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王小嗨III

    在遠古時候,中國使用擊鼓傳遞資訊,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

    到西周時候,中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訊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誌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中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併。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 2 # 李三歌

    其中一卷《龍韜》中提到了“陰符”,即打造一套符,用不同尺寸代表不同的含義。它是中國較早在軍事中用象徵符號來秘密通訊的方法。

    後來古人認為“陰符”所能傳遞的東西有限,遂發明了“陰書”。《六韜》中記載了姜太公對“陰書”用法的介紹:把一封書信分為三個部分,派三個人送其中一部分,即使送信人也不知道完整的內容。

    到了秦始王時期,圍繞以咸陽為中心的驛站網大肆修建馳道、驛道,建立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郵驛制度,普及了在傳遞文書時應加封印泥來保密的方法。

    宋代由於內外戰爭的頻繁,有一種秘密通訊叫“字驗”,軍隊中約定重要事情按不同意思列編號,如“1請弓”、 “2請箭”、 “3請糧料”、“4請添兵”、“5請移營”、“6被賊圍”等40個帶編號的詞語,記錄這40條詞語正確對應編號的本子只在軍隊的主帥手中,再選40字的古詩,將編號數字對應在古詩中的某些字上面,將對應的字編入普通公文裡。這樣即使敵方收到信也很難知道其中的真正含義。

  • 3 # 女神胖的猴哥

    國最早關於通訊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訊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訊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臺通訊,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訊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通訊的方法。關於烽火通訊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 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 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臺通訊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訊當兒戲。 利用烽火臺傳遞資訊,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臺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檔案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範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闢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餘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汙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佈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臺通訊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中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訊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中國郵政通訊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驛站是官府的通訊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資訊,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中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訊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訊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訊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訊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資訊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訊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訊,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訊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鴻雁傳書 雁是信使。鴻雁傳書的故事源於《漢書·蘇武傳》,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拘於北海。後來,漢匈和好,漢求放蘇武等人,匈奴詭稱蘇武已死,蘇武屬下官吏常惠,夜見漢使,教漢使對匈奴稱漢天子在上林射獵時,得從北而來鴻雁,雁足繫有帛書,說蘇武等人困於某澤中。單于得訊後大驚,不得不放回蘇武。由此後人就將書信與來去有時的鴻雁聯絡起來,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屢屢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如“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五代·李煜《清平樂》)“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欲作悲秋賦”。(明李開先《寶劍記》) 不僅如此,古人,郵寄書信時,還用竹木或絹帛等製成雁的形狀,中間夾著書信,以資郵寄。古人還用驚鴻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賦》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李善注:“翩翩然若鴻雁之驚”。“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南宋陸游《沈園二首》)這裡用驚鴻來形容陸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 4 # 名匠

    最早的是我們熟知的“虎符”。

    我們都熟悉的文章《信陵君竊符救趙》中的符就是指虎符。在中國古代,虎符是君王調動軍隊的兵符,虎符具有加密的作用,別人沒有虎符不能調兵。虎符,一般是用青銅製成的。帶兵的將帥拿一半,另一半在君主手中。當君主要調兵時,派人帶著虎符送到將帥手中,當虎符合在一起時,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 5 # Alone704

    國最早關於通訊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訊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訊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臺通訊,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訊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通訊的方法。關於烽火通訊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 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 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臺通訊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訊當兒戲。 利用烽火臺傳遞資訊,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臺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檔案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範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闢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餘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汙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佈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臺通訊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中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訊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中國郵政通訊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驛站是官府的通訊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資訊,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中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訊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訊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訊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訊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資訊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訊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訊,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訊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鴻雁傳書 雁是信使。鴻雁傳書的故事源於《漢書·蘇武傳》,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拘於北海。後來,漢匈和好,漢求放蘇武等人,匈奴詭稱蘇武已死,蘇武屬下官吏常惠,夜見漢使,教漢使對匈奴稱漢天子在上林射獵時,得從北而來鴻雁,雁足繫有帛書,說蘇武等人困於某澤中。單于得訊後大驚,不得不放回蘇武。由此後人就將書信與來去有時的鴻雁聯絡起來,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屢屢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如“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五代·李煜《清平樂》)“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欲作悲秋賦”。(明李開先《寶劍記》) 不僅如此,古人,郵寄書信時,還用竹木或絹帛等製成雁的形狀,中間夾著書信,以資郵寄。古人還用驚鴻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賦》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李善注:“翩翩然若鴻雁之驚”。“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南宋陸游《沈園二首》)這裡用驚鴻來形容陸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 6 # 神麻貢品幸紫

    國最早關於通訊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訊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訊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郵驛與烽火臺通訊,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訊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通訊的方法。關於烽火通訊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 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 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臺通訊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訊當兒戲。利用烽火臺傳遞資訊,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臺互為補充,配合使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郵驛法。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檔案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範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闢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餘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汙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佈全部撤銷驛站。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臺通訊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中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訊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中國郵政通訊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驛站是官府的通訊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資訊,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中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訊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訊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訊所寄於的厚望。民間通訊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資訊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訊網。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訊,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訊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鴻雁傳書 雁是信使。鴻雁傳書的故事源於《漢書·蘇武傳》,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拘於北海。後來,漢匈和好,漢求放蘇武等人,匈奴詭稱蘇武已死,蘇武屬下官吏常惠,夜見漢使,教漢使對匈奴稱漢天子在上林射獵時,得從北而來鴻雁,雁足繫有帛書,說蘇武等人困於某澤中。單于得訊後大驚,不得不放回蘇武。由此後人就將書信與來去有時的鴻雁聯絡起來,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屢屢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如“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五代·李煜《清平樂》)“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欲作悲秋賦”。(明李開先《寶劍記》) 不僅如此,古人,郵寄書信時,還用竹木或絹帛等製成雁的形狀,中間夾著書信,以資郵寄。古人還用驚鴻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賦》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李善注:“翩翩然若鴻雁之驚”。“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南宋陸游《沈園二首》)這裡用驚鴻來形容陸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沒有不敢坐飛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