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小妮
-
2 # 冰珊醉紅樓
首先我們要說《紅樓夢》裡的林黛玉,表面上是得到賈母的萬般寵愛,她的親孫女反而靠後了,她是和寶貝孫子寶玉平起平坐的。但是問題是,黛玉算得上有一手好牌嗎?
在《紅樓夢》中,所謂的好牌就是根基好,模樣好,傢俬厚,又受人尊重,或者是得人喜愛,有一個好性格,會迎合別人,那麼縱觀黛玉的為人品性,這幾點又佔了幾樣呢?
黛玉固然是出身於名門,而且知書達理,父親不僅是富貴之家,同時還是清貴之人,靠科舉上位,她就算是有門第的。
但關鍵的問題是,在黛玉的母親和父親死後,黛玉可以仰仗的地位有沒有降低?她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只是一個孤零零的弱女子。賈母憐惜她,接她一直住在榮國府,她已從一個可以在家自在撒嬌的大小姐,變成了一個寄居在親戚家,寄人籬下的孤女,這也是她經常暗自垂淚,感慨自己命運漂泊的重要原因。
關於她有沒有家庭鉅額財產問題,也是一個討論的焦點問題。似乎說有家產,能夠從賈璉說〝啥時候還能夠撈個二三百萬兩的銀子來花花〞,證明為迎接元妃省親所修建的大觀園,就是挪用了林黛玉的財產。要說她沒財產,也可以從林黛玉對薛寶釵感慨的〝我身無一物,連用的一草一紙,都也是賈家的〞得到明證。我覺得,終究林黛玉繼承了鉅額財產,是沒有確鑿的證據的,否則林黛玉也不用那樣感傷,形成了她的悲劇人格。因此從這一點來說,她就手中不是什麼好牌了,她沒有太多婚姻的資本,她有的只能是老太太為她做主而已。
林黛玉說話不會刻意逢迎別人,有時難免給人以刻薄的和不好相處的印象。雖然林黛玉個性比較清純,也絕不會主動和任何人為敵,只是她並沒有處處曲就逢迎,給大家的感覺,她就是有點孤高自許,目下無塵。這其實也要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是她的文化品位比較高。可能有些恃才而驕,外加個性又比較清冷,因此就不願意做出一些巴結逢迎別人的事情來。這也是有才能的知識分子的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風格。
二是她的個性比較敏感,處境又是寄人籬下的,因此在心靈深處,言談行事必然要刻意維護自己敏感的自尊,生怕讓別人小瞧了。他初進榮國府時,小小的年紀就懂得,不肯多行一步路,不肯多說一句話,這也未嘗不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周瑞家的送宮花最後到她這裡,她說出的那句話,便是對命運的抗爭,也是生怕被別人小瞧了。
聰慧,而又飽讀詩書的林黛玉,為人處事的道理焉能不知?只是她不屑於那樣做,再加上她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於是她的命運便只能令人扼腕了。
-
3 # 最愛貓咪老師
問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認真讀過紅樓夢,紅樓夢是說封建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必然走勢,不是說誰誰手裡一把牌這麼淺顯的問題,難道王熙鳳不是一把好牌打爛了?賈元春不是一把好牌打爛了?秦可卿呢?賈寶玉呢?諸芳散盡,哪有一個好結果。要認真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才是根本,不過黛玉天真可愛,不善於工於心計,其實很多人非常喜歡黛玉的,出了賈母,賈寶玉王熙鳳,就是黛玉身邊的丫鬟對黛玉都忠心耿耿,黛玉的瀟湘館的從沒有發生不雅的事。後四十回是高鄂續寫的,根本不是曹公的本意,什麼蘭桂齊芳,應該是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
4 # 阿丹151014015
個人認為:林黛玉手裡的牌真說不上太好。
基本上林黛玉把一手爛牌打好,而非把一手好牌打爛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把自己徹底改變成史湘雲。
a黛玉沒有寶釵那樣獨立門戶的家庭,薛家只是借住了親戚王夫人家的房子、生活費用一切自理、且有自家的生意支撐家計。
雖然薛家在京都住賈府的房子、借賈府的威勢,但薛家兄妹時時不忘對尊敬賈府長輩、小恩小惠討好賈府上下甚是周到。
寶釵對賈府的表小姐黛玉、湘雲也十分友善,並不計較黛玉的“小性兒”。黛玉和湘雲一樣父母雙亡、生活上依靠親戚照顧,因此黛玉並不具備完全學做寶釵姐姐的條件。
如果黛玉能像湘雲一樣身體健康一些、也不嬌氣,黛玉完全可以主動要求為賈府長輩和兄弟們多做一些針線活兒。這樣的話黛玉就不用“整日無心整日閒”傷春悲秋,不會有閒功夫扛著花鋤去挖“花冢”這種東西了
林黛玉如果多做針線、少寫詩、少傷感,身體也會好些,這是林黛玉的生活方式進入良性迴圈的第一步。
b林黛玉與賈寶玉朝夕相伴、感情深厚,見到這位表哥成日無心正途、不愛讀書科舉之道、不近世途經濟學問、成天只在內闈中廝混,黛玉應該和湘雲一樣為表哥寶玉的前途考慮,多多勸進一下這位以“情聖”自居的寶玉哥哥改弦更張。
表兄寶玉前途有望,不但對黛玉本身寄居的榮國府大大的有利,並且對黛玉自己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c如果林黛玉苦勸表兄寶玉無效,也只能放棄了。
林黛玉可以向探春看齊,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賈氏家族分憂、多關心一些理家之道,在可以為家族內部管理盡力之時積極主動擔當職責。
這樣即使表哥寶玉不爭氣、也不理家務,林黛玉自己在生活中積極成長、體貼尊重長輩們,最終賈府也會為這位寄居的表小姐黛玉好好謀化一門好親事。
所以如果改變觀念和生活習慣的話,林黛玉還是有可能把手中的一把爛牌打好的。
說到底,林黛玉的悲劇也是賈母的隔代寵溺教育之過呀!
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感謝閱讀!
-
5 # 潤楊閬苑
題主的意思無非是林黛玉本來得到了賈母,賈政和王夫人的喜愛,因為自己成天哭哭啼啼,耍小性子,導致外祖母不喜歡了,舅舅也不疼了,舅母厭棄她了,結果寶黛姻緣黃了。
看到一些人說黛玉是作女。潤楊的理解是作女放到林黛玉身上一個是哭,一個是小性子。
先說黛玉的哭。
黛玉是愛哭,但是黛玉哭的時候分場合,沒有不分場合,地點,胡亂哭泣。也沒有在長輩面前哭,也沒有在大庭廣眾面前哭。
1.她都是在沒人的時候偷偷哭,例如葬花的時候邊哭邊吟誦《葬花吟》。
2.在自己的房裡哭。例如寶黛一見面,寶玉聽說黛玉沒有玉,就哭鬧著扔那個勞什子的玉。黛玉當時沒有哭,只是回到自己房裡的時候才哭的。
再說說黛玉為什麼哭。
黛玉的哭,不僅僅是自傷身世,或者思念父母,思鄉。她有天人合一的大情懷。她傷春悲秋,她把草木花卉,風霜雨雪都當做人一樣的生命。秋窗秋雨秋花,勾起了她對生命的認識,她的哭是對大自然裡一切美麗生命消逝的惋惜與無奈,是她純真性情的體現。
黛玉不是利用哭來要挾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說說黛玉的小性子。
黛玉的小性子沒有針對寶玉以外的人。
從黛玉進賈府第一天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到,黛玉對人禮貌有加,沒有失禮的行為。
以後的日子裡也找不到黛玉在人前的失禮行為。即使湘雲說她像戲子,她也沒有當眾懟回去,給湘雲難堪。戲子是下九流,拿大家閨秀比戲子是對大家閨秀的侮辱。湘雲的話是極其失禮的,但是她沒有和湘雲計較,在大家的鬨笑中作罷。
事後黛玉和寶玉鬧矛盾,原因是寶玉給湘雲使眼色。黛玉要求寶玉全心全意對待她一個人,不能和其他人眉來眼去。
湘雲也和寶玉鬧彆扭了,原因也是寶玉的眼色。並且和寶玉說了一通黛玉的壞話。黛玉沒和湘雲生氣,來找湘雲,沒想到,正聽到湘雲的話。黛玉依然沒有和湘雲計較,自己悄悄離開了。透過這件事,潤楊覺得湘雲比黛玉更小性。
黛玉和寶玉鬧矛盾,使性子,源於對寶玉的愛,源於無法猜透寶玉的心思。當黛玉確定了寶玉愛的是自己的時候,再也沒有和寶玉使性子。☀☀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說一件事,黛玉和寶玉婚姻的失敗,不是黛玉作,不是黛玉把好牌打爛了,而是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從中作梗。
-
6 # ld依荷聽雨
這是一個什麼問題呀?提問者讀過《紅樓夢》沒有?黛玉的生活可是詩意的生活,黛玉有一顆赤子的心,她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趣味、充滿詩意的世界。許多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紅樓夢》中真正自然、純粹到“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只有渾身籠罩著靈氣的黛玉,所以她能寫出“無立足境,方是乾淨”。那是一個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之境。
讀《紅樓夢》,建議只看八十回,好好品讀。用心讀了就不會這麼提問。
很多人都認為黛玉為自己不幸而傷感,殊不知寶玉的不幸才是黛玉真正傷感之因。
很多人認為黛玉為婚姻絕望含恨而死,殊不知牽掛寶玉的好不好才是黛玉淚盡之因。
追求富貴、壽善、美味、身安、美服、好色的享受都是稍縱即逝的存在。是一種鏡裡恩情,夢裡功名的虛假人生,惟有純情,不虛不妄,才是人生真境界。黛玉、寶玉、妙玉都是真正的玉,都擁有赤子之心。他們都有一種清澈的魅力。他們告訴大家,人應該追求什麼?是純真自我還是功名富貴?是虛妄的存在還是純真本心?一個人如能讓自己經常維持象孩子一般純潔的心靈,那他就能和同樣擁有赤子之心的人相知相契相交,擁有純真自我,過上詩意的人生。
-
7 # 文慧
題目三個關鍵詞,林黛玉,好牌,打爛,只有第一個詞我贊同。
要說林黛玉有一副好牌,她生來是白富美,家裡有錢有權,本人長得美,聰明伶俐,還受到了超好的教育,確實是一副好牌。可是後來呢?母親早逝,沒多久父親也去世,而且無兄弟,無姐妹,孑然一身,作為未婚女孩子,沒權利繼承家產,錢全部被賈璉拿走,那她剩下了啥?只有白和美,還有一個年邁的但很疼愛她的外婆。這牌還好嗎?
可能有人說她外婆可是賈府的掌門人,在賈府中權力那麼大,這還不夠嗎?
明顯很不夠,她確實是賈府的掌門人,但賈府有個貴妃娘娘,是皇上身邊的人,在貴妃面前賈母話語權能有多少?
再說把牌打爛,我想題主所謂打爛的意思是她沒嫁給寶玉吧。
賈母費盡心思想把黛玉嫁給寶玉,但寶玉的姐姐,貴妃娘娘不想啊,賈寶玉他母親也不想啊,賈母一個人,就算加上王熙鳳,能掰得過貴妃嗎?寶釵有母親,有哥哥,可以幫她張羅這些事,黛玉有誰?在那個年代,外孫女始終是外人,即使賈母偏愛,也要有所顧忌。
那麼請問這牌怎麼打?如果是你的話,你怎麼打能打好?
-
8 # 夢歸秦淮
首先,我想表達一下對於問題內容的態度,我並不覺得林黛玉有一副好牌,相反的,我覺得她的大環境是最差的。
有人會說,她長得美,才情絕佳,而且還是榮國府的外甥女,多好的身世,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舊時社會若有這等環境那就是明珠啊!可是為什麼我還會這麼說呢?
首先,林黛玉自小母親去世,後來父親也相繼去世,偌大的家產卻被無故侵吞,她毫無反抗能力(或許她並不在意這個);其次,身體先天性不足,一生靠藥物維持。在她小時候有一和尚曾看出他的命運,為她出謀劃策說:去當尼姑,吃粗茶淡飯,睡木板床;如果不當尼姑,從今以後不得流任何一滴眼淚;或者說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很明顯是說他不能有太多的情緒,今生只有呆在家裡才能得以天壽,不然……可是沒有人把這個和尚的話當一回事,相反的是,她最終拋開父親來到了榮國府,那個環境最為複雜的封建禮制腹地。我們都知道,作為絳珠仙草降世的她,這是她的宿命,註定得不到她所想的一切,除了流更多的眼淚加重病情外,不會有任何。
說到她的居人籬下,說到她的愛情,再說到她的反叛精神,皆因為她的宿命而變得舉步維艱,甚至註定悲劇收場。
所以說從一出生,林黛玉就沒能拿到好牌,頂著還淚的宿命,她註定從頭到尾為自己的命運做抗爭。相反我還覺得,她是個拿著一手爛牌反而活的勇敢曼妙的傾城女子。
-
9 # 荷唯洛之戀
林黛玉有好牌嗎?林黛玉從來就沒有好牌,她出生就是一身的病,自會吃飯就吃藥。她五歲就沒了娘,又沒有兄弟姐妹,所以她的父親,為了她不至於是絕戶女,為了她不至於無人教養,而讓她遠依外祖。如果沒有賈母派人接她的話,我覺得林如海是必須要續絃的,只是賈母的書信僕人在前,所以他覺得賈母此舉是替他解了內憂。
黛玉孤苦伶仃的到了外祖家裡,雖然有外祖為她立威,叫家中人不能低看了她,可是就有如周瑞家的捧高踩低。下人們,包括湘雲,都說她行動愛惱人,愛使小性子。比如黛玉的紗窗舊了,不是賈母注意到,有誰主動替她換了?比如寶釵說她的病需要吃燕窩,她說,吃燕窩不難,因為鳳姐和賈母都捨得給她吃,可是那些僕人們就可能覺得她要求太多,懶怠應承。
可是,她愛使小性子,總是在鳳姐寶玉面前鬧的,她愛哭,總是揹著人哭的,就算是作,也只是在寶玉鳳姐面前作了。她處處小心謹慎,可是總是不得喜歡。
這很好理解啊,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如前幾回的時候還有王夫人給她請鮑太醫看病,還記得什麼天王補心丹,叫她吃著試試,可是她的病卻從來不見好,反倒是越來越弱。到得後來,就沒人過問了。
大家都記得探春管家的時候,就說了不喜歡親戚死住著,明裡好像是說的薛姨媽一家,可是對於住了多少年的黛玉來說,又何嘗不是一樣?她或者不是嫌棄黛玉的,但是其他的人又怎麼不會嫌棄?只是老太太還活著,不敢嫌棄她罷了。
所以黛玉作為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女,除了有個虛的門第,實在沒有太多的優勢。更兼她的病一直纏綿不愈,又怎麼入得王夫人的眼呢?試想,作為母親,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兒子娶一個病歪歪的女孩子,不止是可能沒法生養,更有可能早夭。就算是放在現代,作為父母,他們也不能任由兒子娶個一身是病的女孩子的。何況是在那樣的一個貴族人家,更喜歡福壽雙全。文中說到賈政看了寶釵的燈謎,都糾結她恐怕是個無福之人,難道看著病弱的黛玉,她倒是有福之人了?
可以說,她除了仰仗著賈母的疼愛之外,外在條件是一個也不符合的。這和她的性格完全沒有關係的,何況黛玉自父親死後,重回賈府,再也沒了不得體的行為。因此,她不存在打爛好牌,是她根本沒有好牌。
比如寶釵,她身體好,她有母親,有哥哥,還有刻著吉利話的金項圈,她才是世人眼裡的金玉良緣的最佳人選。更重要的是,她是當家太太的侄女,最符合親上加親了。因此黛玉必然是被棄的。
-
10 # 夢想是走遍全球
我覺得黛玉一開始確實是一手好牌,有賈府最高領導人的寵愛,這把保護傘就夠了,加上寶玉的傾情呵護,自己有才情有美貌,完全可以上位寶二奶奶的位置!然而事與願違,原因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敏感的性格,不善專營,或者說不屑鑽營,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最高領導想拉扯也有顧忌!須知大家庭的當家奶奶是要應付瑣事俗務的,另外自己不好提親也沒有引導寶玉像賈母提親,一旦寶二奶奶的位置被佔了,那她確實沒有路可以走了!這也就是長得漂亮不如活的漂亮啊!紅樓夢的每個人都悲劇收場,悲劇各有不同而已!
回覆列表
我且問:林黛玉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林妹妹父母雙亡,寄居在外婆家,外婆年邁,現在是舅母當家。在這個府裡,外婆疼愛她,寶玉愛慕她,這兩個人是她的重要支撐,但卻不意味著他們能主宰她的命運,也並不是因為黛玉故意作死去把手上的好牌打爛。
賈母雖然疼愛她,但是,賈母已經年邁,兒女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賈母什麼事,不是黛玉惹得賈母生氣了嫌棄她不想替她作主,而是這件事基本上是王夫人作主,王夫人若自己力量不夠,還可以搬出元春來賜婚(賜物就是最明確的表示),那時候黛玉做了什麼打爛牌的事了嗎?當然沒有!能怪著她嗎?當然也怪不了!
寶玉雖然愛慕黛玉,可是在婚姻之事上,寶玉就更作不了主。如果寶黛晚生二百多年,放在當今,他們只需要跟父母說一聲,甚至說都不用說(說是為了尊重),就可以拿著戶口薄去領證了,但是在那個年代,寶玉的事他根本就沒有一點自主權。
兩個疼愛黛玉的人對黛玉的事都無能為力,她自己又能怎樣呢?她無力抗拒,她只有一副傲骨,堅守自己的一顆心。難道說讓她也學著像寶姐姐那樣說“我來這府裡這麼久,看鳳丫頭再巧,也巧不過老太太去”,黛玉做不到啊。更何況即使如寶釵做到了又怎樣,當賈家落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真的讓黛玉到那一天受那個罪,還不如讓她早早地還完淚回去。
所以,作者早早地讓黛玉死去,是對她從心底的憐惜,是不願意讓她受後來的苦。賈家被抄家的苦,作者是經歷過的,他筆下最愛的林妹妹,他能讓她受那份離亂之苦嗎?在我看來,相比於寶釵後來的經歷,黛玉的人生要好得多。沒有什麼一手好牌打爛之說。說這樣話的人那是一本好書被他看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