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瘋野小彭

    除了根本不能商業化種植的地方,元謀是中國最難種植葡萄的地方。這似乎和“薈聚網-網事如煙”中,其他文章的某些論斷相違背。例如,在《元謀三絕:古猿人、土林、冰心黑提》中,提到元謀是野生毛葡萄的主產地,適合葡萄生長,那是因為野生葡萄無須追求產量、甜度等商業指標,只要能保證成活和繁衍即可。而元謀冰心黑提這樣的農作物就不能簡單滿足於此。同理也適用於《元謀冰心黑提:北半球早熟第一葡萄》中的相應論述,能生產出最早熟的葡萄,但不見得能獲得應有的商業利益,要想達到理想的商業收益,在元謀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從這個角度講,才有了開篇時的論斷。

    當然上述三個看似矛盾的論斷,都源於元謀極其特殊的氣候型別。百度百科“元謀縣”詞條,定義當地的氣候是南亞熱帶乾熱季風氣候。殊不知南亞熱帶乾熱季風氣候作為熱帶季風氣候的亞型別,其最典型的特徵在於:由於青藏高原及喜馬拉雅山山脈的阻擋,冬季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無法抵達南亞次大陸,因此在冬季(嚴格說應該是旱季)依然高溫。而元謀由於地處金沙江南岸,面向北方冷空氣的行進路線,年最低溫度可達-1℃。這從最根本上就不符合南亞熱帶乾熱季風氣候的典型特徵。而且一般定義下,熱帶季風氣候的年降水量標準是1500-2000mm,相較於元謀的600mm明顯偏差太多!

    元謀的氣候帶有些乾熱河谷氣候的特徵,但乾熱河谷氣候最顯著的特徵是“缺水使大面積的土地荒蕪,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積喪失,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而拍攝於元謀江邊鄉金沙江畔的下圖,土層厚度猶如黃土高原,表土流失並不嚴重。況且這裡到雨季,降雨還是豐沛的。這些都說明元謀的氣候特徵顯然也不符合乾熱河谷氣候。

    圖1 如果不加說明,大家一定以為這是拍攝於西北黃土高原,而實際這是在雲南元謀江邊鄉的金沙江江岸地帶。這樣厚的表土層,顯然不符合乾熱河谷氣候下,有關荒漠化的特徵描述

    現在再來看看關於熱帶疏樹草原氣候(也稱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徵描述:全年高溫,明顯分為乾溼兩季。年雨量400-1500毫米,多集中在雨季。乾季的氣溫高於熱帶雨林地區,年日平均氣溫在24-30℃之間,最重要的是要有高且綿密的草。拍攝下面照片時的溫度是31℃,高且綿密的草依然枯黃,呈現明顯的旱季特徵。而旱、雨兩季的劃分也是乾熱河谷氣候不具備的。

    圖2、3 呈現明顯旱季枯黃特徵的野草,高且綿密,優雅地在風中搖曳,呈現出熱帶疏樹草原氣候的植被特徵。當然,這樣的景象現在在元謀並不是隨處可見的,因為大規模的農業開發,留給荒草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少

    當然,如果嚴格依據定義,元謀的氣候特徵也有不符合熱帶疏樹草原氣候特徵的指標,那就是冬季極值低溫明顯偏低,但相較之下,更接近熱帶疏樹草原氣候而已。甚至我們可以說,這裡的氣候是上述三種氣候型別的混合體。正是這樣具有混合氣候特徵的獨特氣候型別,才使元謀冰心黑提,乃至元謀的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優勢和劣勢。不論是上述三種中的哪種氣候,共同特點都是降雨少而蒸發量大,因此,水,就成為了制約元謀冰心黑提乃至元謀農業生產的瓶頸。雖然郭總講述了元謀冰心黑提種植過程中的諸多艱難險阻,但從長遠看,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水的問題,否則葡萄產業是無法蓬勃發展的。那麼,出路又何在呢?

    為此,薈聚網的田野調查組在元謀冰心黑提種植園郭峰理事長的陪同下,考察了龍川江下游直至江邊鄉金沙江畔,看看提灌金沙江水是否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進行此次考察前,工程造價還在其次,真正讓我們擔心的是金沙江的泥沙問題,因為在去年,我們對迪慶的三江並流核心區的金沙江、瀾滄江流域進行了過田野調查,我們目睹了瀾滄江變“紅河”,金沙江真是滿江“金沙”的泥沙狀況。

    圖5 壯美異常的迪慶金沙江大彎,在夕陽中有種“詭異”的特質。金沙江圍繞著直徑接近1000米,相對高程在600-800米左右的巨大山錐,將會完成一次裁彎取直,構築“方山城堡”的最後過程。這樣的程序雖然緩慢,但每天都在迪慶段的金沙江上上演著。而這一過程,將使江水攜帶大量泥沙。同時,拍攝位置距江面垂直高度至少在1000米以上,陡峭的山體會使支流進一步攜帶泥沙匯入金沙江。顏色上就是“金沙”江,佐證著這些判斷。如果元謀實施汲水灌溉,這裡產生的大量泥沙是否會產生致命的影響呢?

    令人稱奇的是,元謀段金沙江的含沙量明顯少於迪慶段。其實,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與《沙漠都江堰:觸發治沙新思路——粘土固沙法》所提及的河流水沙執行規律是一致的。從圖6看,表面上,江水似乎依然混濁,但其實是因為這裡的江灘為黑沙所覆蓋。這種黑沙應是上游某一江段特定的地質構造,在江水侵蝕、剝離後,沉積在元謀江段的。看看圖7就不難理解圖6中江水所呈現的顏色了

    由於上次來元謀是臨時調整計劃,僅僅停留了半天,主要時間都是在元謀冰心黑提的種植園裡,因此談不上“深度田野調查”,甚至連“調查”都算不上。而這次我們在元謀待了4天,也算是補補去年的“課”。其實,對江邊鄉的考察目的,到現在,已經開始撰寫田野調查報告了,也沒有向郭總透露,這也讓他一直很困惑。但薈聚網既然要努力成為“中國第一農業品牌孵化器”,我們就需要不斷挑戰自己的判斷力,讓自己的眼睛“毒”起來。

    這裡是元謀江邊鄉段的金沙江,江水含沙量明顯大幅減少(相對於圖5的迪慶段),不再是飽含“金沙”的江。圖片左側的“小河”是元謀的最主要的水系——龍川江。在兩江交匯的地方,明顯在生成大面積的沙洲,說明此段江面沉積作用明顯

    對於屬於熱帶疏樹草原氣候,年降雨量只有600mm,年蒸發量達到驚人的3600mm的元謀來說,不缺少光熱條件,這也是元謀能夠成為“雲南最大的冬早蔬菜主產區之一”,“掛在成昆線上的菜籃子”的原因。但是,包括元謀冰心黑提在內的元謀農業,要想真正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就必須解決灌溉用水的問題。而提灌金沙江水,無疑是最有效的解決之道。而充分考慮到泥沙問題,才能使可能的提灌工程能成為像都江堰一樣,長久造福於當地社會的民生工程,而不流俗成為形象工程,或像三門峽水庫那樣的“交學費”工程。薈聚網。

  • 2 # 沱江人

    農業的基本出路主要還是要依靠農民,依靠農民的辛勤耕耘和農民的辛苦付出。不管以後怎麼樣,不管未來發展如何?農業生產必須要全部實現現代化、規模化、機械化。重點關注三農,科學管理,科技興農。農業發展,既要有系統的政策支援,又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還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和信心!

    中國農業,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穀賤傷農、重商主義思想作祟。中國的農業人口數量大,地少人多,加上農村富餘勞動力沒有得到及時轉移或沒有得到妥善安排,導致農業發展速度慢,農村經濟每況愈下,農民負擔越來越重!

    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奠定了幾千年華夏文明,創造了幾千年的歷史成就。重農抑商,富國強民一直都是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奠基石。農業是工業乃至各行各業的基礎,是國家的命脈,是民族復興的保障。

  • 3 # 餐霞逸客古道西風

    農業基本岀路是,老去農民都老了,有年輕一代接替老農民務農,象當年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一樣,一切放屁所謂農村現代化機械化是左傾有害,農業戰線和戰爭一樣,武器是重要因素,戰爭勝否因素是人,還必須上億的新時代男女青年從事農業。實實在在務實農業,當然誰肯入農業低收入,重大中國農業困境。

  • 4 # 公益大使王宏義

    脫貧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脫貧致富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喚醒與帶動”創業扶貧公益志願服務計劃,創新“公益大使+致富帶頭人+貧困群眾”的遞進梯隊引領“雁陣模型”,以產業帶頭人,返鄉創業帶頭人,新農人為匯聚各方資源、引領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是我們專案扶貧、創新創業致富、公益志願幫扶“三輪驅動”的主力軍,參與脫貧致富既是社會化扶貧的主要責任又是社會組織幫扶。各位致富帶頭人,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鄉里鄉親的善舉,更是創業孵化載體與社會組織創新服務、聯動攻堅的現實途徑。“喚醒與帶動”,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服務,在打贏脫貧致富戰中發揮另外重要的作用。在此向各位致富帶頭人發出如下倡議:1.身體力行,廣泛參與創新創業扶貧致富公益志願活動。脫貧致富任務艱鉅,需要各方廣泛參與。致富帶頭人應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帶動鄉里鄉親及身邊困難群眾,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扶貧致富公益志願活動,主動提出服務需求,回饋社會的善意,喚醒並帶動更多社會精英人士奉獻愛心、鼎力扶貧。2.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爭做脫貧致富的踐行者。積極貫徹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結合所牽頭負責的合作社、綜合體特點,挖潛自身的創業創新專長和優勢,主動靠前作為,收集彙總貧困群眾參與專案的實際需求,依託“喚醒與帶動“開展創業、教育、環保、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公益志願服務。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幫助各位致富帶頭人提高致富創業的成功率,加快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3.注重實效,爭做脫貧致富的模範者。“喚醒與帶動”建立健全了公益專案運作規範的管理制度,確保公益活動志願服務依法依規開展,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力,增強廣大致富帶頭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將與您一起拓寬渠道,創新形式,廣泛宣傳創業致富的先進事蹟,共同提升創業致富攜手同行的社會影響力,以實際行動築牢致富帶頭人良好的社會形象。

  • 5 # 涵涵爺爺

    農業基本出路:一是毛主席說的“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是有為人民服務的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佔住茅坑不拉屎的從班子中清除掉,三是有文化懂技朮,高效管理的技術人員。

  • 6 # 雲中信步隨心

    農業的基本出路是工業化,城市化,只有透過工業化城市化轉移大量的農業人口,才能解決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才能有條件提高生產效率。

  • 7 # 寶寶47819

    勞動,都不想當農民種莊稼,城市裡的人,只能喝西北風了,到處都是荒地,全是貨幣分配不公平惹的禍,你把貨幣分配全集中到大城市裡,農村的老百姓,留在農村一點希望都沒有,誰還會去種地

  • 8 # 最喜歡山鷹

    嗨,這農業的基本出路靠什麼嗎?哦,不對,應該是農業的根本出路靠什麼才對,當然是靠農業現代化了,而農業現代化就是興辦農場呀,只有把農民減少了,當然囉,現代化的農業,用不著那麼多農民呀,全套的農業機械裝置幾個人就可以幹,不用人多,人多還礙事呢。等土地整合了,讓有能力的人興辦農場,這農業就興望發達了。

  • 9 # 老頭156934080

    答:農業目前的基本岀路,我認為應該走,以工養農的道路,為什麼?

    用某些人的話說,分田單幹,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現在基本上,分田單幹目的達到了。

    但是,分田單幹的代價也太大了,現在是進退兩難,如果繼續把土地私有化,我們有社會主義《憲法》會限制,如果退回走農業合作社集體化,農民小農經濟利益,也不允許你走集體化,這就是目前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

    因此,農業體制這個矛盾,看來一年兩二年,還解決不了的,那還不如讓他慢慢自然發展,把主要精力用在振興鄉鎮企業和村辦企業上。

    讓農民在家除了種好,他的那一畝三分地之外,把剩餘時間讓他們,都到鄉鎮企業,或村加企上班,採取這種以工養農的方式,來發展農業。

    你認為我的見意如何?

  • 10 # 52819的

    農業基本出路靠什麼?第一靠的是有黨的英明領導好政策,第二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任勞任願不怕苦不怕累的好意志。

  • 11 # 使用者4008446469380

    農村小農經濟時代以達到到農民的目標,解決了農村生活的溫保問題,振興農村經濟還繼續原地踏步是不可取了。

    在十四五期間,中國農業要擴大再發展,必須要在資訊化領域來調整種植模式,實行百畝以上工程園,實現高效土地的利用,產品的升級,硬體有發揮空間,節時節資,讓產消對接化。個人觀點。

  • 12 # 夏何方

    現在農民的基本狀況是,農民分得了田地後,自家有老人願意種的包口糧不要買糧食。不願種的送給別人種,別人也不願種的只好成了荒田。大部分青壯勞力放棄田地主人的身份,拉家帶口進城打工,他們雖然辛苦,覺得比在農村種地划算。國家也沒有強制性政策,給予農民的寬鬆政策就是農民有了極大的自由。要改變農村的現狀,必須先改變農民的收入,能夠與打工所得收入基本持平,才能吸引廣大農民回鄉創業。中國是農業大國,是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脫貧攻堅戰剛剛打完,中國的廣大農民不再是脫貧的問題,而是如何引領廣大農民致富的問題。農業的根本出路不是“等.要.靠”,而是在於國家給予廣大農民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好政策,讓廣大農民攜起手來,建設一個美好的新農村,使農民能夠在家鄉安居樂業。

  • 13 # 劉虎池

    農業基本出路,改變分田單幹,走集體化道路,農民就好象工人上班一樣,有規律的工作。不必到遠處勞累奔波,在家安心務農,把糧食產量,農付產品搞上去,減少進口糧食,農付產品,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作為農民要以農業為主,要精通農業,懂得科學種田。不能象現在農民,農民不象農民,工人不象工人,沒有正視職稱,五花八門不成體統。

  • 14 # 老張91799996

    黨的十三屆八中全會決定指出:“農民和農村問題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問題。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發展,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華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農業的基本出路靠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最重要的是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堅持土地承包長期不變的政策,同時要牢固樹立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的馬克思主義觀點,把農業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把適用的先進技術送到農村,普及到千家萬戶,使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就是農業的根本出路。

  • 15 # 雙力83816

    其實這個問題毛主席早有定論,他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只有搞集團化,集約化經營,中國農業才會有更大的飛越和突破。

  • 16 # 你我相識是惜緣

    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長規律,透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個部門或單位,統稱農業。

    現代農業是指在現代工業,現代科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如今的農業指的是現代的特色的農業。以高科技管理,電子機械作業,大智慧多立體式的特色農業。

    我想,當下農業的基本出路,應該靠人的思維意識和認知程度。

    也就是說:"導向“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怎樣?決定了農業的根本出路。

  • 17 # 胡楓7

    農業的出路還是要靠政策槓桿調節,毛主席時代全國工資水準是以大米價格為標準定級的,那時的當官的,工人,農民之間的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人工人不當了回鄉當農民也有。毛主席提倡要逐漸縮小三大差別的提議是正確的。

  • 18 # 希望在明天你我

    農業基本出路是集體經濟,機械化耕種,科學化管理,因地制宜,加工生態產品,養殖業同步,雞鴨牛羊豬君可養殖形成規模化。讓部分手藝人進成:打工,願意參加村社員者交管理費,不願意者不免強,願意在城裡做生意者,搞運輸也一樣,這樣土地也不會擱荒。糧食也不會被外國卡脖子。

  • 19 # 清泉一

    農業的基本出路在於集體化,然後才能實現機械化電氣化智慧化現代化。首先要把有志於農業的農民組織起來,加以教育培訓,使廣大農民有專業務農知識和本領,建立各種農村農業專業隊,使農民職業化,專業化,然後才能提高各種農作物種植,施肥除草除蟲的勞動效率,從而提高各種農作物的產量。然後還要進行收成蓄藏加工銷售等各方面配套服務設施到位,這樣才能提高農民收入,壯大發展集體經濟,不斷積累集體財富,為後續農村農民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福利條件提供強大經濟支撐和保證,為國家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提供強大物質基礎和資源保證。

  • 20 # 老侯

    在村種地一個感覺到,地零碎大機械發揮不了作用,機械不是花,只好看不行,造了要發揮力量大。我個人聯合十畝地,耕地者高興的說,80一畝,我這楷杆還田,必須深耕一遍,在懸工機割一遍,90一畝地,但也有弟二遍割,種一次完成的,但百姓還是擔心過冬,所以多花錢了,自己在耙實,防小麥過冬受害。這是個例子,糧不漲價多少錢j,而是降成本多少,有些專家,教受。只提國際接規,不說具體現實。省心省力的去看中國農業。完全脫離中國農業現狀。農業跟本岀路在機械化,那麼有了機械,怎麼發揮作用了。是用嘴說麼?不,應實作。革命,看似倆字,但深不是口號,而是做好,航發,晶片卡。如果只在嘴上,那些奮鬥一線的人,怎麼想。他們奮鬥,出果實。他們奮鬥,添中國缺限,他們奮鬥是實實在在的人,為中國增磚,添瓦。是受遵重的人。農業一樣的,不是你一句話的,而是看到中國農業銀行,保障中國14億人口的生存。謝謝朋友們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面板要補水的話,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