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國菌

    秦始皇對扶蘇的處置有深意,他最大的過錯是統一天下後沒有及時進行變革,而不是對扶蘇的處置。

    1.秦始皇施政

    要理解秦始皇對扶蘇的處置,需要看看秦始皇的作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秦朝仍然施行的是戰時法制體制,法律嚴苛殘酷,加上秦始皇深謀遠慮,為了防禦匈奴,加強帝國內部穩定,採取以了一系列措施和修建大量的工程,包括修長城,建馳道,修靈渠等等。

    此時的秦帝國雖然已經統一,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經歷了幾百年戰爭的國家。秦統一六國的戰爭都是發生在這些六國故地的,其他六國故地並不像原秦國腹地一樣,所以秦朝實際上國力並不強大。秦始皇強迫六國平民服徭役,徵發大量的民力,致使百姓不得安居,土地缺少耕種,平民的生活其實並不比統一前好多少。

    2.意識到需要變革

    秦始皇一統天下,東巡五次,這期間除了遊覽名山,尋找神仙,也必然對秦帝國實際情況有所瞭解,知道國家需要休養生意,減少徭役。所以,秦始皇在後來死前讓一向仁愛的扶蘇即位也就能說的過去了,因為秦始皇知道,扶蘇一定會採取這些措施,休養民力。

    既然秦始皇對扶蘇認同,那麼為什麼沒有自己減少徭役,或者說起碼立扶蘇為太子,早做準備呢?秦始皇不願也不能。

    3.不願變革

    秦始皇性格孤傲,尤其是滅了六國、統一天下後,這從他為自己專門發明了“皇帝”這一功超三皇五帝的名稱就可以看出。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就是以法家治國,可以說這套制度施行了很久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利用法家的嚴刑峻法能夠產生巨大的組織力和行動力,鋪開了眾多的大工程,雖然這些工程利在千秋,但卻害在當代。秦始皇在多次東巡後,明白了國家此時應該減少徭役,減少甚至停止這些工程,但秦始皇不願意做,因為一旦宣佈減少徭役,就是打自己的臉,這對自己的威信有損害,況且這些工程確實有重大的價值,為此,秦始皇也就堅持施行法家制度,並沒有進行變革。

    4.沒有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既然知道了國家需要進行變革,但自己又不願意改變,就會寄希望於下一代的皇帝,也就是能夠切合這一實際需要的扶蘇。扶蘇剛毅武勇,信人奮士,一向有仁愛之名,他如果上位當皇帝,一定可以減輕徭役,緩解國家矛盾。那秦始皇為什麼沒有立扶蘇為太子呢?

    秦國從商鞅以來的法家思想,到秦始皇時期,廟堂上基本上全是法家支持者,尤其是丞相李斯。如果秦始皇立扶蘇為太子,以扶蘇的行事做法,必定會召來眾多朝臣的反對,這也就是後來李斯同意加入趙高,陷害扶蘇的原因,因為扶蘇上位後,一定會漸漸改變法家治國的理念,李斯等人也必然無法保住自己的權勢。所以為了保護扶蘇免受政治攻擊,秦始皇並沒有立扶蘇為太子。

    5.培養扶蘇

    扶蘇觸怒秦始皇時,秦國有眾多的大工程,弛道、靈渠、西南開發,可偏偏讓扶蘇去修長城,因為這裡有秦朝的當紅辣子雞蒙恬,秦始皇將扶蘇派往這裡,未嘗沒有想將蒙家和扶蘇捆綁在一起,為扶蘇找到後續變革所需要的軍方支援。

    所以說秦始皇派扶蘇去修長城,是為了保護扶蘇,併為扶蘇即位後進行變革打基礎。

    6.秦始皇的錯誤

    明白了秦始皇對扶蘇的處置,也就知道秦始皇對扶蘇的處置沒有錯誤。那麼秦始皇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秦始皇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及時的進行變革。如果秦始皇在意識到秦國需要變革後並及時的進行,而不是寄希望於扶蘇,那麼秦國內部的矛盾就會早一步緩解,秦國也就不會二世而亡。從後來秦二世胡亥的作為可以看出,胡亥就是一個二世祖,只會遵循前任皇帝的制度和命令以及吃喝玩樂,沒有一點政治見解和措施。如果秦始皇已經開始進行變革,就算扶蘇沒有即位,被胡亥、趙高害死,那麼胡亥還是會執行秦始皇的變革命令的,秦國也就不會二世而亡了。

    所以說秦始皇最大的錯誤是將變革的希望寄託在了扶蘇身上,沒有自己開展,而不是對扶蘇的處置。

  • 2 # 木偶水墨

    古話說得好,做了皇帝想成仙,秦始皇就是做了皇帝還想成仙,想長生不老都想的著了魔,所以吃多了仙丹吃死了。

    老想著自己能長生不老呢,萬萬沒想到是這些仙丹把他害死了,所以說他根本沒有為自己預備後事,他想的都是自己如何能成仙呢,怎麼會知道自己會死呢,所以根本沒有想接班人的問題。

  • 3 # 無根樹花正孤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他領導秦國橫掃六合,統一天下。隨後統一了度量衡,文字,貨幣。北修長城,南通靈渠。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為中國版圖的奠定以及中華民族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貢獻。當然,在這些傑出貢獻的背後,秦始皇也不可避免地犯了許多過錯。有人認為,他對於長子扶蘇的處置,就是最大的錯誤。事實確實如此嗎?

    一處置扶蘇的始末。

    秦太子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規定,扶蘇也是秦始皇的法定繼承人。太史公對他的評價是“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可以說是相當高的評價了。也就是因為扶蘇這種寬仁的性格,才讓他對於秦始皇統治中的一些方針表達了不滿。於是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將扶蘇發配邊疆,作為在北方修築長城的蒙恬軍團的監督。

    而秦始皇的這項政令還只是處置扶蘇的開端。不到兩年之後,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始皇帝在巡遊至沙丘時病重,旋即在返回咸陽的途中駕崩。按照秦始皇生前的詔令,扶蘇應當將兵權交由大將蒙恬,自己趕往咸陽主持喪事,這就是默認了扶蘇是自己的帝位繼承者。但是在丞相李斯與中車府令趙高的陰謀之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被立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秦二世。至於扶蘇,則被視為胡亥最大的政治對手,接到了勒令自殺的假聖旨。扶蘇由於對父親的命令深信不疑,因而自殺而死。

    二:扶蘇之死是否真的罪在秦始皇?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對扶蘇做出的處置其實就是讓他遠離內朝,發配邊疆。這件事情看上去是懲罰,但是其實可以說完全不痛不癢。首先,扶蘇被髮配之後的身份並不是囚徒,而是蒙恬身邊的監督,甚至於他本身的太子身份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動。扶蘇被流放其實就只是換了一個工作環境,換了一個工作性質而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在扶蘇身邊的蒙恬可是秦王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手握三十萬重兵的長城軍團總指揮。所以說是流放,從另一個角度看反而是對扶蘇的一種保護,是對扶蘇能力的一種試煉。所以從流放扶蘇這件事上來看,秦始皇並沒有明顯的過錯。

    然後我們再看處置扶蘇的另外一個部分,也就是秦始皇死後的那封勒令扶蘇自殺謝罪的詔書。這裡很明顯可以看出,秦始皇已死,詔書是偽造的,詔令自然也是假的,都是扶蘇自殺的。是什麼導致了扶蘇的自殺呢?顯然不是秦始皇這個死人,而是偽造詔書的三人集團以及一心忠於父皇而沒有聽信蒙恬建議的扶蘇自己。

    三:扶蘇之死對於秦帝國的影響?

    扶蘇之死對於秦帝國最後的覆滅有沒有直接的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才可以判定這件事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犯下的錯誤。

    我們知道,封建社會的皇位繼承製度是嫡長子繼承製。但是,由於各種主管客觀因素的影響,皇帝的所有兒子都存在理論上的繼承權,而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非嫡長子繼承皇位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扶蘇死了,皇位由同是秦始皇兒子的胡亥即位並不會造成政局的動盪。

    但是,秦帝國確實是二世而亡了。其根本原因並不是扶蘇未能繼承皇位,而是自秦始皇時開始就一直存在的苛政暴政。1,秦始皇時期大興土木,國家運作的負荷已超過極限。2,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天下,而秦法過於嚴苛,百姓苦不堪言。3,秦朝的疆域在統一六國後變得空前巨大,而徭役兵役的時空成本也隨之劇增,極大地破壞了百姓的生產。

    因此,一個寬仁的扶蘇並不能從根本上避免秦的滅亡。秦始皇對扶蘇的處置也就不能說是他犯下的最大的錯誤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做代購又沒人帶,該怎麼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