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小東品牌設計
-
2 # 秋之奈工作室
你說重要它也重要,你說不重要它便也不重要!
俗話說得好,相愛容易相處難……尤其是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裡,有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苦楚與矛盾。如家庭背景的影響、文化素養、生活處事方式等。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來說下其中一個吧?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姑娘嫁了外省男,但男方家庭條件比不上女方,女方極少的回男方家,倆人就在女方這邊暫住了,後來有了孩子,女方說什麼也不願意孩子上男方那邊的戶口,明顯的嫌棄。丈母孃也整天叨著說男方家庭條件怎麼的比不上她們家,每次家族聚餐男的顯的格格不入,平時洗車帶孩子的,外人看著就像女方家的傭人……
但是相處得好的也不是沒有,例如我還有一個老鄉,一個成功創業的女老闆,女大男很多,男的是個打工的,但倆人婚後,男的會投資,女的會經營,現在已是家大業大。還有一個男的娶了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孤女,卻是個寵妻狂魔,眾人羨慕不已!
所以,我的觀點是:凡事沒有絕對,包括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關鍵在於婚後倆人對婚姻的“經營”。
-
3 # 雪煮清茶
婚姻裡的門當戶對,當然重要!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為什麼?因為門不當戶不對,說明兩個人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存在非常大的反差。一個是豪門,一個是屌絲。門不當戶不對的男女雙方需要面臨很多問題:
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是經濟條件巨大反差的問題。有人會說我有錢,只要找一個愛我的人就行了,其他的不重要。記住了,說這話的是有錢的一方。因為你已經脫離了貧困,您都不知道缺錢和貧窮是怎麼一回事。當你花1萬塊錢給自己買一個包包,而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時候,那位貧窮的男友,恐怕正在為下一頓該吃泡麵還是掛麵糾結。您認為,您倆生活在一起以後,對於購買一些物品時您會貼心地總是就低不就高,而內心充滿不願意呢還是用自己的標準來買,不管另一半什麼內心感受呢?
第二個需要面對的是,貧窮一方心頭揮之不去的自卑心。這種自卑心最終一定會在你們今後的日常生活裡,成為導致你們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自卑一方日後在生活中,可能非常地努力,也難以企及您以及您的家庭所擁有的財富或地位。時間久了,他會非常絕望。因為沒有人不喜歡被人認可,而你們之間門第不對等給對方造成的心理壓力是一直存在的,我們看過多少男人在女人家境非常好的情況下,努力成功了,卻換掉了自己的妻子?
第三個需要面對的是雙方家庭不對等導致的反差。兩個人結婚,不是單純的男女二人,而是兩個家庭以及兩個家庭親屬關係的融合。您是否已經做好了一方家庭以及其親屬,始終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您?而您還能保持絕對的無動於衷呢?
第四個是生活習慣的差異。這個更致命。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習慣不能融合,沒法談到婚姻和諧。我不喜歡《101次求婚》這樣的愛情毒雞湯,這作為文學作品還可以,建議大家看這類影視劇,感動一下就可以了,千萬別當真!
愛情本來就是兩個平等的主體的彼此靠近,當家世背景讓兩個主體不再平等的時候,最終摧毀這段關係的,一定是你們兩人自己。不要相信那些騙人的影視劇中描述的,窮屌絲追到白富美,高富帥愛上了灰姑娘,然後他們衝破了非常多的磨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是我們當代最大的精神鴉片!
-
4 # 錦繡中華一捧土
婚姻里門當戶對當然重要!因為:
第一,儘管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從社會角度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互相接納。如果自己感覺兩個人婚姻超越了家庭的羈絆,也就是說兩個人生活沒有家庭的支援一樣很好,那麼就不要多考慮家庭的看法。第二,不同的家庭,有不同風格。類似的家庭,有類似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風格,所以門當戶對,往往容易接受對方處事方式。第三,就是門當戶對,也未必可以解決婚姻的困境。換句說話,門當戶對並不能保證婚姻絕對穩定。兩個人走向家庭,必須象兩個刺蝟一樣,距離太遠冷,距離太近扎。要想暖和而不扎,那麼此次不能互相傷害,各自替代一面毛,但是痛。所以婚姻一定不要傷害對方,讓對方感覺溫暖。就是門當戶對,如果不注意自己修養,而是對那一半也進攻,那麼婚姻就不可能持續下去。 -
5 # 心理諮詢師常正確
婚姻中,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非常重要。
很多年前,我還只是個高中生,那時候我認為門當戶對是一種迂腐的世俗觀念,覺得男女婚嫁只需兩情相悅就行,不需要考慮彼此的家庭背景。
現在隨著閱歷的增加,知識的積累,漸漸發現門當戶對在世俗的表象背後,其實有著非常深刻的道理。
以前認為門當戶對是一種勢利的觀點,以為這僅僅是為了匹配、平衡男女雙方的財產和社會地位等,這些與愛情無關;現在看來,它確實有這種現實性的作用,但這不是它最核心的意義。
門當戶對的核心意義在於——它以簡單粗暴的方式,最大可能的確保男女雙方接受了相似的教育,他們彼此擁有相似的價值觀念,擁有可以相匹配的行為模式…核心在於不同的家庭背景,會對男女在心理和頭腦中打上難以更改的印跡,這些與愛情與婚姻密切相關。
對此學術上的解釋是:不同社會階層在養育兒童中,存在明顯的階層差異。工人階層的父母,強調順從和對權威的尊重,更多的限制孩子,很少與孩子講道理,很少用溫暖的方式表達關懷(Maccoby,1980;McLoyd,1990)。而中上層社會的父母可能更多的透過講道理,與孩子協商溝通,強調孩子的主動性、獨立性、好奇心等(Greenberger,O"Neil,&Nagel,1994)。顯然,如果這兩種養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組成家庭,就難免會不斷出現衝突和矛盾。
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原生家庭決定了一個人成年後的婚姻模式!如果夫妻雙方都是來自良好原生家庭(充滿尊重和愛),那麼更容易婚姻幸福穩定,反之如果有一方的原生家庭不良,很可能就會給婚姻帶來危機。
在良好的原生家庭中,孩子可以學到很多實用技能,例如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學會如何處理與別人的“衝突”…這些技能將幫助他們成年後獲得穩定幸福的婚姻和家庭。
反之,原生家庭不良,小時候目睹了父母互相謾罵吵架甚至動手打架,意味著他們更多的是學到如何指責謾罵別人,如何用吵架打架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一味地忍讓,壓抑自己的感受……他們沒有學習科學有效處理衝突的環境和機會。
即使孩子從小就清楚的知道父母的方式是錯誤的,並暗自發誓不想成為父母那樣的人,但他們依然會不知不覺中照著父母的樣子做。大多數子女成年後都會體會到這種影響的存在,但很難靠自己擺脫——子女確實會無形之中變成父母一樣的人!
在《養育的選擇》一書中,作者陳忻(心理學博士)講過一個她自家娃的例子:
大寶小寶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小寶告訴我,爸爸給大寶買白色巧克力,給他買褐色巧克力,可是他想嚐嚐白色巧克力的味道。我就問爸爸怎麼回事。爸爸說“我去加油站加油,隨手買了兩塊巧克力,根本沒注意什麼顏色。怎麼,小寶有意見嗎?哦,他當時是嘟囔了幾句,我也不知道他要幹什麼,因為著急帶他們吃飯,就沒顧得上這事。”我認真地對爸爸說,也是說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講話,你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他們有什麼要求要好好聽!”然後我對孩子們說:“如果你們有什麼要求,請你們好好說,不然別人聽不懂,對不對?”孩子們點頭稱是。——《養育的選擇》在大多數父母眼裡,這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是在陳忻的操作下,卻變成了一個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教會孩子透過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不遷怒,最終實現願望。
有太多太多的成年人,一輩子可能都學不會這一點,他們遇到不爽的事,不是想著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情緒,以獲得對方的理解和幫助,而是想著如何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別人,遷怒於他人——我不爽,你也別想開心,最終損人不利己。
例如,有些女人覺得自己帶孩子辛苦,半夜給孩子喂夜奶,就非要踹醒男人起來陪著。而不是想著如何有效表達她的情緒和想法,以便獲得男人的理解和幫助。傳遞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更復雜,傳遞資訊才有助於解決問題。
父母的思維方式、行為觀念,以及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等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男方家有幾套房,女方家有多少存款,這只是世俗物質方面的對等;門當戶對成立的深層道理在於男女雙方接受的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要對等,而這主要取決於雙方父母的思想水平和持有的養育理念。
那些曾經以愛情至上,不在乎門當戶對的戀人們,如果他們當年所選的戀人在家庭教育上不是門當戶對,無論物質財富匹配與否,在步入婚姻後多半就會陷入婚姻的泥潭。除非他們能夠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否則就請對門當戶對這個歷史經驗給予足夠的重視。
對於已為人父母的,就請儘可能提高自家的“門戶”,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教會孩子獲得幸福的能力。
那些尚未婚嫁的,就請擦亮雙眼,找到與自己在心靈和思想上“門當戶對”的如意郎君、夢中情人。
回覆列表
婚姻裡的門當戶對,其實是挺重要的,因為兩個家庭的層次不一樣,很多觀念也不一樣,最求的物質也不一樣,如果兩個經濟水平差距很大的人在一起,終究會有不和諧的事情產生。所以我建議,還是要門當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