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們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真的有那麼難嗎?還是學醫以後出來就業難,工作壓力大回報低?或者是醫患矛盾?
10
回覆列表
  • 1 # 年少有你78021973

    5年本科,3年碩士,3年規範化培訓,在讀個博士,在晉級,課題,論文,科研,就當你順順利利都是一次過,等你熬到主治醫師你孩子估計都快高考了,

  • 2 # 回憶在原點

    1.一輩子高考

    2.沒有節假日

    3.下班這個定義沒有

    4.談戀愛時間0

    5.隨叫隨到,電話24小時待命

    6.吃飯時間不固定

    7.自己孩子放養,孩子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

    8.語文要好把醫學術語轉化成白話文

    9.要有點心理學基礎,太直的人容易被打

  • 3 # 杏林曉雨

    在中國,醫生是最辛苦的職業之一,五年本科,三年規培,住院醫師,夜班,白班,查完房上午十一點左右能回到家,在家也休息不好,自己管床的病人不時有微信和電話,彙報自己的隨時不適和病情,有些複雜的病人還要查詢資料,明確診斷,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案。住院醫師沒有假期,沒有休班,節假日也必要查房,醫生少的科室夜班值的多,有時兩天一個,有時三天一個,青年醫師大部分時間在夜裡度過,如果夜班收住病人或者遇到緊急病情,一夜好似打仗,沒有時間休息一會。當幾年住院醫師後,還要不停的學習,抽出時間寫作論文,為下一步職稱晉升做準備。

  • 4 # 感嘆號171530369

    我是一個個體醫務工作者。從辦證就開始不容易,雖國家鼓勵政策,衛計委的門可不好進。求爹爹拜奶奶後證辦下來,讓入管理群后,可衛計委的人可不讓你閒著,什麼這學習,那什麼的,弄不來又不指導。後來又來什麼考核,乾脆不理會他,他威脅你想不想開診所。總之再也不讓兒女學醫了。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 5 # 劉維兵4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要求醫生是聖人?因為他們不知道,成為醫生有多難。先說學習生涯,本科5年,碩士3年,規培三年,如果要想竟爭好,博士三年。然後要考執業醫師證。考上後每兩年定期考試一次。每年要有25學分繼續教育。要有公需科目考試。要下鄉半年,參加中級考試才能,要有論文加這一系列條件才有評職稱資格。每年還要自我學習,因為醫學變化很快,二年一更新,五年一指南。終生不停止考試和學習。其二,要想進大醫院,你得有人,得有錢。十年前象杭州市人民醫院要十五萬進院費。進去後呢?月工資不會超過一萬。算算成本,本科加碩士加博士共十一年,每年平均學費生活費四萬萬,十一年四十四萬萬。規培三年不花錢,但耗青春。有三千元工資,加上讀碩讀博,能有三萬塊錢一年。九年27萬。除去進院費15萬(十年前的價格),十四年總共負了27-15-44=負32萬。這時你多少歲?18+14等於32歲。人家可能都兒子上初中了,你還欠一屁股債。好,現在你開始掙錢,一個月2萬,(這不還是三甲醫院,基層只有幾千塊),一年24萬,除去吃飯租房開銷,你只能剩十萬。一年還十萬,35歲才剛把錢還完。有人說藥品有回扣,現在這塊早沒有了。35歲從零開始。男人沒老婆不怕,女的已經沒人要了。上班後,加班常事,沒加班工資。住院總一年,有的是半年,除了週日拿點換洗,天天待在病房。和坐牢半年有什麼區別?一不小心,就象上海瑞金那個麻醉師一樣,35歲死掉了,可以賬還沒還完。就這,還有人要求醫生是聖人。我覺得誰覺得自己牛逼,完全可以自己來當。

  • 6 # 山色靜好

    基因的戰爭,基因都難以儲存,還其他啥事情。那些道德高尚的太少,因為基因難生存而太太少。再用道德忽悠他們奉獻。高尚的基因容易被召喚而被淘汰

  • 7 # 心內科陳醫生2018

    想在中國做個醫生並不難,各個地區,各個醫院都滿是不學無術的庸醫,執業醫師執照並不難考,所以很多人可以在醫療圈裡庸庸碌碌地混一輩子,既沒有醫術也沒有職業操守,憑藉自己的家庭背景或者諂媚的能力可以在醫療圈混的風聲水起。

    在中國做一個好醫生真的很難。各個醫院都有孜孜不倦地學習,默默地付出的好醫生。但他們的處境和職業道路可能極其困難。以我自己為例,我是嚴格走滿了國家設定的醫生成長道路道路,5年本科,3年碩士,4年博士,3年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經過15的教育和培訓終於找到一份工作。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開始訓練自己的手術技能,和患者溝通的技巧,學習如何在醫院這個複雜大環境內做事,還要時時刻刻面對的科研壓力,沒有文章就沒有基金,沒有基金就不能升職稱,不能升職稱你可能就沒有繼續在臨床的機會。一週五天至少三天加班到晚上九點,週末有時候還要值班,不值班的時候還要急診備班。不值班不加班的時候要趕緊看文章做實驗。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看到醫院那些優秀的人是如何把自己的體能發揮到極致的。你要拼智商拼情商拼體能拼天分,缺少一樣都不能成長為一名好醫生。當然你可以做選擇,選擇放棄科研或者放棄成長,但是放棄自己那種精神上的折磨更痛苦。

    都覺得醫生收入高,那只是少部分的專家,大部分人拿著和辛苦付出不成比例的付出,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賺錢的,我反正靠醫院的工資還在租房子住。

    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活苦錢少都可以忍受,這些職業內的事情也許還可以甘之若飴,但是各行政部門對你的考核會把你整瘋的,總體在中國醫療還是被納入在一個大行政體系的,各種xx辦各種xx處都要想方設法考核一線工作的醫生,各種考核表,各種不合理的規則,讓你不能安心地做一個醫生,我看到身邊很多有天分的人都放棄了,我這個資質普通,又不想回頭的人還在堅持,想起那句“人間正道是滄桑”。

    想安心專心地做個醫生真的很難。我說的這個問題可能各行各業都存在,因為醫療的特殊性,讓這些問題更突出更極端。

  • 8 # 大河向西

    在中國做醫生,取得執業醫師執照,成為正式醫生,首先要醫學院本科畢業,當然可以透過考試繼續取得更高學位,然後規陪,經過國家執業醫師考試通過後就有了執業醫師資格。

    執業醫師就可以行醫了。但對於剛畢業的執業醫師來說,診治病人的經驗是絕對不夠的,甚至根本就不會看病,懂的只是書本知識。所以絕大多數執業醫師都在規陪醫院各科室輪轉,進行嚴格的訓練,訓練動手與動腦能力。

    大概在臨床工作五年,透過嚴格的考試與各醫療單位的中級人員考試,通過後可獲得主治醫師,也就是中級職稱資格。主治醫師多數可以獨擋一面,負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工作了。也就是說,主治醫師開診所是沒有問題了。

    從畢業到獨立工作,大概需要7到10年時間。這期間的收入大多數並不高。

    如果還在醫院工作,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寫論文考試,不出意外的話,5到10年就可升到高階職稱,這時候就是響噹噹的某專科名醫了。這期間的收入是越來越高的。算一下,大概從畢業進步到這個程度需要15到20年時間。

    那麼醫生難在哪兒呢?

    難在堅持不懈地學習,醫學知識更新換代是如此之快,僅需3個月不學習相關專業你就落後了。一個醫生70%的知識來自於書本雜誌網路,30%來自於實踐。

    難在堅持不懈地實踐。三天不練手生,不做手術不給病人體檢,你的手感會完全忘掉。同樣的三天不看病人,你就沒有了敏銳的觀察力與洞察力。

    難在甘於清貧,尤其是剛入職做醫生的,只要守得住前十年,往後的收入也低不到哪去。

    難在保持好奇好學之心,長期的工作與學習,讓很多人失去了往日的好奇心。

    難在永保一顆愛心。在醫院裡看慣生死,愛心常會麻木。

    其實,其他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 9 # 杏林鍾聲

    醫學生

    在國外,考醫學分數要求很高,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所向往的職業;這種“高材生專業”在15年前左右在中國也是一樣的,只不過近年來各種因素導致醫學人才匱乏,門檻放低了許多。在正式成為醫生之前,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生化學、解剖學、倫理學、內科學、外科學、骨科學等十多本書需要學、需要記背,這些書每本的厚度不亞於四大名著。學醫的大學時光有5年,大三見習,大五實習。就目前大城市醫院基本招聘都需要研究生的情況下,基本醫學生都選擇考研再讀3年,其餘的少部分回家就業,部分轉行。

    醫術

    沒有高超的醫術,就不能為天下蒼生解決病痛。醫者,醫術技能肯定是第一位的。而醫術的提高,跟背書、科研、臨床等密切相關,在臨床中還有各種補液公式、臨床指南要記,還有不斷的考試、科研、實驗等著你。但只要跨過去了,你就提升了一個階段,醫生的醫術就是在不斷的學習與臨床中涅槃的

    醫德

    醫者仁心,沒有懸壺濟世心的醫生是做不好醫生這個職業的。這個不用多說了。

    心理學

    做醫生,還要懂心理學。要揣摩患者的心性、脾氣、想法、期待,學會感同身受。如果患者急,你跟著急,就容易“火上澆油”。如果患者情緒低落,阻礙病情發展,你有時還要開導他。患者求診的過程,是心急如焚且緊張發矇的,在面診的時候就該注意語氣,如果實在遇到不講理的患者,耐心解釋沒用情況下可以選擇迂迴甚至讓安保介入,千萬不可“火星撞地球”。

    壓力與收入

    醫生的壓力來自於臨床外,還來自工作強度、科研論文、職稱評定等,所以做醫生不是單純治病就行了,還要花費精力應付在其他方面。在醫院上班,在家繼續“上班”寫論文、做科研是常態。收入方面,在歐美髮達國家基本是最高收入,資料顯示美國助理醫師年薪是10萬美金,而醫院高層年薪最高達540萬美金。但是!在國內是比較“祥和”的,國內醫生收入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想發家致富不可能”,養活家人不成問題,所以想當醫生髮大財的人可以靠邊站了。醫生工作也比較穩定,而且年紀越大約吃香,即使退休後也能返聘,還能為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 10 # 重慶衛生考試人

    首先是人員飽和導致內部競爭太大。

    醫療資源不夠,但從業人員們往往更願意進入權威大醫院工作,待遇好職業生涯穩定,同時患者們也更願意去權威大醫院看病,覺得更靠譜。所以新建一個醫院的風險收益比太差,從業人員不願意這樣辦。

    但是這些成熟權威大醫院體系內的崗位是有限的,說白了就是,上邊的人不退,下邊的人就上不去,而醫生又是大後期職業,越是成功的人就越不願意退。

    所以醫生行業的內部競爭越來越厲害,以前一個碩士進三甲還是很正常的,這兩年已經幾乎都是博士了。晉職稱也是越來越難,就算晉了職稱也沒用,聘不聘那個崗是另一回事,你就算晉成副高了,上邊的人不退,你還是隻能當住院醫用。

    因此選擇編制和一個好的醫院你必須不斷提升自己!

    再加上醫療這種行業沒有盡頭,需要學的知識越累積越多,越來越難是一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現同事的秘密事要怎樣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