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兩個半月的寶寶需要補鈣嗎?
3
回覆列表
  • 1 # gamarra

    都是浮雲,我出生在農村,我們說我生下來三個月就能吃一碗白粥,從來不挑食,也沒有刻意補鈣,高中第一次喝牛奶,現在35歲,踢球20多年,和人對腳磕碰無數次,除一次因為動感單車拖套子,膝蓋韌帶受傷,骨頭從來沒問題,骨密度t3.5,z3.9,正常人是正負1,30歲以前曾經超過正4,醫生說我是體檢過骨密度最高的,就算一般寶寶天天把鈣當飯吃來補,也不一定能補到這個數值,所以補鈣都是浮雲,遺傳基因是關鍵,不挑食,多運動,多曬太陽就ok。

  • 2 # salight

    雖然到處在批評全民補鈣,但是還是可以看見很多媽媽在寶寶出現一些現象是會問:是缺鈣了嗎?還是缺什麼?常見的有出汗多,睡不穩等。昨天在一個微信群裡就有人問,我家孩子滿頭大汗,是缺鈣嗎?大家紛紛獻策,最後明白了,寶媽家暖氣太好,25℃,還給寶寶穿長袖衣服,不滿頭大汗才怪。健康足月的寶寶出生後,不管時母乳還是配方奶,裡面的鈣都能滿足寶寶生長所需,只需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就好。6個月後及時新增輔食,不需要額外補鈣。補鈣過量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容易便秘,影響鐵和鋅的吸收等等。

  • 3 # 泛黃的記憶8

    首先原則是聽醫囑。 一般來說出生後30天開始補鈣(15天補維生素D),我們是在醫院出生時醫生就開了伊可新,42天覆查時根據醫生查體情況決定下一步是否補鈣。

    我們老大小時候40天左右咳嗽去醫院了,醫院就給我們開了醋酸鈣。現在孩子出生都沒有說給孩子檢查了,都是媽媽去做複查不帶寶寶。

    冬季適量補鈣和維生素D,因為日曬少,夏季反之。 鈣是雙刃劍,如果孩子不缺鈣可以考慮晚些補,過多補鈣會對寶寶的胃腸加重負擔。 提醒一下,即使不補鈣,維生素D也不能停,最起碼全母乳1粒/天,奶粉1粒/2天,或根據奶粉營養成分表裡的維生素D含量來計算,每天不少於400單位就行了。

    我家寶寶現在每天吃伊可新,一股花生油味道,還可以,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也可以多曬太陽,但是不能隔著窗戶曬,那樣沒用,我們還沒有補鈣,全母乳餵養的寶寶四個月之後要補鈣,媽媽也可以吃些成人鈣,和含鈣量多的食物,喝些奶。一般三個月的孩子去打針就會有體檢,到時候醫生會根據情況讓補鈣的。

    小孩子的鈣多是顆粒沖水的或者是直接擠入嘴裡的,個人認為類似膠囊直接擠入嘴裡的好些。

  • 4 # 時尚育兒圈子

    媽媽求助

    專家指導

    對於6 個月大的花花小公主來說,其身高位於中國兒童生長髮育曲線的40% 百分位上,體重位於10% 百分位上,相對來說,體重有些偏低。從整體上來講,全天攝入500 ~ 600mL 配方奶,輔食量在寶寶逐漸適應後,應該從每天100 ~ 120mL的米糊(分2 次喂)逐漸增加至每次100 ~ 120mL,共喂2 次,再加上半根香蕉,總量也是可以的。至於蛋黃,如果寶寶實在不願意吃,可以在寶寶7 個月後再新增。關於缺鐵問題,可以考慮選擇強化鐵的米粉來為寶寶調製米糊。從餵養時間上來講,6 個月的寶寶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所以,建議三餐以及睡前的時間還是以配方奶餵養為主,兩頓輔食可分別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兩頓奶之間的時間,還可以視情況每頓都給予150mL 左右的配方奶。在配方奶攝入足量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停用AD 滴劑,或者隔天吃一次就好。對花花而言,每天最好保證1 小時的室外活動,更有利於紫外線啟用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否則單純地吃維生素D 是不起作用的。

    特別叮囑

    對於寶Bora說,不建議過早地新增輔食,輔食開始新增的時間應該不早於17 周,不晚於26 周。輔食新增的初期,安全起見,推薦新增的是穀物(澱粉)類的食物,而不是脂肪類的食物。而國內的不少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就過早地給寶寶新增蛋黃(或全蛋),殊不知,這樣會給寶寶帶來消化負擔。因此,建議最好在7 個月時再開始新增蛋黃。

  • 5 # 阿斌小戈戈

      

      近幾年來,新生兒補鈣成為一大熱潮,很多父母都被這個問題困擾,大家都希望孩子能長得結結實實的,所以有些父母在孩子剛剛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補鈣。那麼,新生兒需要補鈣嗎?

      不可否認,鈣對新生兒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一、缺鈣會有什麼影響?

      1.影響生長髮育:缺鈣首先表現出來的就是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出汗、哭鬧、易驚醒,嚴重影響嬰兒的生長髮育。

      2.影響體態: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嚴重缺鈣的孩子會出現顱骨軟化、方顱、脊柱後彎、側彎。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有的孩子會出現雞胸、漏斗胸,甚至出現“O”形腿或“X”形腿。

      3.影響長牙:鈣是構成牙齒的主要成分,很多缺鈣的孩子1歲出第一顆牙,但是到兩歲半了仍未出齊。

      二、6個月以內的孩子需要缺鈣嗎?

      

      透過以上簡單的對比,我們發現:足月出生,正常身高體重,奶量充足,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需要補鈣!

      但是如果是母乳餵養,6個月以內的孩子需要補充維生素D:

      1.鈣劑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幫忙,母乳中含維生素D很少,面板經光照可合成維生素D,所以鼓勵嬰兒出生後儘早出外活動,隔著玻璃曬太陽無效。

      2.冬天,尤其北方,嬰兒外出活動減少,可遵照醫囑適當補充維生素D,但是維生素D攝入過量可引起中毒,所以嚴格遵照醫囑!

      *配方奶粉中含有維生素D,所以配方奶粉餵養的嬰兒,如果外出活動多,常曬太陽,體格檢查一切正常,可暫時不補充維生素D。

      三、6個月以上的孩子需要缺鈣嗎?

      

      總結:6個月以上母乳餵養的寶寶,可逐漸新增含鈣輔食,如有明顯缺鈣症狀,可遵照醫囑適當補充鈣劑。鈣劑補充過量,同樣可以引起中毒,所以應該嚴格遵照醫囑。

      四、如何給孩子補鈣?

      

      首先你需要判斷孩子是否缺鈣:

      缺鈣的早期,特別是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常常出現哭鬧、煩躁、出汗、搖頭、枕禿等症狀,但這些不是隻有缺鈣才僅有的症狀,不足以明確診斷,往往作為早期診斷的參考依據。兒保醫生常常採用血清學的檢查,來證明缺鈣症狀的存在。

      其次,你需要按照以下的原則來補鈣:

      1.提倡食補,逐漸新增含鈣輔食。母乳餵養的嬰兒,媽媽可以口服鈣劑,增加母乳中的含鈣量。

      2.多在室外活動,接受太陽的照射,使面板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在冬天,室外活動少,可以適當口服維生素D。

      3.口服鈣劑應與進食分開。

      4.可選擇乳酸鈣,吸收效果好。

      5.不要選含有香精的鈣劑,以免孩子養成喜好香精口味食品的習慣。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補鈣的誤區:

      1.補鈣越多個子長得越高?

      錯!鈣補多了,會造成骨骺鈣化,反而長不高了。

      2.正常補鈣的孩子不會缺鈣?

      錯!有好多孩子不是缺鈣,而是缺少鈣的吸收,正常飲食的孩子,多曬太陽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比補鈣更重要。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班章、冰島古樹茶那麼稀少那麼貴,為什麼茶店裡到處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