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媽小廚房

    好像一到過年很多朋友都會提到過年沒年味這個事情。我覺得現在大家之所以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是因為年輕人對新年傳統層面的風俗習慣不太適應了。很多年輕人甚至害怕過年了,因為一到過年,七大姑八大姨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全部聚到了一起,問你有物件了嗎?啥時候結婚?啥時候要娃?開的啥車?買房了嗎?月薪多少?升職了嘛?這些問題和這種方式讓大家困擾也膽怯,所以害怕過年,覺得年味變淡了。

    其實在我看來,年味不是變淡了,而是你長大了,大家的相處方式和關注點變化了,你和同齡的小夥伴不再是聊哪家糖葫蘆好吃,哪家飯店新年可以聚會,誰表演的春晚節目好,寒假作業做完了嗎,而是開始關心和交流成年以後的現實問題,這種轉變和你的新年情愫有點錯位,所以才會有此感嘆。

    年味是什麼?我覺得年味是新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家長裡短的熱鬧勁兒,是瓜子皮堆滿地的隨意勁兒,是閤家團圓之際一家人辛苦籌備的年夜飯的味道,是一起看春節晚會的共鳴,是和常年不能回老家的親戚朋友電話聊天的親切,是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的景象,是院子裡鞭炮劈里啪啦的聲響......這些事實上在新年來臨的時候並沒有缺席,只是有的換了一種方式而已。比如全家去旅遊,比如在網上聊天,比如一起開派對跨年,比如集五福,比如在家喝著飲料吃著瓜子,在網上吐槽春晚和各種賀歲片,全國的朋友都在討論同一個話題,這多麼具有儀式感啊,哈哈,這還不算有年味嗎?

  • 2 # 朵雲流觴

    這是大家都有的感覺。

    原因嘛,也不難理解,主要還是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

    所謂“年味兒”,不就是滿滿人氣團團圓圓和和樂樂的溫馨氛圍麼?

    二三十年前,城市化的節奏遠不像現在這麼快。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鄰里親人都互相走動串門,孩子樂大人笑,爆竹聲聲樂鼓喧天,即使在偏遠的山村也同樣蘊滿其樂融融的氛圍。

    現在不一樣。城市裡就不用說。就是回到家鄉也很難尋覓兒時濃濃的“年味兒”了。大家一年到頭都在外奔波,趁幾天的假期回到家裡,可是人在家裡心裡卻裝了不少事兒吶對不。口袋裡的錢多了,心裡事兒也重了。

    “年味兒”是靠時間積累,慢慢用脈脈溫情氤氳瀰漫開來的,似乎天然就和高度繃緊的神經、和快節奏的匆匆腳步不能合拍啊~

  • 3 # 澎湃的海5

    大家都忙著賺錢上班了,現在的社會節奏太快,人與人之間人情味漸漸地淡了許多,人人都提防著別人,太世故了,沒有了政府部門的強烈要求,就人人各掃門前雪了,誰也不想投入了,沒有了真誠,沒有了大街小巷鑼鼓喧天鶯歌燕舞,高蹺旱船秧歌隊,年味道越來越淡了,放眼望去,熙熙攘攘的人群,個個都是除了玩手機就是隻剩下玩手機了……

  • 4 # 若冰456

    本人給大家分析一下,看看對不對。

    我是農村人,現在都是城鎮化了,即使過年農村也沒人了,有的父母被兒女接到城市過年,即便兒女們到農村過年,也就那麼一兩天,既然都到城裡過年,大家都知道,城裡住家都是小區,門對門甚至都不講話,那來過年氛圍呢?

    再講現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也給年味減了不少分,燃放煙花爆竹圖的就是喜慶,就是過年那種氛圍。

    還有就是現通迅發達了,除了父母,真正親人,其它拜年方式都可以用手機代替了,缺少串年的老習慣。

    再就是生活條好了,八九十年代小孩都盼著過年,就指望著過年有好吃的,有好穿的,現在頓頓有肉吃,天天有新衣服穿,以前平時穿的都是補丁衣服。

    唯一剩下的就是借用假期過年和父母親人團聚,敘敘舊,談談心,過年也許就剩下這一作用了。

  • 5 # 使用者155298558

    春聯不讓貼、鞭炮不準放、柴火灶不能燒。………………幾千年的文化都被那些別國的專家和鬼子給糟蹋了!!!!!人民只有被.奴隸的份!!!!!!!

  • 6 # 風箏7802

    我倒感覺沒什麼變化,燈會,舞獅子,花船,猜迷,露天劇場等等都由政府舉辦,只是因為有了手機,家裡有空調不願出門罷了。

  • 7 # 微觀之間

    過年從形式上看某些方面的確顯得淡了些。可是仔細分析,我認為年味的內容變了,形式與時俱進了。

    記得小時候過年孩子們有三盼。一盼穿新衣。二盼吃好飯。三盼看熱鬧。大人主要盼的親人團聚,享天倫之樂。過去,除夕之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園飯,子夜放鞭炮。在那沒電視、廣播的年代,大人們守歲聊天。在外工作的親人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過年相聚,心情難掩激動,有訴不完的衷腸。初一早晨敬神後,晚輩給長輩瞌頭拜年,然後串門給鄉里鄉親拜年。至初五都是走親拜年。十五前後鬧花燈,耍熱鬧。這大概就是過去的過年。當然在經歷漫長的歷史,過年由除年這個怪獸演變成賦予更多內容的特別重大的節日。

    如今的過年與能夠記憶的過去比,孩子們的三盼已經可有可無。穿衣方面,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已成遠去的歷史。吃的方面,已經沒有過年才能吃好的那種想法了。看熱鬧,除了春晚這臺重頭戲,網路、電視節目豐盛,還有各地組織的大型文藝演出,都熱鬧非凡。尤其是近年來春節舉辦的燈展,更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春節期間,條條街道火樹銀花,明眉亮麗,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大人們盼望的親人相聚,由於過去交通、通訊與現時天壤之別。五十年代打個長途電話等候三幾個小時都是常事,寫信往返一週才能溝通一下,交通就更困難了。如今隨時隨地都可以與親人交流,交通便捷,說走就走,與親人難得一見已成了過去時。

    所以,要說年味淡了,只是煙花爆竹少了些,親人見面方便了,沒有過去那麼企盼了,過年瞌頭喜劇成分多了,其本真內函少了。

    總之,與其說現在年味淡了,不如說過年也與時俱進了。過春節,舊的內容淡了,新的氣氛濃了。中國年還是充滿中國特色紅紅火火的重大節日。

  • 8 # 薔薇語絲

    過年,圖的是一種儀式,過得是一種氣氛,而如今,這種氣氛已在慢慢淡化,過年的歡愉也快被物慾遮掩殆盡了。

    從前,過年對孩子來說猶如進入了天堂。穿新衣戴新帽,不用幹活滿地跑;吃得好玩得好,雞鴨魚肉加鞭炮;三五成群去拜年,口袋塞滿嘴裡甜。而如今,少男少女移住深宅,本該活蹦亂跳的小屁孩也被手機這根定海神針定住了。有人放言:科技已葬送了孩子們的天真和野性。我還覺得手機電腦的微波把年味也沖淡了。

    從前,過年前,大人們都在愉快地忙碌著:在堂屋裡殺雞宰鴨,敬奉神靈;過年豆腐清香徐來,全家都能手捧一滿碗帶有蔥花的豆腐花,足以驅逐臘月的寒氣;餈粑十里飄香,在煤爐上架上鐵珈,放上三五個餈粑,靜等餈粑裂縫,再放上一小抓白糖,輕輕一咬,甜香味襲來,真是賽過神仙啊!家家備有足夠多的下酒菜:臘豬肚豬心豬舌,用茶油炒好涼放於小盤;麻糖成片米糖成條,排列整齊地放在小碟裡;幹小腸炒得噴香得也放進小盤裡。家家自釀的糯米酒的甜香四溢。

    如今,過年了,大人們已不再忙碌了,雞鴨魚肉都是集市上加工好的,小零食超市裡一買一大堆,紅酒飲料樣樣齊備,有些人家甚至覺得煮飯菜麻煩,直接到飯店定好年夜飯。吃飽喝足之餘,人們還是覺得缺了點什麼,要知道過程之中也蘊藏著美,蘊藏著年的香味甜味啊!

    從前,去親戚家拜年,是年的一個重頭戲。拜年的講究多了,拜年的時間也有約定: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三拜姑娘,初五六拜拜舅舅,初七八拜爹爹〈爺爺的意思),拜年拜到青草發,才算一個拜年客。邊走邊放大炮,大炮是自已做的,一分鐘放一個,放上五百米,告訴親戚拜年客來了,主家好準備碟子菜,到家門了再放上一長串小炮,主家會馬上迎出來。拜年是一定要請吃的,很多時侯還得住上一晚,談談家長裡短,祝福一年幸福安康。

    傳統的節日,還是要加入些傳統的風味,民俗文化還得代代相傳。

  • 9 # 剛正評論佳議時事

    是年味淡,比不上星期天,一些人自己不想過中國年,也不讓中國其他人過。愛狗分子作風,自己不吃狗肉也不讓別人吃狗肉。

  • 10 # 亳州阿祥

    平常吃的花的見的過春節時一樣有而且現在還不讓放鞭炮,所以年味越來越小了。原來人民沒有高科技沒有好吃的在看看現在正常生活水平是不是每天都像過年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大家對《流浪地球》的評價是否過譽了?為什麼?