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戰王聊歷史
-
2 # 知常容三國
簡直胡說八道,劉備每一次都是恪守道德,唯一投靠過的是公孫瓚,如果沒有公孫瓚,就沒有劉備,這句話倒是沒錯,一開始劉備真的是當不好官,當著要麼犯錯誤,要麼是其他事情,所以劉備後來投靠了公孫瓚,開始了平步青雲。
從平原起家,然後跟著公孫瓚的手下田楷,最後一起去救陶謙,舉為豫州刺史,從此進入了諸侯行列,劉豫州這個名字也是這麼來的。後來陶謙把徐州讓給他,他成了徐州牧。很多人都說是劉備的仁德,其實不是的,那是因為公孫瓚的影響,後來呂布所以敢奪取劉備的徐州,是因為公孫瓚被袁紹打得潰不成軍,罩不住劉備了。
劉備在袁紹,陶謙,劉表,劉璋。這些地方他都是以客將的身份自己帶兵的,並不是他們的手下,所以他們不能作為它的主人,劉備唯一的主人是公孫瓚。劉備投降曹操的時候,這個不能說投降曹操是迴歸朝廷。壓根不是劉備的主人。
換句話就是說除了公孫瓚之外,跟其他人都是合作關係,而不是上下級關係。和呂布不一樣,呂布跟丁建陽,董卓是上下級關係。所以罵呂布三姓家奴,沒有罵錯,但是罵劉備十姓家奴簡直是胡說八道。
-
3 # 洛囈羽
這是老生常談了,首先得明白呂布三姓家奴是咋回事,呂布每次投靠都認乾爹,每次都把乾爹弄死。在古代認乾爹如果是孤兒肯定得改姓,即使不是孤兒,如果養育他,有的也會改姓?呂布三姓家奴是名正言順的。劉備作為客卿,頂多也就是算個打工的,話說就算到現在,只要不是鐵飯碗的,跳槽不都是家常便飯。找到合適的老闆或者行業就換,能自己創業就自己幹,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不都是這樣。呂布每次都把乾爹宰了,劉備可沒有臨走時把那家搞破產,這就是本質區別。
-
4 # 文史小茶館
注意,劉備是“客將”,和孫策在袁術手下的性質一致。
他並不是他人的臣子,也不直接隸屬於任何地方勢力,他在朝廷有官位和俸祿。
劉備一直有自己的團隊和軍隊。只是由於勢力弱,缺乏穩定的地盤,一直被其他地方軍閥當作中間派。普通軍閥在交戰之時,也傾向於招募劉備這種獨立小勢力和山賊集團作為幫手打手,畢竟能少消耗自己人取勝才是硬道理。
由於劉備早年就有戰功,能得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忠心,軍隊雖少但戰鬥力不弱。加上對民眾仁義,在社會上很有知名度。軍閥之間爭奪之時,一般會考慮爭取他這種中間勢力作為援助。也就是為什麼劉備看起來投靠了很多勢力的原因。
早期他帶自己的部隊跟從同窗公孫瓚,以及田楷,陶謙等人。對方提供糧草和部分兵力,劉備自己需要親自上戰場,相當於“僱傭兵”,拿錢打仗。後期因為他能征慣戰,劉表孫權都用他的隊伍作為對抗曹操的工具。雙方也是合作關係。
當然,光看《三國演義》確實容易讓人產生幾姓家奴的問題,但結合歷史和漢末制度,就不難解釋這個問題了。
-
5 # 黃閏帝
劉備並沒有十易其主,不知道為何會問出這種問題?劉備一生中都在四處奔波,四十歲前還在寄人籬下。但劉備始終折而不撓,敗而不亡,終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字玄德,公元(公元161年—225年),靠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前期依附公孫瓚參與十八路諸侯討董。
194年,曹操攻打陶謙,劉備相助退曹,陶謙送四千丹陽兵給劉備,劉備依附陶謙居下邳。
196年,劉備收留呂布,後被呂布打敗。198年,劉備依附曹操。其間就有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後曹操派劉備攻打袁術,劉備趁機佔下邳。
200年曹操東征劉備,劉備大敗,連妻兒關羽也被曹操抓了。就有了之後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劉備跑去依附袁紹。
直到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後,在赤壁之戰才慢慢好轉。佔據蜀地後才有了安穩的地盤稱帝。
劉備是很神奇的人物,在三國中也不知道劉備是怎麼做到依附別人,還讓其他諸侯對劉備以禮相待。連曹操都沒有殺他,明知道劉備英雄,還是送兵馬給劉備。劉備依附誰,都能從誰那裡帶走幾千兵馬離開。劉備還能做到讓陶謙,劉表等人死後把地盤都要送給劉備。縱橫三國,這份能力其他諸侯都沒有,這一點不得不服!
-
6 # 蘑菇頭
對於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了當年張飛也是這樣子辱罵呂布的。不過正巧的是張飛這麼一罵,恰巧被歷史記載了下來。最後呂布也被掛上了“三姓家奴”這個不光輝的稱號。不過我個人對於劉備的“10次易主”和“10家奴”的說法不太贊同。
因為當時的劉備根本沒有和呂布採取相同的辦法,來博得別人的信任的。那時候的呂布由於不像劉備那樣老祖宗也是王。所以對於呂布來說就有點尷尬了,他不得不採取認乾爹的辦法來依附別人,來謀求新的發展機會。
就像劉備他經常打著自己是皇家後裔的幾號在社會上混。不過就因為他經常用這招使得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比普通的人要有優勢。
他就是用這個旗號提升了自己在社會上的知名度,所以很多人都也認可了他也是代表了皇室的一份子。在當時的三國的軍閥當中,要是誰得到了他做起事來也能很快的得到民眾的支援。
不過在剛開始的劉備也是一無所有。這時候的他只能首頁依附別人來發展,劉備先後也投靠了很多軍閥,就比如劉備就去投靠過他的老同學公孫瓚、遠表親劉表還有曹操、袁紹、陶謙等。
那劉備投靠那麼多人?為啥還有人願意接納他呢?對於這個問題剛才我們也講到了,這劉備老是打著漢室宗親的口號,其自身的品德也不錯,在當時對於那些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有用之人。
對於劉備投靠的那些人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好事。他們認為,既是漢室宗親皇帝的叔叔,那得到了他那同樣也不是收攏更多的民心了嗎?做起事來有劉備的一方在會讓他們感到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
再說了當時的劉備只是暫時投靠,他手下也有一些軍隊啊!所以在我看來劉備那時候我的想法可能就是“你是主,我是客”,你有事我可以先幫助你,後面我還是要走的,因為我是皇叔我不可能做你的家奴吧?不過後來的劉備透過不斷的摸爬滾打真的也當了皇帝,所以歷史也沒對他黑得太多。不過呂布認乾爹的做法就慘了“三姓家奴”你知道的喲!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
7 # 心向青山
劉備投奔的人確實很多,我們來數一下
1,盧植
盧植也是劉備的老師,黃巾起義之時,盧植對抗張角,劉備曾前往投奔,盧植給了劉備一千軍馬。
2,朱雋
後來盧植以怠慢軍心被朝廷逮捕,劉備投奔朱雋,後來朱雋在平叛黃巾時因功封車騎將軍,劉備升縣尉。
3,劉恢
後來張飛鞭打督郵,劉備只好出走投奔劉恢
4,公孫瓚
投奔劉恢沒什麼前途,劉備又投奔了老友公孫瓚,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就發生在這一時期,劉備在公孫瓚舉薦下任平原相。
5,陶謙
陶謙被曹操攻擊,向孔融和劉備求救,於是劉備幫忙擊退曹操,劉備便投了陶謙,後來陶謙三讓徐州,劉備領了徐州
6,曹操
後來劉備出兵攻打袁術,徐州被呂布所佔,曹操擊敗呂布,劉備便投了曹操。
煮酒論英雄發生在這一時期
7,袁紹
煮酒論英雄後,劉備懼曹操而出走,後來被曹操擊敗,便投奔了與曹操敵對的袁紹。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便發生在此時。
8,劉表
劉關張在古城相會後,假稱說服劉表共擊曹操,藉機逃脫,投了劉表。
還有嗎?劉表應該是最後一個吧,三顧茅廬便在這一時期。
後來劉表死後,曹操佔領荊州,之後便是孫劉聯合的赤壁之戰。
再然後,劉備以荊州入益州,擊敗劉璋,三分天下。
劉備之所以不被認為是“家奴”,是因為他是中山靖王之後,帝室之胄,無論投奔誰,他都是一路諸侯,同樣也非誰的乾兒子。
-
8 # 福垊
題主所謂的“十姓家奴”源自呂布的“三姓家奴”吧。劉備對呂布高呼:我們不一樣,不一樣。下圖是真實的呂布。
劉備(161年-223年 )假裝是漢室宗親,高帝后裔,以劉為榮,雖然十易其主,但從不認主為父——義父!呂布不同,跟丁原認丁原為乾爹,跟董卓認董卓為義父,而且見利忘義,先認而後弒。人中呂布瞬間跌成三姓家奴!劉備一不認父二不弒主三還仁義,怎麼能說他是十姓家奴呢?下面我們看看劉備是如何在不斷換老闆中成為老闆的!下圖稱帝的劉備。
一、184年23歲的劉備投校尉鄒靖平黃巾。二、同年投青州從事,有人舉薦。三、同年投何進都尉毌(guan)丘毅。四、翌年投老同學公孫瓚,任別部司馬,得趙雲。五、191年投(與)田楷(公孫瓚手下,受田節制)。六、投陶謙,取而代之,得徐州。七、不敵呂布投降,丟徐州,控小沛。八、不敵呂布投曹操,衣帶詔誅曹失敗。九、200年,投袁紹。十投劉表。劉表死後,瓜分荊州土地。十一、投劉璋,反客為主,據益州,立蜀漢。算十次,劉楷也是公孫瓚的人。
劉備在不停換老闆中,一是事大自保,二是挖牆腳得良將、謀士,增兵力,三謀土地。輾轉一圈,以益州地理優勢加自己賢相良將與孫吳聯合而三分天下。可見跳槽換老闆也是一門大學問,搞好了自己都能成老闆!
-
9 # goodit
應該叫掃把星,你看看劉備投靠的人所有的下場,公孫贊被袁紹滅了,陶謙掛了,徐州成劉備的了,投呂布,被曹操吊死了,投曹操,曹操差點被刺殺,投袁紹,袁紹被曹操滅了,投劉表,劉表掛了,荊州被瓜分了,劉璋請劉備去益州,結果益州被劉備佔了。總而言之,有點像掃把星。
-
10 # 煙雲吐秀
為什麼罵呂布為“三姓家奴”,呂布由於年輕,投奔的都是有歲數的人,為了顯得親密,總是把其認義父,改了姓。一開始是姓丁,認了丁原為義父,後來他殺了丁原。再後來呂布認董卓為義父,改姓董。但為了一點小利和女人,呂布先殺丁原,再殺董卓,不論董卓應該不應該殺,就是親兄弟還有口嘴呢,董卓總體上對呂布還是信任有加的,而且還是義父。就算不恥於和他為伍,離去就是。畢竟義父義子,雖不是親生的,但被認同是一家人,從這裡看呂布的為人確實不怎麼樣。所以才有呂布被張飛罵為“三家姓奴”。
劉備完全不樣,一生確實投奔過不少人,從一開始的公孫瓚,到後來的曹操、袁譚、袁紹等等,但劉備不論投奔到哪裡,都保持著獨立的人格,他的投奔只是劉備為追求自已目標的一種策略,並不被金錢和官位所誘惑,這在三國演義中有多處的表述。
一個有理想有奮鬥目標的人,總是需要跟著前人學習,積累經驗,如果說這是一種投靠的話,完全是一種有益的投靠。是在尋找自己的施展才華的空間,而且如果真能象劉備這樣,投到哪裡,還受哪裡歡迎的人,說明還是得到不少權力人士敬重的,不論是曹操,還是袁紹兄弟,袁紹為迎接劉備來投,還專門迎出十里,就說明了這一點。
拿到我們現在社會中來,許多人不只會在一家公司從頭做到老,為了求得個人事業的發展,也會跳槽換個老闆,如果換過幾個老闆,就能說是什麼幾家姓奴嗎?當然是不可以的。
回覆列表
這個“十姓家奴”應該是根據張飛罵呂布的“三姓家奴”而演化來的。呂布的“三姓家奴”是因為呂布有一個生父,兩個義父,呂布歷經三姓,是以稱“三姓”。呂布的那兩個義父是丁原和董卓。
我們再看劉備。題主說劉備有過十個“主子”,這個“主子”是使用雙引號標註的。這就是答案,他們並不是劉備的“主子”。劉備只是以諸侯的身份依附過去的,從來沒有稱任何人為主公。更沒有認這十個人作為義父。所以,劉備不會被罵“十姓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