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22188187384

    寫作文是每個孩子面對的難題,很大孩子提起作文就頭疼,擠牙膏一樣,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作文的比分越來越高。如何引導孩子寫作文的問答一是家長迫在眉睫的耽誤之急,作為一個四年級孩子的媽媽,我來說說我的方法:一,讓孩子平常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不管是遇到的事情還是看到的美景或者自己的心情,讓孩子用自己的觀點描述出來。日積月累,孩子的詞彙量豐富了,寫作起來也得心應手。二,讓孩子平常多讀書,把一些好的名言警句,妙詞好句都抄寫下來,為以後的作文積累詞句,並且在自己喜歡書中的段落做上標記和批語,分析段落意義和各段落的銜接,這樣有助於寫作結構的嚴謹性,邏輯性。三,多多啟發孩子。看到作文題目,告訴孩子不要著急去寫,仔細審題,吃透寫作要求。引導孩子從哪些方面入手,為繞什麼樣的主題思想,慢慢分析下來,孩子就有寫作的眉目了。四,幫助孩子整理好寫作思路。鼓勵孩子多用關聯詞和各種修辭手法,如排比,比喻,擬人等,提醒孩子各段落的大意和銜接。五,多鼓勵孩子修改寫好的文章,哪裡不通順,哪裡有錯字…要讓孩子學著修改自己的文章,瞭解自己的不足,為下次寫作打基礎。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幫大家解惑。

  • 2 # 長勺之站

    你指的應該是考試作文吧。

    兩個關鍵第一讀書,第二熟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讀書,才能啟發文學才華,才能文思泉湧。

    但是必須也有大量熟背的東西,考試的時間很緊張,沒有熟悉的文字恐怕短時間內難以完成高質量的考試作文。

  • 3 # 繪本心理學

    第一,毫無疑問是閱讀,閱讀不一定讓他擁有高超的寫作水平,但至少不會太差,而不閱讀基本上是很難寫好文章的。閱讀,比較推薦在一定範圍內的自由閱讀。長期堅持自由閱讀,不僅可以形成寫作風格,提高作文水平,好的理解能力也對其他科目的提升有幫助。

    第二,有細心觀察的能力和敏銳的感受力,才有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父母不一定非得帶孩子出國,或者參加各種營,才能培養感受力。能有豐富的經歷固然好,但能抓住那些在被我們忽視的風景和故事已經很足夠了。

    第三,在和孩子的互動和講故事中,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想象力。在上學路上,我會和四歲女兒玩一種講笑話的遊戲,我們就眼睛看到的尋常事物,編很多無厘頭的笑話,比如,看到清潔工掃地,我們會說,有一把掃帚,吃了很多樹葉,嗯嗯,好吃,好吃。當太陽很曬的時候,我們會說,太陽變成了一盞探照燈,但是開關壞了,關不掉,還好,樹變成了一把傘,幫我們擋住了它。等等。

  • 4 # 一介書生001

    寫作是一個人語言文字功底的體現,八歲的孩子,正好是學習寫作的基礎階段,所以說老師家長的方法很重要。

    對於孩子來講,可能寫作文對於他們來說比較費勁,因為剛接觸,不過對於之前寫過日記的小朋友來說可能還好點,日記與作文有著相似之處。所以說,要想讓孩子寫好作文,可以採取一下幾種方法

    首先,得先培養孩子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之一,當然也不是說對一件事沒興趣就做不好它,這不是一碼事。要讓孩子感受到寫作的樂趣,這我們就可以藉助寫日記,讓他們養成好的習慣,把生活中他們開心的點點滴滴用自己的語言書寫記錄下來,慢慢的積累,語言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其次,好的範文是孩子寫作的良師益友。可以買各類題材的範文,讓孩子多看看範文,家長或老師一旁指導,讓孩子模仿著寫,當然沒必要按規定的格式,這個階段,孩子寫不好作文很正常。最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而不是所謂的體裁格式規定,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之後可以在格式方面要求,剛開始最重要的還是基礎。

    最後,得讓孩子樹立自信心。良好的心態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之一。最開始肯定沒有預期寫的那麼好,但是對孩子而言不能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家長和老師還是要多多鼓勵,讓孩子不害怕寫作,一旦孩子對寫作有害怕的心理,那麼再要寫好就更難了。

    當然,也可以讓孩子適當的看一些漫畫,看圖說話之類的書籍,最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還要讓孩子學好生字生詞,這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孩子知道怎麼寫,就是不會用那個詞語,所以要抓好文字功底。

  • 5 # 葡萄老師讀書

    我作為一名早期閱讀研究者認為,要想上學寫好作文,家長應該重視6歲之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以及養成和孩子聊天的習慣。

    一、家長在6歲之前,每天有固定的時間跟孩子一起看書。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書,一般可以採取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孩子小的時候,或者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講;另外一種就是,當孩子有了一些基礎,就可以採取家長示弱,引導孩子講的方式,但前提一定是不能強迫孩子,孩子願意講才好,不願意的話,還是以家長講為主,不能讓孩子把快樂的親子閱讀時光當成負擔,那得不償失。如果6歲前堅持每天閱讀,孩子不但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會視野開闊、知識面廣。

    二、家長應該跟孩子每天有聊天,在聊天中瞭解孩子,在聊天中引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在聊天中知道孩子對一些事情、一些人的看法,減少或者避免對孩子不停的說教、指責、嘮叨。只有用心跟孩子聊天了,孩子才會有自己想法,並且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做到以上兩點,上學後孩子寫作文您就不用發愁。您的孩子現在八歲了,雖然大了一點,需要家長付出的要比六歲之前多,但家長您可以堅持去做以上兩點,一定會對孩子寫作有幫助的。

  • 6 # 甜甜圈伐木累

    第一,堅持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雖說閱讀不一定能提高作文成績,但不閱讀作文成績一定好不到哪裡去,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堅持閱讀,就是給孩子找了一位最好的老師。

    第二是學會觀察。

    小朋友們都非常非常的忙,忙於考試,忙於寫作業,忙著上輔導班。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去觀察周圍的事情。

    每天清晨,孩子們都可以練習先用耳朵去聽鼻子去聞眼睛去看:周圍看到了什麼聽到什麼...對周圍的人和事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只有你自己發現的有趣的人和事,才能真正成為你寫作的素材!

    而這些素材稍縱即逝,隔天就忘。那怎麼辦呢?就要靠第三個基本功了。

    第三是堅持寫日記。

    寫作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一篇好文章離不開平日裡的積累和思考,那麼,如何積累和思考呢?

    日記和作文不同,非常隨意,沒有字數限制。可以畫畫圖文並茂,可以只有一句話,只要是真實的記錄下來。

    每當我跟孩子分享寫作時,我會給孩子們看了我厚厚幾大本的日記本,孩子們都看得津津有味。其實,我的日記也沒寫得多深刻,只是把一件事給講明白了,孩子們就喜歡看了。

    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寫作多以記敘文為主,而記敘文常常要求孩子完整記錄一件事情,好好描寫人物、記錄景物。

    那如何讓記敘文出彩呢?最好是有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要有真實的觀察、體驗、情感,因為就算是想象的東西,也是基於真實的邏輯和情感產生的。

    第四是玩想象遊戲。

    最難的是想象,因為它是大腦基於真實的事情進行的一次“思維飛躍”,平時你可以多跟孩子做這樣一個遊戲,問她“餓了是什麼感覺”,讓他自己去描述,比如:

    我的肚子像個空蕩蕩的大房子,我要吃東西;

    感覺我像餓了兩天一樣,看見別人的胳膊都想咬一口...

    或者是“如果你是天空飛翔的鳥”又是什麼感覺呢?透過想象讓自己的思維飛起來。

  • 7 # 如意菱菱

    所謂寫作文,其實就是手寫我心,是用文字的形式表達你的內心觀點。這秘訣就是——多讀書!讀好書!投入地去讀,跨界地去讀,充滿好奇心地去讀。

    最近在《奇葩說》裡大熱的辯論達人、哈佛博士、“學霸型辯手” 詹青雲以旁徵博引、行雲流水的辯論征服了在場所有的評委,觀眾甚至對方辯手。聽者會不知不覺被她帶引著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游曳,在人文思想的海洋中深潛。

    這出口成章,可不就是即興作文,也算是寫作文的最高境界了。言之有物,述之有情。可以有嚴絲合縫的邏輯思辨,也可以有纏綿動人的詩詞歌謠;可以是幽默風趣的調侃逗樂,也可以是犀利精闢的否定批駁。她在語言的王國就是王者!追根溯源,在於她探不到底的閱讀量!辯手們都在感嘆,詹青雲好像讀過世界上所有的書,因為她似乎什麼都知道。聽她辯論就像被風親吻。

    那麼如何有效地讀書呢? 首先,在心裡層面真正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明白“人不可一日無書”的意義所在;其二,做出每天合理的規劃,給讀書留出合理的時間段,可以是碎片化的,也可以是整端的,因人而異;其三,列出自己的書單計劃,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可以分別參考學校給出的每學期必讀書目,同時在此基礎上可以拓展閱讀量和書籍領域;其四,建議家長和孩子共同培養閱讀興趣,和孩子一起閱讀,就會有更多的探討話題,不知不覺間就收穫了更為親密的親子關係,交流也有了共同的平臺。正所謂相同能量的人,才可以相互識別;其五,做一個糟糕的堅持者也不要做一個輕易的放棄者!因為即使是糟糕的堅持,也使得我們擁有一個閱讀者的身份!持之以恆,必會帶給我們出乎意料的驚喜!

    有志者,事竟成!要成就你的作文,先閱讀吧!源源不絕的輸入,必會帶來隨心所欲地輸出!

  • 8 # 塗之人995

    作文者,把想說的話寫出來也。

    作文多半給出題目。寫作文先要想想題目要求我們說些啥——要花點時間,想仔細,別弄偏。接下來圍繞題目組織材料——越多越好——並寫好提綱和開頭、結尾。第三,按常規格式、字數,從頭到尾,把文章寫出來,再默讀一遍,修改完卷。

    要想把文章寫得出色,觀察、思考、閱讀、寫日記,一樣都不能少!——非觀察,材料何來?不思考,材料怎用?日記不寫,怎會印象深刻?閱讀不夠,怎比較文章好孬?(平時)觀察、思考、閱讀、寫日記,決定作文質量。

  • 9 # 江湖瑣事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想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語文是一個積累的學科,寫作文更是這個積累,並不是指要去摘抄,甚至抄襲,而是透過看各種各樣的書籍去積累你的文化素養,提升你的表達能力,提升你對文字的感觸,提升對身邊事物的一個感知,並且提升自己的一個表達慾望。

    舉個簡單的例子,天空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為什麼有人覺得平平無奇?有人卻覺得美輪美奐,並且能夠寫出非常漂亮的文章呢?這是因為他在平日的閱讀中看到別人對身邊的各種事物,運用美好的筆觸描述出來,且感受到這種美好,所以她也開始去感知周圍的事物,並且藉由文字將其表達出來。

    當然,單單有感情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寫作的能力,也就是表達技巧。這裡小麥老師有兩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進行提升。

    第一個方法,就是模仿。記住模仿並不是抄襲,模仿別人的句式,別人的表達方式,別人用修辭手法的技巧,或者別人對某個事物的一些創意的描述,自己試著對另外的一種事物進行描寫,從而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第二個方法,就是多動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你不下筆,怎麼會有神呢?你整天內心澎湃,感情豐富,你不試著把它表達出來,怎麼能夠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呢?這裡小麥老師建議週記和隨筆,這兩種形式的作文,都是值得去實踐的。

    小麥老師有很多學生,都會要求他們去寫隨筆,隨筆的目的就是把心中所想表達出來,第一次表達不好,第二次表達不好,第三次表達還不好,第四次表達肯定會有進步的。

  • 10 # 綠城雲飛

    寫好作文確實難度挺大的,除了字詞句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外,立意新穎,要有高度,寫作手法多種,要熟練巧妙。初學者,要學會偷,偷名作的名句子為己用,偷真人真事為文用!要做到初稿池有美女,成文如貴妃出浴!

  • 11 # 雪山之冰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抓住題眼,自我設問,就能解決習作中“寫什麼”的問題。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題眼,就能很快的破題,找到要表達的中心。然後讓學生圍繞題目自我設問,就可以快速的開啟習作的思路。如六年級實作訓練中有這樣一個半命題作文《——,謝謝你》。要求讓學生寫一個在成長過程中關心你的一個人。當我把這個題目呈現在黑板上後,我要求學生根據作文題目提出三個問題來,學生們紛紛舉手。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自我設疑。“你想謝謝誰?”“為什麼要謝謝他?”“他的哪件事最讓你感動?” 然後,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在心中打腹稿,將思路理清,準備動筆。學生迅速打開了話匣子,有的寫老師如何鼓勵自己自信的事例,有的寫父母教育我如何面對失敗和挫折,還有的寫鄰居如何互相關愛的感人事例。學生選材別具一格,避免了以往習作中“千人一面”的毛病。所以在學生習作訓練中,如果課前教師指導要如何寫,然後給學生讀習作例文,再讓學生動筆寫。這樣就容易限制學生思維,學生的習作的內容就會受到限制,讓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創新。但如果在寫作前讓學生自我設疑再習作,學生就能很快的寫出一篇質量較好的習作,而且選材都來源於生活,並頗具人情味。

  • 12 # 優學優考策略

    在家長對孩子的輔導中,最有困難的莫過於如何教孩子寫作文。因為作文是小學生最初的語言文字實踐,由會讀走向會寫,這一步非常困難。所以引導孩子寫作文,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找到寫作的開啟方式。

    你可以先圍繞作文題目讓孩子把需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不斷重複,重複中完善,直到孩子已經說的很完滿了為止。

    接著就是寫。因為孩子已經克服了內容上的困難,所以寫起來就要容易些,不過這時候要給孩子提一些更高的要求,比如要生動些,要注意詳略,等等,孩子能接受多少就算多少,一步步慢慢來,不可急於求成。

    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孩子圍繞主題,發現內容,一般主題都是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比如保護環境這個主題,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環境汙染問題,怎麼樣才是保護環境,自己應該怎麼做,然後把這三部分聯絡起來,理順關係即可。

    引導孩子寫作文,主要是低年級家長的工作,教給孩子如何表達,特別是如何開頭很重要。抓重點,同時也不能完全代勞,一定要把握好“引導”這個度。

    同時提醒各位家長,讓孩子看作文書是件慎重的事,最好應該讓孩子多看優秀經典作品,這樣才能培養出良好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 13 # 一儒語文

    一、不瞭解這些寫作規律,孩子一生都畏懼寫作

    多年前,中小學教材總編審溫儒敏一針見血指出:“中小學作文教學已經到了全線崩潰的地步”。如今很多問題,並沒有得到改觀。這和當下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分不開。

    我們種一棵果樹,從栽種到結果,可能需要三年時間。可是我們家長等不及,我們老師等不及,第二年就進行人工干預,結果樹沒開花已夭折。寫作一樣,它也有其規律。

    寫作的規律之一:閱讀量是前提,一到四年級的同學,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量作為基礎,大腦中沒有儲備一些素材,註定寫不出好文章。可是我們很多培訓班不談閱讀量,大談技巧,說孩子不會寫作是因為沒有技巧造成的。

    這就如同一個學游泳的人,他不下水,還請最好的教練在岸上教他各種泳姿,不免讓人發笑。大量的閱讀量是多少,閱讀多少課外書就能寫好作文,這沒法界定,同吃一碗飯,有的人能吸收80%的養分,有的人只能吸收20%的養分,吸收力強的同學,他只是讀了幾本書,就摸清了寫作的規律。

    趙普只讀了半部論語就能治天下。趙括同學熟讀古代兵書,自以為天下無敵,結果一敗塗地,成為古今笑談。所以閱讀很重要,會讀更重要。

    寫作的規律之二:生活閱歷是基礎。我們常說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我們在書本上讀過的黃山和我們實地去觀察的黃山,一定有不同感受。如果有知識的鋪墊,再有親身的體驗。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將更加深刻。

    詩人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我們的孩子只是讀書,沒有生活閱歷,不願意體驗生活,作文必然會有書卷氣或者是匠氣。

    北大教授曹文軒曾說:“《草房子》裡的故事,我的小學同學都經歷過,但只有我能寫出來,因為為我有大量閱讀的基礎,又上了北大系統學習寫作理論。可見,生活的閱歷和知識的儲備缺一不可。

    寫作的規律之三:大量的練習是核心。當有了一定的閱讀量和生活閱歷,剩下的就是練習。這才是作文最難的部分,閱讀容易,豐富閱歷也不難,唯獨練習是孩子們最不情願做的。

    因為寫作時,他需要調取他的生活閱歷,又要調取知識,還要進行再加工。加工創造需要大腦高速運轉,加工創造當然難。而現實中,很多學校沒有每天讀書,每天寫作的任務,所謂的閱歷又只是在學校和家裡。缺少寫作能力的訓練。寫不出好作文也是必然。

    二、作文滿分是怎麼練出來的?三個堅持

    作文滿分不是練出來的,是準備出來的。很多人覺得作文滿分的孩子一定有過人的絕招。我並不認同。作文拿滿分,同樣需要運氣,當然作文拿滿分的孩子都有以下的幾個好習慣。

    1、堅持讀書。兒童文學家曹文軒說得非常好:閱讀是拉弓,寫作是射箭。弓拉得緊,箭才射得遠。書讀得好,才能寫出好作文。能寫出滿分作文的孩子,平常一定是讀過很多書的孩子,並且是善於思考的孩子。

    2、堅持寫作。有人問大文豪歐陽修:怎樣寫好作文。歐陽修說:無它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沒有別的辦法,多讀多練,自然就寫好了。

    我在讀作家傳記的時候也發現,大部分作家都有三十年如一日,勤奮練習的好習慣,所以能得滿分的孩子,一定有經常寫作文的習慣。

    3、堅持修改。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滿分作文的孩子,都有反覆修改作文的習慣。他們都有一個作文素材庫,平常準備了很多好作文,考場上將這些作文進行二次加工,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當然又快又好。

    這就如做菜一樣,平常準備好各種食材,開飯前進鍋翻炒,新增油鹽醬醋,顯然比較高效。

    三、如何在30分鐘內完成一篇考場高分作文

    1、三種高分命題。快速完成審題,注意引導語中的關鍵詞。正文中不要直接抄引導語的內容。半命題作文或自擬題作文,一定要在題目上下功夫,題目是老師閱讀作文的第一步,好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那種選題比較好。

    舉例說:《100分我恨你》設定了懸念;《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用了修辭手法;《溫暖的Sunny》用了一語雙關等。這些題目容易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出名的電影或電視劇,它們往往都有一個好題目。

    如:《戰狼》《驚天動地》《風暴》《銀河補習班》《一條狗的使命》,你可以仔細分析你看到的電影名,找到命題的竅門,用的最多的就是剛才的三種。

    2、選材要出奇兵。先說選材立意的區別,你請同學吃飯,吃西餐還是中餐這是立意。西餐準備刀叉,中餐準備火鍋這是選材。高分作文的選材很重要,就像好電影一定要有好指令碼一樣。平鋪直敘的故事沒人看,一波三折是好故事的共同點。

    舉例說:我參加學校運動會比賽,得了第一名,這可能是真實的故事。但是你把這個故事講出來,沒人願意讀,你是在炫耀自己的成績嗎?如果你這樣講故事,第一年準備參加運動會,比賽前受傷不得不遺憾退出,第二年又準備參加運動會,比賽前竟然生病還是不能參加;第三年我積極備戰,預防各種意外發生,最終得了第一名。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好事多磨,貴在堅持等。後一個故事雖然有虛構成分,但是符合生活的真實,故事有波瀾,顯然易受讀者青睞。

    3、好提綱很重要。很多同學考場寫作文,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這是考場作文大忌。除非你提前背誦了多篇高分作文,或者是儲備了多種素材。列提綱是給作文一個框架。框架選好了,填充材料就行。

    舉例說:剛才的故事,你可以給一個題目《向前!向前!》,立意:凡事貴在堅持,選材:三次參加比賽,最終拿到冠軍。開頭:富含哲理的句子。結尾:首尾呼應。

    作文結構:遞進式結構。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一二詳寫,三略寫。列出好提綱,作文響噹噹。

    4、結構創新很重要。很多同學寫了好幾年作文,只會用一種結構,那就是遞進式。要想在考場拿高分,平常練習作文一定要嘗試不同的結構樣式。作文除了常用的遞進式,其實還有對比式和並列式作文。而考場滿分作文以對比式和並列式居多。

    舉例說:《我的媽媽是老虎》這篇文章結構就是對比式,媽媽不愛我——媽媽愛我(原來我誤解了媽媽)。《給自信一次開花的機會》就是並列式結構:自信深埋——自信發芽——自信成長——自信開花。

    5、借鑑一個好頭尾。很多同學最怕寫開頭結尾,一聽說老師說考場批改作文只看開頭結尾,更是嚇得不知從何下筆。告訴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操作方式,買一本滿分作文書,找到10種不同的開頭結尾的方式,可以背誦下來,也可以仿寫。

    這樣你就知道哪些開頭結尾考場容易拿高分。舉例說:常見的開頭方式有開門見山、設定懸念、回憶式、環境描寫、名言警句、矛盾衝突、修辭等,寫好了開頭,結尾很好辦,首尾呼應、設定懸念、抒情議論、引發思考是常用的方式。

  • 14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我在教授作文的十多年裡,也有家長常常問我:

    為什麼我的孩子平時聰明活潑,一拿起筆來就咬手指頭,彷彿大腦短路了?為什麼我的孩子愛看電視,愛玩遊戲,就是不喜歡閱讀寫作?為什麼我的孩子倒是喜歡閱讀,但還是寫不出作文?為什麼我的孩子寫出來的作文乾巴巴的,缺少細節?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找不到素材,想不起來有什麼好寫的?

    在這裡我分享一點我教作文的經驗:

    ♡孩子的作文能力跟孩子的感像能力息息相關,顧名思義:“感”是感知、感覺、感情, “像”是影象、形像、想像。是孩子在情感、感官、形像、想像和文字間互相轉化的能力。在識字水平相近的情況下,感像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孩子讀寫能力的高低。感像能力的不足或缺失,會導致了很多孩子的作文與閱讀障礙。所以孩子學寫作文應從底層心理機制培養開始。

    ♡我在教作文中接觸了各類孩子,真的特別準哦:感像能力強的孩子寫作能力就好,感像能力弱的孩子,寫作文就很有問題。

    ♡如何測試與訓練呢?我有做過一個感像能力測試表,可以測試出孩子對人物、場景、五感和幻想場景的感像能力。家長們沒有這個專門的測試表,可以讓孩子還原一件事情,孩子還原得越細緻、越逼真、越動態,孩子的感像能力就越好。平時多讓孩子回憶場景、意像還原,提高感像能力。

    ♡同時,加強孩子的輸入。比如多看書,多經歷,多思考,加強積累。

    ♡呵護好孩子的寫作興趣。有興趣,孩子才會有積極性,才不會怕寫作文。

    ♡最後輔以一些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孩子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這個我就不展開來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木蘭詩背景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