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老呆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以前水利工程落後,灌溉條件差,在自然降水條件下如果遇上乾旱年份,農曆七月半無有效降水部分作物打蔫甚至枯死。今年的旱情很能說明問題。江淮之間栽插的水稻與澆過一次水的直播稻,如果七月半發生有效降水,即使葉子蔫了也可以達80/100的收成,而旱直播的稻子會絕收,因為一直缺水,此時才剛分櫱,來不及孕穗灌漿等環節氣溫就會降下來。皖東諺語:大旱不過七月半。中元節後夏季接近尾聲秋天即將到來,隨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南移,大氣環流發生變化的可能性非常大,此時降水可能增多,伏旱連秋旱的年份極少出現。

    八月十五中秋節,秋高氣爽氣溫宜人。正值秋分前後,作物已經成熟或即將成熟,諺語云,秋分不分拿刀割根。豐收近在咫尺。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寓意就在於此。

    七月十五,莊稼所能忍受的乾旱極限。八月十五,五穀呈祥。

  • 2 # 悠然智在UNIJOY

    其實所謂的一些農村老俗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就比如說咱們今天要聊的這一句“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因為咱們國家目前來說除了東南沿海的部分地區,其他的很大一些地區農民戶口的人還是要佔大多數,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出臺政策保護18億畝基本農田的根本原因,其目的是保障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就保護了農民最根本的生存權利。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這句話咱們要分開來說,因為農曆七月十五和農曆的八月十五都是兩個特殊的節日,但是在農業生產上邊來說,這兩個並非僅僅是節日這樣簡單。下邊我就簡單地談一下,我對於這兩句話的個人理解,希望不正確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七月十五定旱澇

    農曆七月十五是咱們常說的中元節,一般來說中元節的時間範疇都會在陽曆的8月中下旬,也就是說在立秋之後,因為咱們都知道,一般立秋的日子都在陽曆8月的7號到9號之間。之所以說農曆七月十五這幾天定旱澇,實際上是和中國中原大部分地區的氣候規律有關係。

    立秋這一天,太陽黃經135度,之後我們北方地區的氣候開始慢慢地向冬天靠攏。就拿我們漢中地區來說,因為我們漢中地區每年降雨量比較豐富,所以相對於和我們臨近的關東平原和河南平原來說,更加顯現出我們地域生態上的優勢。但是要知道在關中平原和河南地區,立秋之後,太陽開始向南迴歸線靠攏,隨著太陽的南移,帶走的還有從海洋那邊帶過來的熱暖空氣,這些空氣當中帶有大量的水分,也就是我們降雨的根本。

    如果暖空氣向南方回退的速度非常快,也就是說,北方地區很快就被西北高原的乾冷空氣所佔領,那麼很顯然今年的降雨量就比較少,自然天氣比較乾旱。如果今年的暖空氣回退的速度比較慢,冷空氣表現的不是那樣強勢,那麼冷暖氣流就會形成一個階段的對峙,這樣一來這個地區就會出現持續性的降雨。就像我們漢中地區因為盆地的緣故,今年冷暖氣流在秦巴之間反覆博弈,因而今年漢中降雨天氣尤其頻繁。

    八月十五定收成

    “八月十五定收成”這句話是實際意思就更加直白了,說的是收成好不好,就看八月十五。再次拿我們漢中地區來舉例,因為咱們都知道小麥種植的時間一般是在10月上旬之前就要完成。而每年的八月十五左右,正是收穫水稻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最怕出現連續性的降雨,否則的話水稻很容易在田裡出現倒伏,而且今年漢中地區降雨量太多,水稻分櫱過旺,而且出現的灰稻穀非常嚴重,本身今年水稻的產量就不會太高。如果八月十五左右再頻道降雨的話,會有以下兩個影響:第1個是影響水稻的收穫,第2個是可能推遲接下來小麥或者油菜的播種,無論是上述當中的哪一個,對農民朋友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EXCEL2007中如何使用資料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