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_Y3830

    愛孩子勝過愛自己,天天都是兒童節 哈木哈木 2016年5月31日 愛孩子勝過愛自己,這不是做父母的底線嗎?只有那些最自私、最渣的父母才會更愛自己吧,我看未必。 (1) 每逢月初的週一便是個良辰吉日,家長們要把洗過曬過的被子送往幼兒園。過了7點四十就不讓進班了,即使孩子拖著又沉又大的包費力地爬上三樓,你也只能乾瞪眼。 從一起床,我就恨不得把發條擰到頭,渾身冒出鋼刺來,今天早上擋我者死!終於殺出一條血路,7點十分,我提著一大包被子被褥,後面跟著朵師傅,撲向車篷。 我急得火燒眉毛,朵師傅還在溜躂。 唉,真不懂事兒。說起來家裡那位爺更不懂事,也不知道幫把手,讓我一個人又拿被子又送孩子,還好天沒下雨,老天爺可憐我。 來到車篷,我就傻眼了。昨天晚上下雨,沒素質的孫子們把車篷的入口橫七豎八的塞滿了車,連只貓都別想鑽過去。 我只好硬著頭皮一輛一輛的挪車,不要臉的,還有電動車,粉紅色hello kity,這個傻白甜的賤貨,沉死了! 眼看就快要夠到我的車了,忽然咣啷啷,稀里嘩啦,剛剛挪到一邊的車像多米諾一樣不可挽回的倒下了。 恨不得炸了這些破車。喂,我是個女流之輩,婦道人家,時間這麼緊,拎著大包,帶著不懂事兒的娃娃,上個幼兒園,至於這麼為難我嗎? 我扭過頭去,眼睛的餘光突然瞟見朵師傅的一隻手在我身後的車上。 “你怎麼回事,讓你在外面等,跑進來幹嘛,要是碰著你呢?沒看見媽媽要搬這麼多車嗎,來不及了,你別給我添亂了!……” 這種時候還要給我添亂,我不假思索地大喊大叫了一通,感到堵在心口的大石頭稍微鬆快了點兒。 朵師傅有點驚恐的瞅著我:“媽媽,對不起,我是看你太費勁了,怕車再倒下來撞到你,想幫你在後面扶住。我不是來添亂的。” 一時間,我不知道自己心裡湧出的是什麼東西,後悔、羞愧,酸甜苦辣,什麼滋味都有。看著她純真的眼神,我覺得自己才是個賤人。 從頭到尾,我想的都是我自己,怎麼苦,怎麼難,每搬開一輛車,就覺得全世界又欠下我一筆債。等到那些車倒下的時候,我的委屈、怨恨已經衝到了頭頂心。 朵師傅的手,讓我在瞬間就找到了發洩不滿的“合適”的理由。如果,當時孩子被嚇住了沒告訴我原因呢?那我肯定一路上還得叨叨幾句,因為這樣心裡才能舒服點兒。 差不多,每一次向孩子發火、生氣其實都是在關注我自己,心痛我自己。我是有多愛那個和嬰兒一樣脆弱無助的自己啊? 如果不是朵師傅這番話,我還不會明白,因為我對自己的愛是在愛孩子的名義下發生的。 (2) 我媽像所有老人一樣特別重視孩子吃飯,孩子的飯量直接關係到她一天的心情。一碗飯吃下去了,她才能放心。一頓吃不好,想方設法地變花樣,花言巧語地哄,最後居然用錢來買。朵師傅吃一頓飯,能從婆婆那兒賺兩塊錢硬幣,都攢了小半盒了! 看起來是我媽疼孩子,怕她不吃飯,長不好,其實是疼愛那個缺乏安全感的自己。要不然,怎麼會看不到孩子吃不下硬往肚裡塞時的難受勁兒? 慣孩子的人,其實都是自己的真愛粉兒。他為孩子做的事、操的心,大多是為了滿足自己,安慰自己心裡那個隨時哇哇大哭的嬰兒。 我認識一個人,是我見過的慣起孩子來最猛的。各種買買買不說,生病從來都是掛幾百塊的特需,出去吃飯,如果旁邊有抽菸的,馬上換座位。換不了,就直接請人家不要抽。 特別維護自己的孩子,別的小朋友打他,就立刻要求道歉;他打別的小朋友,那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沒錯,愛是寬容,但寬容只專屬於某一個人時,就會養出惡魔來。 後來,我發現,她也不是完完全全的維護孩子,也有例外。特別有意思,假使孩子因為什麼事兒哭了,一般爸爸或者家裡其他人會批評這孩子,她就護著,非常理解孩子,非常尊重孩子,還能講出一番道理來。 同樣是孩子哭,只有她和不相干的人在時,就沒人說這孩子了。那麼,一會兒,姐們就煩了,“哭,哭什麼哭,就會哭,沒出息樣子,看著就煩……。”什麼話傷人,說什麼。根本不顧及孩子,孩子也挺可憐的。 奇怪嗎,一點兒不,她只是透過孩子來討好自己罷了。孩子就是她自己需要的投射,當有人說孩子不好時,就是說她不好,維護孩子就是維護自己。當孩子與她發生對抗,只有她面對孩子時,這時她極力維護的就是自己了。 所謂溺愛並不是太愛孩子,而是父母太愛自己,每一個被慣壞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極端利已主義的父母。 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覺得天下所有人都要對他好,而他自己不必愛任何人,這和他們的父母是何其的相似。 為什麼有的老人特別疼愛孫子,帶孩子一點兒不科學,可是並沒有怎麼慣壞他,長大了反而很懂事,很孝順爺爺奶奶。又為什麼,有的人家滿嘴的尊重、平等,可一愛就愛出個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混蛋? 是會愛和不會愛嗎? 老一輩的人懂什麼叫理解,什麼是無條件的愛?他們只是真心愛孩子罷了。愛孩子比愛自己多,考慮孩子的感受多些罷了。 (3) 我婆婆一輩子都非常愛乾淨,家裡任何時候都一塵不染,整整齊齊,每一件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連一張小紙片都有自己的歸宿。 就是這樣一個視乾淨整齊為人生信仰的老太太,能夠在我們外出時,每天來當鏟屎官,換水餵食,清理貓毛和嘔吐物。當然她不喜歡貓,有一段時間還非常強烈地反對過我們養貓。 不喜歡貓,還有點潔癖的婆婆,愛孩子更多才能忍受這些吧。 我們到底是愛自己多,還是愛孩子多,更明顯地是體現在當孩子行為和我們的偏好、期望不一致時,我們是怎樣做的。 我爸爸請的鐘點工阿姨,老家在農村,到南京打了十幾年工,存了二十幾萬。前年兒子買房,她一下把老本兒都掏了,自己只留了五萬。 胥阿姨今年六十了,還能再幹幾年?她可是沒有退休金,沒有醫保,沒有退路的人啊。 胥阿姨沒上過一天學,連字都不識。我念了大學,還胡縐過一篇網文,講什麼無條件的愛。和她比,我沒有資格提這個,因為我絕不可能不給自己留條路。我只是知道的比她多些,不代表我能做的比她好。 一個不識字的農村母親,一個有可能老無所依的母親,她愛孩子到底要超過愛自己多少,才敢這樣不留後路? 幾乎所有的專家都會指出,是愛讓孩子成長。然後,擺在父母面前的就是一個非常博大精深的問題——如何愛孩子,什麼是恰當的愛? 答案可以列出一長串,愛是無條件的,愛是寬容,是理解,是陪伴,是放手,是讓孩子成長,讓他成為他自己……。 如果我們經常地愛自己勝過愛孩子,那以上就都是狗屁,不知道的話還可以少戴幾個假面具。 如果我們能試著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無形當中會更寬容、更理解、更不愛講條件,因為這就是愛的選擇,真摯的愛就是朝向這些東西的。 就像當鏟屎官的婆婆和不留後路的胥阿姨。 明天就是六一了,但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愛孩子勝過愛自己,那將是兒童最大的幸福,天天都是兒童節!

  • 2 # 陳再中

    以身作則讓孩子愛上學習,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知事物的生長秘密,感覺到知識無窮的魅力,感恩於積極向上的心態給予的幫助。感激從未離開的那種幸福快樂,漸漸被言行舉止所吸引,感觸頗深。

  • 3 # 開花影片課

    今天聊聊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生活。

    1.灌輸忠誠意識、樹立正確的觀念

    給你的孩子灌輸忠誠意識。當你的家庭面臨困難時期的時候,展示出你們對家庭的支援。如果你的孩子正經歷和朋友之間關係艱難的時期,和孩子朋友的父母溝通,幫助他們緩和關係。當一個家庭成員面臨個人危機的時候,聚在一起來表達你的愛和支援。這個堅定的支援可以建立孩子對家庭的忠誠度。

    2.建立信任、團結的關係

    和你的孩子建立一種信任和團結的關係。每週留出一定的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不管你是去參加足球比賽、去教堂或者是在自家的後院休息。家庭時間的質量能夠建立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信任關係,從而增強他們對家人的承諾。

    3.傾聽你的孩子

    傾聽孩子的抱怨,並且回答他們的問題,讓孩子們發現父母的支援和交流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兒童健康組織解釋說,當你傾聽他們的時候,孩子們能夠產生一種被愛的感覺,並且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4.讓家庭充滿樂趣

    每週安排一次歡樂的家庭夜,無論是讓孩子選擇一部電影一起觀看,參觀當地的公園或者參加社群節日。你的孩子們會在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裡積極反應。因此,在你讓家庭時間充滿樂趣的時候,孩子會想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5.同情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可能因為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了而反應過度,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向孩子展示你的擔憂,無論這對於你來說是多麼微不足道。透過童年裡的那些似乎不可避免的問題支援你的孩子,並且告訴他們,你尊重他們的感情,這樣能夠讓他們感激自己的家庭。

    6.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永遠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你很容易因為日常的要求或者責任而忘記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或者他今天參加足球賽的狀況。透過在孩子們生活中可見的表現告訴他們你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他們會明白以家庭為中心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 4 # 阿真雜匯生活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十分深厚的,總是會願意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從他們出生開始就為他們打算以後的事情,希望他們事事順利,那麼孩對父母的愛又是如何的呢?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對父母對家人對朋友的所有愛心。

      愛是一種相互的東西,需要兩個人相互的愛重。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總是隻在乎自己對孩子的愛,很少關注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來的愛意,這樣的做法並不好,會讓你的孩子變得冷淡,不願意對父母表現親近,甚至與父母的相處中也會比較冷淡。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生日的時候,為你畫上一幅畫,然後開開心心的告訴你,這是他畫的,你會是什麼反應呢?如果你表現的很敷衍,覺得孩子在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孩子會受到很重的傷害,他們可能再也不想這樣送禮物了。這就是父母教育中的誤區,身為父母在這個時候應該開心的接下禮物,向孩子表達你的謝意,這樣你的孩子會慢慢學會愛你,至少用這種帶有純潔心意的方式尊重敬愛你。

    每天只需抽出一點的時間陪孩子說說話,走進他們的五彩世界,孩子就會以快樂的笑容回報你,這樣在他的生活中充滿著父母的愛,他也會試著用愛去感受社會!

    讓孩子知道並體味親人給 他的愛,這個過程也是教會孩子學會愛的過程。當你把好吃的東西給孩子吃時,告訴孩子你也喜歡吃。

    現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從事著怎樣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由於不瞭解,所以不理解,也就談不上孝敬了。在這種情況下,做家 長的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親情,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

    父母可充分利用這些故事,讓傳統的美德流淌在孩子的血脈裡。"羊兒跪乳,烏鴉反 哺",教孩子明白孝心是真理和天性;"孔融讓梨",使孩子懂得分享;"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聲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應當讓孩子知道,讓孩子懂得感受愛、體味愛,並實踐愛。唯有如此,才會使我們的孩子走出狹隘和自私的天地,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共處,學會感恩,學會孝敬,整個世界才會充滿和諧的愛的Sunny。

  • 5 # 心靈諮詢療愈莉枝老師

    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你非常愛自己,讓自己的能量高於孩子。愛自己可不是自私,愛自己是一種能量的聚焦,愛的剪頭衝向自己,無論做任何事,都感覺很好,就是在愛自己。

    孩子是最敏感的,他們不會思考,會天然的喜歡能量高的人。

  • 6 # 無色無形

    想讓孩子愛自己勝過自己愛孩子,好的教育加上好的榜樣是必須途徑。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上最真摯、最深的愛,這點,我想誰都是贊同的的,但子女對父母呢?很多父母都是心酸的回答吧。

    其實這是一個普遍現象,父母竭盡所能的愛自己的子女,但子女卻不會向父母愛他們一樣愛父母,或者更具體的說,孩子越長大,對父母的愛越不及父母對孩子的愛。

    這是為什麼呢?做父母的不得不承認,自己給孩子做了愛父母勝過父母愛子女的榜樣了嗎?自己給過孩子如何愛自己父母的教育嗎?

    顯然,答案是沒有,不但沒有,太多的父母給孩子做的榜樣愛自己的孩子勝過一切,太愛太愛了,而對父母,卻只是常回家看看而已。

    那麼結果顯而易見,孩子會把愛孩子,很愛很愛孩子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對父母,只不過是常回家看看,這不正是父母給孩子做的最真實的榜樣嗎?

    所以,題主的問題,要想讓孩子愛你勝過你愛孩子,要看你是怎麼做的,你的榜樣力量對孩子而言,是誰都無法替代的。

    那麼,這個問題可以具體的分階段的分析:

    1、嬰兒時期的孩子。

    嬰兒期的孩子,他們是沒有自主能力的,他們此時是被愛的,而父母,對孩子來說是依靠,是依戀,若果說愛,勉強也說的過去吧,其實現在他們還沒有愛的能力,但他們在努力成長,努力學習,學習愛,而父母,就是他們的老師,是他們的榜樣。

    2、孩童時期的孩子。

    孩童時期,孩子已經稍微長大了,已經有愛的能力了,也會愛了,所以孩子都是愛父母的,但是,他們還是孩子,他們是被父母百般愛著長大的,他們更多體會的是沐浴在父母的愛裡,而愛父母,只不過是依靠父母、依戀父母的延伸。

    3、青少年時期的孩子。

    到了青少年,是很多父母頭疼的時候了,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還有個特殊的特點,叛逆,是的,叛逆的孩子讓多少父母傷透了腦筋,但依然不改父母對孩子百般的愛,當然,孩子也是愛子女的,但是此時,他也在接觸更多的新生事物,更多的情感,而父母對孩子過度的百般的愛,無疑讓孩子有些不適用,所以就有了叛逆。

    所以,這時候孩子對父母的愛,從父母的被愛體驗上來看,是相對比較弱的。

    4、長大乃至成家的孩子。

    長大了,戀愛了,成家了,孩子的愛有了分配,給戀人的,給愛人的,給愛好的,給這個那個的,這時候,孩子對父母的愛,隨著孩子的長大,心理的成熟,已經有了感恩的成分在裡面,當然,孩子也是愛父母的。

    5、有了孩子的孩子。

    有了孩子的孩子,他們也成為父母了,於是,他們開始了像父母愛他們一樣的愛自己的孩子,而對父母,是愛,是感恩,常回家看看,便是他們給父母的愛的方式。

    這就是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在孩子還不能愛的時候,他們被百般愛著;孩子學著愛的時候,被愛,讓他們學習愛;孩子會愛的時候,就不止愛父母了,還有他們自己的愛;

    孩子愛孩子的時候,他們重演了父母對他們的愛。

    所以,孩子怎麼愛父母,是我們教的,不是天生的,如題主所問,讓孩子愛父母勝過父母愛孩子,那麼父母先做好愛父母勝過愛孩子的榜樣吧。

  • 7 # 藍溪客廳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十分深厚的,總是會願意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從他們出生開始就為他們打算以後的事情,希望他們事事順利,那麼孩對父母的愛又是如何的呢?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對父母對家人對朋友的所有愛心。

      愛是一種相互的東西,需要兩個人相互的愛重。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總是隻在乎自己對孩子的愛,很少關注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來的愛意,這樣的做法並不好,會讓你的孩子變得冷淡,不願意對父母表現親近,甚至與父母的相處中也會比較冷淡。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生日的時候,為你畫上一幅畫,然後開開心心的告訴你,這是他畫的,你會是什麼反應呢?如果你表現的很敷衍,覺得孩子在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孩子會受到很重的傷害,他們可能再也不想這樣送禮物了。這就是父母教育中的誤區,身為父母在這個時候應該開心的接下禮物,向孩子表達你的謝意,這樣你的孩子會慢慢學會愛你,至少用這種帶有純潔心意的方式尊重敬愛你。

    每天只需抽出一點的時間陪孩子說說話,走進他們的五彩世界,孩子就會以快樂的笑容回報你,這樣在他的生活中充滿著父母的愛,他也會試著用愛去感受社會!

    讓孩子知道並體味親人給 他的愛,這個過程也是教會孩子學會愛的過程。當你把好吃的東西給孩子吃時,告訴孩子你也喜歡吃。

    現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從事著怎樣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由於不瞭解,所以不理解,也就談不上孝敬了。在這種情況下,做家 長的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親情,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

    父母可充分利用這些故事,讓傳統的美德流淌在孩子的血脈裡。"羊兒跪乳,烏鴉反 哺",教孩子明白孝心是真理和天性;"孔融讓梨",使孩子懂得分享;"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聲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應當讓孩子知道,讓孩子懂得感受愛、體味愛,並實踐愛。唯有如此,才會使我們的孩子走出狹隘和自私的天地,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共處,學會感恩,學會孝敬,整個世界才會充滿和諧的愛的Sunny。

  • 8 # 得過幾天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性,是多數人眼中的禁忌話題。因此,當孩子問道一些關於性的話題,或者我們認為有必要給孩子一些性方面的引導時,往往有點不知所措。我認為“性教育”是一個貫穿整個幼兒時期和青春期的長期教育,沒有特定的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才可以,相反越早越好。早到什麼時候,我舉個例子,我家寶寶在一歲多時指著自己的胸口問我,媽媽,你有噠噠嗎?

    第一個階段:性器官教育,1-4歲

    四歲之前就要告訴孩子,自己的隱私部位是哪些,為何不能隨便讓人看讓人摸。這時,可以透過圖畫、繪本的方式告訴孩子哪些部位是自己要去照顧好的。談論性器官要坦誠、具體、剪短,不要用代名詞,讓孩子認為那是隱晦和齷齪的器官。

    4歲之前儘早滿足孩子對身體的好奇心。否則,在4歲之後孩子可能會出現去摸其他小夥伴身體的行為。

    正確對待孩子的早期“性行為”。1-3歲,孩子的愉快感覺集中在肛門附近,所以孩子自己撫摸身體的行為屬於對身體的探索,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認知階段。在3-4歲時,父母要用正確的引導方式來約束孩子的這種行為。

    父母就應該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學會拒絕不合適的肢體接觸。並且告訴孩子,如果發生了被其他人摸隱私部位的事情一定要告訴家長。

    第二個階段:青春期前期,6-12歲

    自然的談及身體發育和個人清潔、衛生情況。此時是家長和學校進行性教育科普的最佳時期,此時家長應不避諱任何性問題,讓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這個階段的兒童可能會對異性有好感,家長應當告訴兒童,建立身體底限,不要輕易相信外人,不要單獨去跟其他人去偏僻的地方。

    第三個階段:青春期,13-18歲

    青春期的時候也是一個轉折點,這個時候的性教育也很重要。孩子的身體開始發育,第二性徵開始出現,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

    此時女性是月經來潮期,男性會出現遺精等現象,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給女性講講月經期的注意事項,給男性講講遺精期需要做的,也可以給孩子講講性行為。

    這個時候孩子對異性開始產生好感,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異性之間的情感,以及關於性行為的內容也很重要,這個時期的性教育對父母來說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性教育”不只是器官教育。父母在家所呈現出的兩性關係,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初的性教育。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擇偶觀,告訴孩子擁有怎樣的品質才會更加吸引異性。

    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複雜時代,我們已經無法再把孩子關閉在無知的黑屋裡了,他們獲得性知識的渠道很多,避談性不會讓他們變得更安全,相反,越隔離性問題越會把孩子推遠,甚至不知道遇到危險時該怎麼做。我們要做傳輸給孩子“性知識”的第一人。

    希望孩子愛你勝過你愛孩子,這就是典型的愛自己勝過其他一切。在你有這種想法的同時,你可能就在想用盡量少的付出,得到超值的回報。說明你在愛孩子的同時就在估量自己能否得到超越自己所付出的愛,你將愛開始量化,對孩子的愛摻雜了太多自私的雜質,其實個人認為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

    你為什麼要孩子?不是因為愛他,也許你只是想有人給你養老。你的愛並不純粹。你們就存在撫養與贍養的義務。如果孩子善良,他會愛你超過你愛他,但是那對孩子也不公平。感情是相互的,有了孩子就好好對待他,用心去疼愛。

  • 9 # 旺仔小帥哥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生日的時候,為你畫上一幅畫,然後開開心心的告訴你,這是他畫的,你會是什麼反應呢?如果你表現的很敷衍,覺得孩子在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孩子會受到很重的傷害,他們可能再也不想這樣送禮物了。這就是父母教育中的誤區,身為父母在這個時候應該開心的接下禮物,向孩子表達你的謝意,這樣你的孩子會慢慢學會愛你,至少用這種帶有純潔心意的方式尊重敬愛你。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十分深厚的,總是會願意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從他們出生開始就為他們打算以後的事情,希望他們事事順利,那麼孩對父母的愛又是如何的呢?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對父母對家人對朋友的所有愛心。

    愛是一種相互的東西,需要兩個人相互的愛重。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總是隻在乎自己對孩子的愛,很少關注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來的愛意,這樣的做法並不好,會讓你的孩子變得冷淡,不願意對父母表現親近,甚至與父母的相處中也會比較冷淡。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海經》裡最厲害的神或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