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福藏幣
-
2 # 一夢江湖千秋遠
一天一萬步左右為最好,少了則容易運動量不足,根據個人需求適當多一些也屬正常,但是切忌為了刷步數而過量行走,最後反而對自己的關節有所損傷。
-
3 # 生活有望說
你喜歡就好,…沒有什麼確定的數,一個足球運動員有的是平常人的幾十倍上百倍,難道不好嗎?這種事根據個人情況來看。
-
4 # 突發應急
早晨八千(約一個小時)晚上六千步(約四十五分鐘)白天零不算在內,總共約15000-20000步左右。持之以恆,趕走三高,健康自然,有條件,場地的選擇幾千步光足,事半功倍
-
5 # 加持運動
是每天10000步減肥效果最好?還是每天10000步最健康? 很多人一直認為越多越好。
直到最近,發表在《JAMA·內科學》上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也不非得走到10000步,7500步就夠使了。
哈佛醫學院的I-Min Lee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測量了16741名平均年齡72歲的女性每天的行走步數,統計了她們的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率。發現,每天7500步就足夠了!
據估計,每天行走7500步,與每天行走2700步的人相比,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約60%有關。
7500步之前,步數增加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有關,而超過7500步之後,全因死亡風險和步數之間就沒多大關係了。
並且,也不用太在意這7500步是慢悠悠地散步還是急匆匆地趕路,反正,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風險,關係不大。
在微信好友圈掰頭每天走了多少步這回事,應該是從各種各樣的可穿戴運動計數裝置問世開始的。計數裝置連線手機app,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每天的運動量,一時間大受歡迎,各種品牌的運動手環層出不窮,各類app也競相爭豔,大家不約而同,把每天10000步設定為預設的運動目標。
但是,這個10000步的出處到底是在哪裡?I-Min Lee教授感到疑惑不解的同時,也翻遍了相關參考文獻,相關的科學研究沒找到,倒是發現“10000步”可能源於1956年日本某鐘錶公司出售的計步器“Manpo-kei”,這個東西直譯過來,就是“萬步計”。
對此,I-Min Lee教授覺得,還是自己親自做個研究,尋找一下每日的最佳步數吧。於是,I-Min Lee教授拿起了熟悉的婦女健康研究(WHS)資料,探究每日步數、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
參與研究的婦女連續7天佩戴運動計數裝置,最終成功獲得的有效計數資料包括16741名女性,研究人員記錄了她們的體重、身高、菸酒、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情況,隨訪獲得受試者的死亡率。
研究人員按照行走步數將受試人群分為四組,每組步數中位數分別為2718,4363,5905和8442步/天,以最低步陣列為對照計算全因死亡風險的相關性。
每日步數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平均4.3年的隨訪過程中,共有504名婦女死亡。調整混雜因素之後,研究人員發現,第二組(中位數為4363步/天)的全因死亡風險下降46%,第三組(中位數為5905步/天)全因死亡風險下降53%,第四組(中位數為8442步/天)全因死亡風險下降66%。平均每多走10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8%有關。
研究人員還發現,全因死亡風險並不是隨著步數的增加而穩步上升的。二者的相關性只維持到7500步左右,當步數超過7500時,就失去了和全因死亡風險的相關性。
關於行走強度的分析,研究人員可以說是把試驗設計的十分完整。“1分鐘強度”為一天中某一分鐘記錄的最高步數;“30分鐘強度”為30個最高步數的1分鐘的平均值,不要求是連續的1分鐘;“5分鐘強度”為每天連續5分鐘的最高平均步數。
當然了,令人有些傷心的是,分析做得這麼完整,在調整混雜因素之後,竟然發現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風險沒有關係。。。。
沒有關係。。。沒有就沒有吧,省得散步的時候還得惦記著快慢,是不?
回覆列表
都說日行一萬步,一個人一天之中,上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辦公室裡走幾步,加起來就有4000步。那就要知道正常的一個人每天走4000步才算及格,僅僅及格哦,那麼要想達到促進健康,預防各種慢性病的作用,標準要提高到7000步。打個比方,4000步是及格線,7000步是優秀,要是達到10000步,就是超優了。除去這4000步後的6000步才是真正能夠改善健康的!而且,這6000步最好一口氣走完。路最佳速度是每秒走兩步!哈哈,大家覺得小福說的對嗎,不足之處歡迎補充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