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古閣100

    當然是滕王閣序厲害,但滕王閣序明顯有對蘭亭集序的繼續與出新。特別是對人生感懷上,古今相通。

    從雲門寺到滕王閣/王勃一生最後的飛揚

    唐才子王勃,27歲的短暫人生,創造了千年的光耀,位列初唐四傑之首。這位充滿才氣與豪情的驕子,如果長壽一點,他的文思,也許只有李白能與他爭鋒。他最後的生命裡,先在紹興雲門寺,模仿王羲之舉行曲水流觴;再赴南昌滕王閣,揮毫留下千古一序。之後,南下省父,落水而亡,如流星劃過天際……

    紹興雲門寺,現在只有孤僧清慧法師,他和靄寬容的微笑,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滕王閣如一隻大鵬蹲踞贛江邊,落霞與鶩齊飛。

    一 具有超強大腦的唐朝大才子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這首名為《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的古詩,選入初中課本,可謂家喻戶曉,作者就是唐朝大才子王勃。寫這詩時,他19歲,情懷豁達,給人希望。

      王勃很有抱負,大腦超強,才情萬丈,寫文章時,古今典故,信手拈來。可惜英年早逝,否則,大唐也許只有李白,能與他爭鋒。

      王勃出生在今天山西河津,唐時叫絳州龍門,他與紹興關係不淺。有家譜記載,王勃是王羲之六世孫王肅之後,王肅起初在南齊做官,因父兄被齊武帝蕭賾所殺,遂投奔北魏,從此在北方繁衍。可見,王勃到紹興遊歷,其實也是拜祖之遊。

      王勃是個神童,出生在650年,國學底子超厚,六歲就能寫詩文,九歲時,居然寫出煌煌十卷的專著,來指出《漢書》的錯誤。他家裡還有幾個兄弟,也都以文章著稱。王勃十一二歲時,花十五個月的時間,就學完了別人需要研究一輩子的《周易》《八十一難經》,醫學水平很不錯,可見其天才程度。

      高明的人寫文章,不用打草稿,只在心裡想,想好了,一動筆,很快完成,叫做“打腹稿”,這個典故就是起源於王勃。王勃作文,先美美喝上一頓酒,再蒙上被子睡一覺,醒後提筆,文不加點,一揮而就。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初唐四傑,詩文題材寬廣,風格清揚,積極向上,健康昂揚,一改齊梁浮華之氣。杜甫對初唐四傑很推崇,當他看到很多人還是以宮廷虛華文章而自傲,竟然嘰笑四傑文章太市井時,寫詩批判說:

      王楊盧駱當時體,

      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王勃才華橫溢,因而少年得志,十五六歲時,經人推介,做了朝散郎,經常為高宗皇帝寫美文,聲名鵲起。皇子沛王看上了王勃,攬才入府,兩人相處很開心。

      此時的王勃,畢竟年輕,雖然滿腹經綸,但因為政治敏感性不強,樂極生悲了。當時,鬥雞遊戲風行,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玩這個時,王勃也童心頓起,為沛王寫了一篇遊戲之作《檄英王雞》,挑起鬥雞之戰,王勃當時20歲。英王鬥雞輸了,心情不好,王勃文章又寫得特別刺激人,火上澆油。因此,英王惱羞成怒,就鬧了起來,事情傳到了唐高宗耳朵裡。

      皇子不和,是皇家大忌,高宗動怒了,王勃撞到槍口上,被上綱上線,認定他破壞了王子之間的團結,當天被逐出王府。

      歷史有時很有趣,王勃很多大文章沒有流傳下來,給他惹禍的這篇鬥雞檄文,大浪淘沙中,竟然保留了下來。不過,該文用典磅礴,描寫生動,氣勢如虹,頗為有趣,且複製兩段:

      “歷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夢魂;遇風雨而膠膠,最足增人情思。處宗窗下,樂興縱談;祖逖床前,時為起舞。肖其形以為幘,王朝有報曉之人;節其狀以作冠,聖門稱好勇之士。”

      “昂首而來,絕勝鶴立;鼓翅以往,亦類鵬摶。搏擊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盡,寧猶容彼盜啼。豈必命付庖廚,不啻魂飛湯火。羽書捷至,驚聞鵝鴨之聲;血戰功成,快睹鷹鸇之逐……”

      

      被逐出沛王府後,王勃開始對仕途失去熱情,西入川蜀遊歷,寫下了許多詩歌。後來,回到長安,有在虢州任職的朋友招他去做官,告訴他那邊山上產好藥。對醫學感興趣的王勃心動了,去了虢州,擔任參軍。由於王勃無心仕途,在同僚們面前,總是顯得恃才傲物,千首詩輕萬戶侯,因此為同僚所嫉,他的第二次重大打擊就要來了。

      在王勃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了罪,躲到王勃家裡來。王勃收留了他,將其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滅口,結果因事洩而犯了死罪。幸虧遇大赦,五勃沒有被處死,但仕途終結。父親王福畸也被他連累,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南方蠻荒之地。有記載說,王勃此次遭禍,是為同僚所嫉,設計構陷。

      可見,王勃雖然才高八斗,但政治玩弄水平還是差了點。

    因為連累了父親,王勃深深自責。675年,26歲的他,決定萬里迢迢。南下省父。他經今天的洛陽,到南京,到紹興,再到滕王閣,一路上,用他精彩的文筆把人生推向了巔峰。

    二 在雲門寺模仿蘭亭雅集

      今天,在紹興平水鎮,秦望山腳下,有一條狹長的山谷,這裡茂林修竹,環境清幽,南臨若耶溪,東西兩側青山相擁,泉水叮咚,松濤陣陣,民居點綴其間,若隱若現,風景獨好。

      秦望山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因為秦始皇登臨過而得名。山下有座寺廟,也不平凡,叫雲門寺,東晉古剎,距今1600多年,由東晉安帝下詔所建。這裡本是世家大族王羲之之子王獻之的舊居,因他夢見五色祥雲顯於屋頂而舍宅建寺。陸游年輕時,也一直在這裡讀書治學。

      此處是佛教聖地、書法聖地、旅遊勝地,歷史上曾盛極一時。如今踏上這片文化厚重而又充滿詩意的土地,荒煙蔓草間,依稀可見那些被掩蓋的鼎盛,依然讓人懷想不已。

      湮於榛莽的雲門寺,現存墨池一潭、五雲橋一座、清代木構建築兩進及廂房數間。寺院的東側廂房北端廊壁間,現存明朝文學家王思任撰文、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書寫的《募修雲門寺疏》碑一通。在碑的背後,有一池,傳為王獻之的“洗硯池”,十分簡陋。而在附近的民居旁,石雕、石鼓、石板等殘跡隨處可見,農民的豬欄雞舍、土坎地間,都可以看到舊磚古石。

      雲門寺自古為浙東佛門聖地,這裡既是高僧輩出的輝煌寺院,又是文人墨客雅集場所。從晉代到明清,光皇帝就有十餘位為這裡樹碑建塔、賜名題額。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曾經獨步越中,讓人刮目相看。只可惜,這裡已被人們忽略很久了。現存的“雲門古剎”門戶矮矮的,顯得謙遜而單薄,讓人覺得實在難以載動這裡千年的風流。

      歷史上的雲門寺,輝煌比肩靈隱,規模十分宏大。這裡還曾發生了一樁吸引人眼球的書法傳奇。王羲之《蘭亭帖》真跡曾長期儲存在此。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曾在這裡出家為僧,創出書法“永字八法”。智永有個徒弟叫辯才,也是有名的書法傳人,智永彌留之際將《蘭亭帖》傳給辯才。唐太宗李世民愛此稀世之寶,明求不得,就派心腹御史蕭翼化裝混入雲門寺,設計從辯才手中盜此帖,交給唐太宗。相傳,這墨寶後來成了唐太宗的陪葬品,不復見世。

    蕭翼賺蘭亭圖

      雲門寺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腳步,鴻儒雲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勃、孟浩然、王維、蘇東坡、王安石、范仲淹、劉基、徐渭等數十位中國文學史上的重量級人物都涉足此地,流連吟詠。這裡曾是浙東唐詩之路的必經之地,到過此地有名有姓的唐朝詩人就有四百多位,後人遂戲稱雲門寺為“天下第一名人客棧”。

      公元675年,王勃在他最後的生命裡,先在紹興雲門寺,模仿王羲之舉行曲水流觴;再赴南昌滕王閣,揮毫留下千古一序。之後,南下省父,676年北返時落水而亡,如流星劃過天際……

      書香墨影處,蘭亭最風流。修禊,是一種水邊祈福除災活動,用香草蘸水,灑在身上,感受春意。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邀請了包括謝安、孫綽、王徽之等在內的好友親朋共42人,春遊戲水,飲酒賦詩,放鬆心情,暢談人生哲理,祈求平安吉祥。他們當時玩的遊戲叫“曲水流觴”。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溪,大家依次而坐,置酒杯於溪中,隨水流淌。杯子在誰面前停滯了,誰就得即興作詩,作不出來就罰酒三大杯。這些才華橫溢的名士們,把對生命的體驗推向巔峰,從此墨香永存,燦爛不滅。高雅與淡然,在這裡放射出恆久的魅力。直到現在,紹興每年都要在這一天舉辦蘭亭書法節,期間,名家彙集,潑墨揮毫,流觴賦詩,成一時之盛。

    蘭亭曲水流觴處

      王勃在雲門寺就模仿蘭亭雅集,舉行了類似的修禊活動。他還模仿《蘭亭序》,寫了《修禊雲門獻之山亭序》,記載此事。我們擇一段,看看其文采:

      暮春三月,修祓禊於獻之山亭也。遲遲風景,出沒媚於郊原;片片仙雲,遠近生於林薄。雜花爭發,非止桃蹊;群鳥亂飛,有逾鸚谷。王孫春草,處處爭鮮;仲統芳園,家家並翠。於是攜旨酒,列芳筵,先祓禊於長洲,卻申交於促席。良談吐玉,長江與斜漢爭流;清歌繞樑,白雲將紅塵並落……

      這樣的手筆,是不是處處都是《蘭亭序》與《滕王閣序》的影子與雄風?

      “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丰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徵客關山路幾重?”美麗的會稽山水讓王勃留連忘返,他在紹興一直從春天逗留到秋天,水上浮宴,吳女採蓮,山亭秋晚……江南的文化與風物,噴薄於筆端,王維寫下了一大批詩文,才啟程向西,趕赴一場讓他流傳千古的盛會。在紹興,他度過了一段生命中十分快樂的時光。

    獻之洗硯池

      三 《滕王閣序》橫空出世

      江西南昌今天的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在歷史上已是第29次了。

      滕王閣聳立在贛江邊,高五十多米,丹柱碧瓦、畫棟飛簷、斗拱層疊,樓層格局為明三暗七,遠看只三層,進入裡面一觀,共七層,因為是閣,再有地基兩層,共為九層之臺,頗為壯觀。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如一隻大鵬,停留在銀白如練的贛江邊,展翅欲飛。

      要為滕王閣擺譜,實在是擺不過來了,你看,門頭上遠遠能看到的“滕王閣”三字,是蘇軾所書;狂草“瑰偉絕特”是唐朝懷素手跡;一進閣,矗立眼前的照壁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毛澤東題字;唐高宗、黃庭堅、辛棄疾、明太祖、湯顯祖、解縉、郭沫若……古今帝王名士,才子佳人,登臨閣者,多矣,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腔調。

      推動千年名士們對滕王閣如此神往的,王勃一序是其源頭。有人查閱,王勃之前,關於滕王閣,無一詩文流傳;王勃之後,有1360多篇詩文名作傳世,何其煌也!

      湖北黃鶴樓,因崔顥《登黃鶴樓》一詩,渾然天成,讓人叫絕,大詩人李白登上此樓後,也只能嘆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滕王閣也有一段類似的佳話:蘇東坡登上滕王閣,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覺得無法超越,於是沐浴更衣,工工整整地手書《滕王閣序》,刻於牆上,以表敬意。

      江南江北的名閣,以一個人的名字來命名,十分稀罕。大家心裡也許在打鼓:滕王是個什麼人?德高望重嗎?錯,滕王比你想像的要壞很多!

      滕王李元嬰,是唐太宗的弟弟,品行不端,花天酒地,驕縱失度。他建滕王閣,本意就是在風光無限的江邊,為自己打造歌舞享樂的場所。

      史料記載,滕王只要看到手下人的妻子長得好,他就要借自己老婆名義,把人家的妻子喊到府上來,侮辱一番。手下個個敢怒不敢言,只能吃啞巴虧。

      有個小官叫崔簡,他的老婆鄭氏被滕王看上了。滕王喊鄭氏入府,崔簡左右為難。鄭氏說:無妨。

    鄭氏入了滕王府,滕王欲行不軌。鄭氏大喊大叫:滕王怎麼可能是你這種素質,你肯定是王爺府裡來冒充的奴僕,打死你這個狗奴才。一邊喊一邊抓,還脫下鞋子打滕王。滕王的老婆聽到喊叫聲,跑出來看。滕王羞得不行,只好做罷,放了鄭氏回家。

    臉上傷痕累累的滕王,數日不敢出門。此事一傳開,諸官之妻曾被喚入王府者,莫不羞之。

    滕王閣建好後,滕王在閣上沒幹什麼好事。唐太宗念兄弟之情,沒把他怎麼樣。到了唐高宗,實在看不慣滕王的作派,就把滕王貶遠點,把閣也給拆了。

      後來閻都督重修,王勃洋洋灑灑寫序,此閣才真正得以光照千秋,散發出正能量。

      當然,我們唱了滕王的痞,也要看到他的強項,滕王是個藝術家,擅長繪畫和音樂。宋代詩人陳師道,表揚滕王畫的蝴蝶: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

      

      言歸正傳。

      675年的秋天,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此時的他,已遊歷了東南西北,胸中萬卷書,腳下萬里路,得意過,失意過,眼界胸境都已成熟,最有才華的青春,崢嶸勃發卻無處發洩,內心剛好需要一場勢不可擋的傾吐。

      外環境上,滕王閣巍峨新聳,閻都督高朋滿座,再加秋高氣爽,勝餞醉人……恰如王羲之在惠風和暢的大自然寫蘭亭序,佔盡一切飄逸的風情,王勃在滕王閣上潑墨揮毫,也得了高情萬古的天時地利人和。所以,他的才華噴薄而出,洋洋灑灑的《滕王閣序》,如西山的風雨,鋪天蓋地;如南浦的朝雲,絢爛多姿。

      一切都是那麼地巧合!

      所以,好事的後人,還特意為王勃捏造了一個“時來風送滕王閣”的神話:王勃在贛皖交界處的馬當山,船行遇阻,夜間有白眉神仙對他說,明日重九,滕王閣有高會,若赴宴會,作文章,可不朽。雖然兩地相距六七百里,然神風相助,王勃只覺祥雲縹緲,一夜時間,竟然真趕上了滕王閣的大宴。

     

     

      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知其名氣,欣然相邀。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慶祝新閣落成,同時想借機誇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為此,他讓女婿事先寫好詩文,熟記於心,席間假為即興之作,以博才名。

      當閻都督讓人備好紙硯,假意請諸人作序時,與宴人士,都非常識趣,只答應寫了詩歌應付,而寫序的重任,就推託自己才識不足,當需孟學士執筆。誰知筆墨推到王勃面前時,他竟毫不推辭,當眾揮寫起來。

      閻都督不高興了,懶得為王勃捧場,起身離席,轉入帳後,暗中派人盯著王勃,寫了些什麼,及時彙報。

      王勃開筆:南昌故都,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都督說:老生常談而已。再往後聽,越來越精彩,都督開始沉吟不語。當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都督把女婿都忘了,驚歎道:“天才也!”。於是,閻都督重新入席,為王勃鼓掌。《唐才子傳》記載:“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讓我們多摘兩句,複習一下這千古絕唱: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這些話語,多麼大氣磅礴,多麼雄渾蒼勁!雖然身陷困境,依然自信樂觀,盛唐精神,在王勃身上光芒萬丈。

      在這宴上,王勃除了亮瞎眼的序,同時也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因為序太有名了,詩就被淹沒了。他《滕王閣詩》,其實也同樣鏗鏘有力,時空絕美,讀起來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676年秋天,王勃省父後,離開交趾北返,渡海時翻船,墜水被淹,驚悸而亡,年僅27歲。

      哇哇,讀到這裡,是不是為才子的早亡感到疼痛。就當他是一顆流星吧……

  • 2 # 漢唐宋明4

    俗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特色,無法比較。問此問題者乃為弱智也。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分出個一二。

  • 3 # 鑑水漁翁

    論文采,當然是騰王閣序勝出,論書法,我也沒看過王勃原稿,但必定是蘭亭序勝出。一個是文學天才,一個是書法宗師。就象李白比趙雲。

  • 4 # 梁道然

    都不是,我寫的《小池賦》才是:

    南海之濱,五邑郊野,山重林密之忘地,西江遺珠之寶藏。天地眷顧,北迴歸線之所經。萬民嚮往,國家便利之典範。

    歷史悠久,百越腹地;任囂趙佗偏安之居所,秦始皇政一統之遺憾。水秀土沃,魚米之鄉;吳侯六世保障之後方,大明太祖奮發之依託。俊才星耀,經邦柱石;香港影視璀璨之根源,梁氏一門九傑之教化。兩千載光華聚斂,一百年英氣迸發。漢唐宋明少逐鹿,軍政經文半民國。

    無數英雄往事,日落流水長去。許多人文風俗,借於書筆永恆。重山難越,怎敵機械鐵臂?密林遮眼,奈何刀鋒烈火。滾滾車輪,勢不可擋。堪比山高為高樓,勝似林密是行人。繁華城裡有寧靜,喧鬧聲中聽流響。月色正撩人,浮光藏碧影。風吹竹葉香,青衣入夢來。皓月照千年,美言道不盡。一汪無名水,半輪艱辛淚。

    古有青山增水秀,今有燈光賦流彩。明月不語,暗借清輝,清泉流響,更顯其靜。乾坤渾然,星漢為之失措;水池融合,草木與之修飾。

    此情此景,若無佳人好酒。應歌詩一首以贈眼前,不負世間脫俗之芳華:

    月光多嫵媚,

    流水駐行人。

    長夜有時盡,

    晚風輕拂塵。

  • 5 # 神秘烙劍許建鋒

    一分為二!

    從文采層面,滕王閣序,當比蘭亭序好!

    怎麼說?聽我來忽悠忽悠!

    若論駢文之文采,《滕王閣序》當為魁首,臨場能如此絕倫精彩,不愧天才。

    蘭亭序(非典型駢文)在書法界是無人不知道,幾乎都會背誦,就像必修課一樣。這個序文,列入《古文觀止》,也是很牛逼的,蘭亭與會的有謝安之類頂級的大咖,能過謝安之類名流法眼的文章,你說能差嗎?作為書法家,王羲之是偉大天才,文采也是可以的,蘭亭集序這篇文章的影響力,那也不可小覷的。蘭亭序,由敘事到抒情,娓娓道來,讓人有感於斯文也!

    但是滕王閣序的名句,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你懂的我說的是哪幾句啦?!

    不過,滕王閣序的思想>_<,其實是有蘭亭序的影子,都是興盡悲來感慨萬千,而且後半部分隱約有蘭亭序的影子,說明,蘭亭序也是很牛逼的!

    認真說起來,滕王閣序,文采那是絕對超一流的!但過於華麗,所指的情感內涵,是比較蒼白的。即使有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之類的意思,仍然不太過癮!而蘭亭序雖然更短,卻思想更深刻,酣暢淋漓,講的東西婉轉而清透。你覺得呢?

    總之,王勃把東西寫到沒人想去再寫(都被他寫完了啦,還怎麼寫),王羲之則把東西寫到每個人都想去學寫!哈,兩個寫,不一樣!

    蘭亭序,其實在思想性上,是更強的。滕王閣序倒像是應景的。

    所以,從文采而言,滕王閣序,天下少有匹敵,但從思想的穿透力,則是蘭亭勝出!

    你能講清楚滕王閣序的中心思想嗎?當然,是有的,但被鋪陳的文采掩蓋削弱了。當然,這並不妨礙滕王閣序的經典性!

    但蘭亭的中心思想則很凸出,古今相視,興懷感悟,由暢懷,到悵懷,很有代入感,有共鳴!

    總體而言,難分伯仲,各取所愛。

    ^_^哈哈,打個馬虎眼吧!都好!都好!

    兩篇文章,各自成就了一個風景區!這文案,牛逼!順便,加個楓橋夜泊!

  • 6 # 萬氏制筆

    《蘭亭集序》所以有名,不是它的文采,而是它的書法,因而無論是其立意,還是其藝術,可謂望王勃項背而不得。

    下面是我臨寫的字

  • 7 # 紅塵彌勒

    先申明一個觀點:題主給出的這兩篇文章,並不能都等同於駢文。

    所謂駢文,是指以雙句對偶為主的一種文體。多四六句,且言辭工整,對仗鏗鏘。行文之間,氣韻曼妙,情致婉約,收綻跌宕,搖曳生姿。

    顯然,這兩篇文章,只有《滕王閣序》符合這一要求,是一篇徹頭徹尾的正宗駢文。而《蘭亭集序》,則應該劃入散文系列,雖然偶有儷句俳語,但散淡錯落,氣勢旺盛,言無不達。更應該歸入散文系列。

    而且,這兩篇文章,所彰顯的並不是同一個核心。《滕王閣序》是純粹的文字表達,是駢體文式的巔峰之作。

    《蘭亭集序》,則是一幅備受稱譽的書法作品,兩者雖然文質相通,但展現的內涵差別巨大。

    毫無疑問,《滕王閣序》光耀千古,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篇曠世駢文,自誕生以來,就備受矚目與青睞,是初唐四傑之一的少年天才王勃在滕王閣餞別飲宴上的應景之作。

    而《蘭亭集序》,則是一幅地地道道的書法力作,是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代表作,被評為行書天下第一,雄踞千年書壇,世人奉為至寶。

    你讓一幅書法作品媲美駢文的高低,實在是硬拉郎配的不智之舉,關公戰秦瓊的結果,就是不知所云,甚而直接無果。

  • 8 # 白衣小蜜桃

    滕王吧,畢竟在初中折磨過我們的文言文,全篇背誦,中考還抽到了四道滕王閣序的題,而蘭亭序有名的應該是提寫的那位吧!

  • 9 # Sky7023

    論文章,自然滕王閣序勝,很多人甚至認為蘭亭序文意不通,據此懷疑是偽作。至於書法,蘭亭序毫無爭議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代表。竊以為,若能以蘭亭之筆,寫滕王之章,斯可謂兼美而無憾矣。

  • 10 # 海天玄宇

    你認為《滕王閣序》和《蘭亭集序》兩篇駢文誰高誰低?

    首先《蘭亭集序》不算是駢體文,而是散文類的文章,是文集的序言。

    《蘭亭集序》更值得欣賞的是他的書法造詣。它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得意之作,歷來受人推崇,據說唐太宗為了得到真跡,不惜用計用人才把真跡誆騙到手。自己愛不釋手,讓唐初幾大書法高手一起臨摹。所以流傳下來很多佳話和臨摹作品。據說太宗實在太喜歡這個書法,要求死後隨葬。所以現在《蘭亭集序》就 是 一個傳說和很多的臨摹版本。

    再來看看《滕王閣序》,它是初唐四傑的王勃的代表作,王勃一生短暫,卻坎坷。留下作品不多,但是篇篇叫響,不愧是初唐四傑之首。《滕王閣序》是典型的駢體文,也是駢體文的高峰。因為駢體文過於追求形式而導致華麗和格式美麗有餘,而內容顯得空洞。但《滕王閣序》卻是形式和內容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單從一方面來說已經是難得的佳作,兩方面都如此之高的結合,只能是天上來客,神來之筆。

    我們知道如此原因,又何必分誰高誰低?都是中華傳統文化,都是登峰造極。不過實在要兩者比較就是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繼承和發展才是我們今天華人該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不要培養“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