍正好,但是也不差,武宗比不了順治嗎?
明朝是有木匠皇帝,也有煉丹的,可是天下並沒有大亂,為啥,內閣不是吃乾飯的,清也是軍機處,但是軍機處權利可比不了內閣。
明朝那些大太監,皇帝不管事的時候一個個牛哄哄,結果呢?皇帝腳抬一下,輕而易舉的踩死。
論個人能力,論玩權術,明朝皇帝都是高手,絕對高於清,只是有幾個不專心做皇帝而已。
清皇帝都勤奮,可是天賦確實差一些,僅此而已
-
10 # 朝史暮想
這個問題看怎麼看了。
從文官集團的視角來看,何為明君,何為昏君我們知道歷史的筆桿是掌握在文官集團的手裡。在文官集團看來,什麼的皇帝是昏君?
親近太監(宦官集團),寵幸外戚(外戚勢力),怠政(不怎麼上朝的),大權旁落的(沒有和文官集團分享權力),不遵從儒家正統行為規範的(不聽文官集團話的),嗜殺的(對文官集團不友好的),親近小人的(有事情不和文官集團商量的),......有以上行徑的,在文官集團看來都是昏君。
那麼我們看明清兩朝,明朝皇帝怠政的的確多,但是怠政不代表不管事,不做事。而清代的皇帝普遍勤政,在漢化中也用一批漢家文人來做參謀,於是自然,明代皇帝多昏君了。
明史是清朝修的《明史》是清人張廷玉修的。封建王朝修前朝歷史,一則總結前朝的失敗教訓,二則體現國力昌盛,世道清平,三則彰顯新王朝取代前朝的合法性和天命論。
所以清朝人寫明史,多多少少會帶有一些政治傾向,加入一些政治筆法,來彰顯本朝的優越。所以清人筆下的明代皇帝,昏君肯定多。
清代文人相比明代文人,缺少了一些骨氣節操明朝大臣們,要是覺得皇帝哪件事情做的不對了,就往死裡“勸”。說勸是給皇帝面子,實際上就是罵,罵得上綱上線,經常提升到“亡國滅種”的高度。
罵歸罵,還不怕皇帝不高興。皇帝要是生氣了要整明朝大臣,一個個都還趨之若鶩,因為他們覺得因為勸諫被責罰,是名留青史的事情,這是明代文人的骨氣。
而到了清朝,因為滿清固有的包衣制度,滿清權貴往往都喜歡重用家奴。而漢家文人們為了取得皇帝的寵信,就開始變得諂媚。這種諂媚體現在史書資料上,就是滿清漢臣對皇帝的歌功頌德上。所以從留存的史料來看,滿清皇帝一個個都是千古名君。
回覆列表
明朝都是個昏君,清朝無昏君?那為什麼明朝比清朝長壽?而且明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存在時間僅次於唐朝的第二長壽的大一統王朝;清朝的康乾盛世經濟水平達到明朝中後期水平了嗎?明朝所有群體裡面被黑的最慘的不是皇帝就是廠衛機構,要不然要不然皇上昏庸無道,要不然廠衛機構無惡不作?士大夫集團給我們的感覺整體上還比較好,難道他們真的好嗎?皇帝真的個個無道?廠衛機構無惡不作?太多的東西經不起推敲。袁崇煥被我們視為民族英雄,是被無道的崇禎冤殺的;本來我也是這種認識。可是隨著接觸到的史料的增加改變了觀點。是袁崇煥的所作所為都顯示他投靠了後金,崇禎在殺他前,滿朝議論紛紛,百姓都斷定袁崇煥叛國;要不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後也不至於北京市民爭相購買袁崇煥的肉生吃;如若不然根本說不通。不是崇禎故意殺袁崇煥,是袁崇煥自己作死的;明朝後期先有李成梁,後有毛文龍,都能跟後金死磕,但不遂人意。袁崇煥的軍事戰略真沒見高明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